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引领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经历20多年的持续创新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突破口、领头羊,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超常规作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农村电商呈现逆势高速增长的态势,对促进农产品稳产保供、扩大消费需求、帮助农民脱贫增收的作用更加凸显。

新情况与新特点

农村电商保持高速增长。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会同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监测,2019年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693.1亿元,同比增长28.5%,其中832个贫困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190.8亿元,同比增长23.9%。同时,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过98%,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9%,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46.2%,全国农村网商突破1300万家,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已覆盖全国3/4的行政村,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96.6%。今年一季度,832个贫困县农村电商实现逆势增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83.2亿元,同比增长49.7%。

生鲜与农资电商发展强劲。疫情期间,生鲜电商成为市场高频刚需,前置仓、社区拼购、“超市+餐饮+物流配送”等新型运营模式发展态势良好,据预测,2020年我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交易总额有望突破3000亿元。专业农资电商平台快速发展,线上农技培训、线上农机作业对接、无人机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生产性服务受到农民群众欢迎。湖北农产品生产销售在电商带动下,整体走势转旺,截至5月5日,以恩施硒茶、随州香菇、潜江小龙虾为代表的三类重要农产品累计销售45.1万吨,销售额251.8亿元,茶叶产销率自4月21日以来保持在80%以上,香菇库存较3月底下降27.5%,小龙虾销售进度超过20%,“五一”期间日均销售7100吨。

电子商务向农业生产端深入渗透。产地直供、订单农业、云养殖等模式进一步发展,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加速渗透与广泛应用;不少电商企业通过互联网手段有效聚合市场资源,加速电商渠道下沉。阿里巴巴通过开展“基地直采”模式,在农业生产端建立数字化基地,打造数字农场;京东在县域农业农村落地平台、运营、生态等,赋能农业产业链供应链;拼多多通过“拼模式”“多多农园”等,深入深度贫困地区,帮助农户搭上社交电商快速通道。

互联网“长尾效应”优势凸显。农村电商帮助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实现就地创业就近就业,助力脱贫攻坚成效突出。据监测,中西部地区农村电商高速发展,西南地区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量同比增长52.2%。据估算,国家级贫困县电商吸纳用工就业超过900万人。今年贵州省深度贫困县纳雍县通过12316开展“互联网+”技术服务,联合渠道商、采购商、各大电商平台,创新“保鲜包装+蓄冷剂”物流配送,实现当地自主选育的玛瑙红樱桃种好果、卖好价、卖得远,4月以来销售樱桃11万余单,有效解决了疫情导致的销售难问题。

农村电商区域小流通市场加快发展。随着交通、物流、通信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农产品上行带动农村就业和收入增长,农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消费升级趋势在农村地区愈加明显。以县域为单元形成自循环的区域性小市场加快发展,吸引了赶街网为代表的一批企业扎根小区域、做实新流通,抖音、快手等“村播”服务于产品地方化销售也蔚然成风。大量短期内无法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农特产品通过县域及泛县域的电商小流通找到合适的消费群体,加之物流成本低、保鲜要求低,有效激发了本地市场活力。

引领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全球疫情给农业发展带来不少新的困难和挑战,电子商务成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突出亮点,也是经济恢复、扩大消费的重要手段,我国“电商大国”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电子商务成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领头羊。电子商务是在农村地区发展最早最快的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在发达地区发展迅速,在贫困地区成效更加明显。目前农村电商呈现东、中、西部全面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电商服务站、直播间等建设都延伸到村,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都得到较大缓解。

电子商务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换器”。农村电商有效缩短农业供应链,极大地扩大了农产品消费半径,一根网线,让偏远山区、贫困地区农产品飞出了大山。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贫困山区干净的水、空气和土壤等以农产品为载体,以物联网、大数据的展示方式为手段,通过电子商务与外部市场直观、精准对接,实现了农产品的溢价,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变为现实。

电子商务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超常规武器。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我国农村地区,尤其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大都是特色、优势农产品,但产品较难实现产业化、标准化的发展,因此“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农村电商不断涌现,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实践证明,电商能够促进贫困地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的发展,同时更能对贫困人群赋能,提升贫困地区农民靠产业、靠自己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思考与建议

进一步发挥农村电商扩大内需的作用。实施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让农产品运得出、供得上、卖上价;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类产业园、示范园、孵化园和服务中心、村级站点、物流配送点的资源、信息及人才共享;鼓励电商平台下沉,构建平台与农户间有效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畅通供需信息对接,扩大线上消费渠道;引导新零售、在线餐饮、在线旅游、在线教育、休闲娱乐等业态参与到农村互联网生态建设中,带动电子商务的全面发展,激活农村消费、释放消费潜力。

将电子商务纳入新基建范围加快推进。进一步拓展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和外延,将电子商务纳入新基建范围统筹开展顶层设计;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建立数字化供应链、智慧物流、无人零售等线上线下充分融合的农村电商应用新场景;加强部门协同、政企协同,政府做好营商环境建设,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在农村地区加快布局以电子商务为引领的数字经济新兴产业,形成发展新动能。

