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零态LT,作者|秦天宇,编辑|胡展嘉
新能源、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快速发展,汽车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本文是该栏目12篇,聚焦小米YU7能否创造SU7神话。
年轻人的第一辆SUV要来了?
12月9日,工信部公示了小米汽车全新SUV车型小米YU7,其延续SU7的设计语言,车头为封闭式设计,车尾则采用贯穿式设计,并且同样采用后包围造型风格。
尽管12月9日,新款秦PLUS、阿维塔06、零跑B10等新车也一同公示,但这些产品的热度均不及小米YU7。在微博平台,“小米YU7”的话题位列热搜榜第一,并且在榜16个小时,阅读量高达1.2亿、讨论量10.2万。显而易见,小米YU7延续了小米SU7的热度,具备再次成为爆款的潜力。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小米汽车正受困于产能天花板,并且纯电SUV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特斯拉也将推出新款ModelY,小米YU7面临的挑战其实也很大。
由于汽车价格不菲,消费者决策十分谨慎,往往倾向于选购头部车企推出的产品。在此背景下,因品牌影响力有限,大部分新势力造车之初,都需要经历漫长的蛰伏期。
比如,小鹏汽车创办于2014年8月,2018年1月发布首款公开发售的车型小鹏G3。官方资料显示,2018年~2020年,小鹏汽车销量分别为482辆、1.66万辆、2.7万辆,虽然稳步攀升,但和传统造车巨头动辄数十万乃至数百万辆的年销量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有鉴于此,雷军在小米SU7上市前也感到担忧。2024年12月,接受《面对面》采访时,雷军表示,“特别担心一上来不火,大家都不买”。事实证明,雷军的担心毫无必要。与一众造车新势力经历漫长的蛰伏期形成截然反差,小米汽车一经问世,就成功打开市场。
2024年3月28日,小米召开小米汽车上市发布会,正式发布定位中大型纯电动轿车的小米SU7,拥有双电机和单电机版本,可选73.6kWh以及101kWh电池,售价区间21.59万元~29.99万元。
▲图源:懂车帝
上市后,小米SU7预订量扶摇直上,开售4分钟大定破1万台,27分钟破5万台。此后,小米SU7的销量持续攀升。懂车帝数据显示,2024年9月~11月,小米SU7销量分别为1.36万辆、2.07万辆以及2.31万辆。
小米官方商城显示,现在锁单,小米SU7标准版预计22~25周后,也就是2025年中才能交付,大量车主仍在排队等待中。
▲图源:小米
小米SU7之所以创造如此亮眼的商业神话,与产品极具性价比有直接联系。比如,小米SU7标准版零百加速仅5.28s、最高时速210km/h、峰值功率220kw,售价仅为21.59万元。对比而言,Model3焕新版的零百加速为6.1s、最高时速只有200km/h、峰值功率仅194kw,售价却高达24.59万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小米SU7问世时,市面上主打高性价比的特斯拉“杀手”并不罕见。极氪007、智界S7、小鹏P7i等产品均是Model3的竞品,这些产品的性价比并不弱于小米SU7。
在此背景下,小米SU7可以持续爆火,其实也离不开小米品牌以及雷军个人IP的强大势能。
多年深耕消费电子赛道,小米品牌树立了“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形象,深得消费者信赖。小米汽车不需要再经历多数造车新势力都难以避开的漫长品牌建设期,直接就可以打开市场。
极高的性价比、出众的品牌实力以及雷军的强大个人影响力等优势综合作用下,小米SU7正冲击新的销量目标。官方资料显示,2024年11月~12月,小米SU7计划实现月产量2.4万辆的目标。2024年,小米汽车的销量目标为13万辆,远超最初定下的10万辆目标。
不可否认的是,年销量破10万辆的小米SU7已经足够出色,但一款车型并不足以支撑起一个成熟的汽车企业。如果接下来小米汽车希望迈上新的台阶,那么其不能仅仅止步于小米SU7。也正因此,小米计划于2025年中推出全新SUV车型小米YU7。
▲图源:头豹
头豹研究院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SUV车型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的42.2%。此后几年,中国SUV车型销量不断增长,2023年前十一个月,销量占比达50.7%。显而易见,因具备大空间、强动力以及良好的越野性能等优势,中国消费者愈发青睐SUV车型。
此番切入SUV赛道,小米YU7延续了小米SU7“量大管饱”的产品理念。车身尺寸方面,小米YU7重2.4吨,长约5米、宽约2米,高约1.6米,轴距约3米,定位中大型SUV。
