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农产品卖得好

9月22日,南坪会展中心,第二十一届中国西部(重庆)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现场。

在西部农交会现场,参展商的展台各具特色。

9月22日至25日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中国西部(重庆)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西部农交会),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农产品已销售一空、无货可卖;有些农产品卖不动,参展商无奈提前撤展。

记者发现那些卖得好的农产品,大多是“有故事”的农产品。

老产品有了新故事

城口老腊肉“一枝独秀”

10年前的西部农交会,更像腊肉“擂台赛”,大部分区县都在卖腊肉产品,都有自己的牌子、包装。

在城口老腊肉推介洽谈会上,城口与30余家商贸企业、消费单位、餐饮协会,签订了城口老腊肉订货协议,订货总金额2.4亿元。

“城口老腊肉能够长盛不衰,关键在于有故事!”城口县县长董奕锋说,二三十年前,城口老腊肉就是靠一个励志故事打开了大江南北的市场。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赵孝春。20世纪90年代初,赵孝春已是当地有名的“养猪大王”,养了500多头猪。1994年肉价大跌,他就一股脑儿把猪杀了,全部做成腊肉到万州去卖,三天就销售一空。

之后,赵孝春专注做腊肉,干过个体也开过公司,带领山区农民养猪、熏腊肉,把“城口老腊肉”做成城口第一个走出大巴山的品牌。2000年,赵孝春获评全国劳模。

近年来,城口老腊肉有了新故事:一是请专家对城口老腊肉的传统生产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现在市场需求进行改造升级,使其产品达到“两无两低”,即无苯并芘和亚硝酸盐、低盐和低过氧化值;二是建立溯源管理体系,从生猪养殖到屠宰分割,从产品加工到市场销售,对城口老腊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跟踪溯源,确保每一块城口老腊肉都可溯源;三是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册通过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

2022年,城口县联合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成都大学、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等单位起草制定了新的城口老腊肉系列地方标准。

该系列标准包括《地理标志产品城口老腊肉》《城口老腊肉加工工艺技术规范》《城口香肠加工工艺技术规范》《城口老腊肉小作坊生产技术规范》《城口老腊肉农家炕房建设技术规范》《城口老腊肉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6项标准,涵盖了城口老腊肉的产品分级、检验方法、加工工艺、生产技术、炕房建设、生猪养殖等各个环节。

《地理标志产品城口老腊肉》从原料要求、工艺、理化指标三个方面,将城口老腊肉由高到低分为黑标、金标、绿标三个等级,成为城口老腊肉商品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其中,等级最高的黑标等级,要求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选用含有地方猪种血缘的猪,采用地源性饲料饲养300日龄以上,经检疫检验合格的猪肉及其副产物。熏制采用本地传统工艺,高炕慢火烘炕35天以上。

现在的城口老腊肉,早已不是过去大块、黢黑、冒油的样子,而是小块切割、真空包装销售,一包一斤,色泽透亮。城口老腊肉也不是“赵孝春城口老腊肉”一家独大,美缀美、大巴山绿野、巴山物语、泽远农业等厂家销售的城口老腊肉照样受欢迎,大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

“新农人”带来新产品

黔江羊肚菌和武隆高山番茄成爆款

在西部农交会现场卖得非常火爆的农产品,还有黔江区的羊肚菌和武隆区的高山番茄。

在黔江区展厅,羊肚菌产品占了一半面积,干菌虽然售价高达每斤600元,但前来购买的人仍然大有人在。为确保“不断档”,部分参展商在展会期间数次补货。

在武隆区展厅番茄销售区,用小西红柿包成的“花束”红艳似火;镶嵌在礼盒格子里的“天使之唇”“黑钻”亮似宝石;20元一斤装的水果小番茄,一天要卖1000多盒。

这两个产品的种植户都不是黔江、武隆本地人,而是外面来的“新农人”。

在黔江种植羊肚菌的全部是成都人,种植面积7000多亩,年生产干菌1500吨。

黔江区食用菌专班负责人告诉记者,2012年,成都将野生羊肚菌人工驯化栽培成功,种植羊肚菌效益高,风险也大,因此,成都的食用菌种植户也把羊肚菌称为“羊赌菌”。

种植羊肚菌的风险主要来自气候。羊肚菌喜欢“七分阴三分阳”的自然环境,成都平原冬天很少出现零度以下天气,采用搭遮阳网的方式一般能满足羊肚菌生长环境,一旦遭遇干旱、霜冻等异常天气,便易大范围减产乃至大面积绝收。

