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稳定增长外贸结构持续优化产经要闻

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并答记者问。

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

王令浚表示,今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能够保持稳定增长,取决于供需两个方面。

从需求方面看。从国际看,最新的世界贸易组织报告上调了对全年货物贸易量增速的预测,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机构认为,全球经济正在企稳,外需回暖为我国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前三季度,我国对欧美日等传统市场出口增长了4.2%,对东盟、拉美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了12.3%、13.7%。从国内看,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带动前三季度煤、天然气、铁矿砂进口量分别增加了11.9%、13%、4.9%。随着消费电子行业周期性上行,半导体制造设备、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模组等进口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消费市场延续平稳增长态势,特色水果、葡萄酒、服装等消费品进口分别增长了7.1%、28.9%、6.1%,有效对接了国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从供给方面看。当前我国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非常明显,创新让中国制造受到更广泛的青睐。从高端化看,中国制造展现过硬实力,比如,近期我们出口了全球最大的生产储卸油平台,单价就超过了百亿元,按排水量计算,相当于5艘航母的排水量,这代表了全球海工装备的最高水平。从智能化看,像扫洗拖一体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可以自行调制十余种口味的全自动咖啡机等一大批智能家电广受海外客户欢迎。前三季度,家用电器出口增长了15.5%。从绿色化看,我国新能源产业有效对接全球绿色发展潮流,风力发电机组、电动汽车出口分别增长了73.9%、22%。

9月增速放缓主要受短期偶发因素影响

从前三季度的整体来看,9月份出口连续第6个月保持了增长,前三季度累计出口规模达到了18.6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了6.2%,这个增速比最近10年同期的平均增速高了0.5个百分点。根据各经济体发布的最新数据初步测算,我国整体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稳中有升,主要出口产品中,小到家具、家电,大到船舶、集装箱,占全球市场的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我国出口依然具有强劲韧性。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规模庞大的优势依然牢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中的地位持续巩固。近期,海关总署对全国800多家主要出口企业开展调研的结果显示,69%的企业反映第四季度出口有望持平或者增长。综合来看,对第四季度出口还是充满信心的。

我国贸易顺差继续处于合理均匀区间

王令浚表示,中国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近期货物贸易顺差扩大的背后,既有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出口韧性较强的因素,也受到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拉低了进口值这些因素的影响。

首先,评价贸易顺差不能只看绝对规模,更要看相对比重,看顺差占GDP的比重。从纵向上看,现在的比重应该是低于我国的历史高点。从横向上看,也低于全球一些主要经济体。

其次,看一个国家贸易平不平衡,既要看货物贸易,也要看服务贸易;既要看贸易统计,也要看国际收支统计;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的国际收支数据,当前我国的经常账户顺差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1%,继续处于合理均匀区间。

另外,有的国家一方面对我贸易顺差指手划脚,一方面却又不断加严管制措施,限制对我国出口,令人费解。

我国与金砖国家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王令浚表示,金砖合作机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今年1月1日,五位“新伙伴”加入了金砖大家庭。扩员后,金砖国家占全球贸易的份额超出了五分之一,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前三季度,我国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4.62万亿元,增长了5.1%。在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指引下,金砖大家庭贸易往来不断取得新成果。

在工业领域,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充分发挥各自中间品比较优势,在钢铁、化工、纺织等基础工业领域实现互补。前三季度,我国对其他金砖国家出口钢材、纺织原料等中间品分别增长了8.6%、13.4%。自其进口的金属矿砂、甲醇等中间品分别增长了14.4%、34.3%。与此同时,我国凭借完善的制造业体系和技术优势,助力金砖国家新兴产业发展。前三季度,我国对其他金砖国家出口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模组、航空器零部件等中间品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在农业领域,我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优势农产品满足了彼此的多元化需求。我国进口的超八成禽肉和冻狭鳕鱼、超五成蟹都来自其他金砖国家,我国出口的大蒜、番茄、柑橘等果蔬也广受金砖国家消费者的欢迎,前三季度出口增长都超过了两成。与此同时,我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农机、农资产品贸易往来频繁。前三季度,我国对其他金砖国家出口联合收割机、杀虫剂、除草剂都增长两成以上,助力当地农业生产和发展,我国超三分之一的进口氯化钾肥料来自其他金砖国家,对促进国内的农业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双边贸易也为其他领域的合作交流搭建了平台、提供了载体,前三季度,我们对其他金砖国家出口中药材,从其他金砖国家进口咖啡、可可制品都较快增长,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

