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给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翅膀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是决胜全面小康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集中力量加快补齐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挺起产业“脊梁”

加快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适度规模经营、无人机飞防、纸上打“印”稻种……不同于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式的种田“老把式”,在浏阳龙伏、社港、淳口、沙市等4个乡镇,14家合作社正抱成团,成立了湖南鼎钧种养专业合作联合社,实现资源整合,种田效益翻番。

从低头种田到抬头看路,越来越多新型职业农民嗅到了市场的机遇,跟随市场节奏,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让好东西有好销路。

留住“回头客”,实现订单式生产,通过网络直播带货……以往让农民抓耳挠腮的滞销难题,正逐步破解。宁乡“花姑娘”聂花为老乡带货,玩转淘宝、抖音等平台,擦亮沩山印象品牌;长沙县蓝莓姐姐当起了代言人,朋友圈“吆喝声”不断,蓝莓果、蓝梅酒成为爆款;浏阳“桃子哥”爱上直播,手机成为新农具……插上“互联网+”翅膀,山货出山,摇身变“网红”,销路不用愁。

金秋时节迎丰收,从秋收一线传来好消息,截至今年8月底,长沙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2.2万公顷,其中早稻播种面积10.18万公顷,双季稻播种面积10.61万公顷,优质稻种植面积所占比重为79.9%;全市完成蔬菜播种10.12万公顷。千方百计保障民生产品供应,长沙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稳稳的。

质量兴农、绿色强农、品牌富农……以“一县一特”农业产业为抓手,长沙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2019年,全市新改建标准化长沙绿茶优质茶园2万亩、万头宁乡花猪养殖场5家、望城蔬菜基地2万亩、小龙虾养殖基地7万亩。截至2019年底,全市新增3家国家级、15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四大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别增加到202家、12049家、5826家、9963家。今年二季度,长沙实现乡村旅游经营收入204.5亿元,同比增长约10%,掀起乡村旅游热潮。

决胜全面小康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现全面小康,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聚焦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长沙以临战的状态、决战的姿态、决胜的心态,狠抓市内脱贫攻坚和省内扶贫协作各项工作落实,坚决夺取脱贫攻坚“两个战场”的全面胜利。

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今年以来,长沙面向44497户已脱贫户继续落实各项精准扶贫政策,加强返贫风险的监测和防控,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同时,加大了边缘户帮扶力度,排查监测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的贫困边缘户665户1537人,对因病因灾可能致贫的及时纳入帮扶。

切实担当省会扶贫责任,加大对口帮扶龙山县工作力度,截至今年8月,长沙共铺排对口帮扶项目222个,到位帮扶资金2.149亿元。

决战决胜之年,吹响冲锋号。“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市农业农村局派驻宁乡市东湖塘镇麻山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张韬说,“在攻坚克难,保障脱贫攻坚顺利收官的同时,驻村工作队将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张韬表示,将把脱贫摘帽当做新起点,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以教育和医疗为保障,以环境改善和乡村治理为基础,构建帮扶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据了解,下一步,麻山村将加快建立防止致贫返贫预警机制,强化边缘人口监测管理和救助帮扶,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同时,将更加注重产业精准、帮扶有效、增收有业,更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高质量实现脱贫和增收致富的目标任务,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设立“人才回流引进基金”,鼓励和吸引年纪轻(40岁以下)、有文化(学历大专以上)的新乡贤、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人才投身乡村振兴,返回家乡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以党建为引领

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涵盖了下阶段‘三农’工作的困难问题、解决路径和行动指南等,我们将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把握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用先进理论指导实践。”在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派驻浏阳市龙伏镇黄桥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李嘉看来,“五级书记”+“第一书记”制度的成功模式,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体目标,要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总要求开展。”李嘉表示,将通过抓好土地“金饭碗”、用好资产引资“金钥匙”,招商引入“金凤凰”等方式,打造新型村集体经济。同时,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龙头做配套,整合当地合作社资源,因地制宜推动黄桥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村农业产业链延伸,为村民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条件。

“以党建为引领,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李嘉表示,将做好“第一书记”因村派人和村干部因村选人“两个精准”,密切干群关系,不断培养壮大优秀村干部后备队伍,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强化农村党员网格化管理和服务,结合乡村振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工作,切实把农村矛盾预防调处化解在基层,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全面夯实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不断挖掘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也是题中之义。”李嘉表示,将坚持“内育”与“外引”结合,解决好农村发展人才瓶颈问题,同时发挥好先富帮后富作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服务,切中了农村工作的‘痛点’。”在市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处处长夏礼明看来,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服务,最主要的手段与方式是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

记者了解到,近五年来,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共举办各类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培养现代农业领军人才1800多人,培育各类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3.5万多人,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0万人次。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目前,长沙市农业农村局正组织实施长沙市“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在省外先进地区依托8所涉农高校承办10期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班,在市内承办11期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培训班。

