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G僧东,一个广告人成为百万网红的这八年

只要你生活在上海,就大概率刷到过他的视频。

他模仿的对象足够特别:上海高校、上海地铁、上海各区......一己之力带火“嘿嘿嘿,我喜欢吃香蕉,我chong明”的上海地铁16号线;

他扮演的角色足够特别:一人饰演十几种角色,上海阿姨、社交名媛、精致白领等反串信手拈来;

G僧东,本名钱圣东,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毕业。

回看互联网过去十几年的发展转型,G僧东每次都能跳出原有的路径依赖,找到新的发展维度:

如果说早期G僧东的成功是兴趣所致,而后的多次顺利转型和商业变现,则证明了其创作逻辑和经营模式的可持续性。

出于好奇,数英来到了G僧东工作室,聊了聊G僧东成为G僧东的一切。

以下是我们的对话,内容主要涉及:

1987年,G僧东出生在上海黄浦。

还是小朋友的G僧东常常大笑着拍照,也喜欢逗大家开心。

再长大一点,G僧东爱上了台湾搞笑综艺和上海电视台的本土趣味节目,“我对这些节目感情很深,可惜现在都看不到了。”

“我一直都很喜欢上网,喜欢互动的这些东西”。G僧东记得,在他工作之初(2010年左右),品牌营销领域甚至还设立了一种叫做EPR(线上公关)的岗位,把线上和线下分得很开,“这种岗位简直是时代的眼泪”。

如此种种,现在不可想象。

G僧东:当时我所在的环时负责杜蕾斯的微博账号运营。有一次我和老金(环时互动创始人金鹏远)去给可口可乐提案,在等客户进会议室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微博热点爆了,老金判断可以跟,他马上就打开了杜蕾斯官方账号,编辑好文案直接发布了,整个过程就几分钟而已。

面对创意被掣肘和衰减的困局,他想试着找到另一种方式去解。2017年,G僧东的公众号“打浦桥王力宏”的副业收入已超过主业。他意识到:是时候离开了。

2015年3月18日,“打浦桥王力宏”公众号首次更新。

那是“人手一个公众号”的时代。当时在环时互动,G僧东的很多同事都开始创建公众号发布内容,他自然没有落下这个机会。

出国旅游回来之后,他会悉心记录对“家”的感受:

G僧东还有一些对生活的困惑和洞察,都被记录在了早期的公众号里:

G僧东:如果仔细定位账号,反而不一定能做得成。公众号最开始并没有说一定要走哪个赛道,其实是顺着我的兴趣和直觉自然而然地去做内容。

如今再看G僧东,最大的标签之一就是“搞笑”。虽然公众号选题广泛、内容众多,但不变的是戏谑、幽默的表达风格。

但我想说,截取G僧东公众号内容的表层或许是“搞笑”。但往深度看,他对社会议题的观察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判断,才是“勾住”用户的关键。

2016年,papi酱的系列变声短视频爆红全网,拥趸无数。很快又获得了1200W的融资,风头无两。

就像是一切都褪去了雾气,G僧东再次看到了机会。没用多久,G僧东就决定:从公众号图文博主,转型升级为视频博主。

但不适应的不止G僧东,用户起初也对视频的形式有过抗拒,G僧东下场逐个安抚。

很快,「视频博主」G僧东就凭一条《上海男人刻板印象》收获了首个视频内容的10W+。

2019年,因为姥姥的一句吐槽“怎么年轻人也不会使用电视机”,G僧东以此为灵感创作《现在的电视机对老年人太不友好了》,戳中了“老年人群体使用手机不方便”的广泛社会问题,一度登上热搜。

这一时期,G僧东各平台的视频内容看似多元,但其实背后有成熟的内容运营策略:

巧借势能词挖掘内容深度:利用上海人身份作为垂直切口,增加视频的亲近感和趣味性。

内容风格化:利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性格特质将内容风格化(多见一人分饰多个角色)。

选题广泛,拓展内容广度:话题内容广泛,社会热点议题跟进迅速。

整体的内容策略有了,回到微观来看:

究竟如何生产爆款?如何获得更多的“一键三连”?如何保持持续的创作激情?

