农业起家的拼多多,如何把中国货卖到全球粮油水稻新农板栗农产品购物网站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发布

作者:杨一轩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一贯低调的拼多多,突然被拽到聚光灯下。

11月28日,拼多多如期发布财报,第三季度收入为688.4亿元,同比增长93.9%;实现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口径净利润155.4亿元,净利润率为22.6%。

在两大巨头夹缝中迅速崛起,到用户、市值赶超老大哥,拼多多的锋芒,掩饰不住。

分析财报不难发现,新业务TEMU这匹黑马在这一季跑得更快,而与前几季财报会类似,农业仍然被频繁提及,赵佳臻感谢各方对拼多多的支持,其中就包括农户,还表示继续要重投农业科技。

回望这几年,以农产品起家的拼多多,已经从农业流通领域深入到田间地头,真正让腿上溅上泥点子,从源头尝试农产品的标准化、品质化和数字化。这也让更多人开始相信,对拼多多来说,农业是一项长期战略,并不只是嘴上喊喊口号。

坚持农业投入的长期主义,对拼多多来说,是日趋稳固的发展基石,也有了托起未来的可能。

消费升级,加注农产品

对于三季度业绩大涨,拼多多管理层将之归结为高质量发展战略带来回报。

今年4月初,赵佳臻提出“全面拥抱高质量发展”,接下来两个季度财报都超过外界预期。

▲拼多多近几个季度营收及利润情况,图片来自富途。

高质量发展战略之下,拼多多消费端呈现的,是既有数量,也有高质量。而农产品,成为高质量消费的重要一环。

在双十一、农货节、年货节等促销节日中,农产品始终都是拼多多百亿补贴的重点品类。

今年二季度财报发布同时,拼多多百亿补贴发起“品质农货金秋加补”活动,加大力度补贴时令农货。

国庆长假前,拼多多联合平台30万涉农商家、超1000个农产区,投入10亿资源包,上线“多多丰收馆”,新疆雪蟹、三文鱼等首次出现。百亿补贴对入驻“丰收馆”的米面粮油、肉禽蛋奶、蔬菜水果全覆盖。

不得不说,拼多多对农产品不遗余力的补贴,恰好顺应了当下正在兴起的理性消费风潮。

吴晓波的《新中产白皮书》中提到,新中产一边用着拼多多极致性价比产品,另一边也在花更多的钱去追求精神上的“奢侈体验”,比如去露营、健身、看演出等。

让新中产用上拼多多,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消费升级”。正如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首席执行官陈磊所称,“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实施,消费升级的需求日趋旺盛。与此同时,我们从用户行为也看到消费升级既关乎品质,也关乎价格,是‘质价比’的优化,是消费者对优价好物的极致追求。”

据拼多多公布的数据,过去在拼多多消费额不足500元的群体,今年上半年消费额上涨近2倍,百亿补贴频道用户数和品牌数增长明显。

2019年6月,拼多多上线“百亿补贴”,一些正品大牌甚至做到全网最低价。此后,百亿补贴与其他大促同时出现,经过全局的、持续、稳定的低价洗礼,拼多多打通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心智。

三季度业绩大涨背后,是消费者越来越认同拼多多消费品的质量。

以今年的双十一为例,大促开始后,陕西苹果、山西脆柿、丹东板栗等应季农产品累计销量突破100万单。沾化冬枣、蒲城酥梨、漳州葡萄柚、阳澄湖大闸蟹、渤海大虾、宁夏羊肉等优质农货销量同比增长3倍以上。

今年开始,各大电商都打起“低价”牌,但从双十一看,很多商品降价了还是卖不出去,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价格并非是唯一竞争因素,拼多多其实下了很多苦工夫,让高质量消费越来越成为优势。

供给侧优化,新农人立功

消费提质,离不开供给侧优化。作为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也一直在做这件事。

农产品上行涉及诸多环节,生产环节分散,中间过程损耗又多,拼多多此前推出“农地云拼”模式,通过技术,将各地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分散的农产品需求集合起来。

这可以视为拼多多对农业流通领域的改造,将农户与消费者直连,减少中间环节,形成一条全新的农产品供应链。但在农业领域深耕已久的拼多多,显然不满足于这一点。

农业现代化转型,一个关键是推动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现在,拼多多开始在这一块发力。

