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上大学中,对于中国农业大学与农学专业,是我感触最深的一所大学,说来话长,我虽然本科没有读中国农业大学,也没有学农学专业。
但是,我却差点就读成了!
就这样,即使是等到高考结束以后,也没着急考虑啥专业,选大学的任何问题,而是去本地菜库撸了一个月大白菜。
等到高考查到分数以后填报志愿的时候,去学校领了填报志愿指南,然后才开始选学校。
由于来自农村,下过地,除过草,收过小麦。对农业有着天生的敏感性,当我在明目繁多的大学中看到“中国农业大学”的时候,瞬间眼前一亮,心想居然有这么霸气的大学。
一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然后看了之前的录取分数线,好像最好的农学专业也不是特别高,如果报考的话,肯定是稳的!
然后,后来的情况就是,果断将其放在第一志愿。虽然填报完了志愿,但是,总感觉有点不甘心,然后睡觉,吃饭,走路的时候都在想这件事。
后来,在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前半个小时,果断把第一志愿换成了四川大学。
现在想起来也是“万幸”,因为如果真的是那样,我不知道现在会不会在这个专业越陷越深,博士还没毕业也是有可能的?
说了这么多我个人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想说,前几年获取信息的渠道相比还比较闭塞,再加上个人收集信息能力有限,在选择专业问题上,存在很大的主观性。
而现在就要好很多,各种自媒体平台,各种专业科普文,让大家对大学与专业的了解更加充分,从而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显得更加理智与谨慎。
在网上广为流传的“环化材生,四大天坑,农学是坑中之坑”,几大劝退专业的产生也有与此有关系。
虽然准确来说,这种说法有点言过其实,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道理在里面,其中农学可能是劝退最多的一个专业。当然,从每年的考生报考情况,也可以窥见一斑!
2019年作为最好的985农业类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在大部分省份的录取分数线都不高。
特别是陕西省,投档线已经逼近一本分数线了的,这在其它985大学里面是不大有可能的。至于为啥现在的农学专业持续爆冷,并且连985大学都不能够幸免,选择报考的同学依旧特别少。
可能主要的原因有三个
1、农学定位越来越准,不能与农业等同起来。
而农业的发展真正需要的却是懂社会,懂经济,懂市场等多方面的人才。
而对于真正懂农学的人才却需求没有这些专业那么大,总之一句话,需求量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2、农学专业本科生门槛较低,真正学到的东西缺少实践性,对于就业的帮助有限。
颇有感触,她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学人”,本科毕业于某不知名二本农业大学最好的一本专业“农学”。
但是,说来惭愧,她种地,种菜的的经验还比不过她老爸!
所以,她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去一个小公司做人力资源,并且这一做就是三年。
她告诉我,农学专业特别好学,技术含量一点不高,即使是平时不上课,期末考试前只要认真背,不光可以过,还有可能拿到奖学金(农学专业的同学看到以后别骂我,这可是她亲口告诉我的哦),我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我可以从她眼神中窥见一点异样的东西。
那就是她学了这个专业,却跟没学一样(也许她只是个学渣吧)!
3、与农学专业对口的就业出路比较窄。
还是以我女朋友的情况为例,这次不说她,而说他们班的情况,虽然代表不了所有学校,但是也算一个缩影,能够看出一些东西的。
首先,她所在的班总共有50多人,其中本科毕业以后选择考研与保研的同学大概合起来有15个人左右。
而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研究生毕业又有两个选择,继续读博深造的有几个人,因为这个专业,想要从事研究方向的工作,可能必须要博士学位才可以,并且这个专业,研究也是一条无穷无尽之路,可能辛苦多年还不一定有结果。剩下的又去考公务员之类的。
所以说,对于农学这个专业,对于有致力于想从事农业研究的同学来说,可能是一个好专业,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而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可能没有工科,比如计算机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专业性价比高!这也是导致越来越少的同学选择农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