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攻坚勇担当铁腕执法捍权益湖南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纪实

2022年湖南省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现场。周欣摄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刘璇通讯员黄欣芳长沙报道

2021年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聚焦知识产权保护“五大关系”,围绕健全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体系、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开拓进取,勇毅前行,全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成效显著,在全国“双打”办组织的年度考核中我省连续两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省双打办领导小组、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督查食品安全工作。周欣摄

重点治理成效凸显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领域治理,全面整治,严格执法。截至2022年三季度,全省各级各部门查办侵权假冒行政案件14825件,涉案货值7.03亿元,罚没金额1.33亿元。

在疫情防控治理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打击整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产品和野生动物违规交易两个专项行动,查办案件1700件,查获问题口罩914.75万只,14件野生动物违规交易案被列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典型案例;卫健部门“双随机”监督抽查270家消毒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海关部门查获进出口侵权嫌疑和劣质口罩261.1万只、核酸试剂9.9万份。

在涉农市场治理方面,农业农村部门在“湘剑”护农暨“农资打假”联合行动中共检查8.23万家次,整改问题2259个,查办案件1366件,集中销毁问题农产品103.57吨。林业部门全面推进打击制售假劣种苗和保护植物新品种权专项行动,查处林木种苗违法案件45件,没收销毁假冒伪劣苗木142.49万株。

在食品药品治理方面,市场监管部门查办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7025件,常德“陈某生产有毒有害食品案”5个典型案件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挂牌督办。药监部门查办药械违法案件4430件,罚没金额5116.48万元,移送涉刑案件33件。税务部门以成品油行业作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重点领域,查处企业31家,组织企业自查312家。海关部门查扣侵权嫌疑货物2342批次、28.44万件,较往年有大幅增长。

司法保护显著增强

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昆仑”行动,查办刑事案件901件,抓获了一批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8.43亿元。法院系统共受理知识产权保护民事一审案件21281件,对“茶颜悦色”诉“茶颜观色”不正当竞争案,侵害袁隆平院士姓名权、肖像权的“袁米”不正当竞争案,“长生露”商标侵权案,全国剧本杀维权第一案等有较大社会影响案件的依法严格判决,有力震慑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检察机关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检察监督职能整合,共批捕案件795件,批捕了一批案犯,起诉案件1195件。2021年以来,司法机关破案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涉案金额分别同比增长了6.48%、17.84%、8.95%。

体制机制持续完善

基础建设有新发展。长沙市建立放心肉智能交易监管平台,启动建设长沙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监测预警平台。株洲市以“炎陵黄桃”地理标志保护为突破口,开创了网络交易监管异地协作的新模式。邵阳市推行行政执法“三比三看”讲评机制,“铁拳”出击,推动知识产权保卫战落地。岳阳市建立三级溯源治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常德市健全行政执法“四项制度”,规范执法程序,提升执法效能。

信息化水平有新提升。公安部门结合情报中心和大数据中心建设了“神鹰”实战平台,打造“智慧新经侦”体系。农业农村部门建立“水稻品种DNA图谱库”,林业部门开展林木品种指纹图谱构建,为打假护权提供技术支撑。市场监管部门广泛运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为开展知识产权领域信用监管提供有力支持。

全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业务培训班。周向黎摄

能力培养有新加强。各级各部门将“双打”业务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年度均举办了一期以上专题业务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技术型、专家型的工作队伍,逐步提升了工作能力和水平。

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部分典型案例:

●“3·25”侵犯网络游戏著作权案

●刘某侵犯图书著作权案

●段某平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商品案

●常州乐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湖北巴乐福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黄某蓉、徐某福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商品案

●中南天使(湖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诉长沙市芙蓉区雅琴书社侵害作品发行权纠纷支持起诉案

●田某、贺某辉等四人侵犯著作权案

●刘某双等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3·3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衡阳市某种业公司生产经营假种子案

