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北居中国市场监管报收录于合集#就市说事392个
维修抽油烟机花了1500元;
各种服务,进门先收“上门费”;
只是给空调加个制冷剂,
要花2000多元……
家电维修,是很多家庭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的服务,但一些家电维修人员以次充好、巧立名目、“无病”维修、“小病”大修等问题饱受消费者诟病。
01
是什么导致家电维修乱象?怎样才能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一方面,维修服务外包准入门槛低。由于家电企业与外包企业之间不具有隶属关系,无法对后者进行有效制约,在缺少监管的情况下,外包企业往往任性而为。于是,乱加价、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不及时、服务态度差等诸多消费痛点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下,家电企业应主动改变“重售出、轻售后”的现状,为消费者提供包括维修在内的优质售后服务,让服务成为品牌形象的加分项,为企业带来正向收益。
另一方面,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家电维修行业从业人员鱼龙混杂,服务水平良莠不齐。个别服务人员利用消费者技能壁垒与信息不对称,在维修家电时“全凭嘴”乱要价,工作效率极低,专业度被质疑。家电维修行业应尽快提高从业门槛,建立维修平台,壮大维修“正规军”,对维修人员进行统一管理,提高行业从业者综合素质。
如今,中国家电业正在飞速发展,想要在整体上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抢占市场,提高售后服务水平是必经之路。消费者买东西时是“上帝”,买完东西就“下地”,企业的这种路子如何能赢?
其实,一直以来,并没有多少消费者真正想当什么“上帝”,只要不忽悠我们,大家也就满足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