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资金链断裂,货代公司魂断2024

“天慧供应链出事了,同行去公司讨欠款,老板找不到人。”

货代同行群里的消息不断刷屏,陆续有更多受害者站出来,欠款金额也越来越大。货代小王这才意识到,一直联系不上的天慧,原来是爆雷了。

进入2024年,深圳、广州、上海多地货代公司接连被传出爆雷,据不完全统计,今年7至8月,业内曝光暴雷货代超30家。从业17年的千和物流总经理文彪告诉虎嗅,今年8月份,深圳市天慧供应链有限公司的爆雷事件,通过低价揽货、收取预付款、向同行要长账期的方式拖欠了大量款项,仅仅是运费,已统计欠款就有1.6亿元,加上未发声受害者,总欠款可能超过5亿元,金额之巨震惊业内。

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成了暴雷的导火索。

海运费的价格已经翻了几倍,“以前一条柜子只要三四万块,现在涨到了10万,货代垫付资金大幅增长。”文彪告诉虎嗅。

激烈内卷之下开始走歪路的货代公司也在增多。

货代诈骗案频发,且一些公司找到漏洞,令“90%的诈骗案没有结果。即使成功立案,对面也可能是个空壳公司和没有偿还能力的法人。”大信法务的老杨告诉虎嗅。

而祸根早已在2022年埋下。

“2022年下半年,海外仓由于业务增长放缓开始缩短账期,货代为增加竞争力也开始给同行放长账期。”两头夹击,货代的资金链考验更加严峻。

垫付、诈骗、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缠绕着货代公司,挑战愈发增多。

资金链断裂

爆雷的主要是从事跨境电商物流的货代公司,服务的多是亚马逊、沃尔玛以及一些独立站的跨境电商卖家。相比之下,传统货代公司的业务比较稳定,主要服务大型进出口企业,B2B业务为主,业务模式也相对标准化,不容易出错。

这主要由于从事跨境电商物流的货代公司要承受更长的账期。

传统进出口业务的结算模式较为成熟,运费、清关费用、仓储费用,一码归一码,分开结算,额外费用实报实销。

但跨境电商卖家多是中小卖家,他们往往要求赊账,账期长达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相比之下,传统模式的账期不会超过一个月。

垫付这么多费用,可想而知货代承受着多大的资金压力。跨境物流要经历国内清关、跨境运输、海外报关、仓储中转、海外配送这样漫长的链条,每一个环节都有对应的费用,每一个环节都有滞留的风险。

而今年变数最大的运输环节加剧了货代公司的垫付成本。

去年11月起,也门胡塞武装在红海对商船进行多次袭击,许多国际航运公司为避开也门胡塞武装的袭击,纷纷避开红海,绕道非洲好望角。丹麦航运巨头穆勒-马士基称,自从承运商开始将船只改道绕行非洲以来,穿越运河的船只数量已下降66%。

运力不足,海运费就大幅飙升。千合物流的文彪告诉虎嗅,海运费的价格已经翻了几倍,以从中国运往美西的40HQ集装箱为例,每箱的运费从5月份的1500美元涨到了7月份最高的8200美元,现在情况有所好转,但仍要5000美元左右。

海运费倍增给货代的资金链带来重大考验。“以前一条柜子只要三四万块,现在涨到了10万,货代垫付的费用比之前翻了几倍。”文彪这样形容。

除了运费上涨导致货代不堪其负,今年的关务形势也更加严峻。

“其他环节出问题用钱都可以解决,但是唯独境外海关出了问题,最难办。”文彪告诉虎嗅。

在“双清包税”模式下,由于跨境电商发货数量较少,不足以装满一个集装箱,出口时往往是多个货主的货物拼箱出口。在报关时,往往不会像传统一般贸易那样申报很多票,一方面为了节省报关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因申报票数过多导致查验情况,在品名申报(品名申报指的是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将所运输货物的具体名称向海关进行详细申报的行为。)方面,也往往选择数量较多的商品选择性申报。

这里就埋下了隐患,一旦任何一项货物在海关查验时出现问题,箱子被扣押,其他卖家的货物同样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涉及上百家商户。

