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老人开直播火了!上万网友被“圈粉”,内容居然是...

“梁老师讲农业”的抖音直播间宛如一个大学网课课堂,借助互联网平台,梁振清独坐武陵山深处,他毕生所学的农业技术知识,却能随信号从湖北鹤峰推广到全国各地。

梁振清正在直播

1

退休25年编撰多部农技讲义和教材

1973年,退伍离开部队不久的青年梁振清靠自身努力获取了到恩施农校特产专业进修的机会,即将而立之年的他踌躇满志,希望能在学成之后把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回大山深处的鹤峰县,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年年都能有机会感受到丰收的喜悦。这个青年时的心愿,让梁振清默默为之“耕耘”了半个世纪。

梁振清入伍参军时(1964)

据了解,退休后的25年里,梁振清配合县各个单位到覆盖全县所有乡镇的25个村组传授农业科学种植技术,为了方便近2万余名农民学员们学习理解和日常翻阅解惑,他先后编写了《果树栽培》《茶叶栽培》《中药材栽培》《蔬菜栽培》《花卉栽培》《柑桔栽培》《八月瓜栽培》《阳荷栽培》等讲义和教材。其中《果树栽培》一书,曾被当时的鹤峰县农业局指定为农村科普教材。

2

八旬老人追赶潮流上起“网课”

近年来,“直播”这一新鲜事物渐渐走进乡村,鹤峰县涌现了一批网络红人和带货主播,为助力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人老心不老”的梁振清感受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传播力,也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互联网。

在家人的鼓励下,2023年1月19日,“梁老师讲农业”正式开播。一部手机、一个支架、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是梁振清直播课堂所需的全部设施。那曾经握着粉笔解答了数万群众的农业生产难题的手,再一次在黑板前飞舞起来,只不过这一次面对着镜头,面对着全国更广大的农村。

梁振清和老伴正在学习短视频制作

梁振清回忆起刚开播的情形,直播的内容他信手拈来,可操作步骤却犯了难。他告诉记者,最初,开始键在哪里我都找不到,更不用说互动、发布作品等这些事情了。不耻下问是他学会直播的第一步,不会的步骤都跟着孙女婿反复学。在梁振清的努力下,直播总算能够顺畅进行,可寥寥数人的观看量又让他很失落。

“哪怕我讲得很精彩也没人进来,但我相信总有人会因为我讲的内容而受益。”调整好心态,梁振清默默坚持,在线观看人数从5人、10人、100人、1000人……最高观看人次达5000余人,直播间里越来越热闹。

3

梁振清自己总结后表示,他讲课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以农业谚语开头。例如讲果树栽培时,他就用农谚“无水不长树、无花不结果”;讲茶园管理时,他就用农谚:“三分种、七分管、十分工夫才增产”。言简意赅的几句农谚,蕴含的农业技术就能让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十分容易理解。

梁振清正在教周边居民种植

梁振清还喜欢总结式讲课。他仅用30个字,十句话,就概括了果树生产的整个流程。梁振清说:“选良种、高建园、重管理、巧施肥、勤修剪、防病虫、适时采,妥保鲜、会经营、上效益。把这十句话讲深讲透,就是一堂既生动,又具体地进行科学种植果树的全过程课。这样讲起来既生动,又通俗,学习者们记得住,用得上。”

梁振清自己编写、孙女为其制作的科普教材

梁振清说:“我虽然年纪已大,但为‘三农’服务的心不老,愿为‘三农’建设再出一把力。我这么大年纪还做抖音直播,只是为了老有所为,能够在我有生之年继续为党和人民服务、发挥余热。81岁“退”而不“休”的坚守,只为乡村振兴愿望的实现。

