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法》教案(共19篇)

“BLINGBLING”投稿了19篇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法》教案,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法》教案,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在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3.利用已有的认知基础,提高估算意识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4.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探索过程。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二、复习引入

师:老师伸出一个手指头,可以用什么数表示?两个手指头呢?如果要把这两个数合并起来,算式怎么写?(板书:1+2=3)

师:接下来老师还是伸出一个手指头,除了1以外,你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生:1/5。(师:谁明白他意思?他是怎么想的?)两个手指头呢?(板书:1/52/5)

师:大家能比较出这两个分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三、新课教学

(一)同分母分数

1.设疑。

师:如果把这两个分数也合并起来,结果是多少?肯定吗?可我上二年级的女儿不这样认为?她认为是3/10(板书),而且她振振有词地找到了理由,你们和我一起做一做,左手用1个手指表示1/5,右手用两个手指头表示2/5,合起来3/10。

2.解惑。

师:究竟谁的对?请说明理由。

师:谁来解释一下我女儿的问题出在哪儿?

3.明理。

师:这个例子说明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它们的分数单位没有发生变化,相加的只是分数单位的个数。

师:1+2=3与1/5+2/5=3/5有联系吗?想一想它们的算理一样吗?

师:对,它们的算理是一样的,只是计数单位发生了变化而已。

4.应用。

师:有了这种认识,这两个题目一定不成问题,谁能迅速说出答案?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在计算8/9-5/9时,你想到了哪个算式?你能用8-5=3解释这个算式吗?

5.总结。

师:观察一下我们做过的几个题目,有什么显着的特点?(板书:同分母)

师:你能总结出计算这类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吗?(课件)

6.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深入研究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

(二)异分母分数

1.承上启下。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得数:3/6和3/9,我们还应该对它们作进一步的处理,谁能明白老师的意图?对在计算分数加减法时,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数。

引导学生约分。

师:约分后得到两个最简分数1/2和1/3,(板书)如果只让大家找它们的不同之处,你能找到哪些?

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意义、大小、分数单位、分母不相同(板书:异分母)等。

2.提出问题。

师:如果老师要把这两个意义不同、大小不同,分数单位也不相同的异分母分数也合并起来,我想除少数同学以外,绝大多数同学一定感到为难,实话实说,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师:如果老师允许你们改写这个算式,而且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直到你会做为止,你想怎么改?

3.明确方向。

师:从我们听取这些想法中,我发现一个共同的倾向,把它改成分母一样的算式就简单了,我们从这些同学的想法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4.转化学习。

师:是呀!我们可不可以在不改变这两个分数大小的情况下,把它们的分母统一起来吗?请大家在草稿纸上试一试。

(1)学生尝试,教师巡视。

(2)板书讲解。

(3)课件展示。

师: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用同样大小的两个圆分别表示出1/2和1/3,为什么这两个分数的分子不能直接相加呢?

师:即使我们简单的把这两份合在一起,我们也不能准确的说出它究竟占了这个圆的几分之几,因此,只有通过通分的方法,把这两个分数细化为3/6和2/6,从而得出它们的结果是5/6。

(4)归纳方法。

师:如果让你用一句话高度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你准备怎么归纳?

(三)总结方法并介绍数学文化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学习过程,我们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是以什么作为基础的?我们又是用什么方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呢?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又是以什么作为基础的呢?

师:实际上,我们是用层层转化的思想,把新知识转化成已知的旧知识来学习的,转化是学习数学学习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使新知识更为简单易懂,你们现在觉得分数加减法简单吗?

师:让你们不可思议的是,这个简单的知识曾令欧洲人十分头痛,德语有句古老的谚语:掉进分数里去了。就是指说一个人遇到困难时束手无策的尴尬处境。这句话是怎样产生的呢?(课件)

四、巩固练习

1.算一算。

2.选一选。

3.比一比。

4.填一填。

五、拓展提高

师:课前交流时,我们谈到了一个古老的数学问题,我们回过头再来看一看。想一想,有没有办法让三个儿子在不破坏规定的前提下继承到父亲的遗产呢?这办法还真有。(课件)

