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农作物收获的季节,秸秆的处理问题总是会引发广泛的讨论。焚烧秸秆,这一看似简单直接的处理方式,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又是否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足够深入的调查研究呢?
**焚烧秸秆的所谓“好处”**-*
*方便耕种**:部分农民认为,焚烧秸秆可以快速清理农田,让土地变得干净整洁,方便下一季的耕种。秸秆焚烧后的灰烬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的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而且,通过焚烧还能烧死土壤中的一些害虫和虫卵,降低病虫害对下一季农作物的侵害。*
*病虫害防治效果有限**:认为焚烧秸秆可以彻底杀死土壤中的病虫害也是不准确的。一方面,焚烧确实能杀死一部分害虫和虫卵,但同时也会破坏土壤中的生态平衡,使一些有益生物减少,反而可能为其他病虫害的滋生创造条件。而且,随着病虫害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单纯依靠焚烧秸秆来防治病虫害的效果会越来越不明显。*
*焚烧秸秆的弊端更是不容小觑**-
**严重的环境污染**: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其中包含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污染。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危害人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还会影响能见度,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
*引发火灾隐患**:秸秆焚烧时火势较难控制,尤其是在干燥、多风的季节,很容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导致“火烧连营”。一旦引发大火,往往难以控制,不仅会烧毁农作物、农田设施等,还可能危及周边的房屋、工厂等建筑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会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危害人身安全。-**破坏土壤结构**:秸秆焚烧产生的高温会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影响土壤的生物活性和生态平衡。土壤中的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加重土壤板结,加剧干旱,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