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使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

2、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3、通过观察等实践活动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具准备

学具:小棒、圆片等。教具:课件。

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

1、听说你们班的同学很棒!我带来两道口答题。看看谁答得又快又对?

2、出题:

1、2、3、4、5、6、7、8、9、

1——9的自然数中,单数多还是双数多?为什么呢?

2、3、4、5、6、7、8、9、10、

2至10呢?原因是?

3、归纳、最好能引出:()开头,()结尾。(你们主要看两端)

3、灯片:

上两图中,哪种图形的个数多些?你们答得又快又对?有什么决窍呢?(看两端。)

4、提出质疑:真只看两端就可以了吗?

出示一行无序排的图形。首尾相同,中间不同。

4、思考:

灯片:上图为什么不能一眼看谁多些出来?

归纳:中间要有规律。什么规律?一个什么,又另一个什么?(补动作相间)这叫什么?(相间、一个隔一个)补充(也要看中间是否相间)

二、看图学习,自我探究。

1、带着体会,我们来参加一个动物王国的文艺活动。

2、灯片:看看动物在干什么?

图上有没有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

谁说说(相互说说)

3、孩子观察得是否真的对呢?请你们两人一组拿出卡片出来。填一填

4、发现了什么:总是多一?哪里多一?谁比谁多一?两端多一?两端的比中间的多一?

5、孩子们真聪明,你们能在纸上画一画多一的图吗?

谁来说说你画的?

师也可示范的念出来:方、圆、方、圆……

6、你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间隔规律现象

自由说说、指名说说。

三、练习巩固,实际运用。

1、图上哪种物体多?

2、哪种树多?(图上)

出题:河堤的一边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这一段河堤的对岸也这样栽。共要多少棵桃树?

3、出示锯木头。出题:把一根木头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如果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两人说说。

四、思维训练。

1、国庆节摆花。

30盆大花。听说在每两盆大花中间要摆一盆小花。(或两盆小花)不知要准备多少盆小花?

如果要两端是小花呢?

我去赏花。走到第10盆是什么花?

2、排队形比赛

3男3女3男2女

要求是每个女孩子总站在两个男孩子中间。

五、小结:

1、圆形的间隔规律。

2、总结全课。

3、课外作业。

数一数,计一计

物体数量物体数量

兔子蘑菇

夹子手帕

一个接一个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接、再”等13个生字和单耳旁1个偏旁,读准多音字“觉”的字音;会写“过、各”等7个生字和横折折撇1个笔画。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看看图画里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她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突然听见大人叫她们赶快回家,她们是怎样做的?怎么想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一个接一个》。

2.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对照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后生字圈画出来。

2.同桌之间互读生字,抽查检验,查漏补缺。

3.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正音校错,范读生字,学生跟读。

4.讲解多音字“觉”。“感觉”中读“jué”,在本课诗句中,和睡眠有关,应读“jiào”。

三、指导朗读,读好长句

1.划分课文小节。(共四小节)指名分段朗读,教师相机正音。

2.挑出文中长句,重点指导朗读,学会用划分符号“/”划分长句。

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正和小伙伴们/玩着跳房子,操场上/却响起了上课铃声。2.按要求填空。

课文一共划分为小节,第一小节共有句话。

四、走进诗歌第一小节

1.自由朗读第一小节,读熟诗歌。

2.这一小节讲了什么?(“我”正在玩,大人叫“我”快回家睡觉)

3.从这一小节中可以看出“我”怎样的情感变化?可以画一画表情。

正玩着踩影子高兴听到大人叫着:“快回家睡觉!”不情愿不过,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心情好转

4.带着这样的情感变化来读一读第一小节。指导读好“唉、啊”。指名朗读。

5.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6.引导学生想象“我”会做哪些有趣的梦呢?(有时候看似烦恼和无聊的事物,也蕴含着乐趣。)

文中的小朋友正玩着,就听见大人叫着:“!”她再多玩一会儿。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的梦呢!

