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如何看待中国扩大自美进口?

中美贸易争端至今,有磋商,也有更多待解的困惑。中美各自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诸多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扩大开放,意味着中国是全球令人瞩目的进口高增长市场,也势必带来中美贸易,尤其是中国自美进口的持续上升。CF40成员、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认为,从长远看,知识产权和高新科技产品,能源和农产品等资源类产品,金融业等服务贸易领域可能是合作重点。但经贸关系的良好健康发展,需要中美双方共同努力。

中美贸易争端至今的困惑

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阶段,人们将当下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努力称之为中国对外开放3.0版。回顾1949年至今,中国经历了对原苏东国家的对外开放浪潮,以及1978年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今年则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二次革命”,中国需要形成高水平,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中国的发展是在开放中取得也必须在开放环境下不断前行,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因此,中国对外开放3.0版,期待着中国主动扩大进口,推动中国机遇,全球共享。

中美贸易争端至今,有磋商初步进展,但却有更多等待破解的困惑。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的不同性很强,在诸多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中国的扩大开放意味着中国是全球令人瞩目的进口高增长市场,也势必带来中美贸易,尤其是中国自美进口的持续上升。从长远看,知识产权和高新科技产品,能源和农产品等资源类产品,金融业等服务贸易领域可能是合作重点。但经贸关系的良好健康发展,需要中美双方共同努力。从近期看,中国正在筹建进口博览会,这是对多边开放贸易体系的有力支持,如何看待中国进口增长的前景和领域?后续双方的你来我往仍将激烈持续。

目前阶段中美贸易争端的八个问题

一是中美贸易争端远远没有画上句号。

目前只是中美以关税惩罚和报复手段的暂停时态,美方是否决心弃用关税手段,还是有不确定性。同时,非关税手段,包括知识产权,环保和劳工保护等借口,以及在投资和金融领域的许多争端,美方并没有罢休的意思。美国对华经济领域和安全领域的争端,在华盛顿(白宫)和国会山都存在不同的声音,派系和主张,因此美国对华策略出现不确定性,摇摆性和阶段性是很自然的。双方的你来我往只是刚刚登场。当下以为中美就贸易战已偃旗息鼓的说法,并不成立。

二是目前中国没有也不可能有明确的数量承诺。

关于消除中美贸易逆差也好,关于中国要增加进口多少美国商品或服务也好,不可能迅速达成明确的数量承诺。随着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进口国。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对GDP的占比并不高,且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因此动态地看,中国当下能够为全球贸易伙伴提供的进口增量约为GDP的1%-1.5%,也就是每年进口增量大约可达到1200-1800亿美元,如此中国将非常接近贸易平衡,中国并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但中国的储蓄率和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决定了中国很难迅速陷入经常项目收支的持续逆差。美方就平衡贸易差额提出了数量要求,但这种要求站不住脚。贸易不平衡不一定是利益不平衡,美方得到的利益不会小。例如,在中国销售的通用汽车,比在美国的销售量还大;在中国每天开机运行的苹果手机超过2亿部,是美国本土的两倍,这些在中国实现销售的美国产品绝大部分是在中国生产的,但利益却归属美国跨国公司,它们几乎没有形成外贸差额。另外,谋求贸易平衡需要双方的努力,美国自己不主动改善其对外政策,越孤立和保守的政策只能带来越长期的失衡。

三是中国进口市场的蛋糕,美国能吃下多少,要看美国的态度和能力。

中国进口市场是平等开放和竞争激烈的市场,很难设想美国能够懒洋洋地获得独享的地位。美国的产品和服务必须获得中国贸易商和消费者的认可,才能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此外,中国进口市场如此之大和高度市场化,中美政府的磋商,很大程度上只能推动中国政府,国企部门量力而为地采取措施增加自美进口的,略微非市场化的订单需求。但更多的美国商品和服务,仍然需要美国企业击败来自欧洲,日本或其他的竞争对手才行。如果美方既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同时又幻觉中国政府能够人为、非市场化地、持续地扩大自美进口,那么美方可能误解了中国进口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程度。

四是中美能源合作前景广阔。但美国能源需要证明其性价比。就中国的能源供求而言,中国在强调环境保护、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运用。

