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缸结构,特别是一种卡车驾驶室翻转液压缸结构,属于商用卡车驾驶室翻转设计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CN205117883U)中公开了一种矿用自卸车伸缩式套筒液压缸卸荷装置。此装置提供一种矿用自卸车伸缩式套筒液压缸卸荷装置,包括液压缸活塞、末级缸筒、导向套、末级活活塞杆,在液压缸活塞上安装有卸荷装置,其中卸荷装置是沿液压缸活塞运动方向设置;卸荷装置是在液压缸活塞上沿液压缸活塞运动方向设置有贯通孔,贯通孔内设有导向销轴,导向销轴在贯通孔的尾端为燕尾锥,导向销轴穿出贯通孔套有弹簧,弹簧外设有弹簧座,弹簧座外通过螺母将导向销轴固定。在使用时当油缸举升至最高点时,液压缸活塞上的卸荷装置与导向套相接触,打开卸荷阀使无杆腔的油液进入有杆腔,完成卸荷功能,保护油缸不再承受超大压力。
专利文献2(CN202966458U)中公开了一种卡车驾驶室翻转系统中翻转液压缸两端与卡车上安装支架的孔轴连接结构,液压缸活活塞杆杆头靠近连接轴一侧设有对称的向内凹的腔体,腔体内放置环型橡胶圈,环型橡胶圈同时与连接轴间隙配合连接。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金属与非金属弹性材料的接触消除噪音。
专利文献3(CN204775544U)中公开了一种重卡驾驶室双液压缸翻转系统,包括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主液压缸总成和副液压缸总成,两个呈对称结构的主油缸支撑焊接总成和副油缸支撑焊接总成,手动电动两用举升泵。双液压缸总成能够平衡驾驶室举升翻转时左右两边的受力,避免出现驾驶室举升翻转时左右受力不一致而出现的歪斜问题。车辆长期使用后不会出现驾驶室一边高一边低的情况,保证了驾驶室的姿态,延长了驾驶室的使用寿命。
对于专利文献1、文献2和文献3公开的系统,专利1公布的装置,是通过活塞设置贯穿孔,卸荷装置与导向套相接触,打开卸荷阀使无杆腔的油液进入有杆腔,完成卸荷功能,保护油缸不再承受超大压力。专利2中公开了卡车驾驶室翻转系统中翻转液压缸两端与卡车上安装支架的孔轴连接结构,通过金属与非金属弹性材料的接触消除噪音。专利3公开了一种重卡驾驶室双液压缸翻转系统,双液压缸总成能够平衡驾驶室举升翻转时左右两边的受力,避免出现驾驶室举升翻转时左右受力不一致而出现的歪斜问题。本课题研究中是通过控制活塞固定部位厚度方向尺寸使活塞在受力达到相应力值时活塞固定部位切断,即当此部位的剪切应力大于许用应力时,从此部位拉断。此时液压缸活塞、卡簧从活活塞杆上脱离。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商用卡车正常的翻转,同时实现驾驶室在碰撞过程中整体后移,为乘员在碰撞过程中获得尽量大的生存空间,我们需要开发一种既满足驾驶室翻转功能,又能在碰撞时具有溃伸功能的液压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卡车驾驶室翻转液压缸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卡车驾驶室翻转液压缸结构,包括连接在汽车底盘上的缸筒,所述缸筒内具有活塞部分,所述活塞部分分为活塞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贯穿活塞体的中心设置,所述活塞体和活塞杆紧密配合,所述活塞杆连接活塞体的端头部分上设置有用于将活塞杆固定在活塞体的卡扣部分,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驾驶室底部。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卡扣部分上还设置有卡簧。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缸筒连接在汽车底盘的位置相比活塞杆连接在驾驶室底部的位置更加靠近车头。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车驾驶室翻转液压缸结构,在卡车碰撞时,驾驶室向车辆后方移动,从而拉动活塞杆,而撞击产生的瞬时力可以瞬间将活塞杆从活塞体上拽下,因此,液压缸将不再阻碍驾驶室在碰撞过程中的整体后移,有效保证实现乘员生存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活塞杆从活塞体上脱离的示意图;
其中,1-缸筒,2-活塞体,3-活塞杆,4-卡扣部分,5-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一种卡车驾驶室翻转液压缸结构,主要解决商用卡车驾驶室翻转用液压缸在商用车碰撞过程中阻碍驾驶室向后运动导致乘员生存空间变小的问题,目的是开发一种既满足驾驶室翻转功能,又能在碰撞时具有溃缩功能的液压缸;
液压缸在卡车正常行驶时上下腔均有液压油,普通液压缸在碰撞时活活塞杆受到拉力,由于液体的不可压缩性,液压缸无法伸长。本新型液压缸在驾驶室碰撞中当活活塞杆受力达到一定力时,使液压缸活塞体与活塞杆脱离,实现液压缸上下腔连通,活塞杆可实现自由活动,液压缸将不再阻碍驾驶室在碰撞过程中的整体后移,有效保证实现乘员生存空间;
本实用新型一种卡车驾驶室翻转液压缸结构,包括连接在汽车底盘上的缸筒1,所述缸筒1内具有活塞部分,所述活塞部分分为活塞体2和活塞杆3,所述活塞杆3的一端贯穿活塞体2的中心设置,所述活塞体2和活塞杆3紧密配合,所述活塞杆3连接活塞体2的端头部分上设置有用于将活塞杆3固定在活塞体2的卡扣部分4,所述活塞杆3的另一端连接在驾驶室底部。
所述卡扣部分4上还设置有卡簧5。
所述缸筒1连接在汽车底盘的位置相比活塞杆3连接在驾驶室底部的位置更加靠近车头。
新发明液压缸通过结构尺寸的控制,实现了普通液压缸正常举升功能外,还有以下功能:1、商用卡车碰撞时,活活塞杆在一定拉力作用下,活塞体2与活塞杆3分离,活塞杆3自由运动,液压缸将不再阻碍驾驶室在碰撞过程中的整体后移,有效保证实现乘员生存空间;2.也可以通过活塞固定部位厚度方向尺寸控制活塞与活塞杆分离的相应力值,确保活塞杆在碰撞发生时与活塞脱离,保证了正常使用的可靠性。
如图1或图2,在液压缸碰撞时活塞杆3受到瞬时拉力时,液压缸有杆腔的液体受到压缩,由于液体不可压缩,外力全部作用在液压缸的活塞体2上,活塞体2将力传递到固定的卡扣部分4上,卡扣部分4通过卡簧5固定在活塞杆3上。使得固定卡簧5的后端活塞杆3端部受到剪切力作用。通过控制活塞体2固定部位厚度方向尺寸使活塞体2在受力达到相应力值时活塞体2固定部位切断,即当此部位的剪切应力大于许用应力时,从此部位拉断。此时液压缸活塞体2、卡扣部分4、卡簧5从活塞杆3脱离(参见附图2)。液压缸有杆腔和下腔相通,油液相通。此时,由于活塞体2已脱离活塞杆3,活塞杆3能自由运动,在碰撞将无任何阻碍作用。活塞杆3在受到外力小于碰撞受力时,液压缸能够正常工作,不影响液压翻转机构的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