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监测显示,受防疫政策调整影响,我市列入重点监测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呈先扬后抑的态势,但总体仍保持平稳。具体:成品粮基本稳定;食用油略有涨跌;肉类涨跌互现;蛋、禽小幅回落;水产品小幅涨跌;蔬菜涨跌互现;水果小幅上涨;饲料高位运行;农资跌多涨少;黑色金属以涨为主;有色金属全线上涨;化工产品涨多跌少;建材涨跌互现;成品油小幅趋降;液化气平稳运行;其它监测商品价格基本稳定。
成品粮
基本稳定。本月成品粮价格基本稳定,其中,批发价略有涨跌,零售价均仍保持稳定。随着疫情政策调整和物流运输畅通,大米市场供应更加充足,但由于终端需求持续疲软,下游消费复苏缓慢,市场整体交易清淡,旺季不旺特征明显。如粳米东北特制(每500克,下同)和粳米安徽特制(每500克,下同)批发价分别为3.14元、2.08元,环比分别上涨0.32%、下跌0.95%,同比分别上涨1.29%、下跌3.70%。面粉受国内小麦市场可流通粮源持续增加,加之终端面粉需求持续低迷,厂家小麦采购需求有所放缓,带动小麦市场价格整体偏弱运行。如面粉(标准粉)批发价格(每500克,下同)为1.82元,环比下跌1.09%,同比上涨13.75%,零售价格保持稳定。当前正值消费传统旺季,但今年“旺季不旺”现象明显,加之疫情影响外出餐饮消费,阶段性居家囤货透支后市行情,需求回暖明显不及预期,预计后期成品粮价格仍将偏弱运行。
食用油
略有涨跌。防疫政策全面优化后,外出就餐却没有如期恢复,加之大中专院校提前放假,集团消费量减少,油脂旺季不旺特征明显,本月植物油价格略有涨跌,菜籽油、大豆油和大豆调和油(5L/桶下同)本月批发均价分别为63.67元、59.33元和71.67元,环比下跌2.54%、上涨0.56%和下跌0.91%。随着国内植物油的库存压力与日俱增,市场在等待消费端的指引。因疫情政策放宽,油脂消费受到的冲击预计短期内将延续,而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备货的积极性也将大打折扣,植物油市场缺乏利多题材,预计后期价格仍将偏弱运行。
肉类
涨跌互现。本月生猪市场价格呈先抑后扬走势,受其影响,猪肉价格涨跌互现。受疫情影响,居民外出就餐意愿进一步回落,国内消费表现难以提振,餐饮行业持续遇冷,而腌腊需求不旺,受下游居民消费跟进不畅,生猪市场理性回落。以鲜猪肉(肋条肉)、带皮后腿肉为例,本月零售均价(每500克下同)分别为24.22元和20.56元,环比上涨0.45%和下跌7.47%。牛羊肉价格基本稳定,鲜牛肉(牛腩)和鲜羊肉(新鲜带骨)价格分别为52.89元和48.33元,环比上涨0.42%和下跌0.70%。肉类消费需求当前已经处于低点,随着元旦春节到来,受节日效应影响,消费需求将有所增加,但受疫情影响,短期内需求不会出现明显增加,生猪价格亦不会快速反弹,因此,猪肉价格或将稳中有跌。
蛋、禽
小幅回落。受疫情政策放宽影响,对于“转阳”担忧情绪较高,餐饮以及堂食需求受限,下游市场补货积极性偏弱,市场流通缓慢等影响,本月蛋、禽价格小幅回落,鸡肉、鸡蛋均价分别为12.67元、7.17元,环比分别下跌2.54%、0.69%。随着元旦、春节临近,食品厂以及下游批发市场或有逢低补货的需求,蛋价或有一定走强的预期,但消费缺乏有效的支撑,预计蛋、禽价反弹空间或将受限。
水产品
小幅涨跌。本月列入监测的7只水产品呈3涨1跌3平态势。受冬季降温导致海鲜捕捞成本增加影响,海产品价格稳中略涨,以海虾、带鱼为例,本月零售均价分别为33.56元、31.11元,环比分别上涨5.97%和1.80%。河鲜价格略有涨跌,以鲫鱼、鲢鱼为例,本月零售均价分别为16.67元、5.94元,环比分别上涨1.40%和下跌3.73%。双节临近,人工和运输成本增加,预计后期海鲜价格仍将小幅趋涨,河鲜价格将趋于稳定。
蔬菜
涨跌互现。本月列入监测的15只蔬菜品种呈8涨6跌1平态势,受冬季大棚蔬菜和“南菜”进入集中上市阶段,蔬菜供应整体较宽松影响,蔬菜价格涨跌互现。本月涨幅较显的为反季蔬菜中的黄瓜和茄子,本月零售均价分别为6.50元和7.44元,环比分别上涨35.98%和30.07%。跌幅较明显的为尖椒和萝卜,本月零售均价分别为6.39元和2.67元,环比分别下跌7.93%和5.65%。随着寒潮来袭,蔬菜整体成本将有所提高,供应将较之前有所减少,加之疫情防控调整优化影响,预计后期蔬菜价格将呈稳中趋涨态势。
水果
饲料