货物送不到,货代收不到卖家的款项,同时还需要支付堆存费、仓储费等因集装箱被扣押而产生的额外费用,资金链也很容易出现问题。

货物被海关扣下,不外乎低报货值、品名与产品不符、文件缺失或不规范、货物检验检疫、知识产权等原因。

一方面部分货代专业度低,对出口国海关规定了解不足,对卖家的证明和报告要求不到位。

另一方面,为了增加利润,货代行业普遍存在低报货值的现象,100块的货品报10块;还有虚开发票偷逃增值税的现象。随着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目的港的海关也注意到这些漏洞,并开始加大海关查验力度,如此一来,海外关务出问题的概率就会增加。

因低报货值、偷税等原因造成货物被扣押,货代需要承担相应责任。按照合同约定,或是例如40元/千克地赔偿;或是需要赔偿客户全部货值,假设一个集装箱货值30万元,50个集装箱货值就是1500万,对货代来说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除此之外,在货物从卖家送到顾客手中的漫长路线中,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货代都要承担对应的风险。比如,如果跨境电商卖家的货物堆在海外仓卖不出去,卖家现金流断裂,或者有物流太慢、商品纠纷等意外情况,卖家都可能扣着给货代的货款。

诈骗

资金链断裂这类爆雷,可以归结于货代公司的经营能力不足,叠加外部风险所致。倒是可以预料,但诈骗这种爆雷模式,实在是让人防不胜防。

一件货物从卖家到顾客手上,要经历多个角色,首先,由货主将货物交给货代,然后货代联系订舱口订向船公司、航空公司或其他运输公司预定运输舱位,经过运输后,货物先在目的国海关完成清关,然后由货代公司联系卡车公司提柜,运输到海外仓后,拆柜还柜,最后,联系物流承运商进行尾程派送。

货物流转图,虎嗅制图。

仅货代这一环节就分许多层,货代从客户处取货,但是收货可能较少,不足以装满一个集装箱,往往会出现一批货倒卖很多手的情况,容易出现货主A-货代A-货代B-货代C-最终货代。

诈骗就隐藏在货代互相倒卖这条链路中。

老杨举例,等到“收网”的时候,诈骗货代对客户的话术可能是这样的——“从明天开始,我们价格会再降到7元/千克,但是有条件,一是要将之前欠的账全部付清,二是这次没有账期,需要预付款。否则就要涨到市场价10元/千克。”

客户前期可能已经与诈骗货代合作很久,建立了一定的信任,所以在这个节点,很大概率也会同意。

跑路之后,就是客户们噩梦的开始。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客户的货送不到了,收不到款项的后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扣货。扣货不仅意味着卖家损失了货款,更重要的是,订单交付延迟或取消,卖家将面临严重的违约。

卖家这时有两个选择,赎货或是弃货。

一旦弃货,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卖家损失货物和物流费用;下游负责清关、提柜、入仓、派送的海外代理损失应收款,只有一堆没用又卖不出去的货品。但是要想赎货,又困难重重,订舱口、报关行、海外仓、卡车公司,一个环节付了款,下一个环节又会被卡住,需要重新交涉、付款。卖家对跨境物流链路并不熟悉,在赎货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再次受骗。

想要追究诈骗货代的法律责任也较为困难。

诈骗团队往往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他们有专业的律师,可以通过编造合同条款争议、制造债务纠纷假象等手段,把诈骗伪造成经济纠纷。

“90%的这种诈骗案都是没结果的。”老杨告诉虎嗅,“即使成功立案,对面也可能是个空壳公司和没有偿还能力的法人。”

难以有效追责,让诈骗团伙越来越猖狂,涉案金额也逐渐变大。今年出现上海葳萱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拖欠了24家货代同行累计4000多万费用,深圳市天慧供应链有限公司拖欠费用甚至达到了上亿元。

尤为惨烈的2024年

资金链断裂、诈骗现象,在货代行业一直时有发生,但为什么是今年,发生的频率更高,涉及的金额更大呢?

