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进综合利用。市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对秸秆利用机械、秸秆青贮、秸秆清运贮存等实行补贴。工作中要求小麦秸秆割茬高度在15厘米以下,不影响玉米播种的措施实施小麦机械收获,技术方面主要推广机械粉碎还田、工业化利用等消化秸秆。玉米秸秆主要通过机械粉碎还田、青贮、压块、作沼气原料等技术加以利用。从去年开始,本市的电厂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改由生物质发电,投产后,每年可消耗秸秆30万吨左右,这为秸秆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2、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感到一些客观问题影响和制约了秸秆利用的发展,包括法律、认识、政策、技术等方面。2.1法律不健全。虽然
5、大气污染防治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环发199998号)对焚烧秸秆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从实践来看,这些处罚难以落实,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地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责任主体在基层政府,而对焚烧秸秆行为人的处罚执行机构是环保部门,基层政府有责无权。另一方面处罚标准偏低,不能很好地起到对焚烧秸秆行为人的震慑和打击作用。2.2管理不顺畅。全国还没有形成自上而下有效协调统一的监督管理体系。从目前看,各地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重视程度不同,有的地方政府成立有专门工作机构,有的没有。在政府成立工作机构方面,各地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协调部门设在农业部门,有的设在环保部门,
6、也有的设在农机部门。即使在一个部门内,也存在不同的业务科室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这就造成了上下管理关系上的不协调,影响了整体工作的推进。2.3认识不到位。群众对秸秆利用的认识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对焚烧秸秆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个别地方干群矛盾也是造成焚烧秸秆的一个原因。2.4一家一户的土地分散经营制约着大型机械的推广应用,造成秸秆还田机、联合收获机等有效利用率较低,部分地块秸秆还田质量不高。2.5秸秆利用技术研发不够。能够结合农时,短期内大量消耗秸秆的技术较少。机械粉碎还田、青贮是当前比较有效地解决秸秆利用的办法,但这些技术的应用易受不利天气的影响。2.6缺乏相应的支持政策。秸秆
7、还田成本较高,收贮秸秆占用场地大、风险高,而这方面的奖补政策还没有。3、发展对策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要求各地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步伐。综合运用法律手段、行政措施、技术措施和资金扶持相结合,推进秸秆的有效利用已成为当前解决农村焚烧秸秆的有效手段。3.1搞好宣传,提高认识。当前,出现焚烧秸秆现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民对秸秆利用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因此,各级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和秸秆利用的好处,不断提高农民利用秸秆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变被动禁烧为主动利用。3.2堵疏结合,促进利用
8、。现阶段,要实现秸秆的有效利用,一方面要疏,要在广大农村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青贮、成型燃料等实用技术,培养各类秸秆转化经纪人队伍,加快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堵,让群众认识到焚烧秸秆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可通过行政、法律等措施严厉打击焚烧秸秆行为。以疏为主,以堵促疏,堵疏结合,促进秸秆的有效利用。3.3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相互促进,禁烧是手段,利用是目的。一味地“禁”,找不到秸秆的出路,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焚烧秸秆的问题,因此,应当按照国办发2008105号文件精神,建立各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机构,形成全国一盘棋,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