1、某个偶发事件激发了我的灵感,我就会和我的合伙人林仙子商量看可不可以拍;2、很多话题是老生常谈,但是我有新的视角和看法,这种情况下也会尝试拍出来。

我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多发朋友圈和微博,不管什么事发了再说,网友的互动常常会给我启发。比如我当时看到朋友圈有很多人在野餐就发了一条微博,有网友提醒说这一天其实是国际野餐日,我就马上跟进拍了一条视频,数据也还不错。

另外,最关键的还是要留心生活。我会在手机备忘录中记录下偶尔的灵感,其实可能很多事看过就忘了,但如果留意它,没准就可以变成一条内容出来。

数英:如何才能做到爆款内容的持续输出?你现在还会为数据而焦虑吗?

G僧东:做爆款,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主题,热点话题非常容易爆。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快”。热点一出来,马上推掉一切的事情马上写、马上拍。这个时候可能制作质量并不是那么好,或者观点并不是那么深,但只要做到“快”就可以了。

我记得很清楚,去年3月27号我当时还在外面开车,听到了浦东浦西要分开管控的新闻,我就马上开始构思要怎样拍一个视频,回家几分钟就写完了《上海人的火锅锅底》对话脚本,架起相机就拍了。

另外,我会带着工作和学习的心态去刷抖音,抖音并不能让我放松。看看别人的主题,讲话方式,剪辑和后期手法。最近我发现视频中加一些歇后语还蛮好玩的,我就在试着自己写一些歇后语。(笑)

是否会对数据焦虑这个问题,我曾听到过沈帅波的一个说法,他说博主都没有办法保证每条视频都是爆款,但他能做到的目标是——尽可能把内容的中位数不断提高。其实我也是追求中位数提高的,不过我还是希望能“搏一搏”爆款,我更喜欢这种“搏”的感觉。

以前公众号内容发布后我会不停地去刷涨了几个阅读量,但现在不太会了。包括哪怕出了爆款视频很爽,但这种感觉维持一天也就结束了。我更焦虑的是下一个选题怎么办?所以我现在还是常常梳理一下自己的心态,爆款视频一个月有一次就挺好的。

在电视媒体全盛时期,上海电视台的《智力大冲浪》《快乐大转盘》《今日印象》等节目,描绘出一代上海人的生活点滴。但自媒体时代,关于上海城市故事、本地文化保育的精品内容却少之又少。“上海的腔调和样貌,不该只停留在人们的口中和想象中,它更值得以视频的方式被记录下来。”

G僧东很早就发现,自己的许多关于上海本地文化的视频(如《上海人在上海旅游》系列)受欢迎度很高。这也让他意识到:做上海本土自媒体栏目是另一个机会点。

《上海人一旦踏入田子坊,就会被开除上海户籍》

2020年1月,G僧东孵化出栏目《好叫好伐》,立志要做“年轻人也喜欢的沪语频道”。“好叫好伐”是一个上海俚语,意思为“能靠谱点吗”“别闹”,栏目内容聚焦上海本地人的生活。

节目内容,开始持续在上海本地青年及文化生态上展开。如“老黄浦和老卢湾在复兴公园正面刚”、“上海年轻人年入百万是种什么体验?”、“上海精致男生”等内容,逐渐诞生了属于《好叫好伐》的爆款。

《上海90后年入百万是什么体验》

被问及栏目未来的发展,G僧东坦言自己是想传承上海电视台原来的一些精神。“小时候,上海电视台内容很精彩,有搞笑情景剧、有体育、时尚、娱乐等各种各样的东西,到现在很多节目看不到了,我想把那些失去的内容找回来,所以特别想把《好叫好伐》综艺化。”

数英:如何理解你说的“综艺化”?

G僧东:《好叫好伐》从后台数据源来看,第一是手机,第二是电视和显示屏。很多人跟我说《好叫好伐》是他们一家人晚上一起看的,从这种角度,我希望《好叫好伐》是一个合家欢的节目。

既然要节目化,那就必须要精品化、综艺化,就是在栏目制作上、拍摄上、包装上都要更有综艺的“精致感”和“系列感”。我G僧东个人的账号可以很生活化很真实,但是《好叫好伐》放到爱奇艺甚至电视台的大屏幕上都不违和,才是我们的目标。

数英:但是街采的形式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如何保证视频的爆点和可看性?