师:现在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吗?其实,这位农夫在设计遗嘱时,是把18作为单位1,而他只留下了17头牛,是18头牛的17/18,而三兄弟的分牛的份额17/18刚才一样,只不过在分年是我们要以18作为单位1,没不是用17作为单位1。

六、总结全课

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从1里减去一个或几个真分数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的验算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从1里减去一个或几个真分数的算理和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基本训练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10;1=12/();1=20/()

1=/8=11/()=()/100=()/()

2、说说下列各题中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并解释分数的意义:

(1)一堆货物,已经运走5/8。

(2)在一块稻田里插秧,第一天插了全部的11/20。

(3)一批沙子,砌墙用去全部的`1/4,修操场用去全部的2/5。填沙坑用去全部的1/10。

[第(1)、(2)题指名答,第(3)题同桌交流再反馈]

二、引导探究,掌握新知

1、以上面2中的第一小题为例,请学生补问题,并尝试列式计算。

(1)一堆货物,已经运走5/8。------?

(2)学生补上问题,尝试列式计算。

(3)反馈思考过程。

(4)教师点拨强调:在1-5/8这个算式的计算过程中为什么要把“1”看作8/8,并用圆形纸片演示算理。

(5)设问:你有什么办法检验这个结果是否正确?

(6)学生尝试验算,并谈谈方法。

(7)专项练习。

1-2/31-4/71-5/61-7/10

说说把“1”看作积分知己。

2、探究连减:把上面2中的第二、三题补上“求剩余”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1)学生常识列式计算。

(2)反馈方法。

第二题:1-+7/20-11/20或1-(7/20+11/20)

第三题:1―1/4―2/5―1/10或1―(1/4+2/5+1/10)

(3)质疑:为什么把第二题中的“1”看成20/20,而不把第三题中的“1”看作4/4、5/5或10/10而要看作20/20?

(4)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专项练习:先说说把“1”看作几分之几,再填空并说出结果。

(1)1―1/8―3/8=()/()―()/()―()/()=

(2)1―7/12―1/12=()/()―()/()―()/()=

(3)1―1/4―3/8=()/()―()/()―()/()=

(4)1―1/8―3/10―1/4=()/()―()/()―()/()―()/()=

4、同桌相互出题计算:要求每人出一题,最好是连减。

从所编习题中让学生感知:有些算式能减,有些算式不能减,因为所编的习题不管后面连续减去几个真分数,这些真分数的和必须小于1才能相减。

三、巩固练习

1、选择正确的答案。

(1)1―1/8―3/8=()。

A、1又1/9B、8/9C、1/9

(2)1―1/8―3/10―1/4=()。

A、1/4B、1/3C、1/12

2、应用训练。

(1)一根钢条长1米,截去2/5米,还剩多少米?

(2)果园里计划用一块地的2/5种桃树,1/3种梨树,剩下的种苹果树。种的苹果树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①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②讨论:为什么第一题要写单位名数,第二题则不写?

四、课堂小结

师生谈话: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

2、在解答“1减去真分数”的有关应用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求未知数X:

X+4/15=11-X=5/21X-1/6=5/187/15+X=4/5

计算方法学生较易掌握。难点是部分学生尚不能清楚地明白单位“1”和分数的关系,这是分数应用题不同整数应用题的地方。

五年级数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1)在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式题。

(3)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熟练地计算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式题。

1、口算。(直接指名口答)

1/3+1/32/5+1/53/7+4/72/11+5/116/7-5/73/4-1/4

5/9-1/97/12-1/27/8+1/82/3-1/39/10-3/105/6+1/6

2、以上面题中的算式为例说说算理和计算方法。

2/11+5/11表示()个1/11加上()个1/11,一共是()个1/11,就是()。

5/9-1/9表示()个1/9减去()个1/9,还剩下()个1/9,就是()。

3/7+4/7表示3个()加上4个(),一共是7个(),就是()。

9/10-3/10表示9个()减去3个(),还有6个(),就是()。

二、设疑引入,探究新知

1、设疑:我们已经理解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也已掌握了计算方法,假如我们再增加一个数的话,你会计算吗?我们在刚才的口算题中任选一题增加一个分母原来分数相同的分数编成连加或连减,并试着算算看。

2、学生编题,尝试计算。

(1)学生任选题目尝试编题计算。

(2)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教师要注意学生可能出现的.计算方法:

一是逐个计算;

二是同时计算。

(3)反馈典型题目,指名扮演,并说说算理和方法。

(4)师生共同商定书写格式。

3、练习:13/15+4/15+7/158/11-3/11-5/11

(2)讨论:分子是0的分数应等于多少?