五、学习生字,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复习生字,每个字读三遍,口头组词。

2.学习“过”“各”“种”“样”,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加一加:种=禾+中样=木+羊

换一换:冬口各还不寸过

3.

梳理笔顺,走之旁是三笔,书空练习,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生字,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5.齐读生字。二、走进诗歌,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1.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数数一共有几句话。

2.小作者先是在做什么呀?是谁叫醒的呢?这时她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3.这一小节讲了哪些内容?(读诗歌,感受心情的变化,仿照第1小节画心情图。)

4.第三小节。(同第一、二小节教学方法)

5.看表情变化图,带着感情认真朗读第一、二、三小节。

6.齐读第四小节,两个问号表明小作者的疑问,你能回答她吗?(学生自由表达)

7.结合课后第1题,引导学生尝试着说说自己的经历,感受“我”的好奇。

8.带感情朗读全文。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伙、伴、这”。

左右结构:“伙、伴

”,可以作为一个词来理解记忆。

半包围结构:“这”,用换一换的方法,过寸文这,注意走之旁为3笔写成。

2.理清笔顺,书空练习。

过、这:先里头再外头;“这”字中“文”的捺画变为点。

4.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四、课堂小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教学板书]

3一个接一个

踩影子—回家睡觉—做各种各样的梦

做好梦—起床上学—见到小伙伴

玩跳房子—上课了—听老师讲故事

一个接一个快乐、有趣的事情

关键词:初一年级数学教学潜能生

实行义务教育后,初一年级数学“潜能生”占有相当比例,生源素质偏差的普通农村初中,状况更是令人担忧。小学数学主要是四则运算,思维单向,学生一进入初中,知识内容发生了质变:一是用“字母”为主的符号表示数,二是建立有理数概念,引进了负数等等。好多知识需要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事实上,很多学生思维能力无法跟上这个飞跃,感到学习很“吃力”,有部分学生就视数学为畏途,产生自卑感,出现兴趣偏差,这是产生初一年级数学“潜能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初一年级数学“潜能生”的成因

1.基础知识不过关,知识系统无序

小学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数学体系的严谨性,运算的精确性,推理的逻辑性,要求学生必需有扎实的基础。事实上,一部分小学毕业生数学知识根本不过关,该记住的知识没有记住,该掌握的内容没有掌握。如对小学数学中的分数运算、应用题、一些简单的面积公式等认识相当肤浅就进入初中,有数的观念,但不能对数及其运算从具体的对象中抽象出来。没有很好地完成从具体的数过渡到抽象字母表示数,没有从小学阶段应用题的算术法中解脱出来。而在初一年级代数中列方程解应用题就要求将所设的未知量视为已知量,还要用未知量表示已知量,由于没有把事实上的未知量转化为已知量,造成列方程解应用题学习的困难。

2.学习习惯不良,学习上无恒心毅力

“潜能生”往往有些不良的学习习惯,表现为:第一,课前无预习,课后无复习;第二,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易分神,小动作多,坐不住;第三,作业马虎,易分心,错了不及时订正,订正不求理解;第四,思考问题只求表面,不求甚解;第五,学习无计划,无目标。第六,学习上浅尝辄止,无恒心毅力。

二、防止和转化对策

鉴于初一年级数学“潜能生”形成的多方面的原因,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防止和转化初一年级数学“潜能生”谈几点对策。

1.注重衔接,完善知识结构

数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有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潜能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新知识接受能力不强,久而久之就成了课堂上的“陪客”。因而,新生入学,做好中小学知识衔接,结合新课内容,做好加强旧知识的复习是防止和转化“潜能生”的先决条件。作为教师应当把“潜能生”在作业、试卷中基础知识的错误,摘抄下来,从错误的档案中发现问题,研究各自的知识缺漏,对“潜能生”进行有针对的补缺、纠正,完善知识结构。