G僧东:街采确实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我们的内容主题是固定的。

对很多上海人而言,吴语没落和沪文化的消逝是一种显在的担忧。作为上海人,G僧东直接将B站简介改为:捍卫上海文化。在TEDHuangpu的演讲中,G僧东也常常以“野生上海文化大使”的身份发声。

Tedx演讲《没有上海话的上海不是上海》

在他看来,文化传承不一定要气势磅礴,大开大合。有时候接地气的文化传承,就是在日常的点滴之中。如今G僧东常常和上海本地官方互动合作,宣传关于上海的一切。

数英:你对《好叫好伐》未来发展的设想是什么?

G僧东:首先肯定是希望能更多地去传播上海的城市故事和城市文化,大家看我们节目的时候,能在放松的同时有一些获得感是最好的。现在我在弱化G僧东在栏目中的出镜次数,目的也是希望节目的内容能够更加聚焦。

同时,《好叫好伐》也在把版图拓展到其他城市。今年1月份我在北京三里屯拍摄了几期节目,听听别的城市的人怎么评价上海,这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最后,我希望《好叫好伐》能够成为上海一个标志性的打卡地。无论生活在上海、还是来上海旅游出差,希望大家都能抱着“总要被《好叫好伐》采访一次的念头”,就再好不过了。

G僧东认为,本质上看创意要么服务观众的需求,要么服务客户的需求。“拍短视频最重要的就是变现,通俗一点讲就是赚钱,钱永远是最直接的动力”。

1、如果要用一页PPT呈现G僧东的账号定位、受众群体、内容风格,会是什么样子?G僧东的频道内容可以接地气可以搞笑,但更多的还是要有调性和态度的呈现,这才是自己的商业价值所在。

一句话总结,做自媒体人,要有“销售思维”。

数英:怎么理解你所说的“自媒体人应该有销售思维?”

另外,很多账号非常忌讳在自己的视频中提到品牌名,会用“某品牌”指代。但我毫不避讳,有机会能提到就提到,这也是一种销售思维的体现。

数英:G僧东频道在抖音、小红书、B站、微博这几个平台的商业化现状如何?

我们有两个账号,G僧东和《好叫好伐》两个账号的商业收入是此消彼长的,但就目前来看《好叫好伐》的客户会相对更多一些。

靠内容变现,必然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自己想要的内容,与甲方想要的内容之间,寻求完美的平衡?在下面这则演讲中,G僧东集中讲述了自己的观点:短视频要做减法。

TEDx演讲《短视频要做减法》

归功于以上商业思维,G僧东80%的视频创意客户都会一次性通过。去年,G僧东签约了MCN,帮助他进行更多的商务接洽。某种程度上,G僧东已经实现了当时离职时候的愿望——在内容创意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G僧东在努力超越G僧东。

