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介绍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实录:
胡凯红: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了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就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回答提问。下面先请毛司长做介绍。
毛盛勇: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按照惯例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然后再回答大家的提问。
上半年国民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上半年,面对异常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各地区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要求,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国民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起步良好。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189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6.7%-6.9%的区间。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087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69299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27576亿元,增长7.6%。
一、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生产形势较好
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全国夏粮有望获得较好收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棉花、大豆播种面积增加。畜牧业生产稳定。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995万吨,同比增长0.9%;其中,猪肉产量2614万吨,增长1.4%。生猪存栏40904万头,同比下降1.8%;生猪出栏33422万头,增长1.2%。
二、工业增长总体平稳,结构继续优化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集体企业下降1.9%,股份制企业增长6.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2%。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制造业增长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5%。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6%和9.2%,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4.9和2.5个百分点。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98亿元,同比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36%,比上年同期提高0.35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较快增长,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
上半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保持较快增速。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6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0%。1-5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3%,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8.1%、17.5%和15.4%,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2.4、5.0和4.5个百分点。
四、居民消费和市场销售增势平稳,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609元,同比名义增长8.8%,比一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增长6.8%,加快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增长12.2%,加快1.2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018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4091亿元,增长9.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927亿元,增长10.5%。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19457亿元,增长9.9%;商品零售160561亿元,增长9.3%。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和化妆品类同比分别增长10.6%、10.6%和14.2%,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0.2、0.5和2.9个百分点。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0%,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
五、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回升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97316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184539亿元,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3.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8%,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6.8%,增速连续三个月回升,比一季度加快3.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3%。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1%,增速比全部投资快7.1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5531亿元,同比增长9.7%。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77143万平方米,增长3.3%。全国商品房销售额66945亿元,增长13.2%。
六、货物进出口顺差收窄,贸易结构继续改善
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41227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出口75120亿元,增长4.9%;进口66107亿元,增长11.5%。进出口相抵,顺差9013亿元,比上年同期收窄26.7%。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2.2%,占进出口总额的59%,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7%,占出口总额的58.6%。对前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保持增长,我国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5.3%、5.2%和11%,三者合计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41%。同期,我国对中东欧16国进出口增长14.7%,高出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速6.8个百分点。6月份,进出口总额24936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出口13777亿元,增长3.1%;进口11158亿元,增长6.0%。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57162亿元,同比增长5.7%。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547亿元,增长2.8%。
七、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同比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70元,同比名义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42元,同比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7,比上年同期缩小0.0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2186元,同比名义增长8.4%。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8%,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月下降0.1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7%,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月下降0.2个百分点。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8022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49万人,增长0.8%。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3661元,同比增长7.5%。
八、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品价格涨势平稳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4%,衣着上涨1.1%,居住上涨2.3%,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6%,交通和通信上涨1.2%,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1%,医疗保健上涨5.5%,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1%。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9%,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2个百分点;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4.4%。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7%,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3%;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5.1%,环比上涨0.4%。
九、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新动能加快成长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从产业结构看,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比第二产业快1.5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3%,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3.9个百分点。从需求结构看,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7.1个百分点。新产业新产品快速成长。从工业结构看,上半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比规模以上工业快2.0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8.1%,工业机器人增长23.9%,集成电路增长15.0%。新消费蓬勃发展。从贸易结构看,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40810亿元,同比增长30.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1277亿元,增长29.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7.4%,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533亿元,增长30.9%。绿色发展稳步推进。从节能减排看,上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2%。
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市场预期总体向好
结构性去产能继续深化。上半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去库存成效突出。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4.7%。企业杠杆率和成本继续下降。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6%,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49元,同比减少0.31元。短板领域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农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5.4%和15.4%,分别快于全部投资29.4和9.4个百分点。市场预期保持景气。6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4%,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5%,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0%,持续在扩张区间运行。
总的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支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积累增多,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主要发展目标打下良好基础。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国内结构调整正处于攻关期。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扩大有效需求,着力振兴实体经济,积极应对外部挑战,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引导稳定社会预期,科学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胡凯红:谢谢毛司长。下面开始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请问发布人,上半年国内外形势日趋复杂,中国经济为何依然可以保持这样的平稳运行?您如何评价中国经济上半年的运行情况?谢谢。
毛盛勇:谢谢你的提问。从刚才我介绍的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来看,上半年中国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经济运行平稳。从增长速度来看,上半年GDP增长速度是6.8%,其中一季度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连续十二个季度稳定运行在6.7%到6.9%这样一个中高速区间。从就业来看,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三个月都低于5%,5、6月份是4.8%,这个水平是2016年国家统计局建立全国劳动力月度调查制度以来最低的水平;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是4.7%。从价格来看,居民消费价格CPI上半年是上涨2%,呈现温和上涨的态势,这也说明整个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了3.9%,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7个百分点。3.9%左右这样的水平还是比较合理的,一方面能够保证工业企业利润保持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对下游产品的成本传导压力。
毛盛勇:第二,结构优化升级。从产业来看,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较快,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继续提高,达到了54.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3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提升,今年上半年是60.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个百分点,说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的作用在继续巩固。工业转型升级在加快推进,农业种植结构在不断调优。从需求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在不断地巩固。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也呈现改善的趋势。进出口中一般贸易的比重今年上半年是59%,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
第四,质量效益提升。从质量来看,今年上半年,按照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清洁能源消费在整个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同比下降3.2%,降幅要高于3.0%的预期目标。从效益来看,三大收入增长都不错,今年上半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和一季度持平,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按人均计算,快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企业利润保持比较快的增长,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5%,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利润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势头也不错,增长10.6%,今年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了10万亿元。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态势在持续发展,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良好。而且,这种成绩的取得,是在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国内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的大背景下实现的,应该说,成绩来之不易。谢谢大家!