在夏礼明看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将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创新乡村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乡村产业人才与乡村治理人才为重点,抓好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为主要对象,采取“课堂教学+田间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线下教学+线上教学、市内培训+市外培训、农业科技+经营管理、新农人+直播带货”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度、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乡村产业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

THE END
1.互联网+农业什么是互联网+农业物联网百科互联网+农业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使农业摆脱传统行业中,消息闭塞、流通受限制,农民分散经营,服务体系滞后等难点,使现代农业坐上互联网的快车,实现中国农业集体经济规模经营。目前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并在http://www.tpwlw.com/baike/info_89.html
2.“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农产品营销:六种“战法”,让农产品“远走核心提示:当下,全国各地农产品大量上市,如何快速卖出去成了一个大难题,除了传统的线下渠道(批发市场、农业经纪人、中介代理及商超)之外,如何与互联网、电商、直播有机结合,成了现代农业企业、投资人、农业从业人员值得学习和注意的事情。源起: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得农产品产量不断上升,部分农http://www.agricoop.net/news/show.php?itemid=3766
3.美丽乡村农业与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是一个直播取代不了的美丽乡村、农业与农产品+互联网营销, 是一个直播取代不了的 “大秦笔记”秦智勇 从薇娅、李佳琪、辛巴,再到拼多多的县市长直播、院士直播,私域流量下的直播电商不用言说,已经成为2020年的主流模式。 直播电商目前的快速发展有四大驱动因素:一、MCN/达人货币化变现的优先选择;二、抖音、快手、淘宝、腾讯等平台的电商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724/18/70958077_926530308.shtml
4.“互联网+农产品”大有可为“互联网+农产品”大有可为 图王铎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全国110个县(市、区)上榜,我省阳曲县、临县、万荣县、长子县入选。遴选试点县,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旨在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实现优质优价带动农民增收。http://news.sxrb.com/GB/314080/9633421.html
5.“互联网+”让绿色农产品走出深闺央视网消息:借助互联网,我国有很多传统产业正在完成优化升级的华丽转身,在距离成都300多公里的秦巴山深处,岫云村原本养在深闺的特色农产品,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已经飞到了成都市民的餐桌上。央视影音客户端 电视直播应用,聚合海量独家资源! 打开 推荐阅读 中国农科院实施"强种科技行动" 解决重大种业科技问题 【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DEHUmcsJQ9vKa98p07n1171205
6.江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自成功入选第二批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以来,江阴市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落细配套政策、健全溯源体系、打造区域品牌等方式,纵深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各环节协同发展和产业化运营,以电商赋能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力促江阴农产品电商转型升级。今年以来,江阴农产品电商零售额达http://www.jiangyin.gov.cn/doc/2023/08/30/1166227.shtml
7.四川:借力“互联网+”发展农产品电商如何推动上述地区(川南、攀西)农产品“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首先就是要加强宽带的建设和普及,尤其是在农村和落后地区宽带高速公路的建设,加快推进宽带中国战略。 四川也要鼓励电商下乡搭建电子商务平台。积极鼓励本地电商、区域化电商打造农产品的网上交易平台,借助电商渠道和网络优势,把农产品资源“引流上线”,https://www.neofarmer.cn/news/306/
8.“互联网+”时代下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研究努力加载中 [作 者]:柴春锋著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3 [ISBN]:978-7-5047-7681-5 [主题词]:农产品 -- 供应链管理 -- 研究 -- 中国 [学科分类]:经济学 [页 码]:193页 [定 价]:CNY68.00 努力加载中http://www.yidu.edu.cn/103240/detail/book/66ce76b2617cb9a5eff9357d.html
9.互联网+直播:农村农产品销售模式创新的社会调研8. 您是否愿意尝试通过直播平台销售自己的农产品? A 非常愿意B 有点愿意C 不太愿意D 绝对不愿意 9. 您认为农民需要哪些技能来进行直播销售? A 摄影技巧B 口才C 营销策略D 其他 10. 您更倾向于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农产品的直播信息? A 社交媒体B 朋友推荐C 线上广告D 线下活动 11. 您认为互联网直播销售https://www.wjx.cn/xz/291817739.aspx
10.“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摘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电子商务正在蓬勃发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安徽省为例,通过分析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区域农产品电商发展能力较好,但地区差异https://www.fx361.com/page/2020/1021/8225142.shtml
11.互联网+助力我市农产品进入网销“快车道”湖北大自然农业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小龙虾、淡水鱼、罐头食品、特色蔬菜、食用菌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在网上开设淘宝店、微店等,形成了“农户+基地+合作联社+电商+出口”的现代农业产业经营模式,公司产品远销海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公司农产品网销额达2600余万元。 http://m.hbgstv.com/p/43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