今年2月,拼多多启动“农云行动”,目的是推动全国100个农产带更快“拼上云端”,除了继续让农户零佣金开店,给这些农产带的产品投入大量流量和补贴外,拼多多还在当地涉农、电商部门指导下,对优秀新农人进行小规模针对性辅导。

而新农人,正是拼多多深耕农业路上最好的同行者。

据拼多多《2021新新农人成长报告》,截至2021年10月,95后为代表的“新新农人”数量超过12.6万人,在涉农商家中占比超过13%。

最近几年,返乡创业潮涌动,越来越多高学历年轻人加入农业创业领域,这也是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力量。

90后金融硕士李春辉,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江苏兴化永丰镇,接手父母的螃蟹生意。他立志不做传统养殖生意,而要做大螃蟹供应链市场。

接手生意的前两年,李春辉经常收不回账款。第三年,他入驻拼多多,店铺订单量此后每年呈翻倍增长,高峰期每天有几万订单量。销量上来后,他用数智化设备改造螃蟹生产线,每一只螃蟹都有“身份证”。当消费者反馈螃蟹品质不好时,他能立刻溯源到是哪一批次、哪一位蟹农的螃蟹,后续会停止采购以此保障品质。

在拼多多上,还有新农人在切实改变家乡的窘境。

陕西渭南大荔有中国内陆最大的沙漠景区,当地的土如沙子一般细腻松软,种出的红薯如板栗一般香甜,但不好卖,也卖不出价。85后贾壮志是大荔朝邑镇大寨村人,在外打工几年后回到村里,成为村委会主任。他也一直在为农产品没有销路操心。

▲贾壮志带着村民卖出20万单红薯。图片由张洪滔摄影。

2021年9月,贾壮志在拼多多上的网店开业,一个半月就卖了10万单板栗红薯,解决了当地村民及周边村子的销路难题。三年以来,贾壮志已经累计为村民卖出800万斤红薯,同时还开拓了周边县、市农贸市场的线下销售市场,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分拣、打包等就业岗位。

正是有了这些新农人的加入,让拼多多在农产品供给侧优化上有了更坚实的助力。

坚持做正确的事

农业是拼多多路开始的地方。

对农业的介入越深,就越感到肩上的担子之重。生意之外,对农业领域进行科技化改造,从源头提升农产品质量,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冲在一线的拼多多,可能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

只能加速,去田间地头,寻找更多解决之法。过去三年,拼多多一直举办年度智慧农业竞赛,频繁与大学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商业化解决方案。

比如首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中,有一项AI草莓种植系统获奖。赛事结束后,云南昆明滇池西岸的100余户草莓种植户接入这套系统,有农户两亩草莓地实现单产季增收三四万元,还节省近4000元肥料成本。

此外,拼多多从三年前开始与进驻千余个村庄的“科技小院”合作,支持以赛促研,希望催生出更多科技强农案例。

在黑龙江的五常水稻科技小院,东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们通过优化水稻节间长度与重心高度、增施硼镁肥等中微量营养元素,不仅帮助稻农降低水稻倒伏风险,还让大米闻起来更香、吃起来更甜。

在拼多多平台,受益于科技小院研究成果的乔府大院五常大米,位列店铺热销榜第一名,好评率超98%的同款商品。

内蒙古科布尔水资源短缺,限制了马铃薯高产稳产,马铃薯科技小院入驻当地后,提出微垄覆膜侧播技术,累计推广到约40万亩土地,平均每亩地增产500-600公斤,直接增加经济效益约三亿元。

拼多多在农业科技上的投入不会停止。

2022年,拼多多研发费用首次超过100亿元,而其中费用增长的重点都在农业研发上面。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52亿,三季度达28.5亿元,同比增长5.5%。

中国生鲜农产品的流通市场规模已超15万亿,对电商而言,农产品市场空间广阔,用户黏性高,可以说,深入农业的拼多多,因为做了正确的事,为更长远的未来储备了动能。

坚持农业战略的拼多多,多年来也专注于电商这一件事,正是因为这种定力,拼多多在跨境电商上的创新,也让其未来增长有了更多潜力。

▲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的多多跨境展台现场。图片由郑宇摄影。

TEMU表现亮眼,实质还是拼多多积累的供应链实力在起作用。今年三季度,拼多多提前布局万圣节、圣诞节、黑色星期五等海外消费节点,助力广东、浙江等地的百余个产业带的万余家工厂加速出海。今年第三季度,TEMU销售额已突破50亿美元。

