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芯片2024年终盘点

影响解读:智能座舱与电动化趋势深度融合,推动汽车从传统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空间”转变,为用户创造全新出行体验。

TOP6多家国际科技巨头加码汽车SoC领域

影响解读:科技巨头入局使得市场竞争进一步升温,多元化芯片方案为车企带来更多选择空间,国际市场格局愈发复杂。

新闻事件:2024年,芯驰科技X9H2.0G芯片开始量产,并跻身Canalys发布的《中国智能座舱SoC厂商领导力矩阵》冠军位置。

影响解读:国产厂商在核心技术与供应链稳定性上快速提升,与国际巨头竞争态势愈发激烈,为自主品牌提升底层“芯”实力打下坚实基础。

新闻事件:高通在CES2024上展示第四代骁龙座舱平台,包括性能级、旗舰级及至尊级芯片,为车企提供多档次选项。

影响解读:高通持续引领座舱SoC技术迭代,其8295系列在2024年依然被多家国际与国产车企广泛应用,强化高通在市场的主流地位。

新闻事件:2024年10月,联发科推出全球首款3nm制程的智能座舱芯片CT-X1,其性能全面超越高通8295,将于2025年量产。

TOP8:杰发科技AC8025

上榜理由:AC8025已实现百万级量产,满足多家车企中量级车型需求,强调快速启动、HMI优化与广泛兼容性。

TOP7:芯驰科技X9H2.0G

影响解读:性价比与量产灵活性助推国产品牌快速导入智能座舱功能。

TOP6:芯驰科技X9CC

上榜理由:X9CCCPU算力约200KDMIPS,NPU40TOPS,在AI计算力方面有优势,接近高通8295水准,为国产替代方案提供强劲实力。

TOP5:AMDV2000A系列

上榜理由:AMD以7nmZen2+Vega架构加入车规赛道,提供高性能计算与GPU能力,满足高级娱乐与可视化需求。

影响解读:AMD的加入给车企在高端娱乐化座舱方案上提供更多选择,推动市场多元发展。

TOP4:芯擎科技“龙鹰一号”

影响解读:“龙鹰一号”在性能、安全、规模化量产方面取得突破,提升国产芯片国际竞争力。

TOP3:英特尔SDVSoC系列

影响解读:英特尔以SDVSoC为载体,将PC级AI与可扩展的Chiplet技术带入车规领域,支持生成式AI、高清视频通话、电子后视镜和PC游戏等多种场景,丰富智能座舱生态。

TOP2:联发科CT-X1

上榜理由:CT-X1作为全球首款3nm车规座舱芯片,CPU算力约260KDMIPS,NPU46+TOPS,可支持10屏并发和130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性能较高通8295提升约30%。

影响解读:CT-X1树立了旗舰性能新标杆,为2025年大规模量产铺路,体现联发科在AI与制程上的领先布局。

TOP1:高通骁龙8295

上榜理由:高通骁龙8295在2024年成为智能座舱芯片主流标配。5nm工艺、CPU/GPU/AI性能大幅提升,相较前代8155CPU算力提升2倍,GPU提升2-3倍,AI算力提升8倍,被广泛应用于奔驰E级、吉利银河E8、小鹏X9、蔚来ET9、小米SU7、极越01、零跑C10等多款车型。

影响解读:8295的成熟度与广泛应用,为高分辨率多屏座舱和生成式AI应用奠定基础,是舱驾一体化应用的开端。

这种架构创新将帮助车企快速迭代软件与功能模块,并在满足安全与实时要求的同时,实现更优的资源调配与性能释放。

TOP8:高清显示与3D-HMI普及

4K/8K及3D-HMI广泛应用,使高精度显示成为座舱标配。高性能GPU和NPU协同渲染,实现流畅、细腻的图形界面和可交互3D场景。

TOP7:情感智能与多模态设计进阶

智能座舱的体验升级不再只局限于人机命令和机器反馈,而是朝着情感智能方向拓展。

生成式AI及大模型的加入,为车载语音交互、表情识别、情感感知带来新可能。多模态设计(图像、动效、视频、音效)协同呈现,让功能表达更直观友好。座舱不仅是信息载体,更是陪伴与理解用户情绪的“伙伴”,从而构建更人性化的人机交互关系。

