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谈治理焚烧秸秆:现实中不少政策只是“看上去很美”绿政公署澎湃新闻

据环保部10月18日通报,近两周在20个省份共监测到疑似秸秆焚烧点862个,比去年同期增长6.68%。

针对这一增加态势,人民日报10月20日发文指出,秸秆焚烧绝非新话题。而这一卫星遥感巡查监测数据,反映出严峻的污染防控形势,也让秸秆焚烧这个老问题再度进入公共议程。

全文如下:

秸秆焚烧绝非新话题。无论政府机构、专业人士,还是媒体、公众,对其危害性以及治理难度,都已有较为清晰的认知。近年来,“禁烧令”的执行与督查越发严格,农民私烧秸秆会被罚款甚至拘留。秋收时节,一些基层干部在田埂上安营扎寨,昼夜严防死守。另一方面,国家围绕税收、补贴、电价等陆续出台优惠措施,各级财政不断增加投入,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堵”“疏”结合,为何依然难阻农民点一把火?

说到底,还是个“利”字。过去,作为重要燃料,农作物秸秆是舍不得扔的宝贝。如今,农村逐步“电气化”,秸秆失去用武之地,从资源变身“垃圾”。“付之一炬”,既省力也能提升土壤肥力,可谓最便捷、利益最大化的处理方式。

站在农民兄弟的角度,现实中的不少政策支持、优惠措施、先进技术,更多还只是“看上去很美”。在农村劳动力净流出、农村逐步空心化的当下,种地不易,净收益本身就不高,如果一亩地还得额外花费成本去履行环保责任,确乎难以接受。难怪,当有干部发出“为什么一亩补贴20元你还烧”的疑问时,农民的回答令人深思:“我再给你20元,你把秸秆给我运出去行吗?”

有研究表明,秸秆焚烧对雾霾的“贡献率”约4%,在特定时段,大规模集中焚烧秸秆是生成雾霾的重要因素。同在一片蓝天下,城市居民渴望清洁空气,因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亟待治理。但同时,农村群众也需要生存和发展,他们的利益也应得到重视。然而,目前处理秸秆的实际成本,很大一部分还是要由农民自己去承担。因此,破解秸秆禁烧难题,理应带入这样的城乡二元语境。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焚烧秸秆问题是在发展中出现的,解决它,也应将其置于农村现代化的宏阔视野中,需要保有过程意识,不能延用“城市思维”“工业思维”,否则便不公平。比方说,城市人丢垃圾只需要找到垃圾桶就可以,因为背后有着庞大而成熟的垃圾运输、分拣、处理系统在支撑。但当农村人处理秸秆时,类似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却存在短板。

小小秸秆,映照着大问题。古人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今天,随着社会利益主体日渐多元,有些做法,在“利民”与“厉民”之间,已经难言泾渭分明。正因此,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不论看起来多小,都是对治理智慧与能力的检验。(原文标题为《秸秆禁烧,少一些“城市思维”》)

THE END
1.中国农村研究我国秸秆禁烧已取得积极成效,秸秆综合利用基础好、程度高,各地应注重因地制宜探索精准管控方式,同时,要健全秸秆禁烧的法制保障,“禁”不是“一刀切”,“烧”也不是“随便烧”,要充分发挥秸秆的资源作用和价值,注重以禁烧促利用,以利用提高禁烧管控质效。http://www.rcre.agri.cn/yjcg/zgncyj/202412/t20241202_8694933.htm
2.本市政策德惠市2024-2025年度秸秆禁烧实施方案 ?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部署,进一步优化我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按照“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工作原则,实现秸秆精准科学处置,有效减少违规焚烧秸秆现象,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http://www.xinyongdehui.cn/zcfg/swzc/202412/t20241204_3327374.html
3.2024年秸秆焚烧政策最新规定是怎样的?人大代表建议放开秸秆禁烧!2、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放开秸秆禁烧,防止一放开就乱、一乱就引起火灾,造成损失。 3、加强生态循环农业知识普及学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快速高效发展。 综上来看,2024年秸秆焚烧政策最新规定是推进秸秆科学还田、规范秸秆收储操作、推进秸秆离田利用。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45817.html
4.2024年秸秆禁烧最新政策唐生14713681648》农村禁止烧秸秆是谁提出的? 都爬2429……》 农村禁止烧秸秆的提出者无法确定,因为国家发布一项政策并实施,会有一整套的方案以及考证,所以有可能并不是由某一个人提出来的.禁止焚烧秸秆的科学依据:1、 唐生14713681648》安徽省哪一年开始秸秆禁烧 https://www.da-quan.net/ti/2024%E5%B9%B4%E7%A7%B8%E7%A7%86%E7%A6%81%E7%83%A7%E6%9C%80%E6%96%B0%E6%94%BF%E7%AD%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