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地选择:选择无污染史、无农药残留、周边环境好、上风头无“三废”污染源、有井灌条件且耕层肥沃的地块作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田。选择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基地大气、水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低于国家允许标准。
2、品种选择:在兼顾高产、优质优良性状的同时,要注意能效及抗性强品种优势的选择,以增强抗病虫和抗逆的能力,发挥品种的作用。
3、肥料的选择:选择的肥料主要有有机肥,系指农家肥料,包括堆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等,含有大量的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弃物等物质。微生物肥料,用特定微生物菌种培养生产的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制剂。微生物肥料主要有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细菌肥料、硅酸盐细菌肥料和复合菌肥料。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并且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营养促进植物生长。叶面肥,以Cu、Fe、Mn、Zn、B、Mo等微量元素配制的微量元素肥料,或用天然有机物提取液配制腐殖酸、藻酸、氨基酸、维生素、糖及其他营养元素制成的植物生长辅助物质肥料。在保护地棚室生产中可推广使用二氧化碳肥。
4、灌溉用水选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的灌溉水必须用清洁的地下水或无污染的自然水,杜绝污水灌溉,避免形成水污染、土壤污染、作物污染,采用喷灌和滴灌减少用水损失。
5、无公害农业生产的植保技术
5、1、农业防治:合理利用农业耕作措施,通过农业栽培技术防治病虫害是古老而有效的方法,是综合防治的基础,包括选用、培育抗病品种,合理作物布局,轮作、倒茬,改进和采用合理的耕作制度,对施肥技术进行改进,大力推广配方施肥,达到平衡施肥的目的,合理施用微肥和灌水,摘除病叶等丰产栽培技术,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和抑制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发生。
5、2、物理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及其他防治新技术的应用,利用物理因子或机械来防治病虫,从人工、简单器械到应用近代生物的物理技术。应用光、电、微波、超声波、辐射机械、温汤浸种、干热处理等来防治有害生物,利用黑光灯诱杀棉铃虫、玉米螟、地老虎、蚜虫等许多趋光性成虫。利用温汤浸种和干热处理杀死种子内外的病菌和病毒。如人工捕捉、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高压汞灯、高频电微波等诱集诱杀,利用昆虫的性外激素进行诱杀,利用抑制昆虫正常生长发育的几丁质抑制剂和拒食性杀灭昆虫。
5、3、生物防治:用有益生物控制有害生物数量,利用有益的生物活体本身和生物制剂防治农业有害生物,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瓢虫治蚜等,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包括以虫治虫、以微生物治虫以及用少量脊椎动物(鸟、蛙等)治虫,例如,农抗109可防小麦、瓜类、果类、蔬菜等白粉病和小麦赤霉病与锈病等农业有害生物;七星瓢虫可控制蚜虫。
5、4、基因工程防治:将害虫的致命基因导入农作物中,培育成抗病虫作物,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达到对靶标害虫的防治,对人畜及非靶标生物和环境的安全。
如杀虫剂有速灭杀丁、除虫精等;杀菌剂有甲基托布津、Bt乳剂、百菌清、多菌灵、拟除虫菊酯类等。拟除虫菊酯类常用量在100g/h㎡宜内,甚至不足15g/h㎡,并且降解很快;苯甲酰脲类不但高效、低毒,对环境安全,对蜜蜂、鱼类、害虫天敌等非靶标生物也安全,是生物合理农药。杀虫剂新品种吡虫啉有强大的触杀活性,而且有良好的内吸杀虫活性,常用量仅为15-20g/h㎡,对哺乳动物及其他非靶标生物安全。杀菌剂有:多菌灵、托布津、代森锌、代森锰锌、瑞毒铜、粉锈宁、瑞毒霉、乙磷铝、瑞毒锰锌、速克灵、扑海因、波尔多液、百菌清等。除草剂有:苯矿酰胺类,如苯磺隆、1,2,4,5-取代苯类,安全、高效。
5、6、无公害食品生产施用的农药主要有以下几类:
