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泰安7月15日讯(肥城台纪宗玉通讯员王辰辰刘兴坤)时下,正是肥桃上市的季节。日前,记者走访泰安最大的肥桃种植地——肥城市仪阳街道刘台村。据了解,由于今年仪阳街道大力发展刘台村农村电商,首次实现大规模网上销售肥桃,目前,刘台村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的桃农已近100家。该村自今年6月中旬来,网上月销售订单已突破9000单,力争建设成为全国首个特色生鲜农产品“淘宝村”。
桃农网上售桃忙得不亦乐乎
刘台村肥桃种植面积3000余亩,是肥城桃的精品园区,有“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荣誉称号。往年的7月份,刘台村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每天都是人头攒动,忙得不亦乐乎,到处是商贩收购肥桃的繁忙景象。而今年,在刘台村则出现了多年不曾有过的景象:往年收购肥桃的车辆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包装车间工人忙碌的身影。
每天,桃农们将一早摘的桃子送到村收集点的包装车间,卖给电商。60岁村民张爱莲拎着刚从桃园里摘的桃子送到收集点。据介绍,以前,她要提前一天摘好桃子,第二天四五点就得起床,推着车子去集市卖桃,或是走街串巷吆喝卖桃。可如今,种桃散户可直接卖到电商收集点,价格还高。像大红袍这个品种的桃,往年商贩收购价一斤2.2元,但今年同期卖个电商收购价一斤要2.6元。
进入7月中旬,玉菲品种的桃卖得正火。通过网上销售,桃农一亩地能卖万余元,而往年单靠批发、零售,一亩地能挣万八千块钱。
肥桃科学管理电商一天能卖100多箱桃子
如今在刘台村,不少老人们打理桃园,年轻人则在家里开网店。出生于1988年的刘芳芳,家里有200余亩桃园,往年桃子大量上市时,来她家批发、零售桃子的车辆能排队400余米。今年,她一边在家看孩子,一边帮家里开了“九九桃园”网店。“从注册账号到建网站,都是我一个人在做,做了一个多月,还都在摸索。”刘芳芳说,以后也会像其他大中型网店那样,会找美工、运营等人员,建立网店团队。“我们也是想多一条销售途径。”
据了解,刘台村是由魏山前、刘家台、刘家山头、拔山前和马尾山5个自然村组成。在这5个自然村,也都有电商收集点。在刘家台村收集点,网店东岳果园运营负责人鹿涛和工作人员平时负责将散户送来的桃子进行二次分拣、包装,按照网上订单,由快递公司上门收发往全国各地。“我们虽然第一年在网上卖桃,但由于是团队在做,一天能卖100多箱桃子。”
为让村里网店有规范化管理,刘台村建立了“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免费给村民培训,培优桃树,并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定价、统一营销。科学的管理模式,使刘台村出现了多年来不曾有过的景象:肥桃脱销,供不应求,以前的肥桃多是论斤卖,现在从网上多是论个卖。
打造全国首个特色农产品淘宝镇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起,肥城倡导淘宝村建设。仪阳街道将刘台村作为淘宝村打造首选之地,与山东赢响力电子商务创投平台强强合作,开启了刘台电商销售肥桃的新时代。目前,刘台村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的桃农近百家,新开店铺日发单量超过60单,孵化后的基础店铺日销量突破300单,自6月中旬以来网上月销售订单已突破9000单,和线下销售收入相比提升3倍,肥桃每斤售价较往年增长1.5元,仅此一项,群众增收1000多万元。加之桃木工艺品营销店铺,目前,刘台村网店月销售额突破300万,成为真正的特色农产品鲜果类上行淘宝村。预计今年总收入同比增长40%。
无论线上、线下销售,肥桃的质量才是立足全国市场的法宝。刘台村邀请山农大、省果科所等专家教授,为果农提供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支持。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刘台村积极带动周边的鹿家沟、大栲、小栲、鱼山、王晋等村进行肥桃培优种植。目前,刘台周边区域已成为肥城市最集中、规模最大的肥桃种植区,有力推进了全市肥桃的产业化进程。
在将刘台村打造成全国首个特色农产品鲜果类上行淘宝村的基础上,仪阳街道同时积极培育打造下庄村、大栲村,力争建成全国首个特色生鲜农产品淘宝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