而黔江位于武陵山腹心,气候湿润、立体气候明显,且当地有野生羊肚菌生长。2019年,黔江区派出团队前去成都招商,带回来十几个羊肚菌种植团队进行实地考察。之后,数个团队留了下来,在黔江试种羊肚菌,并很快获得成功。

此后,黔江区成立食用菌专班,大力发展以羊肚菌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来自成都的重庆菌森农业,是首批来黔江考察并落户的羊肚菌企业。2019年,菌森农业在黔江区水田乡流转500余亩田地种植羊肚菌,今年该公司种植面积已达4000亩。

在武隆种植番茄的是重庆爱臻多农产品有限公司,种植地紧邻武隆仙女山景区,得益于独特的高山气候及良好的生态,其番茄产品成为“独一档”的存在——88元一斤的“天使之唇”、128元一斤的“黑钻”根本不愁卖。

在此次西部农交会上,爱臻多公司还与武隆区签署投资协议,拟投资9000多万元,在海拔超过1200米的双河镇荞子村峡谷中,打造“武隆高山番茄有机农场项目”。

讲好重庆农产品故事

在本次农交会上,还有很多畅销的产品:

如四川遂薯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8000斤红薯,3元一斤,24日下午就已售罄;

广安市广安区佛手山食品有限公司带来的“邓家”盐皮蛋,3元一个,一天要卖两三千个;

来自涪陵区大顺镇的稼宜鑫生态农业公司,销售的有机米20元一斤,头天有个顾客买了40斤,吃了以后,第二天又回头买了50斤,寄给香港的朋友;

来自合川的重庆龙盛稻鱼科技有限公司,打出“虾稻米”买一送一折扣后,5000斤大米一小时就销售一空。

……

李安林的红薯好卖,一是因为拥有品牌,二是拥有自主研发的新品种,口感更好。这几天的西部农交会,他一天要煮五六锅红薯,品尝了的顾客基本都下单购买了。

稼宜鑫公司负责人邹启军种了1000亩稻谷,销售渠道走的是会员制,有机米20元一斤,生态米10元一斤。会员长期购买,主要看重的是绿色生态:他种植水稻全程不用化肥和农药,每寄一批大米,都要附上检验报告,有镉、无机砷、铅、黄曲霉素等检测数据。

而“邓家”盐皮蛋卖得好,是因为有特色,其蛋清口感筋道,蛋黄入口沙酥香糯,一颗盐皮蛋兼具盐蛋、皮蛋两种味道。

市农业农村委有关人士表示,重庆山多地少,对农产品而言,大多可以归属于“小生产”,其面对大市场的一个不适应,就是生产成本较高、价格竞争力不强。尤其是在电商销售上,容易因价格不占优势而被PK掉。

因此,重庆农产品要走出“优质优价”的路子,必须在品牌、特色、标准、生态等方面狠下功夫。

可喜的是,不少区县已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如万州红桔栽培系统、大足黑山羊传统养殖系统、荣昌猪养殖系统、江津花椒栽培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城口老腊肉、奉节脐橙、巫山脆李、梁平柚、巫溪洋芋、南川大树茶等60多个农产品已成为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记者周雨罗芸)