4、小结: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算理和方法。

1、练习。1/6+2/6+3/69/10+3/10+7/10

16/17-5/17-11/177/8-3/8-1/8

(1)学生独立计算;

(2)说说算理和计算方法,议议对结果的处理。

2、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用手势表示)

(1)5/9+2/9+8/9=15/27=5/9..............................()

(2)17/20+11/20+7/20=35/20=7/4........................()

(3)13/14-3/14-5/14=21/14=3/2=11/2.....................()

(4)4/5-1/5-3/5=0/5..........................................()

3、在()中填上适当的数。(可适当扩展,看谁填的多)

4/()+5/()+1/()=1()/15-()/15-()/15=0

()/8+()/8-()/8=0()/9-()/9+()9=1

1、学生先同桌互说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指名反馈。

要点:(1)同分母分数廉连加、连减的方法。

(2)对结果处理的一般要求。

1、口算。

2/3+2/3+2/313/15+7/15+1/1523/30-7/30-11/3011/12-8/12-1/12

2、应用练习。(注意单位名数的处理)

(1)小珍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5/16,第二天看了全书的3/16,第三天看了全书的7/16。三天公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2)食堂三天烧煤8/9吨,第一、第二两天,每天各烧煤3/9吨,第三天烧煤多少吨?

3、《作业本》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生较易掌握这一内容。问题是:一部分学生往往没有把计算结果化简或化成带分数。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加减法》教案设计

教学准备:

1、复习、整理本单元的知识,在练习中进一步加强分数的加减法的熟练性。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分数加减法,在游戏、应用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

基本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说分数和小数的意义

0.40.80.7

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简单的异分母加减法练习

4、练习五的第1题(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这里重点练习分数的通分和运算顺序

二、垃圾分类

1、看图,理解图意

2、提问:

废纸类与玻璃类共占几分之几?

看图表,根据图中的数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小组内提问,并组内进行解答,

4、全班汇报,集中交流

三、解方程。

在复习解方程的过程中,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练习

四、找数字游戏

猜一猜,这些数字可能是什么?与同学进行交流

先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练习,然后确定数字的范围。

教学反思:

五、分析统计图,回答问题

1、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

读2本和3本书的学生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组内自己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六、想一想,算一算。

先自己算一算,想一想: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用刚才发现的方法,不用计算,你能直接得出-的结果吗?

七、小结

八、实践活动:建造“分数墙”

这一模块地的内容是异分母分数的通分,知道什么叫通分,掌握通分的方法,为下面学习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打下基础。在讲课时要进行找最小公倍数方法的练习。

首先,出示第2页中的堆放垃圾与填埋垃圾的问题,让学生比较题中的两个分数:七分之三和三十五分二。学生由于没有学习过异分母分数的比较,所以会想解决的办法,这时,可以让学生想办法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引出通分的方法。并通过几个例子让学生总结出通分的概念: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学生学习过通分后,再进行通分的练习。再练习时要强调找公分母的方法,一定要找几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

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分数加减法这一模块的内容是掌握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上节课学生也学习了异分母分数的通分方法,所以在学习新知识时,以旧引新会比较好一点。

首先,进行一些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练习,通过练习使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重新巩固。其次,复习异分母分数的.通分方法。以上两个步骤都是为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的。

在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找解决的办法,学生由于已经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有了了解,再解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会自然而然的想到用通分的方法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然后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学习起来没有什么困难的地方。对计算法则的总结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一方面加深对法则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在计算时学生容易犯找公分母时不用最小公倍数的错误,在练习时要及时提醒。