路透社记者:因为上半年中美贸易摩擦对经济的影响还没有显现,很多分析认为下半年可能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下行压力,您怎么分析对经济和物价产生的影响?谢谢。
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第一,货币政策还是稳健中性的,有利于价格保持总体稳定。第二,从影响CPI的三大构成来看,比如食品价格,这些年总体来讲我国的粮食产量丰产丰收,这为食品价格的平稳运行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从服务价格来看,今年上半年,一部分地区完成阶段性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任务,下半年,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压力有所减轻。从工业消费品来看,一方面,今年PPI中上游产品的涨幅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减轻了对下游工业消费品价格的传导压力;另一方面,工业消费品总体来说还是供过于求,价格上涨的压力不太大。第三,中国在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今年还要大幅度增加进口,这也有利于扩大国内的需求。综合这些因素来看,今年下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应该还是能够延续温和上涨的水平。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从近期的数据来看,消费表现比较疲软,投资和出口也是处于下行,这是不是意味着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会进一步加大?谢谢。
毛盛勇:谢谢你的提问。第一个问题,怎么看当前的消费。第二个问题,看下半年经济的走势。
第二个问题,至于下半年经济增长的情况,短期经济增长主要还是看三大需求。从今年上半年主要的数据来看,经济增长的格局中,内需是决定力量,内需里面消费又是顶梁柱。从下半年来看,消费还是有条件延续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有几个因素:一是消费本身是有刚性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学都讲消费是有刚性增长的。二是居民收入增长这些年来总体是保持比较快的增长,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三是很重要的一点,我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总体来讲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只会加快,不会停下来,这是发展的大势。四是进口政策的因素,这些年为了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大了进口,也促进了整个市场销售的活跃和供给。从这些因素来看,下半年消费还是能够延续比较好的增长。
从投资来看,今年上半年呈现一种缓中趋稳的态势。从投资的三大领域看,一是制造业投资连续三个月增长速度加快,增长势头还是不错的,这个势头下半年还有望延续。二是房地产投资,今年上半年增长9.7%。下半年我们看两个先行指标,一个是房屋新开工面积,上半年是在加快,第二个是土地购置面积和土地购置费增长加快,从这个情况来看,下半年房地产投资也有望保持一个比较快的增长。三是基础设施投资,上半年有所回落,下半年随着项目清理完成,合规项目加快落地进度,基础设施投资下半年也有望保持基本稳定。所以投资下半年应该是基本稳定的趋势。这是内需的情况。我们讲内需是决定性因素,也不是说外需不重要,外需仍然是很重要的变量。今年上半年对外贸易总的还是延续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态势,下半年对外贸易确实面临一些挑战,但是也有很多有利的因素,总体还是有望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
综合需求几个因素来看,下半年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不会变。谢谢!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您刚才提到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速下滑得比较快,这背后有什么原因?这跟加强金融监管有关系吗?
毛盛勇:今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确实有所放缓。对此,我们可以把思路打开一点来看。第一,过去这么多年,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持续保持在一个高位,20%以上的增长速度保持了很多年,大家到各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会发现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这个角度来讲,当前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和过去相比没有那么强烈了。第二,中央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角度出发,对项目的合规性、合理性,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判,对项目包括PPP项目,加强了合规性校验。通过这些手段,下半年一些合规的项目可能会加快落地进度。所以,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础设施投资还会延续平稳的态势。谢谢!
中新社记者:关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之前统计局关于这个问题也做了一个说明,可能大家对不管是数据还是统计方法仍然有一些疑问,能否请您再进一步解释一下。谢谢。
第一财经电视记者:下半年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风险因素您是怎么看的?可不可以谈一下哪些方面的改革可以应对下半年的挑战?谢谢。
毛盛勇: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积极的因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在不断地积累增多。从下半年来看,外部环境确实有很多的变数,不确定性、不平衡性有所上升。从外部来看,上半年世界经济呈现复苏的态势,复苏的同时也有一些分化,但是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这对世界经济复苏会构成一个重大的挑战,对我们来讲也增加了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从内部来讲,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稳定性还有,当前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攻关期,下一步,要坚定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扩大内需,使经济运行始终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谢谢!
香港电台记者:现在估计中美贸易会不会影响到在下半年经济数据跳出6.7%-6.9%的区间。而且除了对价格影响之外,刚才说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其他指标的表现,比如对外投资或者是出口的表现,会不会有下滑的情况出现?之前国内出台了很多关于房地产的措施,不知道下半年的房价会不会有下滑的情况?谢谢。
毛盛勇:第一,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刚刚讲到了对价格、对投资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觉得下一步的走势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第二,你讲到资本的流动,包括对外投资,也包括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资本一个基本的特点,资本是用脚投票,是逐利的,哪里能挣钱资金就往哪里流。中国市场这么大,成长性这么好,营商环境在不断改善,而且不断提升对在华各类企业的产权保护和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的待遇,企业来中国投资还是有信心、有热情的。最近一些著名的国际品牌纷纷在中国落户,我觉得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包括以美元计价也好,以人民币计价也好,外商直接投资还是保持增长的态势,在资金的流入或者吸引外商投资方面,中国仍然是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