今年是金砖国家扩员后的第一年,扩员后的首次峰会即将拉开帷幕,未来,随着“大金砖合作”的拓展和深化,我国与金砖国家的经贸合作也将不断走深走实。

前三季度我国进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关于9月当月的进口情况,如果单纯看数字,受进口价格、汇率波动等影响,以人民币计价的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从规模看,7月以来,进口规模逐月扩大,9月是年内的最高点,环比增长2%。从数量看,9月进口量同比增加0.7%,其中煤、天然气、集成电路进口量分别增加13%、19%和17%,这些都在两位数以上,反映了国内需求持续恢复。此外,如果按美元计价,9月的进口小幅增长。

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将会影响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进程

吕大良介绍,前三季度,我国出口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7578.3亿元,占我国出口总值的4.1%。“新三样”出口市场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受到广泛欢迎。

当前,全球新能源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出口的“新三样”等绿色低碳产品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确实有部分国家对我国的“新三样”产品加征关税,我们认为这是不公平、不合规、不合理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最终也会影响到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进程。美国也有学者认为,对中国的绿色科技产品加征关税是“愚蠢的错误”。希望有关国家能够放弃错误做法,在共同发展中寻求自身合理利益,为全球经济增长开辟新的动力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性挑战。

创新钢铁产品在国内外都会有广阔市场

关于钢材出口,吕大良介绍,前三季度,我国出口钢材4419.4亿元,同比下降3%。我国生产的钢材绝大部分是用于国内消费和使用,包括深加工,主要是用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虽然说钢铁产业是一个传统产业,但在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态势下,我国的钢铁产业也在不断地创新升级。太原一家钢铁厂研发的不锈钢箔材,厚度已经达到0.015毫米,即A4纸的四分之一,也就是网上热议的“手撕钢”。这种钢铁广泛应用于精密加工制造行业,企业反映订单情况良好。像这样的钢铁企业,在中国不止一家;像这样的创新钢铁产品,相信在国内外都会有广阔的市场。

西部地区进出口增速居各区域之首

吕大良介绍,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统筹推动下,西部地区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对外开放水平是不断提升的。今年前三季度,西部地区的进出口达2.92万亿元,同比增长8.9%,呈现出不少积极变化。

首先是进出口增速居各区域之首。党中央在2020年对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作出部署以来,西部地区的外贸规模显著提升,年度进出口值突破3万亿元并向4万亿元迈进,年均增长8.5%。今年前三季度,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增速高出全国整体3.6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到9%。

三是经营主体展现出旺盛的活力。前三季度,西部地区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3.6万家,增加14.6%。其中,尤其是民营企业表现突出,进出口1.61万亿元,增长12.8%,占同期西部地区进出口总值的55.4%。同时,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9%,增速领先于其他区域。

四是新通道建设打造外贸高速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了沿线地区开发开放,前三季度,西部地区经过新通道进出口5137.9亿元,增长15%。

民营企业对整体外贸增长贡献率达93.8%

王令浚表示,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推动了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前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7.78万亿元,增长9.4%,这个增速高出全国整体4.1个百分点,对整体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93.8%。民营企业灵活应变的经营特点,以及在外贸领域逐渐做大做优做强的发展态势,为外贸发展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是敢闯敢拼。民营企业是拓市场、抓订单的“冲锋队”,在推进市场多元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对东盟、非洲、拉美进出口分别增长了12%、6.4%、13.9%,在我国与上述地区贸易中的占比分别提升到62%、61.1%、54.2%。