促进直播等新模式新业态规范健康发展。加强供应链和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直播电商强化连接、增强信任、提高效率的作用;加大线上线下新媒体人才培训力度,在返乡下乡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中培养“村红”,作为农特产品、农村旅游文化资源的代言人,进一步成为能够有效提供市场信息的供给者和有效利用市场信息需求的农业生产者、创作者、传播者;防止直播电商野蛮生长,规范主播、规范商品、规范行为,让“火”起来的直播电商行得正、可持续、走得远。

以大数据为驱动加强农村电商创新。促进农村电商有关数据互联互通,建立基础数据库,推进交易信息共享、信用信息共建、监管信息互换,挖掘电商实时交易大数据,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电商创新,以需求侧数据抓取、统计、分析和应用为基础,加快农业各行业改造升级,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满足有效需求、激发潜在需求;开展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方面的应用试点,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信誉度。

THE END
1.互联网+农业什么是互联网+农业物联网百科互联网+农业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使农业摆脱传统行业中,消息闭塞、流通受限制,农民分散经营,服务体系滞后等难点,使现代农业坐上互联网的快车,实现中国农业集体经济规模经营。目前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并在http://www.tpwlw.com/baike/info_89.html
2.“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农产品营销:六种“战法”,让农产品“远走核心提示:当下,全国各地农产品大量上市,如何快速卖出去成了一个大难题,除了传统的线下渠道(批发市场、农业经纪人、中介代理及商超)之外,如何与互联网、电商、直播有机结合,成了现代农业企业、投资人、农业从业人员值得学习和注意的事情。源起: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得农产品产量不断上升,部分农http://www.agricoop.net/news/show.php?itemid=3766
3.美丽乡村农业与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是一个直播取代不了的美丽乡村、农业与农产品+互联网营销, 是一个直播取代不了的 “大秦笔记”秦智勇 从薇娅、李佳琪、辛巴,再到拼多多的县市长直播、院士直播,私域流量下的直播电商不用言说,已经成为2020年的主流模式。 直播电商目前的快速发展有四大驱动因素:一、MCN/达人货币化变现的优先选择;二、抖音、快手、淘宝、腾讯等平台的电商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724/18/70958077_926530308.shtml
4.“互联网+农产品”大有可为“互联网+农产品”大有可为 图王铎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全国110个县(市、区)上榜,我省阳曲县、临县、万荣县、长子县入选。遴选试点县,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旨在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实现优质优价带动农民增收。http://news.sxrb.com/GB/314080/9633421.html
5.“互联网+”让绿色农产品走出深闺央视网消息:借助互联网,我国有很多传统产业正在完成优化升级的华丽转身,在距离成都300多公里的秦巴山深处,岫云村原本养在深闺的特色农产品,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已经飞到了成都市民的餐桌上。央视影音客户端 电视直播应用,聚合海量独家资源! 打开 推荐阅读 中国农科院实施"强种科技行动" 解决重大种业科技问题 【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DEHUmcsJQ9vKa98p07n1171205
6.江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自成功入选第二批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以来,江阴市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落细配套政策、健全溯源体系、打造区域品牌等方式,纵深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各环节协同发展和产业化运营,以电商赋能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力促江阴农产品电商转型升级。今年以来,江阴农产品电商零售额达http://www.jiangyin.gov.cn/doc/2023/08/30/1166227.shtml
7.四川:借力“互联网+”发展农产品电商如何推动上述地区(川南、攀西)农产品“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首先就是要加强宽带的建设和普及,尤其是在农村和落后地区宽带高速公路的建设,加快推进宽带中国战略。 四川也要鼓励电商下乡搭建电子商务平台。积极鼓励本地电商、区域化电商打造农产品的网上交易平台,借助电商渠道和网络优势,把农产品资源“引流上线”,https://www.neofarmer.cn/news/306/
8.“互联网+”时代下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研究努力加载中 [作 者]:柴春锋著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3 [ISBN]:978-7-5047-7681-5 [主题词]:农产品 -- 供应链管理 -- 研究 -- 中国 [学科分类]:经济学 [页 码]:193页 [定 价]:CNY68.00 努力加载中http://www.yidu.edu.cn/103240/detail/book/66ce76b2617cb9a5eff9357d.html
9.互联网+直播:农村农产品销售模式创新的社会调研8. 您是否愿意尝试通过直播平台销售自己的农产品? A 非常愿意B 有点愿意C 不太愿意D 绝对不愿意 9. 您认为农民需要哪些技能来进行直播销售? A 摄影技巧B 口才C 营销策略D 其他 10. 您更倾向于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农产品的直播信息? A 社交媒体B 朋友推荐C 线上广告D 线下活动 11. 您认为互联网直播销售https://www.wjx.cn/xz/291817739.aspx
10.“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摘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电子商务正在蓬勃发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安徽省为例,通过分析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区域农产品电商发展能力较好,但地区差异https://www.fx361.com/page/2020/1021/8225142.shtml
11.互联网+助力我市农产品进入网销“快车道”湖北大自然农业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小龙虾、淡水鱼、罐头食品、特色蔬菜、食用菌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在网上开设淘宝店、微店等,形成了“农户+基地+合作联社+电商+出口”的现代农业产业经营模式,公司产品远销海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公司农产品网销额达2600余万元。 http://m.hbgstv.com/p/43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