2.循序渐进,培养学习习惯。

青少年时期,克制自己的能力比较弱。特别是刚进入初中的初一年级学生思维过程稳定不足,缺乏周密的思考和理解,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后作业独立思考差,再加上小学生习惯于机械记忆,对教师依赖性强。因此教师应加强教育,不急不躁、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先预习后复习再作业的习惯。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这是防止和转变“潜能生”的必要措施。

3.个别辅导,增强学习自信心

一贯的成绩差异直接导致了大多数“潜能生”的自卑情绪,对这类学生教师应用自己的关爱之情去唤起他们的自信心,应通过个别辅导向他们了解知识“卡壳”的原因,进行必要的补讲和耐心开导,对于他们作业、答问中的错误要循循善诱,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善意地诱导他们不断觉悟,使学习积极性与日俱增,使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事实证明,个别辅导优于集体辅导,因为它可以使学生倍感教师的温暖,从而调动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是转化“潜能生”的主要措施。另外让“潜能生”与优秀学生结对,也不失为转化“潜能生”的一种好的方法。

总之,只要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并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弄清“潜能生”实情,对症下药,持之以恒,防止和转化“潜能生”、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是完全可能的。

参考文献:

1.朱惠英.搭建有效平台.培养反思能力[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6年05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对趣味性较强的内容,会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需围绕授课内容,设计相应的情景式教学计划,使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对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较大作用。笔者便是由体验式教学法入手,对其女刚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展开论述。

一、创建平台,在体验中学习

二、设置情境,让趣味与知识共存

学生可以在这种不断体验式的学习情境中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而且最主要的是让可以学生灵活地将平时所学的知识全部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例如,在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时,课上,教师可以利用“超市购物”的生活情景走进课堂。利用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作用,自己买东西,自己计算。这样可以将数学知识和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培养正确的学习知识,不断地应用知识,最后可以很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在愉快的学习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

三、设计课堂实践课题,使数学知识“活”起来

四、注重引导内容设置,使学生学会思考

工作计划

1.

高中数学课程教材分析

高中数学课程教材选用的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按课程内容分为以下模块:

模块

占比

函数与导数

28.7%

数列

8%

三角函数

10%

立体几何

14.7%

解析几何

概述与统计

15%

其它

8.9%

高中三年课程进度总体计划如下:

年级

学期

教材

1

必修1、必修2

2

必修3、必修4

必修5、选修1-1(文科生)/选修2-1(理科生)

选修1-2,选修4-4(文科生)/选修2-2,选修2-3(理科生)

第一轮复习

模块化训练+强化训练

本材料结合高中三年的课时计划,编写高一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计划,旨在通过合理课程教学进度安排,达到有的放矢,扎实学生学习基础的目的。

2.

高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

1)

坚持“‘四备’兼顾”的备课方式

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课程资源

2)

充分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第一、预习检测。

第二、

课堂检测。设置的题目难度深度一定比预习检测部分要更难更深。此部分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在课前做。从此处开始分“才”完成,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提前尝试着做,做题慢的同学可以先不必看,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自行决定。

第三、

拓展延伸。这里出现的题目属于拔高题,一般很少有学生在课前能够做对,所以此处也不要求学生课前做,当然不排除有的同学想要挑战一下,这是提倡并且大力表扬的。

第四、

反思总结。学生利用这部分一方面可以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对自己本课题从预习探究到课堂探究各个环节进行反思,便于日后改进。

第五、

3)

注重分层适度的作业设计和训练

有效的作业是有效课堂的延续与补充,它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无效的作业将给学生增加负担,使其疲于应付,养成“抄袭”作业的恶习,甚至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精心设计作业是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保障。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接受能力的不同,布置弹性作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尝试破解往年的高考试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保持长久的数学学习热情和学习干劲。

4)

严抓作业质量

针对必做题,要求学生项项过、题题过,坚决杜绝抄袭作业现象

5)

做到课后教学反思

上完课之后需要思考三个问题:我这节课上得如何有没有要纠正与改进的?有谁的课比我还优秀?怎样上这节课更好、最好?并在学案、备课笔记上做好记录,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6)