三年级数学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P105――106

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司机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圣诞节到了,妈妈为丁丁烤制了一个大蛋糕丁丁非常高兴。丁丁急着要吃蛋糕,妈妈说:“今天一定要给你蛋糕吃,不过要先回答出妈妈问题。”丁丁说:“没问题!”妈妈把大蛋糕切成了8块,其中的2块抹上了草莓酱,3块抹上了巧克力,问丁丁:“两次抹酱的蛋糕一共有多少块”“5块!”丁丁快速地说。“你能计算出两次抹酱的部分一共是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吗”这个问题可把丁丁难住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丁丁吗

二,自主合作,经历学习过程

1,简单的分数加法

问:求两次抹酱的部分一共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谈话:等于多少呢同学们可以借助手中的.长方形纸片,先把它的2/8涂上红色,再把它的3/8涂上绿色,仔细观察,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自己算一算。

学生独立操作,思考,探究。

组内讨论,交流想法。

评讲: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

小结:观察算式,计算时分母变了没有为什么没变

2,简单的分数减法

问:观察你们涂好的长方形的红色部分和绿色部分,你能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吗你能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结果。

组内交流算法。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想想做做1

出示题目,指名说出题意。让学生一起列式并算出结果。

2,想想做做2

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校正,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3,想想做做3

独立读题完成,指名说出题意。

集体订正。

4,想想做做4

指名说出题意。

在小组内一人提出问题,其他人共同解答。

5,挑卡片组成加法算式。

四,拓展延伸

P106思考题: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去填一填,再比一比,然后组织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不必揭示分数基本性质的名称及其抽象的内容。)

单元测试及试卷分析(两课时)

五年级分数加减法知识点

1、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与整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一致,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分数单位。

3、分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在计算过程,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4、计算异分母分数混合运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时将所有的分数进行通分,再进行计算,二是先根据需要进行部分通分。根据算式特点来选择方法。

5、在比较分数与小数大小时,要先统一他们的表现形式。将分数转化为小数或者将小数转化为分数。只有表现形式统一了,才有可能比较大小。

6、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将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具体是:看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边写几个0做分母,把小数点去掉的部分做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7、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即可,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

8、在分数化成小数时,如果分母只含有2或5的质因数,这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含有2或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9、分数单位:用分子是1、分母是某一自然数(0和1除外)的分数(即几分之一)作为分数单位。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独立探索中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减法。

1.复习导入

师:现在,每个小朋友手上都有一些正方形的纸片,请你们取其中的一张纸折一折,然后在折的一部分涂上颜色,并说一说涂颜色的部分是几分之几?

(学生开始进行折纸、涂色的活动,教师进行巡视。)

师:现在,哪个小朋友来介绍你和折纸与涂色情况。

生:我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先对折,再对折,然后在其中一个小正方形上涂颜色,这个涂色的部分叫1/4。

生:我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先对折,再对折,然后在其中的3个部分涂上颜色,涂色的部分叫3/4。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要计算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合起是多少,你可列出哪些算式?

生:我可以列出:1/4+3/4。

生:我可以列出:3/4+1/2。

生:我可以列出:1/8+5/8。

生:我可以列出:5/8+1/4。

(教师分别将学生提出的算式,书写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根据分数的分母特点,这些算式可以分成几类?

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分母相同的,一类是分母不同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类,将黑板上的算式进行了整理。)

师:这个同学说得正好,我们今天这一节课就要来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

2.自主探索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一道分母不同的加法算式,试一试如何计算?

(学生进行独立的尝试。)

师:谁来汇报自己探索的过程?

生:我选择了“1/4+1/2”的这一道题,它的计算过程是:1/4+1/2=2/6。

生:我也选择了“1/4+1/2”的这一道题,但计算的过程与他不一样。计算过程是:1/4+1/2=1/4+2/4=3/4。

生:我选择了“1/8+1/4”的这一道题,它的计算过程是:1/8+1/4=1/8+2/8=3/8。

生:我认为他的计算太复杂,我的计算过程是:1/8+1/4=2/12。

师:刚才有很多同学汇报了他们的探索过程,那么为什么同样的算式,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到底谁是正确的?谁是错误的呢?

师:我听了很多同学的不同意见,但现在谁也说服不了谁,那该怎么办呢?能不能观察刚才所折的纸,从折纸的涂色部分中,思考、验证哪一种计算方法正确。

3.图像验证

生:老师,我发现“1/4+1/2”在图上可以看到,它的结果应该是3/4。

生:我也发现了“1/8+1/4”在图上的结果是3/8。

师:那么这个3/4与3/8是怎样得出的呢?