▲图源:工信部
配置方面,目前公示的YU7车型搭载双电机,前后电机峰值功率分别为220kW/288kW,略高于SU7MAX,最高时速可达253km/h。电池方面,小米YU7将搭载宁德时代生产的三元锂电池。
结合来看,目前公示的车型或为次顶配或是顶配版的小米YU7,对比同样定位的特斯拉ModelY,优势明显。
2024款Model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的长约4.75米、宽约1.92米、高约1.62米,轴距约为2.89米,定位中型SUV。考虑到大部分消费者都希望SUV提供更大的空间。在尺寸方面,2024款ModelY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明显弱于小米YU7。
▲图源:特斯拉
性能方面,即便是ModelY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的前后电机峰值功率也不过219kW/220kW,功率重量比为243马力/吨,同样低于小米YU7287马力/吨的功率重量比。
有鉴于小米SU7各版本售价较同级的Model3均低了一个段位。小米YU7的售价或许也会继续瞄准ModelY,再次上演“田忌赛马”的好戏。
正因为小米YU7瞄准的SUV市场空间更大,小米对明年小米汽车的销量有了更高的期待。36氪报道,2025年,小米汽车销量目标为36万台,为2024年销量的三倍。
据了解,小米汽车工厂一期年产能为15万辆,主要用于生产小米SU7。因供不应求,目前该工厂已经开始双班生产,10月产能达2万辆,产线利用率已接近200%。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小米YU7面临的挑战也不小。
▲图源:DominBRNMN
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底层配置高度趋同,2024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竞争的“赛点”已经从价格战转向了高阶智驾。目前,理想、华为、小鹏等车企都靠端到端技术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对比而言,由于起步较晚,小米汽车的端到端技术则进展缓慢,目前仍处于定向邀请内测阶段,距离全面推送遥遥无期。
考虑到差异化的智驾技术愈发成为说服消费者买单的关键诱因,如果仅仅有高性价比的产品和雷军的IP带动,小米YU7或许很难持续赢得消费者。
总而言之,对于小米这样一个入局较晚的造车新势力来说,仅凭小米SU7一款产品,就成功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实属不易。但在讲究规模效应的汽车行业,小米目前取得的成绩还远远不够。接下来,小米汽车瞄准了市场容量更大的SUV赛道,希望靠空间更大的小米YU7拓宽市场影响力,确实眼光独到。
小米YU7的优势与SU7如出一辙,均为时尚的外观、强悍的配置以及雷军强大的个人影响力。不过,纯电SUV市场环境与轿车市场截然不同,不光蛰伏着诸多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并且愈发依赖差异化智驾技术吸引消费者。
如果能尽快补足短板,小米YU7或许能够复现SU7的光彩。
快报
2024-12-1323:03
国内期货夜盘收盘跌多涨少,玻璃跌超4%
2024-12-1323:01
麦肯锡同意支付6.5亿美元,了结美司法部阿片类药物刑事调查
2024-12-1322:58
纳斯达克指数盘中创下历史新高
2024-12-1322:57
2024-12-1322:54
商务部:要大力提振消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
2024-12-1322:47
美国联合健康集团:高管枪杀案嫌疑人并非公司客户
2024-12-1322:45
浦发银行副行长张健担任浦银安盛基金董事长
2024-12-1322:43
博通盘初涨超20%,正在与三家大型云客户开发定制AI芯片
2024-12-1322:41
日本北海道将从2026年起征收住宿税,预计每年税收可达45亿日元
2024-12-1322:40
汇绿生态:拟向钧恒科技增资实现控制,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024-12-1322:35
博世与美国商务部达成初步协议,将获2.25亿美元芯片补贴
美国天然气期货日内跌超3%
2024-12-1322:34
珠海中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拟发生变更
2024-12-1322:33
美股开盘:三大指数小幅上涨,博通涨超18%总市值升至1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