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2023年,农业农村部坚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以内强素质、外强能力为重点,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截至10月末,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近400万个,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221.6万家,组建联合社1.5万家。全国超过107万个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面积超过19.7亿亩次,服务小农户9100多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质量效益稳步提高,服务带动效应持续增强。

稳粮保供作用凸显。目前,全国有种粮家庭农场176.5万个、种粮合作社54.2万家,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的37.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种粮家庭农场场均种粮面积148.8亩,农民合作社社均拥有土地经营权作价出资面积460.1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促进技术集成组装应用和在地熟化推广,在稳粮扩油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业务涵盖粮棉油、肉蛋奶、果蔬茶生产经营,其中,88%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种养业。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从事生猪产业的分别有21.7万个、13.2万家、比上年增长17.1%和1.9%,从事农机植保服务业的数量持续增长,从事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势头强劲。

经营服务水平提升。半数以上的家庭农场年经营收入在10万—50万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年净利润11.6万元。农民合作社年经营收入6309.2亿元,成员人均可获得盈余二次返还1460.4元。全国农民合作社成员中的普通农户占比95.5%,农民合作社为成员提供年经营服务总值8773.5亿元,成员人均享受合作社统购统销服务1.5万元。

规范运营程度提高。全面实行家庭农场“一码通”管理服务制度,全国已有19.6万个家庭农场获得“一码通”赋码,以“一码定场”实现直接获客;开发推广“家庭农场随手记”免费记账软件,11.5万个家庭农场注册应用,规范财务收支和成本核算。全国县级及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20.9万家、示范家庭农场达20.2万个。

指导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开展“千员带万社”行动,建成“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名录库”,全国省市县乡四级辅导员32258名,近三分之一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技员、乡土专家等构成,县乡级辅导员占比95%。

THE END
1.农业现代化经营(精选十篇)1.3 市场化推动的农业现代化 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带来的发展活力, 将农业的发展推动到一个新的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也围绕市场化进行, 主要表现为市场化的流通体系建设、市场化的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991年国务院《关于近一步搞活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ch41m6a.html
2.报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13%至19%农村劳动力就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载体和途径之一,在农业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推进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015年在所调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实行了标准化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有1450家,占有效样本的57%。这也就是说,现阶段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实行了标准化生产。就单个主体而言,实行标准化生产的规模也是https://news.cctv.com/2017/02/08/ARTIryxsF2RwGMURFUjdIZuu170208.shtml
3.农业产业化经营分析【提要】十六大报告要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本文从农业产业化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入手,通过分析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制度、特色、组织、环境、农民素质等九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入推进。本文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思路,从宏观http://cnc.jscj.com/jscj/other/20040808095024.php
4.农业经营模式有哪几种?农业生产经营包括哪些内容?在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过程中,促进农户增收的农业经营模式一般会有比较清晰的分类,但是很多人对此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那农业经营模式有哪几种呢?农业生产经营包括哪些?弄不清楚的小伙伴们不妨跟着农交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农业经营模式有哪几种 1、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 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8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