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法》第九条第三项禁止用语规制规范摘选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9.02.07

规制规范摘选

(1994年10月2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

(一)使用或者变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军旗、军歌、军徽;

(二)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

(三)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四)损害国家的尊严或者利益,泄露国家秘密;

(五)妨碍社会安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六)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泄露个人隐私;

(七)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八)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

(九)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

(十)妨碍环境、自然资源或者文化遗产保护;

(十一)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2010年1月21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2019年1月9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

(二)依据法律法规评定的奖项、称号;

(三)特定行业、领域根据国家标准认定的分级用语;

(六)客观表述并可以查证的销量、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等事实信息。

广法释(2015)5号2015年9月

……

深市监〔2016〕12号

各辖区局、各有关单位:

(一)禁止使用的绝对化用语指向的是经营者所推销的商品或所提供的服务,具有损害同行竞争者利益或误导消费者的可能性。如果该用语指向的不是经营者所推销的商品或所提供的服务则不属于禁止范围。

(三)各办案单位对依据前项规定不予处罚或者减轻处罚案件,必须严格按照《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执法案件办理程序若干规定》和《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执法案件审理委员会工作规定》等规定,由案审会讨论决定。

一、准确把握绝对化用语的违法性

二、准确把握绝对化用语的危害性

三、准确把握绝对化用语的处罚原则

4.区县局原则上不得以市局名义办理此类案件,确实需要以市局名义作出行政处罚的,应当报执法局批准。

四、加强重点领域监管

六、规范办案,加强监督

七、作好宣传工作

为避免因查处绝对化用语引发网络舆情,各单位应加强对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作好正面引导。

2016年6月14日

2016年12月

一、正确理解立法精神

二、认定“绝对化用语”的基本原则

四、应予合理排除的有关情形

结合以上立法精神和三项标准,对实践中不应属于禁止使用的绝对化用语的情形,归纳列举(但不限于)如下:

1.表示时空顺序的用语,例如“首款、首秀、首发、最早、独家、唯一”等。这类用语不属于表示程度的最高级形容词,如有初步证据或有合理怀疑其涉嫌违法的,可调查其是否符合事实,或表述是否清楚、明白。

五、对“绝对化用语”的违法内容可能涉嫌虚假的处理建议

(1)绝对化用语在客观上无法证实或证伪,意思表述较为抽象的,除非能获得有效证据,通常不再开展真实性调查;例如“最受欢迎的……”。

(2)绝对化用语含有客观具体内容的,通常应当要求当事人举证其真实性,对举证不能或举证无效的,可视作合理怀疑其真实性,并开展调查。

9、《湖南省工商局关于印发〈关于规范行政处罚的若干指导意见〉》的通知》(摘选)

湘工商法字【2017】6号

各市、州工商行政管理局,省局机关各处室、直属行政机构:

《关于规范行政处罚的若干指导意见》已经省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2017年8月11日

(一)对使用绝对化用语禁止性规定的认定和处理

禁止使用的绝对化用语指向的是经营者所推销的商品或所提供的服务,具有损害同行竟争者利益或误导消费者的可能性。如果该用语指向的不是经营者所推销的商品或所提供的服务则不属于禁止范围。

浙工商综〔2018〕10号2018年2月12日

各市、县(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

一、行为判定

各区分局:

一、绝对化用语的判定原则

二、已确定禁止使用的绝对化用语

(二)依据历年来的执法实践,“顶级”“极品”“第一品牌”等三个词语已被认定为绝对化用语,因此在执法中仍应沿用。

(一)明示商家的经营理念或追求目标。

绝对化语用必须是对一种已经存在的客观状况的表述,如果是对将来的目标的表达,客观上没有造成误导的可能,通常不在禁止范围。例如:顾客第一、追求极致等。

(二)用于同一品牌或同一企业内部产品的描述。

(三)表述时空顺序客观状况。

(五)表达主观愿望,描述推荐性用语。如:最佳选择、首选、必备等。

(六)使用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情感性主观感受。如:最温柔的呵护等。

(七)其他不指向经营者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表述。

2018年8月21日

二、已经废止的国家工商总局答复

工商广字[1996]第380号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工商广字[1997]第207号

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一九九七年八月八日

工商广字[1997]第2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一九九七年九月十六日

三、有关司法判例:

上海合护安全用品有限公司诉上海市

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案

裁判要旨:

上海铁路运输法院

行政判决书

(2017)沪7101行初154号

原告上海合护安全用品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长宁区。

法定代表人刘宝元。

委托代理人黄珍芳。

委托代理人陶伯彧,上海博拓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住所地上海市长宁区。

法定代表人庄自胜。

委托代理人李立。

委托代理人李佳骏。

原告上海合护安全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护公司”)不服被告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长宁市场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于2017年2月9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本院于同日立案后,依法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等。被告在法定期限内向本院提交了作出被诉行政行为的证据和依据。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7年5月11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合护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黄珍芳、陶伯彧,被告长宁市场监管局的行政负责人副局长倪佳慧及委托代理人李立、李佳骏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被告长宁市场监管局在本案中出示了下述依据和证据证明被诉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