因此伴随着煤炭行业的去产能和技术升级,原油和天然气的需求上升较快。在2017年中国原油进口量达到了4亿吨,成品油进口逾2000万吨。同时天然气进口约800亿立方米。中国油气资源的进口需求仍将攀升。而美国次贷危机至今,发生了以页岩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为主调的能源革命,美国已实现了能源独立,超越了沙特和俄罗斯,已经并将持续地改变全球能源供应格局。中美能源合作具有天然优势,一是中国能源需求集中在东南沿海,即西太平洋区域,太平洋航道宽阔顺畅;二是中国已有建造大型的原油和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能力,并在东南沿海逐步建设能源接收站;三是中美之间已有在能源领域展开长期合作的早期收获。因此中国每年能源进口的2000亿美元以上的大蛋糕,也会令美国能源企业长期获益。

但美国能源企业显然需要做出更多努力,比如美国原油和液化天然气输出到中国,其和中东原油,中亚气和俄气的价格竞争优势究竟何在?美如既欲在南海造成纷争和升温,同时又因中美能源贸易的扩大需要保障西太平洋航道顺畅,是否会有自相矛盾之处?作为早期收获,中国政府通过增加能源货架储备库的保障天数,是有可能实现的,但中美能源合作的持续发展,可能需要双方直面许多技术和市场层面的障碍。

五是美国农产品如何端上中国人的餐桌?也并非“扩大进口”四个字这么简单。

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将推动中美农业领域的合作。中国农业在走向适度规模化、现代化。同时,习近平强调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中国巨大的人口使得中国农业政策很难高度倚赖国际市场,但人均耕地和水资源的不足也显而易见,自雍正朝以来中国基本农田规模没有显著增长,农业提质增效的潜力只能倚赖科技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应当灵活运用好国际市场。看起来,中国在强调口粮安全的同时,可以适当降低口粮自给率;而在资料粮等非口粮领域,则可更大程度地利用国际市场,确立进口农产品就是进口土壤,水资源和生态的直观感受。纵观全球,美国无疑是农业大国和强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在农业领域,无论是粮食,肉类还是其他农产品,农业科技领域,中美都呈强烈的互补性。美方企业和农场主可能需要有更长远的规划,从转基因类作物,逐步向高品质和有机作物升级,同时也要应对来自东南亚和拉美的其他竞争者。这不是易事,美国农产品在中国国人中的形象,以及美国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似乎不及欧盟和日本。在中国市场上也自然需要做出更多改善才行。

回顾过去,国人曾经抱怨,9亿件衬衣才换取一架民航客机,同样地美国农民也可能抱怨,为什么其质优价廉的产品,未能更好地覆盖作为地球人口大国的中国?考虑到国人对食物的求精求好,中美之间就农产品贸易,有望在目前百亿美元级的基础之上得到显著提升。

六是关于药品和医疗器械领域,中美有共同开拓的余地。

七是服务贸易领域,美国在华的利益会结构性地扩大。

目前看,在金融,通信和旅游这些服务业领域,中美交流会更密切。就金融领域而言,美方可能会推动其在中国的储蓄型养老保险,财富管理,金融衍生品和市场中介等领域得到较快发展。在旅游领域,中国人能否更多地到美国进行商旅留学出行,更大的制约因素可能在于美国签证政策。就通信领域,目前双方尝试合作,但美国的任性已让双方在此领域的努力如履薄冰。

八是在高科技领域的增加进口,美方是真心的吗?

这是许多国人感觉担忧和困惑的。放松对华高科技出口的各种限制,是美国发挥其竞争优势的最好战场,但长期以来美国的放松意愿并不强烈,甚至还有反复。其具有强烈治外法权的国内法,甚至使得欧日在和中国的技术合作都格外小心,不得不看美国的脸色。许多国人误以为,美国似乎已认可了中国制造2025的合理性,不再反复质疑和抱怨。其实很有可能在高科技领域,在未来先进制造领域,美国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防范心态。既要从中美贸易争端中攫取尽可能多的利益,又不愿在争端中采取必要和合理的措施,更格外警惕中国没能够放慢追赶美国的脚步,可能是美国当下极其矛盾的心态。

中美双方需要加强合作

中国对外开放的3.0版,让人很自然地期待中国扩大进口,其中包括从美国的进口。这对双方都是共赢之举。同时,双方也需要消除误解,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分工,决定了所谓中国得自美国的外贸顺差,夺走了美国数百万就业岗位的说法,既可笑又不可信。这些薪酬不高,技术熟练程度要求高的岗位只能由中国向东南亚等国转移。而在能源、农产品和医疗器械、服务贸易等局部领域的增加进口,则可切实地增加美国就业,并有助于平衡中美贸易。