“我们希望利用过去多年积累的供应链的基础,为全世界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提供直接从工厂购买的渠道,提供更加柔性化、个性化的供应链以及更具性价比的综合购物体验。”陈磊表示。

THE END
1.拼多多为何选择农产品直播?在这波卖农产品的浪潮中,拼多多似乎是最受欢迎、口号最响亮的。与政府扶贫办合作,与县长合作,直播直销各地农产品,实现精准扶贫。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农产品会被推到聚光灯下?这波风波过去后,拼多多能长期靠农产品赚钱吗? 1、盒马、美团是农产品电商的垫脚石。 http://www.zxyldj.com/detail/114554.html
2.拼多多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创新发展电子商务论文二、拼多多营销农产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发展的过程中,拼多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拼多多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消费者对拼多多的印象逐渐变差。 (一)过度营销造成信任危机 拼多多电商平台最早进入大众视野的是其新颖的拼团模式,近年来,拼多多充分地利用其社交电商的特点与优势,推出了一系列的具有浓厚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22/161365.html
3.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电商助农发展情况研究2.1.1拼多多 拼多多不断探索创新“拼农货”模式,从而推动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环节的改造,使得对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需求得以增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的增收。 拼多多在疫情初期推出了“抗疫开拼、爱心助农”专区,该专区包括了全国400多个农产区,保障了疫情期间农户50000万元的收入。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20年第一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225/10095101.shtml
4.拼多多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消费者对拼多多购买农产品的满意度进行深入调查,从产地、物流、销售渠道、质量监管四个方面对拼多多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拼多多农产品营销存在产地管理机构缺失和生产观念落后、质量监管有漏洞和品质难保证、物流系统落后和快递效率低运输成本高、缺少便捷和高效的销售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57-1023523528.htm
5.农产品营销:这10种模式值得借鉴,农产品都卖飞火了通过网红直播 + 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营销的三个步骤。 第一, 策划营销活动 , 邀请网红参加。 第二, 需要网红在线直播自己对农产品的体验感觉 , 农产品是什么样的 , 什么味道的 , 自己觉得如何。 第三, 在电商平台 , 如淘宝、拼多多、京东等 , 同步开始产品销售。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4/08/65888890_1136504507.shtml
6.2024新手做拼多多哪些类目好做?拼多多店群模式还能做吗?文化创意产品具有独特性,能够吸引追求个性化的消费者。 11. 农产品直供 农产品直供类目可以利用拼多多平台的下沉市场优势,提供新鲜、绿色的农产品。 12. DIY手工制作 手工艺品和DIY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参与感的需求。 二、拼多多店群模式还能做吗? https://m.maijia.com/article/594388
7.拼多多:新一代电商模式代表,逆势崛起撼动行业格局——新经济系列总收入:拼多多2017年收入17.4亿,2018年第一季度收入13.8亿,同比均保持大幅增长态势。 拼多多收入由在线服务业务和商品销售两部分组成,但2017年一季度后不再有商品销售收入,从“平台+自营”模式转为纯平台模式。商品销售指的是2015年到2017年一季度拼多多经营的“拼好货”,主要销售新鲜农产品等特别的产品,采取在线直销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634430906654851083
8.新媒体时代直播助农营销模式与路径探究新媒体时代直播助农营销模式与路径探究 刘欣庭 汪玲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安徽 合肥230000) 摘要:疫情之下实体经济遭受冲击,直播带货成为农产品销售新路径,各大平台纷纷组织助农公益直播,为农产品创收做出突出贡献。与此同时,直播助农也面临着现实的困境,诸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市场监管机制不成熟、新传播技术掌握不https://whcyysjyjzx.cusx.edu.cn/info/1086/1442.htm
9.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特色农产品上行实施的困境因素分析(论文全文)拼多多开启“多多果园”,与政府合作构建当地特色农产品集种植、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数字产业链条,“农货智能处理系统”和“山村直连小区”模式实现农产品数字化上行通道,解决了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和流通销售问题。 (三)营销模式不断创新 2019年电商渠道加速下沉,农产品电商形成综合电商、垂直电商、社交电商、本地生活https://www.91xueshu.com/l-dsjjlw/62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