TOP6:AI本地化与多模态感知

随着车内需求从简单信息显示走向全方位智感交互,本地AI算力的重要性提升。本地化AI无需过分依赖云端,减少延迟与网络不稳定因素影响。

高通骁龙8295的30TOPSAI算力与国产芯驰X9SP的8TOPS为代表的本地AI加速器,让座舱能快速识别语音指令、手势动作及面部特征,实现DMS(驾驶员监测)、FaceID、全时语音唤醒、手势控制等功能,使交互更加自然迅捷。

TOP5:Chiplet技术助推高性能与降成本

TOP4:AR/VR与多屏沉浸式交互

AR-HUD、全舱多屏显示以及4K/8K超高清分辨率在2024年愈发普及,结合3D-HMI(HumanMachineInterface)技术,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人机交互体验。

TOP3:舱驾融合与OneChip方案

TOP2:生成式AI赋能与大模型普及

生成式AI和大模型技术的加入,使智能座舱从传统的信息显示平台进化为具备智理解读的“第三生活空间”。

小鹏XGPT、吉利星睿AI座舱等基于大模型的方案为用户带来自然语言对话、智能推荐、场景化服务等深度体验。生成式AI的广泛应用不但优化人车交互的自然度,还使座舱具备了情境理解与动态适应的能力。

TOP1:算力全面升级与先进制程导入

先进制程(5nm、4nm、3nm)为这一趋势提供技术基础。高通骁龙8295、联发科CT-X1等产品通过先进制程实现更佳的性能和能效,为车内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提供支持。

2024年智能座舱芯片的技术趋势集中于算力提升、生成式AI赋能、舱驾融合、AR/VR与多屏沉浸体验、Chiplet降本增效、本地AI多模态感知、情感智能、高清3D界面以及架构创新。这些趋势推动智能座舱从“信息中心”向“智慧空间”转变,为车企与用户创造全新价值。

2024年,智能座舱芯片行业在技术、市场和应用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球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新能源汽车普及、消费者对个性化体验与高端交互的需求,推动座舱SoC算力全面提升,先进制程(5nm、3nm)与Chiplet技术加速落地。英特尔杀回智能座舱芯片市场,英伟达从自动驾驶芯片领域进军舱驾一体,挑战高通猛龙过江。国际巨头与国产新锐在性能、功耗与本地AI算力上展开激烈竞争。国产厂商凭借核心技术与供应链稳定性群雄并起,资本热潮及IPO进程显示其快速成长。

随着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智能座舱芯片迈向高性能、多元竞争与创新深耕的新阶段,为未来汽车智能化进程打下坚实基础。生成式AI与大模型为车内人机交互赋能,AR/VR、多屏融合、3D-HMI、情感智能等体验升级,将座舱从信息中心转变为智慧空间。

展望未来,智能座舱芯片将成为未来汽车智能化的重要驱动力,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安全、舒适和个性化的驾驶体验。在国际巨头和国产厂商的共同努力下,智能座舱行业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更大的飞跃。