落实好备课电子化

为加快对试验课的理解和掌握,积极探索教改进程,建立备课组资料库,备课组成员要积极借助网络信息收集和筛选资料存库,发挥集体智慧,在备课组会议上整理,及时应用到具体教学中。注重学案导学,编好用好导学案。

7)

积极听课,认真改进。

注重研究教师如何讲、注重研究学生如何学,积极推进新课改,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交流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

3、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扎实基础的同时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5、落实抓好平时的一周一限时训练,一周一综合,注重知识的渗透

6、落实竞赛辅导:主要利用下午拓展课程进行辅导。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日期

课时量

教学内容安排

备注

9月1日、9月4-8日

5

初高中数学衔接内容

9月11日-9月15日

必修一

1.1集合,讲评习题

3

9月18日-9月22日

1.2函数及其表示,周练

4

9月25日-9月29日

1.3函数基本性质,周练

9月30日-10月8日

2.1指数函数,国庆

6

10月9日-10月13日

2.2对数函数,周测

7

10月16日-10月20日

2.3幂函数

8

10月23日-10月27日

3.1函数与方程

9

10月30日–11月3日

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周测

10

11月6日-11月10日

必修2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周测期中考试

11

11月13日-11月17日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2

11月20日-11月24日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3

11月27日-12月1日

2.1空间点、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

14

12月4日-12月8日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

15

12月11日-12月15日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周练

16

12月18日-12月22日

3.2直线的方程

17

12月25日-12月29日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周测习题讲解、周测

18

1月2日-2018年

1月5日

4.1圆的方程

19

1月8日-1月12日

4.2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20

1月15日-1月19日

4.3空间直角坐标系

21

1月22日-1月26日

期末复习

22

误区一:师生思维对话形式化

1.案例

教学“9加几”一课时,教师出示“9+4=?”后,让学生说说可以用哪些方法解决问题。这时有学生说“用小棒”,其他学生也跟着说“用小棒”,教师便指名学生回答是怎么用小棒解决问题的。生1:“摆9根小棒,再摆4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3。”生2:“9加4就等于13。”生3:“看出来是13。”生4:“先摆10根小棒,再摆3根小棒,合起来是13。”……由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用“凑十法”解决加法算式,所以教师听完生4的发言后感到很高兴,赶紧说:“生4的方法就是‘凑十法’,先将4根小棒分成1根和3根,9加1等于10,10再加上3就是13。”……

2.分析

(1)为对话而对话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在直观形象阶段,语言表达能力较低,对于解题的思维过程很难用语言进行表述。因此,低年级教师常出现的一个误区是学生不会表达就没必要表达,会解题就行。这种误区让低年级学生丧失了部分话语权,实际上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如上述案例中,有的学生通过数小棒得出13,有的学生通过推理得出13(如6+4=10、10+3=13等方法),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正是算法多样化的体现。而教师强调的“凑十法”只是实现了算法的优化,不能剥夺学生选择方法计算的权利。

(2)对话倾向于优等生

思维敏捷、灵活的学生在与教师的对话中常占优势地位,教师也较容易忽视思维落后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还存在插嘴的习惯,学生没有思考周全便从众地说出答案,教师问其思维过程自然说不出来,可是优等生并不代表全体学生的想法。如上述案例中,生4作为优等生说出了教师期待的思维过程,因而教师并未追问而是马上草率地总结这样的方法是“凑十法”,思维落后的学生真能掌握此方法吗?事实上,这节课对于学困生来说并没有收获,仍然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加法算式。

3.反思

上述案例反映师生对话的过程,但仔细思考,这样的教学过程真正实现对话的效果吗?教师真明白学生的思考过程,学生也能明白教师的教学目的吗?