一个重要原因是,疫情期间涌入了大量货代公司,但现在蛋糕不够分了。

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许多国家的生产和物流受到影响,而中国较快控制了疫情,恢复了生产,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这导致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的需求增加,从而带动了国内货代行业的增长。

文彪告诉虎嗅,疫情期间的运价上涨非常惊人,原来1500美元/箱的运价能涨到15000-17000美元/箱。翻了十倍还多。货代从中赚差价的机会非常大,大量新人入局。

图为2014-2022年中国国际货代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可以看出从2020年开始,市场增速明显上升,随后在2022年开始下跌,但仍然保持约10%的增速。图源,智研资讯。

从2020年下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国际货代行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但随着疫情逐渐结束,国外生产开始恢复,对国内商品的需求没那么大了,国际货代市场的增速也开始逐渐放缓。

图为2020年1月-2023年7月中国出口当月同比增速,可以看出在2020年末增速非常高,随后增速逐渐放缓。图源,Wind、第一财经研究院。

在残酷的竞争中,同行之间的“内卷”加剧,开始变着法争取客户。

但在货代行业,争取客户的手段并不多。

货代行业的集中度低,品牌效应不管用。文彪告诉虎嗅,“比起为品牌溢价买单,客户还是倾向于直接找价格便宜的货代。”

图为全球货代行业市场份额分布,可以看出货代行业头部集聚性差,格局较为分散。

同时行业的信任度也低,雨果跨境调研显示,有高达50%的卖家对合作货代不满意或者只是暂时合作。所以客户选择货代时,更多是看性价比。

“货代行业的竞争很简单,要么低价,要么放账。”财保网顾庆文Tank告诉虎嗅。Tank从2006年开始进入国际物流行业,直到2018年转行成为保险顾问,是最早一批为跨境物流保险条款制定提供建议的从业人员。

低价优先,让诈骗公司在“高买低卖”时总能吸引到大量客户。

再回头分析国际货代行业过去几年发生的转变,Tank得出一些有意思的观察。

在2020年,跨境电商的逆势增长让海外仓也迎来了大爆发。第一财经的采访中曾提到当时的盛况,“一仓难求,开一个就爆满一个”。当时也带动了不少人开始做海外仓业务。

然而随着对外出口增长的放缓,海外仓的业务逐渐难做。“到了2022年下半年,海外仓的生意已经非常难做了,甚至一些仓库处于半闲置状态,这时海外仓就会缩短它的账期。”Tank告诉虎嗅。

2022年下半年,也正是货代开始突破同行放账的时候,一边放账,一边海外仓缩短账期,“两头夹击”,可以想见,对货代来说,这又是一次对资金的考验。

另一个观察是违规操作开始增多。

货代行业竞争激烈,一部分货代会另辟蹊径走小众赛道,做危险品、展品、易腐货物等特殊物品的运输业务。这部分服务考验货代的专业能力,例如要了解危险品的合规要求、具备存放及运输条件、风险评估与管理能力等。

“乱世出妖孽”,有一些货代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可能将危险品与普通货品一起运输。危险品的运输费用更贵,这样或许能保持盈利,但随之而来的风险是很大的。