5、6、1、杀虫、杀螨剂:①、生物制剂和天然物质:苏云金杆菌、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银纹夜蛾多角体病毒、小夜蛾颗粒病毒、核多角体病毒、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苦参碱、印楝素、烟碱、鱼藤酮、苦皮藤素、阿维菌素、浏阳霉素、多杀霉素、白僵菌、除虫菊素、硫磺。②合成制剂:a菊酯类:溴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联苯菊酯、氟戊菊酯、甲氰菊酯、氯丙菊酯。b氨基甲酸酯类:硫双威、丁酸克百威、抗蚜威、异丙威、速灭威。c有机磷类:辛硫磷、毒死蜱、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磷、乙酰甲胺磷、乐果、三唑磷、杀螟硫磷、倍硫磷、丙硫磷、二嗪磷、亚胺硫磷。d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氟啶脲、氟铃脲、氟虫脲、除虫脲、噻嗪酮、抑食肼、虫酰肼。e专用杀螨剂:哒螨灵、哒螨嗪、唑嗪酯、三唑锡、炔螨特、噻螨酮、苯丁锡、单甲咪、双甲咪。f其他:杀虫单、杀虫双、杀螟丹、甲胺基阿维菌素、啶虫啉、灭蝇胺、氟虫腈、溴虫氰、丁醚脲。
5、6、2、杀菌剂:①、无机杀菌剂:碱式硫酸酮、王铜、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石硫合剂。②、合成杀菌剂: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乙磷铝、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噻菌灵、百菌清、三唑酮、三唑醇、戊唑醇、已唑醇、腈菌唑、乙霉威、硫菌灵、腐霉利、异菌脲、霜霉威、烯酰吗啉锰锌、霜脲氰锰锌、邻烯内基苯酚、嘧霉胺、氟吗啉、盐酸吗啉胍、恶霉灵、噻菌铜、咪鲜胺、咪鲜胺锰盐、抑霉唑、胺基寡糖素、甲霜灵锰锌、亚胺唑、舂王铜、恶唑烷酮锰锌、脂肪酸铜、腈嘧菌脂。C生物制剂:井冈霉素、农抗120、茹类蛋白多糖、舂雷霉素、多抗霉素、宁南霉素、木霉素、农用链霉素。
二、绿色农作物生产技术
1、栽培的种子和种苗(包括球茎类、鳞茎类、植物材料、无性繁殖材料等)必须来自认证的有机农业生产系统。它们应当是适合当地土壤及气候条件,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力。选择品种时应注意保持品种遗传基质的多样性,不使用由基因工程获得的品种。
2、严禁使用化学物质处理种子。在必需进行种子处理的情况下,可使用附表中允许的物质和材料,如各种植物或动物制剂、微生物活化剂、细菌接种和菌根等来处理种子。
3、用于有机作物和食品生产的微生物必须来自自然界,不使用来自基因工程的微生物种类。
4、严禁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污水、污泥和未经堆制的腐败性废弃物。
5、在有机农业生产系统内实行轮作,轮作的作物品种应多样化。提倡多种植豆科作物和饲料作物。
6、主要使用本系统生产的、经过1~6个月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包括没有污染的绿肥和作物残体、泥炭、蒿杆、海草和其它类似物质以及经过堆积处理的食物和林业副产品.经过高温堆肥等方法处理后,没有虫害、寄生虫和传染病的人粪尿和畜禽粪便可作为有机肥料使用.也可以使用系统外未受污染的有机肥料,但应有计划地逐步减少使用的数量。
7、可以在非直接生食的多年生作物以及至少4个月后才收获的直接生食作物上使用新鲜肥、好气处理肥、厌气处理肥等。但是,供人们食用的蔬菜不允许使用未经处理的人畜粪尿。
8、允许使用自然形态(未经化学处理)的矿物肥料。使用矿物肥料,特别是含氮的肥料(如:干血、泥浆等)时,不能影响作物的生长环境以及营养、味道和抵抗力。
9、允许使用木炭灰、无水钾镁矾、未经处理的海洋副产品、骨粉、鱼粉和其它类似的天然产品,以及液态或粉状海草提取物,允许使用职务或动物生产的产品,如生长调节剂、辅助剂、湿润剂、矿物悬浮液等。
10、禁止使用硝酸盐、磷酸盐、氯化物等营养物质以及会导致土壤重金属积累的矿渣和磷矿石。
11、允许使用农用石灰、天然磷酸盐和其它缓溶性矿粉.但天然磷酸盐的使用量,不能使总氟含量平均每年每亩超过0.35公斤,温室平均每年每亩超过0.7公斤。
12、允许使用硫酸钾、铝酸钠和含有硫酸盐的痕量元素矿物盐.在使用前应先把这些物质配制成溶液,并用微量的喷雾器均匀喷洒。
13、严禁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和化学类、石油类以及氨基酸类除草剂和增效剂,提倡生物防治和使用生物农药(包括植物、微生物农药)。
14、允许使用石灰、硫磺、波尔多液、杀(霉)菌和隐球菌和皂类物质、植物制剂、醋和其它天然物质来防治作物病虫害。但含硫或铜的物质以及鱼藤酮、除菌菊和硅藻土必须按国家的有关规定使用。
15、允许使用皂类物质、植物性杀虫剂(如:鱼尼丁、泥巴草等)和微生物杀虫剂(见附录)以及外激素、视觉性和物理捕虫设施防治虫害.