生:我发现了,1/4与1/2在图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每一份都不同,只有每份都相同的,才可以相加。

生:我有一个补充,刚才这个同学说的每份不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才可以相加。

4.小结: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灵活计算。

5.练习

67页第1、2、3题

板书设计:

同学们,如果现在要计算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合起是多少,你可列出哪些算式?

学生分组讨论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教案

1、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的实际意义;

2、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分数相加、相减。

教学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请大家拿出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把它平均分成8份,想一想:每一份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只几?

2、再把它的3份涂上红色,再想一想:涂红色的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3、再把它的2份涂上绿色,也请大家想一想:涂绿色的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二、学习新知

1、根据刚才前后两次所涂的颜色,你能想到怎样的数学问题?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在班级里组织交流。

2、学生可能会提到: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学生也有可能会提出:红色部分比绿色部分多的'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两个数学问题。师作巡视。

4、组织交流:要求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可以怎样列算式?如何算?要求红色部分比绿色部分多的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又应该怎样列算式?如何算?

5、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相应板书。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第1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五分之一,第二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五分之二。两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几分之几?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2.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3题。

小红用一张纸的八分之五做红花,小明用同样大小的一张纸的八分之二做小旗。

(1)两人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小明比小红少用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再组织全班交流。

3.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4题。

一块地的五分之三种西红柿,五分之一种茄子,根据这两个条件,请同学提一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西红柿和茄子一共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西红柿比茄子多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或茄子比西红柿少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学生先自己解答提出的问题,再组织交流。

4.学习思考题。

先请学生同桌相互说一说,再填一填。然后组织交流。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3题。

因为小学数学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分数、图片之类无法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可以到本帖子二层(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

试卷内容预览: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填一填

(1)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个,他们的和是()。

(2)一根铁丝长45米,比另一根短14米,两根铁丝共()米。

(3)一根铁丝长45米,另一根比它短17米,另一根长()米。

(4)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化成(),再加减。

(5)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13,第二天运走它的25,还剩这批化肥的()没有运。

(6)把下面的分数和小数互化。

0.75=()25=()3.42=()

58=()2.12=()414=()

二、计算题

512+34+112710-38-18415+56

12-(34-38)56-(13+310)23+56

三、解方程

17+x=2345-x=14x-16=38

四、解决问题

(1)有一块布料,做上衣用去78米,做裤子用去34米,还剩112米,这些布料一共用去多少米?

(2)某工程队修一条路,第一周修了49千米,第二周修了29千米,第三周修的比前两周的总和少16千米,第三周修了多少?

五年级数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试题

(一)填空(19分)

(1)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个是,里有()个,3个是(),化成最简分数为()

(3)-表示6个()减去3个(),差是()个()

(4)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的差是()

(5)+表示()个加上()个,一共是()个,也就是()

(6)某校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男生占总人数的()

(7)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5,(),—表示()。

(8)1—中的1可以看成()个()。

(9)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和一共是()个,比多()个。

(10)减数是,差是,被减数是()。

(11)在括号内填上不同的最简分数。

++=++=

(二)判断(4分)

(1)(a≠0)...............()

(2)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可以直接相加、减..................()

(3).......................()

(4)(4)................................()

(三)直接写得数(11分)

+=

(四)解方程(12分)

(1)(2)

(五)比较大小(5分)

○○○○○○

○○

(六)脱式计算(19分)

++1++9—2——

(七)连一连(2分)

1

(八)综合运用(12分)

(2)一根绳子第用去全长的,第二次用去全长的,两次一共用去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3)在小华的所有课外书中,故事书的本数占总数的,文学数的本书占总数的,这两种书的本数共占课外书的几分之几?

(4)食堂有大米370吨,吃了240吨,剩下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5)小明从家向东走km是书店,从家向西走km是邮局,书店到邮局有多少千米?他家到邮局比到书店远多少千米?

(6)吴燕在班级小银行存了元,如果她把钱给王芳元,两人钱数相等。王芳存了多少钱?两人一共存多少钱?