程序依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四十五条第(一)项,第五十二条第一款、第三款、第七款;《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四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第一款;《上海市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等规定,证明被诉行政处罚决定程序合法规范。

行政程序方面的证据:立案审批表,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及送达回证,行政处罚听证申请书,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及听证公告,行政处罚听证法律意见书,有关合护天猫店铺“顶级”补充说明,听证笔录,行政处罚决定审批表,行政处罚决定书及送达回证,行政处罚有关事项审批表等证据,证明被诉行政处罚决定程序合法。

经庭审质证,原告对被告出示的职权和程序依据以及认定事实和执法程序无异议,但认为被诉行政处罚决定定性及适用法律错误,对原告处罚过重。

原告合护公司在本案中出示了被诉行政处罚决定书、3M个人安全防护产品目录、涉案商品天猫商城后台销售记录,证明其符合起诉条件以及原告系合理使用“顶级”一词且情节轻微,被告应不予处罚。

经庭审质证,被告对原告出示的证据真实性无异议,但上述证据并不能证明原告系合理使用“顶级”一词。

综上,被诉行政处罚决定认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处罚裁量适当。原告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但需指出,被告在今后类似情况的执法过程中,应对行政相对人使用“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是否为合理使用,进行细致审查和综合判断,并慎重考量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作出适当的处罚裁量。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九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上海合护安全用品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0元,由上海合护安全用品有限公司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唐杰英

审判员沈丹

人民陪审员解济民

二〇一七年八月七日

书记员陈佳妮

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

(2016)浙0106行初240号

原告杭州市西湖区方林富炒货店(个体工商户),住所地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路78号。

经营者庞清连。

委托代理人方林富,系庞清连之夫。

委托代理人李军民,北京炜衡(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杭州市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住所地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体育场路593号。

法定代表人李建群,局长。

应诉负责人蒋潮,该局副局长。

委托代理人代兴龙,该局工作人员。

委托代理人张艺耀,上海明景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住所地杭州市江干区凤起路109号。

法定代表人陈祥荣,局长。

委托代理人魏均新,该局工作人员。

原告杭州市西湖区方林富炒货店(以下简称原告)不服被告杭州市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西湖区市监局)作出的(杭西)市管罚处字[2015]534号行政处罚决定及被告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杭州市市监局)(杭)市管复决字〔2016〕139号行政复议决定,于2016年8月19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本院于2016年8月26日立案后,于2016年8月28日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及应诉通知书。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6年11月2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委托代理人方林富和李军民、被告西湖区市监局副局长蒋潮及委托代理人代兴龙和张艺耀、被告杭州市市监局委托代理人魏均新到庭参加诉讼。本案因协调扣除审限,亦经渐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延长审限。本案经合议庭评议,审判委员会讨论并作出决定,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证据:

1、534号处罚决定书。证明被告西湖区市监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违法。

2、139号复议决定书。证明被告杭州市市监局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违法。

3、原告的炒货包装袋。

4、原告的店铺照片。

被告西湖区市监局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证据和依据:

2、立案审批表、执法证。证明立案情况。

3、现场检查笔录。证明现场检查记录。

4、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身份证、委托书。证明当事人身份。

7、询问(调查)笔录。证明调查情况及当事人的违法情况。

8、有关事项审批表、案件审核表、听证告知书等材料。证明案件调查处理情况。

9、听证申请书、听证记录、听证报告等材料。证明听证情况。

10、有关事项审批表、行政处罚决定审批表、处罚决定书等材料。证明对当事人的处罚情况。

11、暂缓缴纳罚款的申请书、证明、回复等材料。证明当事人暂缓缴纳罚款的处理情况。

被告杭州市市监局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证据和依据:

4、行政复议答复书。证明被告西湖区市监局在法定期限内提交了答复书。

5、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证据依据。证明被告西湖区市监局在法定期限内提交了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证据。

6、行政复议案件材料查询登记。证明依法向原告提供了查阅的材料。

原告对被告杭州市市监局提交的证据发表如下意见:对证据1-3、6没有异议。对证据4的合法性及内容有异议。对证据5有异议。对证据7-9的合法性有异议。两被告对原告提交的证据发表如下意见:对证据1、2没有异议。对证据3、4的真实性有异议,且已超过举证期限。

两被告对各自提交的证据均没有异议。

一、原告提交的证据。证据1、2,商被告没有异议,予以认定。证据3、4,能够证明原告在收到处罚决定后的改正情况,予以采信。

关于复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复议机关与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对复议决定和原行政行为一并作出裁判。”故案涉行政复议决定也应予以撤销。

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第七十九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变更杭州市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6年3月22日作出的(杭西)市管罚处字[2015]534号行政处罚决定中“处以罚款20万元”为“处以罚款10万元”;

二、撤销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6年8月10日作出的(杭)市管复决字〔2016〕139号行政复议决定。

