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红经济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经济新形态,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网红经济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同时,网红经济下的电子商务也进行了一轮升级革新。本文引入AIDMA、AISAS和AFAS三种营销模型,对网红经济下电商消费者行为决策产生的变化及电商模式的创新进行解释,采用SWOT法全面剖析了网红经济与电子商务融合的现状,并据此提出推进跨界融合、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坚持多元化和专业化并举、健全监管体系建设等推动其融合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网红经济;电子商务;SWOT分析
一、引言
二、“互联网+”背景下网红经济的产生机制
1.网红经济概述
2.电子商务对网红经济的影响
第一,电商是“网红”转变为“网红经济”的催化剂。某种程度上是电子商务的发展普及赋予了网红群体一定的商业价值,促使“网红”这一类社会现象发展为一种经济形态,并产业化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纵观其发展史,网红1.0是“网络写手”的时代,以痞子蔡、宁财神为代表;网红2.0是“审丑文化”的时代,以凤姐、芙蓉姐姐为代表;网红3.0是“全民狂欢”的时代,各类行业达人都可能成为网红。从纯文字到图文再到直播,短视频的走红方式,网红的进化史也正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蓝图。前两代网红由于网络技术的局限性,变现方式单一匮乏,并没有形成产业化和商业化的模式,“网红”仅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注意力经济而存在。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成熟的移动支付技术与各类媒体平台对接,创造出多渠道的导流变现方式,注意力经济通过电商实现变现,转变为购买力经济,网红3.0成为一种互联网新经济形态。
三、“互联网+”背景下网红经济与电子商务的融合之道
1.网红经济与电子商务融合的产业链分析
2.网红经濟下电商消费者行为的重组及电商模式的转型升级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网红经济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有其必然性,电商发展促使网红经济形成完整产业链,而网红经济改变了电商模式下消费者行为路径,使电商模式进行了新一轮的升级创新。
四、网红经济与电子商务融合情况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Strengths)
(1)获客成本低且效率高。传统电商的获客渠道有SEM(搜索引擎营销)和SEO(搜索引擎优化)。SEM推广效果显著,但是费用高昂,且一旦停止该服务,获客效果立即停止;SEO费用低,流量精准,但是见效周期长,且需花费精力长期维护。相较而言,网红经济与电商进行融合,直接将网红自带的流量接入平台,打破传统电商的流量天花板,无论是直播带货还是在社交平台推广产品,都具备低价高效获客的巨大优势。
2.劣势分析(Weaknesses)
3.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1)网民规模上升致使流量需求增加以及移动支付的推广普及。随着互联网普及率提升,手机上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流量需求逐渐增加。三大运营商为争夺市场不断升级产品,与各社交平台、直播平台合作推出定向流量包产品,间接为利用平台导流的网红扩大了潜在消费群体。同时,手机支付的广泛运用为电子商务开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促使民众更青睐于电商购物。
(2)5G时代来临已是大势所趋。5G与互联网结合带来的高速率低延迟的优势,能极大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直播和视频画质的优化帮助消费者全面了解产品性能,畅通的网络能增进网红主播与消费者的互动反馈。同时,5G与VR技术的融合进一步升级直播购物的实景体验,将为网红经济与电商的融合带来新动力。
4.威胁分析(Threats)
(2)外国网红来华“淘金”造成国内网红的流量资源分化。大规模的中国网络消费者市场吸引了众多海外目光,进军中国市场的国外网红逐渐增多。同时随着Instagram、Facebook等国外社交平臺的中国网友的增多,国外知名博主在中国的影响力逐步上升,借机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如意大利时尚博主ChiaraFerragni的同名服装品牌在众多海淘电商平台上均能购买,对国内网红电商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五、基于SWOT分析的网红经济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的策略
1.推进跨界融合发展,升级革新电商模式
2.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充分释放C2B优势
3.坚持多元化和专业化并举,善用长尾理论捕捉潜在消费者
4.增强行业规范意识,健全监管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2]王进文,张军.消费社会个体行为的符号化逻辑——“网红经济”的社会学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04).
[3]孙婧,王新新.网红与网红经济——基于名人理论的评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9,41(04).
[4]邢彦辉.“互联网+”视域下网红现象的范式转化[J].当代传播,2018(03).
作者簡介:张迪佳(2000-),女,汉族,湖北省襄阳市人,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投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