(九)提高题。(6分)

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2,对计算结果的要求: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要化成带分数。

3,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4,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看小数部分有几位,就在1的后面加几个0做分母,去掉小数点做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一、填空。(15分,第2小题1分,其余每题2分)

(1)910+110表示9个()加上1个(),和是10个(),就是()。

(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把45、12和0.9从小到大排列是()。

(4)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才能相加。

(5)24分钟=()()小时80克=()()千克

(6)0.06里面有6个()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0.027里面有27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7)67米比()米短15米比49米长112米的是()。

(8)分数单位是16的最简真分数有()个,它们的和是()。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8分)

(1)一根电线用去56,还剩下16米。()

(2)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4)圆是轴对称图形,它也能密铺。()

三、直接写出得数。(10分)

57+67=18+78=1724-1324=1737+337=

37+47=119-19=14-17=1110-38=

89+56+19=1-36-16=

四、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28分)

(1)8.11+37+2.89+47(2)1524-(524-548)

(3)119+310-29+710(4)2215+713+815-713

(5)56+79+38(6)58-25+14

(7)1415-(23-15)

五、解方程。(16分)

(1)5x-9.12=1.12(2)2x+137=207

(3)x+512=1(4)x-56=16

六、应用题(25分,每题5分)

(1)一批苹果,第一天卖出了总数的25,第二天卖出总数的14,两天一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

(2)一个长方形长是75米,宽是13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3)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它的14,第二次用去它的13,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

(4)服装厂本月计划生产一批童装,结果上半月完成了23,下半月和上半月完成的同样多,超产了吗如果超产,超产了几分之几

(5)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15米,310米和12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应用题

(1)一盒饼干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现在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如果商标纸的接头处是4厘米,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种长方体硬纸盒,长10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有2平方米的硬纸板210张,可以做这样的硬纸盒多少个(不计接口)

(3)一个通风管的横截面是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长2.5米.如果用铁皮做这样的通风管50只,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4)一个房间的长6米,宽3.5米,高3米,门窗面积是8平方米。现在要把这个房间的四壁和顶面粉刷水泥,粉刷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水泥4千克,一共要水泥多少千克

(5)做一节长120厘米,宽和高都是10厘米的通风管,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6)一根铁丝可以围成棱长为8厘米的正方体,这根铁丝也可以围成长为10厘米,宽为8厘米的长方体,如果要在长方体外面糊纸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

(7)一个抽屉,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10厘米,做这样的2个抽屉,至少需要木板多少平方厘米

(8)一只鱼缸,棱长和为280cm,其中,底面周长为50cm,右面周长为40cm,前面周长为50cm,这只鱼缸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9)一块长方形铁皮长60厘米,宽40厘米,如图,从四个角上剪去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这个盒子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0)一张长方形纸,长96厘米,宽60厘米,如果把它裁成同样大小且边长为整厘米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几厘米可以裁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一、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

1、出示教科书第5页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然后同桌同学互相讨论,如何求(1)淘气有多少个苹果?

可能会出现两种解法:6÷2=3(个)6×1/2=3(个)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算式的意义,让学生明白这两个算式都表示求6的1/2是多少。

继续让学生求出(2)笑笑有多少个苹果?

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2、练习:

(1)教科书第5页“试一试”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讲评。

(2)教科书第6页“试一试”第2题。

先说说“九折”是什么意思?然后独立计算。

二、课堂练习。

1、教科书第6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在课本上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讲评。强调“先约分再计算”。

2、教科书第6页“练一练”第1、3题。

提醒学生认真读题。学生完成后再讲评。

3、教科书第6页“练一练”第4题。

先让学生完成,在说说解题思路。

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补充练习优秀教案

目标

使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比较类推,灵活计算从能力

教学及训练

重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仪器

教具

小黑板若干

教学内容和过程

教学札记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略)

2、笔算: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同练。

要求学生说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的注意点。

二、教学新课

1、变题导入

把+变为”x-=“比较有什么变化?

2、补充例题

(1)审题:这道题是几个分数相减?这三个分数的分母是否相同?能不能直接相减?必须先做什么?

