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12月2日讯过去,农村田间地头收割之后残留的秸秆,村民可能随地焚烧处理。如今,很多村民都知道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和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污染。用火审批报备、低茬收割还田、变废为宝逐渐成为大家的新选择。12月2日,记者获悉,郴州市既灵活焚烧管控政策,又推动秸秆利用产业化、市场化,其中临武县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超过90%。
灵活秸秆焚烧管控政策
“用火审批后,等到条件合适,乡镇就会通知我们组织焚烧。”郴州市苏仙区坳上镇水头村村民陈水林介绍,随着野外用火管理规定等政策进村入户的普及和宣传,村民们慢慢知晓并理解。在忙碌的秋收接近尾声时,他在处理自家稻田里堆积的秸秆时,会先到村委会进行报备,填写《苏仙区野外用火申请表》。
“废草”变为牛羊“美食”
在临武县舜丰生态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户拉着推车将青贮饲料包运送到各个牛棚,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正在享用“美食”。临武县舜丰生态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守飞介绍:“合作社目前存栏的牛达到280多头、羊有240多只,每天消耗的饲料超过4吨。自从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实施后,我们比往年节约了将近一半的饲料成本。”
近年来,临武县积极打造以秸秆肥料化利用为主,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利用为辅的“一主三辅”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超过90%。下一步,临武县农业农村局将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投入,推动秸秆利用产业化、市场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