二是勇于创新。今年以来,民营企业加快设备更新,不断为创新“蓄势赋能”。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口各类生产设备2038.2亿元,增长了31%,占我国同类产品进口的51.6%;其中,半导体制造设备、高端机床分别占我国同类产品进口的67.9%、43.7%。创新“蓄势”也不断转化为出口动能,前三季度,民营企业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了14%,占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达到了52.7%,提升了4.4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了94%、37.2%、17.5%。

三是自我超越。近年来,民营企业逐渐由“生产”到“出品”,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出口的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纺织机械中,自主品牌的比重分别高达83.4%、71.7%、57.6%。在注重品牌建设的同时,民营企业也专注于诚信建设。前三季度,获得海关高级认证即AEO认证的民营企业数量达到了2411家。有了AEO这张世界通用的“金名片”,民营企业外贸发展将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上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开始征求意见,海关也正在密切跟踪形势变化,深入企业送政策、听意见、解难题,研究储备、适时推出新一轮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通过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助力企业稳预期、拓市场、提信心。

进博会展品通关更便捷更高效

吕大良表示,三周前,本届进博会的首票展品--一辆电动三轮概念车从上海口岸顺利入境,标志着海关提前进入了进博会筹备的“冲刺阶段”。截至目前,全国海关已经为18批次的进博会展品办结了通关手续,展品通关更便捷,也更高效。

进博会年年办,但今年的进博会依然“新鲜”,一大批“黑科技”、新展品将迎来进博“首秀”:有代表材料科学前沿技术的光催化涂料,有智慧路面标识漆,有能够适应极端恶劣条件的月球探测车免充气轮胎,还有实现绿色减排的直接空气捕获技术等各类新品,这些将进一步擦亮进博会的“首发名片”。同时,进博会不仅是“眼睛的盛宴”,更是进入我国广阔市场的“金色大门”。在海关支持保障下,作为进博会的“明星展品”,单体重量达到300斤、全国首批次获准输华的马耳他蓝鳍金枪鱼,也即将正式进入中国的市场。

下一步,海关将持续对接展会需求,坚守安全底线,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做好海关各项保障工作,服务来自世界各地的新老朋友共赴“进博之约”,共享中国机遇。

我国与东盟贸易持续向好发展

王令浚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进出口5.09万亿元,增长9.4%,增速高于全国整体4.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02万亿元,增长12.3%;进口2.07万亿元,增长5.4%。我国与东盟贸易持续向好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双方大市场为双边贸易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国与东盟务实合作持续深化,已经连续4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上周,在第2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李强总理指出“加强市场对接是进一步合作的重要方向”。未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协议的签署实施,将为双方共同建设超大规模市场增添更强动力。

多维度联通促进贸易往来更加便捷高效。陆路口岸车水马龙,前三季度,经中越之间最大的陆路口岸--友谊关进出口达到3363.4亿元,增长了15.6%。随着中越智慧口岸建设的全面推进,更多数智化、智能化的技术装备将为双边贸易按下“加速键”;铁路通道持续发力,通过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达到了376.6万吨,增加了15%,进出口值增长了50.7%,水路航线越织越密,北部湾港到东盟国家的航线已经增加到35条,经北部湾港口岸与东盟贸易数额已经增长了12%。

产业链合作持续深入,中间品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我国与东盟国家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纺织服装等领域合作紧密,中间品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进出口中间品达到了3.23万亿元,我国与东盟进出口的总值是5.09万亿元,中间品就占了3.23万亿元,差不多超过60%,增长9%。其中,计算机零附件、平板显示模组、集成电路等电子信息类中间品进出口分别增长63.9%、22.2%、13%。

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外贸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从出口产品来看,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拉美地区出口小型发电机增长16.6%,对非洲地区出口风力发电机组增长1.3倍,推土机、压路机等筑路机械增长44.8%,这些促进了共建国家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于共建“一带一路”东南亚地区出口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增长44%,对非洲地区出口疫苗增长30%,这些都有助于共建国家提升公共卫生水平。对共建“一带一路”东欧地区出口乘用车、摩托车分别增长34.6%、37.9%,便利了当地人民的出行,满足提高生活品质的需要。