(2)学生尝试练习,指名板演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共同订正。

板书:

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

+x-=

=+x=+

=x=

(3)比较:这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么样?

(4)归纳:(略)

3、补充练习:3x-=2x+=

指名板演,其余自练。集体评讲。

四、巩固练习:p121第6题第一列

五、全课小结:(略)

六、布置作业:课作:p122第7题

家作:p121第6题二、三列。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五年级数学评课稿

今天听了葛老师的同课异构课,通过与靳老师的教学设计相比较,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不同之处:

1、导入新知的不同。

2、资源利用的相异。

葛老师在教学新知识时,从生活垃圾统计表入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列出算式,然后提示运用转化的思想,经过通分化成同分母的分数进行计算,学生理解了方法,会说该怎样去做,但是在练习中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不会通分的,不会写格式的,不化成最简分数的,说明在计算时,不是光靠说就行的,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去实践,去发现学生的不足。在靳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练习量比较大,出错率也比较少,所以做题多一点还是很有效的.。

3、注重了算法的总结。

两位老师对于计算的方法都给予了语言总结。在这方面葛老师做的比较全面。她设计了表格去总结,然后填空,最后用“化异为同”,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去理解如何计算。

建议:

在课堂上教师说的再少一些,让学生在练习中去体会算法。这样他们的印象会更深刻一些。

THE END
1.11、能熟练地掌握1~5的基数的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比大小;第几(序数含义)以及数的分解,初步建立数感。 2、正确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3、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比较熟练的计算5以内加、减法。 4、在数数、认数、算数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中激发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ne5h1is.html
2.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反思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一:据我课前了解,我班20多名学生都已经学会了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也会根据具体情境正确地选择加减法(熟练程度有差异),但是对“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得数‘5’是怎么来的”之类的问题讲不出所以然,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反思。“1~5https://www.unjs.com/h/b/887720.html
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的减法》人教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的减法》 课题 1-5的减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方法 操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学光盘 课时目标 1、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5以内的减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减法算式的含义。 教 重 点 难学 点 重点:会用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口算方法。难点:进一步https://m.zxxk.com/soft/28581447.html
4.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1 2 3 4 5 【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00以内数的认识 ★小学数学第一册《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分数乘法整理和复习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https://shuxue.chazidian.com/s166385/
5.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的减法》含反思大班数学教案《5的减法》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进一步学习几种运用减法的情况,体验消去型、比较型、分合型减法,看三幅图列算式,感知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学习5的减法,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目标: 1、看三幅图列算式,感知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学习5的减法。 https://www.fuw.cn/jiaoan/42557.html
6.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宜城教育资源网www.ychedu.com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免费小学数学教案网1.认、读、写1~5各数,认识">""<"和"=",用">""<"和"="正确比较1~5各数的大小。2.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几)和序数含义(第几)。3.5以内数的组成。4.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http://sx.ychedu.com/SXJA/YNJJA/551914.html
7.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数学(人教版)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减法 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https://blog.csdn.net/houlinghouling/article/details/86672310
8.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的认识和加减法》篇2: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整理和复习 备课者 赵晓斌 学情分析: 学生在掌握了1—5的认识及相应的加减法后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归纳,由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较好,重点引导自主、合作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网。教学目标: 1、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通过整理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形成加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g45ogk1.html
9.陈雯婷(乐余中心小学)数学:《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小学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表达心中所想,完整呈现思考过程,其中既有前两课时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有本课对计算道理的解读。多幅不同作品的比较,异中求同,剥去外衣,直抵计算5/8+2/8的本质:5个1/8加2个1/8得7个1/8,是7/8。 三、方法迁移,发展能力https://www.zjgedu.cn/jyzt/ktzsy2022/zqnjskt/xx/content_154204
10.20192020(下)一(3)班语文教案姚荣秀1、学生基本情况 2、本册教学内容 3、本册教材分析 4、本册教学进度 5、本学期活动课计划 6、教学具体措施 7、本学期教学情况总评 8、课时教学设计 一、备课要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特别要注重学生学法的设计。 二、凡任课教师,必须超前一周进行备课,教案编写后必须经年级组长或教务主任签字后方可http://gysyzqdqxx.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id=1543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