(1)思维对话要有层次性

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师生间的对话是简单、生动的,但局限于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有些较复杂的思维过程难以直接表述。因此,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回答之余,还要给予适当的解释和提示,让其他学生逐渐明晰并逼近问题的核心。师生围绕问题开展思维对话,层层深入,使问题衍生为知识表征。

(2)思维对话要有过渡期

误区二:生生思维对话非数学化

(1)过分尊重学生,脱离数学课堂

新课程提倡教师要从传统教学中的支配者转变为引导者,因此,数学课堂中不断出现“和谐”的对话,教师尊重每位学生的主观意愿,并给予学生充分的对话权利。但由于教师过分尊重学生却丧失了引导的作用,学生的思维也就完全脱离了数学课堂。上述案例中出现的问题便是教师过分尊重学生,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发散学生的思维是课堂导入需要达到的效果,但同时也需要把握“度”,以防出现脱离数学课堂的思维对话。

(2)未能及时引导,缺乏数学思维

生活情境中处处存在数学思维和数学价值,关键看教师怎么去引导。上述案例中,“丰收的果园”是一节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综合与实践”课,图中的每一个景象都包含了数学问题。低年级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常会远离数学问题而单纯地描述画面,这时教师可及时问学生“通过这个景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若遇到用数学语言表达困难的情境,教师还可先示范表达。

当遇到一些问题时,部分学生不会主动利用数学思维去思考,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互相交流时更是不知所措。那么,教师在生生对话时应扮演怎样的引导者角色,是在对话之前还是之后?

(1)对话前的提示

在低年级学生进行思维对话前,教师应创设直观的情境,并且具有一定的数学内涵,可以是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是富有逻辑性的数学情境,但都要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进入到数学思维对话中。

(2)对话时的指导

为防止学生的对话偏离数学教学,教师可先在一旁倾听,若遇到非数学化的对话可及时制止,将其中的问题告知学生,让学生重新进行对话。

(3)对话后的评价

教师对于生生间思维对话的评价不应只有赞赏,因为错误的赞赏只会忽视教学的重点。另外,教师对学生间随意的思维对话也要加以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到数学探究中去。

误区三:师本思维对话被忽略

某位一年级数学教师认为一年级数学知识简单,不需要过多备课,于是照着教学参考抄了一遍教案,在正式上课前又翻了翻课本,便带着课本和教案上课去了。

(1)专业素养影响对话

师本对话是教师对以教材为主要载体的文本的认识、理解、吸收和转化,是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师本的思维对话建立在师本对等的关系上,因此,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智能结构影响着与教材的思维对话。部分教师没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在备课时便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2)简单翻阅未能深入对话

翻阅教材是每位教师在备课时必做的一项工作,但大部分教师只发现教材内容的意义,并未过多地进行解释和创新,从而未能深入地与教材进行思维对话。教材内容意义的认识是最低层次的认识行为,只有将教学内容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进行创新,才能使教材发挥最大的效用。

低年级数学教师离开了数学教科书能上好课?教师没有对文本的深入思考也能教好学生?

(1)准备型思维对话要充分

(2)过程型思维对话要深入

教师与教材深入对话的前提是教师要有正确的教材观,教材知识并不是绝对的、永恒的真理,教师应保持一种发展和创新的教材观。另外,教师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易成为教材的依附者或盲从者。

(3)总结型思维对话要及时

教材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教师对教学实践的总结成为师本思维对话的重要内容,也反映出与教材对话的效果。及时合理的总结,利于教师对教材内容认识的提升乃至再创造。

误区四:生本思维对话遭弱化

某教师认为学生不需要阅读数学教材,只要会做题就行,因此每当讲完新课后便让学生打开教材,从本课练习的第一题一直做到最后一题,做完后对一遍答案,便结束整节课的教学。

(1)对教材进行简单阅读而无“精神相遇”

生本思维对话是一种“精神相遇”的过程,绝不能理解为简单阅读。但多数低年级数学课堂呈现的是学生对教材的简单阅读,缺少的正是学生对教材的个性化解读。

(2)将教材功能等同于习题集

以上案例呈现的便是将教材等同于习题集,学生只是单纯地接受教材中的知识、技能,毫无情感上的交流,违背了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一——“情感与态度”,使教材的功能大打折扣。

低年级学生因为数学教科书的枯燥无味就该放弃“读”吗?教科书的作用就只有做练习吗?低年级学生和教科书就没有真正的思维对话吗?