案件受理费50元,由被告杭州市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负担25元。

原告杭州市西湖区方林富炒货店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申请退费;被告杭州市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向本院交纳应负担的诉讼费。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赵锋明

代理审判员宋歌

人民陪审员狄建华

二0一八年五月二十一日

书记员章玲

(注:2018年9月14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方林富于2018年国庆前缴纳了10万元罚款,并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递交了再审申请材料。)

THE END
1.广告导向不能“跑偏”广告是一种重要的商业促销手段,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载体,具有一定的审美启迪、价值引导和精神引领作用。广告中隐含什么、表达什么、倡导什么,会对受众产生一定影响。格调高雅、积极向上的广告,不仅能给人赏心悦目的美感,而且能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健康的消费观。反之,如果广告内容低级庸俗、内容http://legalinfo.moj.gov.cn/sfbzhpfycrp/202412/t20241211_510978.html
2.数字时代“商业广告”判断标准的反思和重构软文广告法互联网发布直播营销人员接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服务的,应当依法承担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责任和义务。直播营销人员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构成广告代言的,应当依法承担广告代言人的责任和义务。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PRMQOU051187VR.html
3.探讨!广告代言人如何界定?随着广告业态的不断发展,广告代言对提升广告主商誉、拓展附加值、增强交易双方信任黏合度的作用愈加显著。但同时,广告代言随着业态丰富,其边界亦愈发模糊。为规范广告代言行为,《广告法》规定“广告代言人,是指广告主以外的,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正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7661876494079586&wfr=spider&for=pc
4.广告法是如何给广告下定义的很多人都知道我国有一部称作广告法的法律,但如果问我国法律对广告是如何界定的、其法律依据是什么,很多人可能答不上来。其实,就是法律专业人士也未必能准确地作出回答。如果查阅2015年修订的广告法,就会发现它并没有对广告作出界定。该法仅在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通过一定媒介http://m.legalweekly.cn/rdcj/2024-09/05/content_9050482.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法律法规本法所称广告经营者,是指接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1] 本法所称广告发布者,是指为广告主或者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代言人,是指广告主以外的,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https://www.yxeyy.com/index.php?a=show&catid=35&id=2149
6.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应当依据事实,可以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应当依据事实,可以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 参考答案:错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判断题 药品广告的内容不得与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8229497.html
7.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更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多少倍的罚款()”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欣欣公司为了宣传其新开发的保健品,虚构保健品功效,并委托某广告公司设计了“谁吃谁明白”的广告,聘请大腕明星作https://www.educity.cn/souti/raqvvzzl.html
8.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举办《当内容可被测量,机器能模拟人类感受吗11月27日,中国商务广告协会特别邀请明略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吴明辉,向会员单位分享明略科技的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讲解HMLLM的基本原理,展示其应用案例,并就拓展其应用场景进行了交流。 吴明辉,明略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 吴明辉,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Dg1ODc2Mw==&mid=2657344485&idx=1&sn=4448fef2d711c7e42263a857e124b89e&chksm=8175f401b6027d17783b0a2f7d131d11721a5bc2c7141f16e91a7b44095f502ec0a2f1a1cd9d&scene=27
9.史上最严的新《广告法》今日正式实施【变化】新广告法增加关于未成年人广告管理的规定: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规定在少年儿童经常活动的场所不能做广告,特别是在教材里面不能做广告;针对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劝诱其要求家长购买广告商品或者服务;(二)可能引发其模仿不安全行为。 https://weibo.com/p/1001603882259932432300
10.广告法的基本合规要求广告代言人,是指广告主以外的,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广告中使用代言人需要遵循以下规则: 1.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应当依据事实,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并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 2.任http://etest.dangcdn.com/rule/more.html
11.李诞躺赢职场内衣广告事件:广告营销中的女性污名化根据《广告法》第三十八条,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应当依据事实,符合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并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李诞作为一名男性,显然没有使用过UBARS的内衣产品,但是却作为代言人推广营销该商品,显然是不符合《广告法》的相关规定。 http://media-ethic.ccnu.edu.cn/info/1189/2935.htm
12.北京市发布明星广告代言行为合规指引列出11条负面清单明星在广告代言活动的前、中、后应履行事前审查代言产品、充分使用代言产品、核验广告内容等义务。其中指引中明确规定,明星本人不得为未使用过的商品(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应当充分使用代言商品,保证在使用时间或者数量上足以产生日常消费体验,确保宣称的功效等内容与实际体验相一致。代言人应当提供充分证明力的http://news.cnr.cn/native/gd/20230331/t20230331_526201641.shtml
13.广告1890年以前,西方社会对广告较普遍认同的一种定义是:广告是有关商品或服务的新闻(News about product or service)。 1894年,Albert Lasher(美国现代广告之父)认为:广告是印刷形态的推销手段(Salesmanship in print,driven by a reason why)。这个定义含有在推销中劝服的意思。 http://baike.xuexiaodaquan.com/doc-view-2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