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信用监管模式厦门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落实落细

近年来,厦门市积极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通过三级检测体系、落实“一品一码”追溯工作等举措,以信用承诺为基础,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信用体系的正向作用。

据了解,厦门市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积极推进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和追溯管理制度建设。早在2011年,该市创新推行“一品一码”农产品追溯,给每个批次的产品赋予唯一追溯码,并将生产、流通等环节的监管数据开放给消费者查询。通过宣传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建立的重要意义,加强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责任,目前累计更新完善生产主体备案超700家,赋码出证超11万批次,让生产记录可查询、产品去向可追踪。

同时,该市深入开展农产品专项行动治理,落实“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筑牢食用农产品安全防线。该市积极推动涉农企业或经营主体信用评价结果在农业领域日常监管方面的应用,实现评价结果在“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或专项治理中的应用。今年以来,全市已累计开展农产品质量定量监测超2700批次,监测抽检合格率达99%。

此外,该市以构筑“厦门农业大脑”平台为契机,积极深化农业信用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同厦门市市场监管、市信息中心等多部门互联互通,加速推进农业执法监管线上平台同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享融合。目前,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累计归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两千余家,其中农民合作社1437家、家庭农场631家。

值得一提的是,该市积极推动落实“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的网格化监管模式,进一步发挥“信用+网格化”管理方法,防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落空;重点强化镇(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150名村(居)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形成完善的市区、镇、村四级监管网络体系。(张纯婷)

THE END
1.农产品标准化:从制定标准到建立监管体系,多措并举解决之道3.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这是农产品标准化的关键步骤。监管体系应包括政府、企业、第三方机构等多元化的监管主体,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全过程进行监督。一旦发现不符合标准的行为,应立即予以纠正,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4. 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为了让消费者了解所购买的农产品来源和质量,有https://www.163.com/dy/article/IEEMME7L0552TCVC.html
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pptx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农兽药管理六项制度;《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主要亮点;农产品质量安全公益用语;四、农产品监管体系建设现状;(一)管理体系;县级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荣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荣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荣成市农安办职能;寿光市乡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肥城市村级农产品质量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506/8120041024004077.shtm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建议本报告建议:科学规划农产品全程追溯体系建设,科学设定建设目标、建设标准和支持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产品追溯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追溯信息失真惩戒机制,建立追溯体系建设运行支持保障机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需要建立“生产有记录、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的质量安全追https://cxcyrh.tjau.edu.cn/info/1064/1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