(1)调动学生的热情

由于数学教材趣味的局限性和学生认知能力的不完善,低年级学生很少主动地与教材进行思维对话,但并不代表学生读不懂。教材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编排的,学生能够接受。教师的任务便是调动学生与教材进行思维对话的积极性,让与教材对话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不是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被动地阅读教材。

(2)充分阅读教材

与语文教材不同,数学教材没有过多的文字,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教学内容层层深入展开,学生和教材进行思维对话实质上是理解与掌握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低年级学生虽然参透不出教材内容更深层次的数学内涵,但教师有指导性地带领学生阅读教材,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认真回应教材

“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低年级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后的感受。教师指导下开展的生本思维对话是个体化的行为,有必要进行思想的汇合,因此,认真回应教材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本组基本情况

本教研小组由3名老师组成,这是一个团结奋进的数学教研小组。在这样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为本组顺利完成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任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本学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本学期初,我们教研组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及一些理论的基础上,组织了3位教师围绕学习内容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在教学中,教师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驾驭教材,在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老师们也都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中领会知识、感悟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是素质。

在教学方面。“坐住板凳,狠抓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好每一本作业,保证数学知识的关联性”,是我组在数学教学上的共识。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开展了两次集体备课,两次业务学习,并由徐开老师代表六年级数学组参加年级研究课大讲赛,执教内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获得了第三名。

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教师们也不会停止对自己的提高学习,每周一下午,三名教师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力求把学到的知识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之中。除了组内组织学习之外,还积极参与到其它组际去学习。本学期我们与一年级数学教研组进行了交流与学习。

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本组教师还积极配合班主任对班集进行恰当的,科学的管理,硬是做到不让学生出现安全事故,顺利的、完整的送走每一个学生,让家长放心,学校放心,老师们更是不辞辛苦,尽心尽力的做好属于自己的每一件事情。顺利的送走了又一批毕业生,安全工作做得好。

三、存在的问题

1、对听评课的基本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虽然学了不少理论知识,但是如何把这些理论知识科学合理的用到自己的课堂上,也有待于大家继续研究。

3、有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如何把这些理念贯穿与自己的教学之中?其实大叫素质教育的同时,我们却还在不停的进行着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方式。

四、反思

1、我们教师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提高,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即: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这三个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我们认为应该多观看教学课堂录像,再让老师们对所观看的录像做出综合的评析及谈谈自己的若干建议。从而提高教师听评课的能力。

一、高一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二、高一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思考演练习惯

三、高一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规范答题习惯

数学学习,规范答题是非常关键的,很多学生数学考试的失分就是由于答题不规范而造成的。高一是一个起始阶段,数学教师在平时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学生规范答题的意识,逐步学生培养规范答题的习惯。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书写要规范。必须要求学生做到字迹清楚,书写工整,不可随意涂改,一定需要改动的地方,要求学生必须把原来的划去或圈出来,然后把正确的写在旁边,切不可在原题目上进行涂改。从一开始就按照高考的标准来规范学生,三年之后,学生的答题习惯一定会养成。其二,文字表述要规范。对于题目中没有出现的字母,必须要作出交代;在描述一个函数的单调性时,必须讲清楚在哪一个区间内递增(或递减),多个单调区间必须分开写等等。一定要遵从数学的精炼原则来规范表述。其三,在做数学解答题时推理论证过程必须严密,比如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时,一定要考虑正负情况,区别对待;对含参数的二次式,要考虑二次项的系数是否为零等等。

四、高一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总结反思习惯

一、抓好基础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障

每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是向上推进知识难度的根本保障。数学也如此。对于抓基础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环节,即: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应做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3)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做笔记时应要求学生:(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

二、挖掘应用题是扎实基础的有效手段

初中一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少年期,机械记忆力较强,分析能力仍然较差。因此,要提高初一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务必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这是每一个初一数学老师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一般应采取直观分析法。

例:浓度问题,首先要讲清百分浓度的含义,同时讲清百分浓度的计算方法。其次重要的是上课前要准备几个杯子,称好一定重量的水,和好几小包盐进教室,以便讲例题用。

一杯含盐15%的盐水200克,要使盐水含盐20%,应加盐多少呢?