高位运行。受终端饲料需求转淡,利空主导影响,豆粕行情弱势下行,本月豆粕、麦麸月均购进价(每公斤下同)分别为4.85元和2.79元,环比分别下跌11.17%和1.06%,同比涨幅仍较大,分别上涨38.18%和30.99%。受俄乌冲突、极端天气等影响,本月玉米价格上扬,月均购进价(每公斤下同)为3.18元,环比上涨2.58%,同比上涨4.26%。当前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仍趋高位,终端刚性需求支撑,预计后期饲料价格仍将小幅波动运行。
农资
跌多涨少。本月农资价格呈5跌1涨2平态势。其中下跌的5只品种中,氯化钾、甘草磷价格跌幅相对较显,销售平均价格分别为4.42元、24.80元,环比分别下跌7.92%和2.75%;尿素价格仍在攀升,销售平均价格(每公斤下同)为2.93元,环比上涨6.28%。目前国内供应总体充足,预计后期国内部分农资价格将小幅波动,但总体以稳为主。
黑色金属
以涨为主。由于成本面持续偏强运行,市场挺价意愿较强,另外,市场钢材低库存也给价格提供上涨空间。因此绍兴市列入重点监测的10只黑色金属价格9涨1跌,平均涨幅4.19%。其中,线材(6.5,Q235)、螺纹钢(12,Q235)环比分别上涨7.55%和5.82%。目前,多地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明显增加,尤其山东、华北、东北一带,产、运、销环节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市场情绪转弱,预计短期内钢材市场将呈趋降走势。
有色金属
全线上涨。宏观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推动经济巩固回稳基础、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绍兴市列入重点监测的6只有色金属价格全线上涨,平均涨幅4.23%。由于国内锡产量环比小幅下降,进口货源增量有限,库存继续下降,低库存支撑锡价有所上涨,价格环比上涨11.18%。预计后市有色金属市场行情将震荡上行。
化工产品
涨多跌少。由于沙特重申减产立场坚定,且俄罗斯可能在明年初选择主动减产。受此影响,绍兴市列入重点监测的8只化工产品价格6涨2跌。其中,涨幅较大的为甲醇(精甲醇),环比上涨11.80%;而聚酯切片均价环比下跌3.61%。目前,美联储联邦继此前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后,本次会议FOMC将加息幅度放缓至50个基点,美联储加息力度放缓,需求预期有所提升,预计短期内主要化工产品价格仍将偏强运行。
建材
涨跌互现。受宏观利好政策频出,叠加经济数据延续恢复态势,提振市场信心,但与此同时多地感染人数明显增加,绍兴市列入重点监测的4只建材产品价格涨跌互现,呈2涨2跌。其中,水泥月均价环比上涨10%,而浮法平板玻璃和新闻纸月均价环比分别下跌0.88%和1.72%。随着宏观利好政策频出,叠加经济数据延续恢复态势,提振市场信心,盘面价格震荡走强,对现货价格形成支撑,预计后市主要建材产品价格将偏强运行。
成品油
小幅趋降。伴随国内感染人数激增,汽油终端消耗速度明显减缓,汽油价格亦逐步承压下行;与此同时,柴油则持续受制于淡季制约,价格普遍维持弱势,致使国内成品油行情承压下行。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分别于12月5日、12月19日零时经历两次调整,总体呈下降走势,但同比涨幅较大。以92号汽油、0号柴油为例,购进价环比分别下跌4.10%和4.39%,同比分别上涨12.5%和16.48%;零售价环比分别下跌3.55%和3.78%,同比分别上涨15.29%和15.27%。后期来看,随着各地管控放开,各地逐步达感染峰值,居民出行意愿减弱,汽油需求同步转淡;另外,1月下旬即将迎来农历春节,户外工程大概率提前收尾,柴油需求亦有继续下滑倾向,预计后市成品油价格将震荡偏弱运行为主。
液化气
平稳运行。受国际原油震荡运行影响,绍兴市液化气购进价在5530-6050元/吨区间宽幅涨跌。液化气零售价高位趋稳,除嵊州月均价格环比下跌0.74%,其余5个区(市、县)零售价格环比均持平,目前,春节临近,下游开始陆续停产放假,高校寒假也基本开始,工业及民用需求有降低预期,在需求不佳的整体预期下,预计价格仍将下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