在我看来,「主动拥抱变化」才是G僧东的生存法则,也是他真正的天赋所在。

在互联网极速膨胀的十年里,G僧东保持着独特的节律,每一次转型都抓得快、准、狠,过程敏捷试错、保证内容走在恰当的方向和轨道。

谈到下一个内容营销风口,G僧东已开始实践:每隔几天他就会更新一段10-30分钟的播客。

面对未来,G僧东并没有过多的焦虑。

只要还在拥抱变化,只要还对创意和内容笃定,G僧东就还拥有着“行走江湖的一技之长”。

THE END
1.广告导向不能“跑偏”广告是一种重要的商业促销手段,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载体,具有一定的审美启迪、价值引导和精神引领作用。广告中隐含什么、表达什么、倡导什么,会对受众产生一定影响。格调高雅、积极向上的广告,不仅能给人赏心悦目的美感,而且能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健康的消费观。反之,如果广告内容低级庸俗、内容http://legalinfo.moj.gov.cn/sfbzhpfycrp/202412/t20241211_510978.html
2.数字时代“商业广告”判断标准的反思和重构软文广告法互联网发布直播营销人员接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服务的,应当依法承担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责任和义务。直播营销人员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构成广告代言的,应当依法承担广告代言人的责任和义务。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PRMQOU051187VR.html
3.探讨!广告代言人如何界定?随着广告业态的不断发展,广告代言对提升广告主商誉、拓展附加值、增强交易双方信任黏合度的作用愈加显著。但同时,广告代言随着业态丰富,其边界亦愈发模糊。为规范广告代言行为,《广告法》规定“广告代言人,是指广告主以外的,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正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7661876494079586&wfr=spider&for=pc
4.广告法是如何给广告下定义的很多人都知道我国有一部称作广告法的法律,但如果问我国法律对广告是如何界定的、其法律依据是什么,很多人可能答不上来。其实,就是法律专业人士也未必能准确地作出回答。如果查阅2015年修订的广告法,就会发现它并没有对广告作出界定。该法仅在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通过一定媒介http://m.legalweekly.cn/rdcj/2024-09/05/content_9050482.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法律法规本法所称广告经营者,是指接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1] 本法所称广告发布者,是指为广告主或者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代言人,是指广告主以外的,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https://www.yxeyy.com/index.php?a=show&catid=35&id=2149
6.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应当依据事实,可以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应当依据事实,可以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 参考答案:错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判断题 药品广告的内容不得与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8229497.html
7.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更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多少倍的罚款()”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欣欣公司为了宣传其新开发的保健品,虚构保健品功效,并委托某广告公司设计了“谁吃谁明白”的广告,聘请大腕明星作https://www.educity.cn/souti/raqvvzzl.html
8.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举办《当内容可被测量,机器能模拟人类感受吗11月27日,中国商务广告协会特别邀请明略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吴明辉,向会员单位分享明略科技的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讲解HMLLM的基本原理,展示其应用案例,并就拓展其应用场景进行了交流。 吴明辉,明略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 吴明辉,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Dg1ODc2Mw==&mid=2657344485&idx=1&sn=4448fef2d711c7e42263a857e124b89e&chksm=8175f401b6027d17783b0a2f7d131d11721a5bc2c7141f16e91a7b44095f502ec0a2f1a1cd9d&scene=27
9.史上最严的新《广告法》今日正式实施【变化】新广告法增加关于未成年人广告管理的规定: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规定在少年儿童经常活动的场所不能做广告,特别是在教材里面不能做广告;针对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劝诱其要求家长购买广告商品或者服务;(二)可能引发其模仿不安全行为。 https://weibo.com/p/1001603882259932432300
10.广告法的基本合规要求广告代言人,是指广告主以外的,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广告中使用代言人需要遵循以下规则: 1.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应当依据事实,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并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 2.任http://etest.dangcdn.com/rule/more.html
11.李诞躺赢职场内衣广告事件:广告营销中的女性污名化根据《广告法》第三十八条,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应当依据事实,符合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并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李诞作为一名男性,显然没有使用过UBARS的内衣产品,但是却作为代言人推广营销该商品,显然是不符合《广告法》的相关规定。 http://media-ethic.ccnu.edu.cn/info/1189/2935.htm
12.北京市发布明星广告代言行为合规指引列出11条负面清单明星在广告代言活动的前、中、后应履行事前审查代言产品、充分使用代言产品、核验广告内容等义务。其中指引中明确规定,明星本人不得为未使用过的商品(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应当充分使用代言商品,保证在使用时间或者数量上足以产生日常消费体验,确保宣称的功效等内容与实际体验相一致。代言人应当提供充分证明力的http://news.cnr.cn/native/gd/20230331/t20230331_526201641.shtml
13.广告1890年以前,西方社会对广告较普遍认同的一种定义是:广告是有关商品或服务的新闻(News about product or service)。 1894年,Albert Lasher(美国现代广告之父)认为:广告是印刷形态的推销手段(Salesmanship in print,driven by a reason why)。这个定义含有在推销中劝服的意思。 http://baike.xuexiaodaquan.com/doc-view-2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