THE END
1.全年有望突破3100万辆中汽协:新能源销量预计1300万辆汽车浏累计来看,1-11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445.9万辆和2443.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3%和5%。与之相比,商用车市场不容乐观:11月份,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2.7万辆和31.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2.8%和5.6%,但同比分别下降15.7%和13.9%,累计来看同比分别下降了6.2%和4.4%。 http://www.auto-first.cn/news/story_281551.html
2.乘用车新车的分级测算探讨11月*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推动中国乘用车内需强增长 *车市相对楼市的发展潜力巨大,需要更多政策支持 *2024年1-9月新车降价分析 *2024年1-9月全国汽车市场召回状态跟踪 *欧盟车市跟踪 -坚决反对欧盟的电动车反补贴政策 *俄罗斯乘用车市场跟踪-2024年8月 *复盘看股市暴增能否迅速拉升车市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45252941314916890
3.购置税减半提前启动?1月汽车价格战,将从15万元内开打乘联会的崔东树和瑞银中国的巩旻都放出了大招 - 明年1月份又要打价格战了 !而且这次主战场就在15万以内。这事儿啊,可把我给乐坏了,咱们消费者有口福了!1.价格战为啥又要来?特斯拉这个老神仙,今年1月份就率先打响了价格战第一炮,比亚迪马上跟进。搞得新能源车市场那叫一个热闹!8月份稍微消停了一会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014901875705352&wfr=spider&for=pc
4.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3年7月全国二手车市场深度分析互联网数据8月份极端天气的变化使得市场走势不强,后面还有4个交易日,预计本月交易量在155万辆左右,环比下降1.4%,月度同比增长5.6%。 2023年7月细分市场变化情况 2023年7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157.22万辆,交易量环比增长2.53%。基本型乘用车共交易92.44万辆,环比增长1.84%,同比增长8.76%;SUV 共交易20.56万辆,环比增长5.09https://www.199it.com/archives/1648635.html
5.2024年汽车行业2025年展望:似曾相识燕归来,春风拂柳吐新芽我们预期中国乘用车零售销量将从 2024 年的 2,354 万辆同比下滑 2%到 2025 年的 2,308 万辆,主要因为 2024 年 8 月开始加码的以旧换新政策提前透支了部分需求。尽管经济面临挑 战,但中国汽车销量已经连续两年超预期,我们认为 2025 年中国汽车消费韧性仍将好于部 分投资者的预期。 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21009068bf2e86661d29d2c171a.html
6.国际经贸短讯(2024)15期总第81期欧盟统计局网站8月2日报道,2023年,欧盟注册了150万辆新型纯电动汽车乘用车,总数达450万辆,比2022年(300万辆)增长了48.5%。2023年,纯电动汽车在新注册汽车中的占比达14.6%。这标志着欧盟电动汽车普及率的持续快速增长。纯电动汽车在新注册汽车中的占比在2018年之前一直低于1%,但在过去4年中显著增长,2020年上升至http://mch.changsha.gov.cn/mcfw/jmxx/sjjm_1/202408/t20240822_11571745.html
7.三六零(601360)个股概要股票价格最新资讯行情走势此前一直喧闹的“百模大战”首次实现“多模合体”,这是记者在8月1日举办的ISC.AI 2024第十二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人工智能峰会上,获得的大模型竞合新现象。 这次大会上,三六零、商汤、智谱等国内大模型主流玩家一齐亮相。其中,三六零开放安全卫士、安全浏览器、搜索、智能硬件四大国民级场景,打造新一代AI产品“AI助手https://www.laohu8.com/stock/601360
8.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2016年启动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 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 ·8个铁路领域首批社会资本投资示范项目已向社会公布 >>更多 贸易统计 ·2023-2024财年缅甸吸引外资6.61亿美元 ·外交部:开放的中国是全球发展繁荣的重要引擎 ·2024年1-2月我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合作情况 http://www.chinaidr.com/
9.硬刚特斯拉,小米上演SU度YU激情头豹研究院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SUV车型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的42.2%。此后几年,中国SUV车型销量不断增长,2023年前十一个月,销量占比达50.7%。显而易见,因具备大空间、强动力以及良好的越野性能等优势,中国消费者愈发青睐SUV车型。 ▲图源:小米 此番切入SUV赛道,小米YU7延续了小米SU7“量大管饱”的产品理念https://www.lanjinger.com/d/246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