就目前中美贸易争端的进展看,我们需要理解的,一是中美贸易争端刚刚开始,而不是行将结束,其复杂的国际背景决定了争端是持久战,二是贸易不平衡不是利益不平衡,市场原则下美国在中美贸易中获益巨大,并尝试榨取更大利益,三是中国将扩大进口,但开放和竞争的中国进口市场,需要美企做好努力应对竞争对手的准备,扩大进口不是不劳而获的肥肉,四是中国并未做出明确的数量承诺,但表达了最大诚意。中美如何在一些关键领域,例如高科技,知识产权和中国制造2025等方面展开磋商,仍然有待考验。

全球化正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中美作为重要大国,有维持国际经济治理结构的义务,而中国主动加大对外开放,使得升级版的开放中国,更容易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逐渐取得这样的理解:改革开放的中国,给西方社会带来的更多的是市场和机遇。美国如何看待和定位中美关系的现在、未来,深刻地影响着中美在经贸和安全领域的冲突烈度和处置方式。

附文:

扩大进口满足消费需求

by哈继铭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这一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笔者认为,投资和出口增长在过去的几十年极大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但是消费相对比较疲软,经济增长不平衡、不充分。消费是支撑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所在。扩大进口既是形成全面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有助于满足广大百姓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尤其在能源和农产品领域,资源禀赋和劳动生产率水平差异使得美国等西方国家有着巨大的比较优势,因而中国有很大的扩大进口的空间。

THE END
1.利润缩水,美国农业贸易巨头嘉吉拟全球裁员约8000人(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日报道,由于未能实现利润目标,美国农业贸易巨头嘉吉公司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8000人。据报道,今年在美国,玉米和大豆价格因产量增加、供应过剩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大幅下跌,嘉吉等农产品贸易商的利润也有所下滑。此外,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美国养牛场的规模正在下降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509610397962046&wfr=spider&for=pc
2.美国农产品加工贸易巨头Cargill收购酵母研发公司达农威本次收购涉及达农威全部的业务,包括人类健康、Embria健康科学及其品牌产品EpiCor。 随着天然、健康的食品生产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了应对这一趋势,农产品贸易、加工巨头美国嘉吉公司(Cargill)和全球领先的酵母培养物领域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公司美国达农威(Diamond V)签订了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嘉吉将收购这家具有70http://www.morningwhistle.com/info/36870.html
3.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运营模式及前景发展规划分析报告20241.2 中国农产品流通关键环节分析 1.2.1 中国农产品流通运输环节简述 1、农产品流通环节毁损率分析 2、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迅速 1.2.2 中国农产品流通销售环节简述 1、农产品电子化结算——实体批发市场 (1)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定义 (2)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传统结算方式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34280002&efid=EPIHWETIl1ftekG1bY3hPw
4.大农产品出口国是美国,第二大出口国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大农产品出口国是美国,第二大出口国是( )。A.泰国B.法国C.澳大利亚D.印度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14688b42d5db49879fa7a5d6b672860f.html?fm=bdbdsd948676daa19ecf29ac11d917cb1262c
5.国外农经在美国的农业产业体系中, 农业合作社十分发达, 并在农业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一代“萨皮鲁型”合作社, 其在运行机制、股权分配、权责适配等方面做了很大的创新, 完全适应了自由主义经济下国际大市场竞争的需要, 其主要经营目的是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来增加附加值, 目前正在成长为美国新型农业http://www.rcre.agri.cn/zjsd/gwnj/202106/t20210608_7695385.htm
6.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12篇(全文)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了五次调整, 第四次调整是在2004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 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再次作出了重大调整, 实行“分段管理”体制, 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物链分为四段, 由四个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监管, 即: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监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mwdogtq.html
7.美国加州农业集团美国加州农业集团为全球优质客户提供大宗农产品的采购、运输、仓储、加工、贸易等全方位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产品,并将其交付到当地或全球的指定目的地。集团将依托于在美国西海岸强大的采购和物流体系,着眼于中国国内牧场需求,不断开发、引进新的饲料产品,https://www.cv-ag.cn/
8.美国最大农业公司在同奈省投建的动物营养品生产厂正式竣工美国驻越南副大使毕肖普透露,2022年越美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高达98亿美元。越南目前是美国农产品的第九大进口国,而美国是越南农产品的第一大进口国。这一突破性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嘉吉等企业与越南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和长期投资承诺等。 截至目前,嘉吉对越南投资总额超过1.6亿美元,建设11家动物营养品生产厂,1个谷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671108&moduleid=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