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集体备课宁都县田头中心小学杨佳柳一、教学内容115各数的认识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30的认识和加减法。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3使学生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数的大小。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2、会区分几个和第几;3、掌握5以内的组成;4
2、、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5、理解减法的含义,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6、0的含义及加减法。难点:1、1-5的书写是教学的难点;2、认识符号大于等于小于,会正确的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3、准确的迅速的口算。四、编排特点115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太长,现拆分为两部分。原通用教材是一个数一个数地从数概念的各方面认识;在教学加减法的含义后,每认识完一个数就练习相应的加减法。这样小步子地进行教学,很扎实,符合当时的实际。现在如再一个数一个数认识,学生会没兴趣。所以,现在先集中认识15,再教学加、减法。(2)继承了重视数概念教学的做
3、法,从数概念的各个方面进行认识。2尊重学生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五、具体编排(一)15的认识主要内容:15的基数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比大小、序数、组成。115各数的基数含义及认、读。数数(两种以上的事物)4抽象出数4摆相应数量的实物(从3开始摆几何图形,增加兴趣,为学习几何知识打基础。)215的排列顺序。两个层次:(1)计数器:从2开始,每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再拔一颗出示的。(感知相邻两个数的关系)(2)点子图: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315的写法。(1)这部分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集中教学写数,确实有困难。造成困难的原因:对数字的结构、笔顺掌握很难(3写成m,0、
5、,小朋友排第几?课件:动态呈现买票过程。好处:符合生活实际。使教材更活、更生动,利用得更充分。使学生直观地通过人物位置的变化,体会顺序变化6几和几(数的组成)。(1)组成的重要性:数概念的重要方面。计算的重要基础。(2)两个层次:以的组成为例,借助操作帮助学生认识以内的组成。小组合作,摆小棒探索的组成。通过操作学习组成,把数的各种组成摆出来,帮助学生记忆。(二)加减法的初步认识主要内容:加、减法的含义、15的加减法。1加法的含义。(1)原通用教材:强调合并(小孩合气球,形象、直观),手势表示。(2)实验教材:仍重视含义。分为三个层次:情境引入、直观演示,体会含义。通过过程图进一
6、步说明含义。通过操作逐步感悟理解含义。主题图:有故事情节,素材更加丰富。情节具有连续性。2加法的计算。(1)原通用教材:借助数的组成来计算。习题、计算前复习。(2)实验教材:突出算法多样化,允许喜欢的算法。呈现了三种不同水平的算法。表明解决同一问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不要急于评价、暗示,保护自主发现的积极性,重自主选择。3减法的含义、计算编排同加法。(1)减法含义:强调含义:去掉。情境与加法呼应,是延续的:主题图、小丑图。目的:提高兴趣,在连续的故事情节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自然而然学数学。(2)减法的计算:与加法编排相似。(三)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与原通用教材相比,变化不
7、大。10的认识。(1)0表示没有:小猴逐次吃桃。0表示起点:尺子的0刻度。(2)情境图:原通用教材:杯子、静态。实验教材:小猴吃桃、动态。(3)好的做法:编故事、逐次贴卡片或课件动态展示。生动、有趣的情节,体会从有到无动态过程;更好理解0表示没有的含义;教材显得生动活泼。20的加减法。六、教学建议1教学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2提倡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减法教学目的:1通过活动,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在具体的情境和游戏活动中,体会减法的含义。3培养学生同桌合作学习,合作
8、操作的能力。4培养学生大胆猜想与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学重点:1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磁性小棒5根。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5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提示课题1口算(开火车),用卡片。师:小小火车开起来,请你开到我这儿来。(小朋友回答得很好,声音声音响亮,小火车又开起来了。)生答。2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加法问题?生答。(小朋友们个个都是小能手,发现了这么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你们看,还有这么多小朋友有不同的发现,这样好吗,等下课后小朋友们再一起交流讨论。3出示小星星奖章。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教师手上拿着什么?(生答)师:对,这些小
9、星星奖章要奖给在本节课里积极发言的金话筒、奖励给提出问题最多的小博士、奖励给专心听讲、虚心听取别人发言的小白鸽,大家有信心吗?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出示纸鹤图。(课件)(1)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们再来看一遍)(2)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听。(教师巡视,给发展水平较低的学生示范,我看到三个小朋友在玩三个纸鹤,最后一个小朋友拿走了一个纸鹤。你看到的是不是这样的?)(3)请交换,刚才听的小朋友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桌听听。(4)全班交流:好,下面谁愿意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全班同学听听?(5)小结:小朋友的想法都很棒,真了不起,他们是积极发言的金话筒,老师
10、给他们每人奖励一个小星星奖章。(6)一个小朋友拿走了一个纸鹤,拿走是什么意思?(生答)去掉也可以说成是减去的,是从几只纸鹤里减去了几只纸鹤。3只纸鹤用数字几来表示,拿走1只用数字几来表示?(师板书31),从3只纸鹤里减去了1只纸鹤,要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在3与1的中间写上减号)(师:指着“”这个符号是减号,表示从3只纸鹤里减去了1只纸鹤,一起读一次“减号”,这个式子读作3减1。)(7)3减1得几?(生答后完成等式,谁会读这个式子。学生齐读两次。)(8)在这个算式中“3、1、2、”分别表示什么,谁来说一说?还可以表示什么?(表示3只纸鹤拿走了1只纸鹤,还剩几个纸鹤?还表示3个小朋友在一起玩,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