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民评职称赋能乡村振兴新闻中心

“真没想到我们农民种地也能评职称!”种了半辈子地,从未上过大学、发过论文,内蒙古宁城县大城子镇下五家村农民邵凤龙不久前获评中级职称。他手捧证书,“农牧民农艺师”几个字赫然入目,这让邵凤龙心里美滋滋的,干劲十足。

农牧民也能评职称,确实打破了社会上很多人对农牧民的刻板印象。众所周知,现代的农牧业已经和传统农牧业大不一样,对技术的要求今非昔比。随着农牧民从事的具体事务发生转变,大棚种植、乡村旅游、电商农业更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人员加入。给农牧民评职称,既展现了对人才的需求和尊重,又对促进乡村振兴有重大意义。

其实,农牧民评职称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2023年,内蒙古农牧民职称评审工作在全区全面推开,全年1336人获评职称。其中评上高级职称99人、中级职称544人、初级职称693人。此举不仅打通了职业农牧民的成长之路,也为乡村振兴拓宽了引才之路,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踏踏实实种地和参与农牧民职称评定本身并不矛盾。一些人对农牧业和农牧民的认识,或许还停留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印象中,而没有看到技术对农牧业生产面貌带来的巨大革新,以及农牧业现代化大背景下,产业融合、转型升级等对技术型农牧民的需求。给农牧民评职称,本质上是创新人才成长机制,挖掘盘活人才资源。以农牧民职称评定制度为突破口,打破乡土人才发展“天花板”,必将助推更多“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

乡村是一片广阔天地,用心栽培助乡村人才实现“春色满园”大有可为。除了内蒙古,全国其他地方也有给农牧民评职称的尝试,其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常规和标签,不以学历、专业、论文或科研成果等为限制,不拘一格降人才,给真正有志于从事农牧业生产、有能力通过创业创新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人,提供更多切实有力的支持。只有这样,懂得技术、擅长管理、积极触网的新农人新牧人,才能在乡村稳得住、扎下根。

人才兴则农业兴,人才强则乡村强。助力更多的新型职业农牧民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大显身手,这既是农牧民评职称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继续深化农牧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不断健全农牧民职称评定制度,用活职称的“指挥棒”,定会让越来越多的新型职业农牧民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汗水浇灌在万亩田垄,让农牧民成为有奔头的职业、乡村成为希望的田野。(文君)

THE END
1.为农牧民“评”出干劲党报评论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2023年,内蒙古农牧民职称评审工作在全区全面推开,全年1336人获评职称。此举不仅打通了职业农牧民的成长之路,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拓宽了引才之路,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http://www.jnsw.gov.cn/content/dbpl/content-33-46844-1.html
2.农民朋友也能评职称!政策解读来了近日,省农业农村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出台《关于印发<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价标准条件(试行)>的通知》《关于印发<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办法(试行)>的通知》,我省职业农民职称评审有了统一标准和办法。下面,将主要政策点给大家整理如下。 https://www.cbbn.net/folder34/folder35/folder40/folder67/2024-02-19/ieZ2GTOJfsiDAcER.html
3.农民也可以申报职称啦!日前,《湖北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发布,这是湖北首次为农民技术人员制定专门的职称评审办法。 农民职称怎么报? 有啥好处? 一起来看看 ↓↓↓ 欢迎关注 湖北发布官方视频号 湖北发布编辑部出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标题:《农民也可以申报职称啦!》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98429
4.山东11名农民评上高级职称领8000元补助多是技术骨干农村大众报消息,12月14日,东营市2019年度职业农民职称评审会议在东营市委党校召开。经过一天规范有序地面试答辩和综合评议,最终,11人拟晋升高级职称,18人拟晋升中级职称,31人拟晋升初级职称。其中,晋升为高级职称的这11人是全省首批获得高级职称的职业农民,他们将获得一次性补助8000元。职业农民参评高级职称,是继2018年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1&newsId=2040624
5.12项措施!事关取得职业农民职称人才发展职业农民职称人才发展若干措施 为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加大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力度,兑现职业农民职称人才待遇,进一步推动乡村人才发展,将更多的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土专家”“田秀才”培养成“正规军”,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特制定以下措施。 http://m.xunwu.yun.jxntv.cn/p/26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