分析这个例题时,教师先当着学生的面配制15%的盐水200克(学生知道其中有盐30克),现要将15%的盐水200克配制成20%的盐水,老师要加入盐,但不知加入多少重量的盐,只知道盐的重量发生了变化。这样,就可以根据盐的重量变化列方程。含盐20%的盐水中,含盐的总重量减去原200克含盐15%的总重量,就等于后加的盐重量。即设应加盐为x克,则

(200+x)×20%-200×15%=x

解此方程,便得后加盐的重量。

一、备好课

二、上好课

在上课中,我做到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我还特别注意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巧妙引入,精心设疑,造成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一年级孩子年龄小特别喜欢爱表扬,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越表扬他就会越学越好,在提高兴趣的同时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并认真细致的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在课堂上抓住机会提问他,鼓励他,表扬他,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学的愉快。进步越快。针对各种问题,我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我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三、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有人说:“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的吸光有积极的意义。”在做数学作业时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作业的书写以典型示范、表扬为主。

THE END
1.一年级上册数学必背公式汇总,期末知识点检测背诵#质感创作人#一年级上册数学必背公式汇总,期末知识点检测背诵:复习方法,讲练结合 - 对重点知识和难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通过例题分析,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应用方法。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小组合作学习 -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复习过程中遇到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584563184831299&wfr=spider&for=pc
2.一年级数学必背公式大全孩子寒假用上。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求电子版,谢谢 1年前·湖北 分享 文哥妈妈 麻烦给个电子版,谢谢[比心][比心][比心] 1年前·重庆 千玺开炮 0 分享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全部公式大全,家长们可以趁寒假期间,多帮孩子们复习这些重要的知识点呢! ?一、加法 https://www.douyin.com/note/7188044501414415631
3.六年级下册上册字典卡片正版到初中人教版小学通用全2册小学英语图书 > 中小学教辅 > 小学通用 > 之璐筠 >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考点及公式定律知识点汇总思维逻辑训练小学生一年级二 三年级四五六年级下册上册字典卡片正版到初中人教版 小学通用 全2册小学英语词汇+小学英语语 午疟慢文学专营店(16943424)已退店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考点及公式定律知识点汇总思维逻辑训练小学生https://item.jd.com/10102089947936.html
4.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五年级数学沪江3G手机网站—免费手机小学学习网站:五年级数学,小学五年级数学,小学数学知识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http://m.hujiang.com/zx/p5490/
5.生活教育小学数学母题大全一年级二年级三四五六年级人教版上册解题大招母题秘籍知识点汇总思维训练速算巧算练习题36个母题公式核心满分刷爆料人: 小小值机器人 06-30发布 极速发 该价格商品规格:适用学龄段:小学一年级;科目:【提升解题能力】数学母题(赠答案详解)天猫商城该商品正在促销,最终到手价35.8元/件,喜欢可入。 简明https://m.smzdm.com/p/117790469/
6.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三年级下册8篇(全文)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三年级下册 第2篇 第一单元练习题 【知识要点】 1.记忆方向的儿歌: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东西南北,认清方向。2.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七个方向: (1)南与北相对,西与东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2)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3.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0n0gtfl.html
7.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和概念!篇幅有限,完整版添加严老师微信免费领取!!! zi 资 liao 料 ling 领 qu 取 特别注明:一到六年级电子版都有哦 需要电子版联系严老师微信,免费索取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每天和你分享关于小学学习资料,考资料,手指长按二维码图片即可关注哦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zUwOTI5Nw==&mid=2247562834&idx=4&sn=ee759a1b8d51b289a24615b2d7ebb0f2&chksm=9e62dc8874a4d1914df9e59ee7caff1307d9ac0135a64b378023c6d53a50bc937f1dccb1913a&scene=27