在境外关务方面,为了降低关税或逃避监管,一些货代公司可能会进行虚假申报,如虚报货物的价值、数量、种类等。但这种情况下被扣货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行情好的时候,谁的生意都好做,现在才是真正考验企业的‘内功’,这样的洗牌阶段,或许对行业也是一件好事吧”Tank告诉虎嗅。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供应链巨头背后的真相揭秘公司简介为了重建客户信任和品牌形象,怡亚通应该加强与客户的沟通,积极解决客户的问题和投诉,公司应该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和业务伙伴。 怡亚通欺骗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暴露了供应链管理行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怡亚通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管,重建客户信任和品牌形象,为行业的健康发展http://m.douhaokj.cn/post/13161.html
2.揭秘POS机诈骗案,违法骗局背后的惊人真相与防范策略1、业务员声称免费提供POS机激活,却要求支付200元,承诺24小时后返还余额,刷卡后发现扣款商户为一家烤肉店,业务员解释商户名称会变动,无需过分关注,但事后发现,真实收款商户无法追踪,疑似遭遇诈骗,激活后业务员失联,激活费用也未如约返回,联系 *** 时,发现 *** 与业务员行为诡异,投诉无果。 http://m.jiupinfang5.cn/7c99c7d78254.html
3.‘吃惊’鼎新供应APP被骗套路!不看不知道,一骗吓一跳!!!《鼎新供应》App作为一款宣称提供投资、理财服务的应用,近期因涉嫌诈骗而受到广泛关注。有用户在使用该软件时,遇到了无法提现、数据出错等问题,甚至怀疑自己被不法分子所欺诈。那么,当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呢? ### 一、了解软件的背景与风险https://www.jianshu.com/p/8fe1c8f14543
4.京品供应链(广州)有限公司京东自营京东慧采诈骗合同内容显示服务项目为代运营服务,与京东没有任何关系。当即要求退款并解除合同。对方解释称该项目由京东云立案,他们负责总仓管理。为了验证他的说法,我们与京东云计算有限公司确认,他们明确表示与京品供应链(广州)有限公司有任何合作。有被同样套路欺骗的受害者,可以联系我们一起维权。https://tousu.china.com.cn/complain/10091658.html
5.揭秘易伙伴POS机惊天骗局,警惕金融诈骗新套路,守护财产安全3、易伙伴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公司提供包括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等在内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 4、在使用易伙伴时,需警惕诈骗行为,细心阅读职位信息,全面了解招聘公司的情况和具体要求,http://printer.linkba.cn/74B24db6E481.html
6.信用德州今年“双十一”网购节线下零售企业也陆续加入促销狂欢,各企业的全渠道布局,百万门店与线上供应链、物流、用户数据打通,可实现会员信息共享,就近门店配送。这意味着实体零售与电子商务的商业形态不再对立,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进入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时代。未来电商和实体店的竞争更多的不是商业模式的比拼,而是服务体验http://credit.dezhou.gov.cn/n23337208/c27579933/content.html
7.触目惊心!这种美容针不能打或致毁容!苦情剧带货天价神药骗局…央视3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利哥供应链主要为主播寻找合适的产品并提供场地,直播间所讲的故事都是编造出来的。负责人介绍,目的就是为了骗老人买产品,主播获利非常大,例如成本价1.2元/盒的产品,卖99元10盒,已经卖出一两千万盒了,主播佣金80元,也就是99元主播要挣80元。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03152662725392.html
8.深度海发医药20亿金融诈骗未了局界面新闻虚构根本不存在的债权、利用“萝卜章”瞒天过海、控制冒充医院对公账户、安排专人假扮医院员工盖章……海发医药20亿供应链金融诈骗案件,曾因实控人谢文海人间蒸发而引发诸多关注,多家金融机构深陷其中,如今这一事件有了最新进展。 界面新闻近日获悉,投资者通过嘉实财富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嘉实财富”)购买的中铁德闳嘉实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9020017.html
9.供应链管理公司招司机买车加入靠谱吗卡友助手哈哈哈,真的是坑,义乌的志和,聚协,叮咚,斑马,星运达,星辉,都是诈骗公司,我就是受害者,希望新手司机不要入这个坑 浙江卡友dqxkjh : 你好!你是每个公司都去踩过吗!套路真有这么多吗? 2022.02.22 复1 赞6 岁月如梦BSAC 陕西昊通,兴昊,中合智行物流供应链就是这样的**公司,这三家公司幕后是一个老板https://mhelp.360che.com/detail293150.html
10.[渗透入门篇]渗透行业必备术语大集合(全五万字总结)DDos、洪水攻击、SYN攻击、供应链攻击、鱼叉攻击 钓鲸攻击、水坑攻击、APT攻击、商业电子邮件攻击、电信诈骗 [ 渗透入门篇 ] 渗透行业必备术语大集合(三) 网络钓鱼、社会工程学攻击、假托、蜜罐、免杀 花指令、加壳、脱壳、软件加壳、软件脱壳 渗透测试、渗透、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 https://blog.51cto.com/u_14589573/5777192
11.揭秘虚假物流司机招聘套路,教你几招避免入坑这类公司普遍都会注册为xx物流或xx供应链,有正规营业执照办公场所,但实际上根本没有所谓的配送车队,就是以招聘为由高价卖车,总之一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不要被高额的报酬蒙蔽,希望正在找工作的朋友们一定要通过正规的途径求职,凡是遇到以上所说的套路,一定擦亮双眼果断拒绝,避免上当入坑!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1024/10/28554979_10530602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