16、提倡用平衡施肥管理、早期苗床准备和预先打穴、地面覆盖结合采用限制杂草生长发育的栽培技术(轮作、绿肥、休闲)等措施以及机械、电力、热除草和微生物除草剂等方法来控制和除掉杂草.可以使用塑料薄膜覆盖方法除草,但要避免把农膜残留在土壤中。
三、绿色蔬菜生产技术
1、绿色蔬菜种植环境要求;种植绿色蔬菜的土、水、大气环境的各个方面应符合NY391-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要求。
2、蔬菜品种选择要求:应选择抗逆性强、抗(耐)病虫、高产优质、适应性不同的蔬菜品种。
3、绿色蔬菜的栽培技术
3、1、生态种植法:采用农作物间套混种方法,组织建立最佳生态环境,利用生态群落内部控制多种病虫害的发生,达到产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保健,获得最佳效益,其间套作方式有:⑴喜氧与厌氧,喜氮与喜磷钾蔬菜间套。⑵微生物与分泌有抑制或促进作用的蔬菜间套。
3、2、采用无土栽培:包括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和浮板毛管水培法。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是采用槽培的方式,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有机肥,肥料均以固体形态施入,灌溉时只浇清水,不使用传统无土栽培的营养液,耗能低,灌溉排出液对环境无污染,这种方法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受到广大生产者的欢迎。
四、绿色果品生产技术
2、绿色果品生产基地的选择
绿色果品生产基地首先要选择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无粉尘地带,而且附近尤其是在水的上游、上风地段没有如化工厂、造纸厂、水泥厂、硫磺厂、金属镁厂等污染源,并距主干公路50m以外,每隔2-3年经环保部门对果园附近的大气、灌溉水和土壤进行检测。有害物质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地方可建立绿色果品生产基地。
3、绿色果品生产肥料施用技术
3、1、肥料的施用:绿色果品生产用肥必须符合国家“绿色食品肥料施用原则”。提倡使用农家肥,农家肥包括绿肥和饼肥。农家肥中的厩肥、牛粪、鸡肥、人粪尿、秸秆、生物肥等需经腐熟后,结合果园深翻或作基肥施用。绿肥如:苜蓿、草木樨、沙打旺、小冠花、三叶草等草类,经过和农家肥沤制直接施入地下。
3、2、使用的非化学合成肥料的商品肥有腐殖酸和微生物肥料:腐殖酸是大自然的产物,它对土壤团粒结构的改良,促进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植物抗逆性和抗病性有积极作用。微生物肥料是动物有机废弃物(毛、蹄角)产物,它极易被植物吸收,对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增加有显著的作用。因为腐殖酸和微生物肥料都具有高效、无毒、无污染的特点,应大力推广。而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容易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板结和地力衰退。
3、3、绿色果品生产中肥料使用准则的最大特点是允许使用化学肥料:允许使用多种无机(矿质)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同时允许限用含氯化肥或含氯复合肥.如尿素、硫酸钾、果树专用肥、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等,但禁用硝态氮肥。使用化肥时,必须与有机肥配合使用,以有机肥为主。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比低于1:1。也可与微生物肥配合使用,化肥可做基肥或用作追肥,作追肥时,最后一次在距果实采收期30天以前进行,最后一次叶面喷肥在果实采收期20天以前进行。还允许使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肥,但每年每公倾限制用量在30(沙质土)-45t(黏质土)以下。肥料使用总量(尤其是氮肥)必须使土壤地下水硝酸盐含量控制在40㎎/L以下。过量的有机肥和化肥都会污染土壤和水体,但后者是果园的主要污染源,尤其是氮素化肥和劣质磷肥。
3、4、病虫害农业综合防治技术:①、选用栽植优良抗病品种和脱毒苗木: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强的经检疫脱毒无害虫的健壮苗木,可以从根本上减轻果树病虫害的发生,减轻果树对农药的依赖。此外,有些果树栽植在一起时,会给病虫害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这些品种应避免混栽。如苹果、梨、桃不宜混栽,苹果和梨产区的城乡绿化不宜栽植桧柏;②、利用栽培管理措施防治病虫,推行果园生草制,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天敌抑制果园害虫的为害。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增强树体对腐烂病、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等病害的抵抗能力;精细修剪,极时剪去病虫枝、枯死枝、内膛过密枝,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以减轻斑点落叶病、轮纹病及叶螨、蚜虫等的为害;③、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注意氮磷钾肥和微肥的配合使用,以体高树体的抗病性;④、严格疏花疏果、套袋,保持与树体相适应的负载量,维持健壮的树势,控制病虫为害;⑤、实施果实套袋栽培,避免药液与果面接触,是生产绿色果品的重要措施;⑥、搞好果树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⑦、可采取冬季清园、刮树皮、刮除老翘皮、刨树盘、树干绑草把,清理果园病枝、落叶,并集中烧毁,以减少病虫基数,人工捕捉害虫等技术措施,切实减轻病虫为害;⑧、控制采后处理及流通环节病虫污染,应尽量不用或少用防腐剂或杀虫剂;⑨、利用有效物理措施消灭病虫。利用害虫对某些物质或条件的强烈趋向性,采用物理措施不力集中消灭,如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小食心虫、苹果小卷叶蛾、金纹细蛾等;利用糖醋液诱杀梨小食心虫、苹果小食心虫等;利用灯光(如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多种害虫等;⑩、大力推广生物技术消灭病虫。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赤眼蜂可控制苹果卷叶虫、梨小食心虫等,日光蜂以苹果棉蚜为食。为充分发挥天敌的作用,在天敌发生期应严格控制用药种类,不用药或少用药,以免杀伤天敌,同时在果园行间种植蜜源植物,如紫花苜蓿以招引、繁衍天敌,或人工饲养、释放、引进天敌,增加天敌种群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