●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营假农药案

●李某青等5人利用网络侵犯著作权案

●鲁某等人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口罩案

●湖南某公司出口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侵权商品案

●影片《紧急救援》盗录传播案

●“么子烤肉”诉“么之烤肉”商标侵权案

●欧某某、周某某、路某某等3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

●“10·10”侵犯网络游戏著作权案

●“9·16”生产销售伪劣柴油案

●湘乡市某种业销售部销售应当审定未经审定的种子案

●湖北邹慕白书法传媒有限公司发行假冒出版单位名称的出版物案

●某贸易公司通过中欧班列输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侵权商品案

●杨某某生产销售假冒“巢娭毑”注册商标食品案

●欧某某侵犯“炎陵黄桃”注册商标专用权案

●李某某涉嫌侵犯国际知名品牌注册商标专用权案

●湖南冰瑞制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冷藏冷冻机组案

●邵阳市某建材经营部销售侵犯欧派家居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案

●永兴县永旺油品贸易商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润滑油案

THE END
1.3万条记录牵出农药造假大案!9000人网购,遍及全国31省矛头指向同一家农资店 3万条物流记录 牵出10条假农药源头 收货人9000余人 涉及全省31个省份 看起来包装精致的农药 里面装的什么物质 案情摘要 2021年7月,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农业农村局接到了县政府热线办转来一起投诉。投诉人称,他在苍溪县注册的某电商销售平台购买了一款农药;使用后没有效果,投诉人要求县政府给予http://pesticide.vip/zgny/zxdt/content/5626292f-1831-4fd6-88e3-5fa8aa2b5524.html
2.最高法发布“农资打假”典型案例记者注意到,最高法单独或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进一步加强涉种子刑事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营造种业振兴良好环境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惩治农资犯罪、审理农资案件的裁判标准,如明确农药、兽药和饲料产品添加禁用药物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0330033893466049&wfr=spider&for=pc
3.重庆发布2022年打击侵权假冒十大典型案例新闻频道央视网消息4月25日,重庆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双打办)联合重庆市级相关部门集中发布2022年重庆打击侵权假冒十大典型案例。案例聚焦互联网等重点领域、食品药品等重点商品、进出口流通等重点环节、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涵盖侵犯版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权、不正当竞争等违法犯https://news.cctv.com/2023/04/25/ARTIIinhMH59ivUxQ71et4sm230425.shtml
4.贵州省市场监管系统打击侵权假冒典型案例(第二批)截至2022年10月底,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农资侵权假冒案件227件,查获假冒伪劣化肥1011余吨,案值总额169.96万元,罚没总额136.52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线索9件。 此次典型案例的发布,一方面旨在通过案件的查处产生警示和威慑效应,正告不法分子:违法经营必将受到严厉惩处,合规经营才是阳光大道。另一方面,表明了市场监管部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644880&moduleid=21
5.三门峡举行打击侵权假冒行为新闻发布会城事情况,市农牧局李建强副局长介绍2017年全市开展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情况,市烟草专卖局呂广森科长介绍烟草部门2017年打击侵权假冒及互联网领域专项打假行动开展情况,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乔振波副支队长介绍市公安部门2017年对侵权假冒案件的的侦破和处理情况,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邓彬庭长介绍法院部门审结的打击侵权假冒典型案例https://m.henance.com/yaowen/show-14781.html
6.安徽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同时,强化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监管执法。加强全链条监管,围绕重要节庆和春耕、夏种等重要时段,针对农村市场侵权假冒易发多发商品,加强市场监督检查。全省质监系统在春季农资打假期间,就出动执法人员3850余人次,下乡进村749个,抽样549批次,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案件21起,涉案货值22万余元。 https://www.ceweekly.cn/2016/0822/161730.shtml
7.2015年中国法院10大知产案件和50件典型知产案例国内律师汽车外观设计专利权及损害赔偿案,“手持淋浴喷头”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电子商务平台承担专利侵权连带责任案,“星河湾”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案,“启航考研”在先使用不侵权案,“毕加索”商标许可使用合同案,琼瑶诉于正案,涉及“魔兽世界”网络游戏诉中禁令案,“阿托伐他汀”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案,假冒调味品注册https://www.lawyers.org.cn/info/30604996c03716a02dd2df12ce773b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