THE END
1.农产品营销:这10种模式值得借鉴,农产品都卖飞火了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考虑:1)要不要自己做餐饮体验店;2农产品的优、特上下功夫;3)吃、玩、学如何平衡。例如,提供乡村原生态食材给餐饮店做的各种美味,主要卖土鸡、土鸭、土猪肉、鸡蛋、鸭蛋和当地的一些特色农产品,通过店内宣传、结合互联网,刺激用户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E2NDkwMg==&mid=2649860926&idx=1&sn=df8d149b9513903e320e567faa925594&chksm=82cf3b34319d666a60aa443e96a030558d70bd1c7e756ce947d5f68305a0b11cce70de2ebf72&scene=27
2.网上如何卖农产品?农产品网络销售步骤→MAIGOO知识一定要自卖自夸。选出要在网上销售的农产品后,要深挖农产的特色,营养,健康,传说等等等,配合图片,视频等,做成超美的文案。 4、快递的选择 当下几大快递已经基本覆盖乡村,三通一达加顺丰。顺丰有冷链物流,但是顺丰的成本太高啦,我们当地两元左右每斤,冷链三元左右。其它快递价钱便宜一些。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5063.html
3.农产品营销:这10种模式值得借鉴,农产品都卖飞火了各种美味 , 主要卖土鸡、土鸭、土猪肉、鸡蛋、鸭蛋和当地的一些特色农产品 , 通过店内宣传、结合互联网 , 刺激用户需求、留住客户、鼓励消费。 0 2 农产品 + 网络直播 如今网络直播卖货在普遍不过了 , 也是现在最好的一种销售方式 , 农产 品直接通过物流到达消费者手中 , 省去了中间的环节 , 农户即可最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4/08/65888890_1136504507.shtml
4.经营农副产品(如何卖农产品?这里有12大经营策略(新农人必看))策略三、卖独特的农产品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消费者都在追求“新”、“奇”、“特”的产品。2016年从北京回到家乡后,开始在网络上卖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并确立个网络名字“王小帮”。王小帮在网络上卖红枣、核桃、五谷杂粮等特色农产品,并广受网友追捧。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26469-1.html
5.管理江苏2300个门店的“大店长”,打算怎么卖货?卖龙虾、脐橙、茶叶助力湖北特色农产品销售 除了“到家”外,货物还可以选择“到店”、“到车”。封昌建介绍说,在“到店”模式中,顾客可在线上下单,进站加油时顺带取走预购的生鲜套餐。配送新鲜蔬菜套餐到城区指定易捷门店,并与米、面、粮、油等民生物资配套组合,突出产品地方特色。 https://www.xhby.net/index/202004/t20200416_6605814.shtml
6.温岭这个“家园”让家门口的特色农产品走上速卖之路而这样通过直播引流的顾客,琬豪家庭农场当天共接待了20余位,先后卖出了小番茄、草莓等基地特色农产品近百斤。 负责人张军波告诉,在之前,他们夫妻俩都是靠摆摊等传统方式在售卖的,不仅走量走得慢,且容易错过好的区间行市。“听说镇里有一帮媳妇,她们平日里都在公益助农直播的,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请来了她们,http://tz.zjol.com.cn/tzxw/202403/t20240326_26736794_ext.shtml
7.贵州着力打通特色优势农产品“田间地头”与“市场端头”迎接产销当前,我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大量农产品正在集中上市,全省各地正在千方百计把这些绿色、优质的农产品卖出去、卖出好价钱。 从种难卖难到产销两旺 自2018年初提出在全省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以来,贵州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刚开始,有的地方有顾虑,还没种下去,就担忧卖不出去怎么办。 http://www.guizhou.gov.cn/ztzl/gzsnccygmsegtscy/yw_5133380/202008/t20200806_71189946.html
8.特色农产品店铺名字适合卖农产品的店名大全优农上品 黄土高坡 易麦汇 百谷联盟 白云农家 绿果恋 美客家 优农汇 食之汇 森农园 三斗米 天山绿谷 佬农 天山翠园 森农坊 乡水谣 好农哥 小东家 谗嘴猫 东篱园 佬农雅舍 百农 绿野人家 水村谷人 山野人家 食尚优农 大思农 味来铺子 好农哥儿 http://mingzi.jb51.net/qiming/dianpu/22360.html
9.订单种植全好村特色农产品不愁卖原标题:订单种植 全好村特色农产品不愁卖 东北网9月7日讯(记者 王亮)目前,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驻富裕县绍文乡全好村工作队引入订单种植的400亩鲜食玉米长势良好,即将开始收获。 据了解,今年受前期雨水较大、内涝较重影响,工作队今年引入订单种植模式,给收入上了“保险”。目前,鲜食玉米收获即将开始,工作队与订单https://m.yunnan.cn/system/2021/09/07/031653775.shtml
10.从“卖得出”到“销得好”!台州助力阿拉尔特色农产品“链接”全国“林果业不仅是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更是抵御风沙的第一道生态防线!”台州市援疆指挥部深知林果业对这座沙漠新城发展的重要性,为此,持续帮助当地特色农产品“链接”全国市场。 台州市援疆指挥部产业组组长周海明介绍,为强化消费帮扶,第十批台州市援疆指挥部双管齐下,出台多项奖励政策,构建辐射台州各县市的https://app.ttcmzx.cn/webDetails/news?id=1781889&tenantId=5
11.农产品销售难调查报告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是特色农产品增值的最有效途径,它可以使特色农产品价值链拉长,而本地目前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特色农产品产出后直接上市,或是进行简易的打包等方式,得到的只是低廉的原始价值,其经济收入往往受到限制,很难有突破性增长。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是特色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3180z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