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十大消费维权热点公布:奔驰车主双11陷阱等上榜北晚新视觉

2020新年伊始,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共同梳理出“2019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分别是:奔驰车主哭诉维权引起各界反思;“双11”被指规则复杂暗藏消费陷阱;AI换脸软件爆红却涉嫌侵权;“直播带货”中的消费问题频现;培训机构跑路学员退费无门还陷“套路贷”;上海迪士尼禁止外带食品惹争议;视频网站超前点播付费模式引发争议;炒作经济热潮下存在消费侵权隐患;中消协首例公益诉讼调解成功;知名品牌家电特约售后服务乱象被曝光。

其中,“直播带货”尤其是“网红带货”成为了电商新风口。2019年“双11”前后,“直播带货”更被不少业界人士视为完全走到了前台。有数据显示,“天猫双11淘宝直播”成为不少品牌的一大增长点,超过50%的商家都通过直播获得了销量上的增长。但是,快速发展之下,“直播带货”中的产品质量、售后问题,“主播”虚假宣传问题,平台数据造假问题等,不仅影响了公众的消费体验,也损害了商户的利益,诸多“直播带货”造成的“两头坑”事件频频引发舆论争议。

针对这一现象,舆论认为,平台既要完善诚信评价机制、提高准入标准,监管部门也应加快“直播带货”法治化监管建设力度,提高直播带货违法成本,增强监管震慑力。对于出现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带货”行为,应依法从严查处。此外,作为一种新业态,“直播带货”需跳出“挣快钱”的桎梏,前置化风险处置,避免走上以往电视购物风险频出的老路。

舆论压力之下,上海迪士尼做出相应改变,表示允许游客自带食物入园,承诺加大安检设备投入,优化游客入园体验。9月12日,原、被告双方达成调解,被告上海迪士尼补偿原告人民币50元(当庭给付)。此次事件不仅推动了企业规则的变更调整,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是打破了“沉默螺旋”效应,可视作消费者维权的典型案例。

中消协表示,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持续加码、居民收入逐步增长,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将继续增强。然而,消费维权仍面临多重挑战,售后猫腻、消费套路、侵害隐私、带货乱象、霸王条款、炒作价格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同往年的热点相比,消费者在维护自身权益的行动上更加积极,消费维权意识显著提升;但维权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消费新场景带来了新挑战。

社会影响力:80.5

话题解析

2019年4月,西安市一名女子坐在奔驰车引擎盖上哭诉维权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中,该名女子称,新购买的汽车漏油,而经销商却以汽车三包规定为由拒绝承担退货责任。随着舆情不断发酵,汽车销售过程中收取金融服务费的问题也引发舆论质疑。对此,西安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依法立案调查,中国银保监会、中消协也相继发声。5月,西安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通报称,奔驰车存在质量问题,利之星有限公司因销售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商品,夸大、隐瞒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的两项违法行为,被依法处以合计100万元罚款。

奔驰车主哭诉维权事件虽是个案,但其背后折射出汽车消费领域维权困难的现状,同时也反映出汽车行业存在产品质量缺陷、厂商经销商销售套路多、售后服务不到位等乱象,值得各界反思。针对汽车消费维权难,舆论认为,有关部门应通过采取完善消费投诉机制、畅通投诉渠道、简化投诉流程等举措,以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社会影响力:74.2

“双11”作为购物狂欢节,一直是每年的消费热点话题。2019年,“双11”愈加复杂的规则让消费者感到头疼。网民纷纷吐槽“‘双11’为什么越来越复杂”“‘双11’规则繁琐太难了”,消费体验受到质疑。《2019年“双11”消费维权数据报告》显示,35%的消费者认为今年“双11”规则复杂、“套路”多,占维权投诉话题的最大比重。此外,隐藏在“双11”购物狂欢活动之下的诸多消费陷阱也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商家不退定金、商品先涨价后降价、或者买完就降价,让部分消费者大呼上当。

社会影响力:69.3

社会影响力:61.7

在新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直播带货”尤其是“网红带货”成为了电商新风口。2019年“双11”前后,“直播带货”更被不少业界人士视为完全走到了前台。有数据显示,“天猫双11淘宝直播”成为了不少品牌的一大增长点,超过50%的商家都通过直播获得了销量上的增长,“双11”开场8小时55分,淘宝直播引导成交已破100亿。但是,快速发展之下,“直播带货”中的产品质量、售后问题,“主播”虚假宣传问题,平台数据造假问题等,不仅影响了公众的消费体验,也损害了商户的利益,诸多“直播带货”造成的“两头坑”事件频频引发舆论争议。

社会影响力:60.6

社会影响力:56.6

舆论压力之下,上海迪士尼做出相应改变,表示允许游客自带食物入园,承诺加大安检设备投入,优化游客入园体验。9月12日,原、被告双方达成调解,被告上海迪士尼补偿原告人民币50元(当庭给付)。此次事件肇始于“一个大学生的坚持维权”,而终于“换来万千游客方便”,不仅推动了企业规则的变更调整,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是打破了“沉默螺旋”效应,可视作消费者维权的典型案例。