8.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2、12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时、分、秒”和“千米和吨”的知识加以巩固,提高计算和估算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毫米、分米、千米的https://www.360doc.cn/article/7998354_189818887.html
9.高中数学课本目录(新人教版)圆的位置关系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4.3 空间直角坐标系 小结 复习参考题 人教版高二数学(上册) 第一章算法初 第二章统计第三章概率 步 算法与程序框图 2.1 随机抽样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1.2 基本算法语句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1.3 算法案例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 https://www.360docs.net/doc/bd16442022.html
10.小学五年级数学单位换算及常用公式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单位换算表)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 ? ?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奥数考点:行程问题数论问题几何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单位换算表)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单位换算表)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https://m.doc.wendoc.com/b187562906fa8cb1e5c844c69.html
11.数学优质课研讨课公开课堂实录教学视频,小学数学,初中数学,高中一年级 获奖 49:28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9加几》一等奖教学视频-华东第二十二届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 一年级 44:00 《淘气的一天》新北师大版一上数学综合实践展示课视频-执教老师: 一年级 43:27 《11-20的认识》人教版一上数学深研新教材展示课视频 -周羽 https://www.sp910.com/shipin/shuxue/
12.小学数学二年级上下册好爸妈点读,爱点读帮手,人教数学,哪里不会点哪里。 人教数学 部编版本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音频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同步,详细解说课本,逐题讲解,哪里不会点哪里。 爸爸妈妈再也不用纠结数学了! 灵活选择课程,最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 点到哪里读哪里,孩子跟着一https://apps.apple.com/kz/app/%E5%B0%8F%E5%AD%A6%E7%94%9F%E4%BA%8C%E5%B9%B4%E7%BA%A7%E6%95%B0%E5%AD%A6-%E4%B8%8A%E5%86%8C%E4%B8%8B%E5%86%8C-%E5%B0%8F%E5%AD%A6%E6%95%B0%E5%AD%A6%E4%BA%BA%E6%95%99%E7%89%88-%E4%BA%8C%E5%B9%B4%E7%BA%A7%E4%B8%8B%E5%86%8C%E6%95%B0%E5%AD%A6%E4%B9%A6/id1499859794
1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4.8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探究新知返回解决问题33=33=1【方法一】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84=84=2返回331842返回【方法二】根据分数的意义观察两个分数的特点(2)把73、65化成带分数。返回解决问题【方法一】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返回返回【方法二】根据分数的意义【方法二】根据分数的意义返回观察对比返回用带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http://www.dingdangwenku.com/p-8385.html
14.人教版小学数学辅导范例6篇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教版小学数学辅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辅导范文1 【关键词】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计算技巧;应用 一、引言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在于让小学生掌握运算定律。只有掌握了速算和巧算的运算定律,才https://www.baywatch.cn/haowen/241721.html
15.小学数学公式定律手册【买下册送上册】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生语文下册同步写字课练硬笔字帖 ¥13.8 姜小牙上学记全套4册 小学 一年级课外书注音版 四年级 适合孩子阅读的 带拼音的故事书儿童 学校指定班主任老师推荐 二三年级看的 ¥54 小果树儿童人格培养绘本系列我有好性格 https://h5.youzan.com/v2/goods/27bgyf6v9mfqchq
16.表扬学生的教学反思(通用11篇)围绕着这些疑惑我们请教了很多老师并进行了一些尝试,一次,我们在集体备课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时,决定给学生的奖励要与教学紧密相关,并要围绕这些奖品展开教学。在这堂课的一开始,教师问学生都见过什么样的表和表有什么用处,并说准备了很多和平常不一样的奖品要奖励给积极动脑筋的同学。同学们一听便争先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hy2hu.html
17.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圆的面积公式推导.ppt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圆的面积公式推导.ppt,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面积,公式,推导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https://m.renrendoc.com/paper/99794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