从进口产品来看,前三季度,我国自共建“一带一路”东南亚地区进口中央处理部件增长超八成,自东欧地区进口汽车零配件增长48.2%,双边产业链合作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共建国家的特色农食产品加快进入中国市场,我国自共建“一带一路”大洋洲地区进口的猕猴桃、苹果等干鲜瓜果及坚果增长了28.4%,自拉美地区进口的大豆、大麦、高粱等粮食增长了32.5%,这些不仅让各国的生产者得到了实惠,也丰富了国内的供给。

海关全力支持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

从商品结构看,出口中,服饰鞋包首饰占27.3%,手机等电子产品占14.4%,家居家纺用品占12.4%。进口中,美妆及洗护用品占28.8%、食品生鲜占25.2%。从国内区域看,出口货物主要来自广东、浙江、福建及江苏,进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北京。

虽然正式的跨境电商统计调查是半年开展一次,为了及时跟踪监测跨境电商贸易的最新动态,海关每月也会进行一次初步测算。最新的初步测算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增长11.5%。其中,出口1.48万亿元,增长15.2%;进口3991.6亿元,下降0.4%。

THE END
1.如何了解印度:全球第三大农药出口国?? 2018~19财年至2022~2023财年,印度农药出口额以18.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2~23财年达到43亿美元。与此同时,进口增长相对较缓,同期复合年增长率仅为11%。近几年,印度农用化学品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度显著提高,2022~2023财年前五大国家(美国、巴西、日本、比利时、阿根廷)占据了近61%的出口份额,较2018~2019https://data.djyanbao.com/detail/7353682.html?businessId=23&title=%E5%A6%82%E4%BD%95%E4%BA%86%E8%A7%A3%E5%8D%B0%E5%BA%A6%EF%BC%9A%E5%85%A8%E7%90%83%E7%AC%AC%E4%B8%89%E5%A4%A7%E5%86%9C%E8%8D%AF%E5%87%BA%E5%8F%A3%E5%9B%BD%3F
2.天风证券:印度农药行业正快速发展但短期内难以替代中国产业2018~19财年至2022~2023财年,印度农药出口额以18.2%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增长;同时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度显著提高,2022~2023财年前五大国家(美国、巴西、日本、比利时、阿根廷)占据了近61%的出口份额(2018~2019财年为46%)。 从农药生产、内需、出口规模上来看,印度与中国差距依然较大。 https://www.jhzhiku.com/art/79282.html
3.2024年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②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发挥进出口对我国经济的支撑作用 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供给牵引需求、需求创造供给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④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形成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 ⑤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A.2 B.3 C.4https://www.chinagwy.org/html/stzx/yunnan/202403/127_624933.html
4.国际农产品(精选十篇)2003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继续增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包括国际环境、外贸政策、市场化和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 (一)国际环境因素 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施加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近年来,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缓慢,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连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枝独秀。在这种国际背景下,一些西方国家先后提出人民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np5hi77.html
5.2022年3月10日廊坊新闻直通车大厂县积极承接以国家京剧院为代表的文化产业疏解,总投资300亿元的域见未来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加快建设,打造中国戏剧文化产业创新传承示范区。 2、大城县市场监管局:加强农资监管 护航春耕生产 为保障春耕生产,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免受损失,大城县市场监管局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执法检查行动。 http://m.010lf.com/news/364893.html
6.产业调整导向范文10篇(全文)其中外贸顺差过大、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流动性过剩等问题的存在,不仅加剧了我国与某些国家的贸易摩擦而且加大了国内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为此,需要通过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等措施加以解决。为了缓解这些问题,促进外贸平衡,政府出台了一揽子的政策措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本文正是在这样背景下,以黑龙江省为https://www.99xueshu.com/w/ikeyuyjarkbb.html
7.2021年中国甜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本文基于农小蜂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中国甜瓜产业种植面积、产量、需求量、消费量、进出口、价格、品牌数据,从中国甜瓜产业生产、进出口规模及海外市场、农特品牌等角度为从事甜瓜产业科研、育种、种植、加工、仓储、包装、保鲜、运输、销售等活动的企业和单位提供参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44351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