社会影响力:54.9

2019年12月,网络剧《庆余年》在腾讯视频与爱奇艺两大网站热播,针对剧集的热播,视频网站相应推出了VIP会员超前点播服务,在VIP会员抢先看6集的基础上,需额外支付3元/集或50元始终提前多看6集的付费方式。此番操作引发广大消费者的不满。对此,涉事视频网站都作出回应,并修改超前点播规则。

社会影响力:54.7

以盲盒为例,买盲盒类似于下注赌博,在这种追求不确定性游戏结果的刺激下,最近两年“盲盒”产业异军突起。有法律专家指出,盲盒的价格存在极强的投机性,该类型交易的性质可能被认定为带有赌性,违反了公序良俗,交易的效力被法律所否定。持续火爆的市场促生交易平台,但由于交易平台之间不可能存在完全的市场竞争,因此,玩家和平台之间,小玩家和大玩家之间,易形成信息不对称。在缺少公开、公平、透明的市场规则的情形下,一些交易平台内的盲盒价格可能会在短期内被人为操纵。自以为能够找到下一个接盘侠的玩家,可能会产生经济风险,成为新一茬“韭菜”。这样的消费风险也是隐藏在炒作经济下的巨大隐患。

社会影响力:54.3

社会影响力:53.6

媒体报道表示,在家电行业,品牌大多非常重视产品质量,但是对售后维修服务还缺乏同样的质量管理意识。不少企业和厂家出于成本考虑,将维修服务外包给第三方,这种模式本无可厚非,但外包的服务质量不能打折,更不能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掺了假的服务最终伤及的是自己的品牌。

在安装新家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仅仅是售后服务乱象的冰山一角,更多的猫腻存在于家电的售后维修服务。“上门服务如同演戏”,一些号称返厂维修的家电也存在猫腻。

舆论认为,家电行业“小问题大维修”泛滥,家电售后服务潜规则难破。在业内人士看来,家电售后服务收费高,主要是因为家电售后维修体系不透明、家电品牌商和售后维修方缺乏强制约束力等原因所致。专家表示,当下家电维修机构多为社会第三方,第三方维修机构在进行家电售后维修服务时,往往会尽可能地模糊收费标准,从中牟利。想要改善当下家电售后服务环节,需要联合行业机构逐步建立规则,让更多的家电品牌商和第三方机构加入进来,推动整个市场有序发展。

THE END
1.广东召开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发布会湾区维权四年接力“长跑”,助香港消费者退房成功;劣质水泥损害农民利益,极力调解挽回全部损失;女性美容养护遭“非礼”,消费者人格尊严不得侵犯;老年人健身被推荐拳击,引发不适商家消极处理;扫码抽奖太坑人,中奖不成被网贷;公考“对赌”多风险,“不过全退”难履行;直播卖课藏陷阱,付款下单要谨慎;强制充值无依据,区别https://guangdong.chinatax.gov.cn/gdsw/zlqgjs_gzdt/2024-03/18/content_1c5de7bb47fe469e97c9ad1dbc399cb6.shtml
2.315家电家居售后遭诟病,“宁夏电器管家”助力消费者维权!面对售后顽疾,不能仅靠监管部门督促或借助315维权,更多消费者主动寻求“宁夏电器管家”平台,作为宁夏消费者协会家电消费维权分会官方平台,全区家电维修服务持证上岗工程师上岗证书、维修服务企业资质可登录查询,且消费者可通过投诉举报热线0951—5155365进行维权,通过数字化手段,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快捷的维权通道,切http://www.nxjd.net/nd.jsp?id=1240
3.2023年度维权报告:平度消费投诉前五位分别是……这些“坑”你踩过投诉较多的问题有购买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部分产品故障修复几次也未能解决,产品的售后服务包括对三包期限、维修范畴、维修费用等争议。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手机、电脑、空调、洗衣机等数码家电产品时,需遵循理性消费原则,并重点关注服务保障,了解消费维权法律知识,尽量选择标准严、口碑好、信誉度高的商家消费,保障自己的http://share.pingdu.cn/wap/thread/view-thread/tid/16647/share_user_id/88539
4.消费者维权范文12篇(全文)(一) 消费者维权的不足导致不合格产品数量的增多 随着现在社会的经济发展, 科技不断的发达, 造假手段也在不断发展。以各种各样的手段欺骗消费者隐瞒产品的真实情况的例子比比皆是。而造成这样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费者参与维权的力度不够, 导致对整个消费市场的监督力度不够, 最终给了一些利欲熏心的公司有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mrdzd68d.html
5.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调研报告(通用6篇)对上网销售的农产品,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农产品的口感、颜色、形状、大小等都不同,即便相同产品也有一定的差别,难有具体的标准来管控,基层反应,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有些电商,比如淘宝对一般商品的商家及产品有监控措施,包括买家确认支付,买到假货淘宝先赔钱等,但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中诚信方面的问题,也难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it0d43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