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陈晨)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仅是推动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必要之举,更是提高为人民群众服务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聚焦问题核心,深入剖析、靶向施策,以“实招”促“实效”,以“实效”助“实干”,切实为基层干部解绑赋能,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下实招,明确基层权责边界。为基层减负,解决“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难题,根本在于明确基层权责边界。只有明确基层的“筐”里应该装什么东西,才能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集中精力抓工作。明确权责边界是事关基层治理能力和效率的重要工作,不能“放养式”的一放了之,应坚持深化改革向基层放权赋能的原则,在充分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厘清基层干部的服务范围并赋予其相匹配的职权,着力构建责任边界清晰、任务分工合理、运行有序高效的基层工作体系,让广大基层干部心无旁骛地为群众办实事、干好事。在列好权责清单后,还要加强指导,确保基层“接”得住、干得好,切实解决“小马拉大车”等难题
重实效,优化政绩考核体系。为基层减负,解决“上面千把锤,下面一颗钉”难题,关键在于优化政绩考核体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需充分发挥考核工作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健全以实绩为导向的考核体系,既考“显绩”,也考“潜绩”,始终将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工作的评判标准,考“准”考“实”。要破除考核“繁琐文学”,精简考核指标,聚焦中心重点工作,考“少”考“精”,为基层干部指明该往哪里走,劲往何处使。要优化考核方式,统筹协调,杜绝多头、重复考核,从源头上减轻基层迎检压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