THE END
1.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课程返回首页首页 | 在线学习 | 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课程 政策法规 农业技术 农业信息化 经营管理 乡村文明 创业创新 网站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2020www.ngx.net.cn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京ICP备05072014号-7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4840地址https://www.ngx.net.cn/zxjyn/zsgxycpxkc101/
2.赵县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技术培训会2024年11月28日赵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科教信息中心、种植业管理股,组织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在赵县宝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技术培训会。 培训会邀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宋炜、石家庄市农技中心植保站站长推广研究员江彦军和石家庄市农技中心副主任推广研究员孙明清,主要围绕夏玉米规模http://www.zhaoxian.gov.cn/columns/00ea96db-8afa-4556-852b-c13ac463252e/202412/04/ae2feabc-59e0-4894-8981-3701983e745f.html
3.农业生产的知识耕作技术农药管理作物育种农业生产的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智慧,是指在农业活动中所需要掌握的一系列科学原理、技术方法和经验规律。它包括了从土地利用到作物栽培,从种子选育到农产品加工等多个方面。 怎么学好农业生产的知识? 学习农业生产的知识首先要了解其基础理论。在植物生理学、土壤科学、气象学等领域获取必要的基础知识,这些理论为实https://www.3svb9bc3.cn/xue-shu-huo-dong/337502.html
4.关于举办“农艺与种业领域研究进展”系列学术报告(四)的通知200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粮食作物、园艺作物技术推广工作,尤其是对水稻生产和技术推广有较深研究。先后参与水稻无盘旱育抛秧、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粮食作物增产模式攻关、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集成示范、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治理等一大批项目实施,https://nxy.nwsuaf.edu.cn/pub/nxy/xzjl2/975f76eef9014bbf80705b5c634cbebb.htm
5.水稻栽培及农业技术推广水稻栽培及农业技术推广 夕阳西下,稻田里金黄色的稻穗沉甸甸地压弯了腰杆,空气中弥漫着成熟稻谷特有的芬芳。但这丰收的景象背后,是无数农业科研工作者默默付出的汗水和智慧。近年来,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增产和优质栽培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一场以科技为引擎的水稻增产革命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020606150670576&wfr=spider&for=pc
6.遵义日报数字报永安镇将目光聚焦于示范办点和散户移栽,围绕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等核心课程内容,把农技课堂巧妙地搬到田间地头。在这里,理论讲解与实操培训完美融合,原本静谧的秋冬种生产示范点,如今已成为热闹非凡的“田间课堂”。截至目前,永安镇已成功设置8个现场教学基地,精心打造2个示范课堂,并组建了8支共50人的专业农技队伍。http://zyrb.zunyiol.cn/html/2024-11/07/content_97629_17965745.htm
7.2022年3月15日新闻联播文字版每日新闻联播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将于近期择机开展第二次太空授课活动。授课内容是从征集到的意见建议中广泛遴选的,并结合中国空间站设施条件进行了精心设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全程直播授课活动。 2月份我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3% http://mrxwlb.com/?p=4444
8.四川三农新闻网丹棱县农技专家在田间地头指导培训果农防冻害技在一次次果园培训课中,像罗宇这样的农技专家通过“实地讲解+现场观摩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解答了种植户如何让柑橘“温暖过冬”等问题。这种“课堂+果园”的培训模式提升了农业生产技能,为打造一批懂技术、会种植、善经营、能管理的高素质种植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极大http://www.sc3n.com/index.php/index/news/topics/id/15.html?page=32
9.田间课堂:莱州市中观为农供销合作有限公司田间课堂烟台新闻网胶东在在每年保障培训经费的同时,公司还采取 “七个结合”保障农民培训的顺利开展:即“传、帮、带”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长班与短训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与现场实践指导结合;巡回讲学与现场观摩结合;印发资料与设点咨询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重点抓好专职农技员、周六周日兼职培训人员以及种植大户的实用技术培训,不断培养https://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24/05/13/200321906.shtml
10.“农技课堂”助农忙2015年起,潘虹宇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通过实地指导、乡村课堂、线上直播等方式开展多种多样的农技培训活动235次,培训农民超1.1万人次,为服务农民作贡献。潘虹宇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张 丹 秦丽萍)朗读分享返回放大缩小顶部 展开https://paper.tuanjiewang.cn/tjb/h5/html5/2024-08/27/content_143994_12163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