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到创造更好的海尔创造更好的未来生活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70年的发展历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一个字的改变,成为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最好概括。海尔,作为一个企业,堪称我们国家制造业的一个缩影,从海尔制造到海尔智造,是不断量变的积累,是不断的自我突破。改革开放后不久,海尔成立,伴随祖国走过了34年的历程。34年来海尔见证了国家快速发展的历史,同样也用“砸冰箱”、“休克鱼”、“人单合一”这些海尔的专有名词创造了历史。从“琴岛利勃海尔”到“海尔电器”,再到“海尔智家”,海尔见证了我们生活的改变,同样也在引领着我们的生活。

从无到有品质赢得生存空间

在国家博物馆,编号092的文物是一柄大铁锤。简介上写的是“1985年青岛(海尔)电冰箱总厂厂长张瑞敏带头砸毁76台不合格冰箱用的大锤。”34年来,海尔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和发展,但在海尔文化基因中,有一段最稳定的“DNA”正是对于品质的坚持,其起源正是这把大铁锤。

冰箱作为80年代的三大件(冰箱、彩电、洗衣机)之一,供不应求。在这个时候,全国有上百家的冰箱生产企业,大多企业快速扩张规模,重数量轻质量,成为那个时代的普遍思维。1985年的一天,张瑞敏收到一封用户的投诉信,告诉他冰箱的质量有问题。在检查之后,张瑞敏发现库房中还有76台不合格的冰箱。他当即决定砸毁这76台冰箱。当时员工工资一月40元,一台冰箱的价格800元,是员工一年半的工资。对此,员工无法理解,建议低价处理。“如果便宜处理给你们,就等于告诉大家可以生产这种带缺陷的冰箱。今天是76台,明天就可能是760台、7600台……因此,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张瑞敏告诉员工。

同样是博物馆的馆藏,在海尔家电博物馆,收藏着一台1988年生产的,依然运转良好的海尔冷柜,他来自于青岛市民许秋章的无偿捐赠。事件的缘起也是一封写给张瑞敏的信,信中许秋章老人想把这台陪伴自己家庭30多年的冰柜,作为礼物送给海尔,让它成为一个品牌,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在“砸冰箱”之后仅仅三年,在权威部门举办的全国冰箱质量评比大赛上,海尔拿到了金牌,一举奠定了海尔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海尔冰箱从此成为了品质的代名词,海尔品牌也由此跨出了第一步。2019年3月13日,海尔集团第3个1亿台冰箱于俄罗斯工厂成功下线。曾经国内上百家的冰箱企业如今也只剩下了个位数。不得不说,一把大锤,砸掉了76台冰箱,却砸出了海尔品牌,也为海尔赢得了生存空间。

从弱到强品牌文化引领下的全面出击

砸冰箱事件,不仅仅为海尔赢得了声誉,更是在员工的思维和企业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品质烙印。1986年,由于产品质量过关,海尔冰箱在北京、天津、沈阳三大城市一炮打响,市场出现抢购现象。在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招标中,海尔冰箱战胜十多个国家的冰箱产品,第一次在国际招标中中标!如果只坚持在品质方面的精雕细刻,海尔可能会像很多小规模的日本企业一样,产品精致但陷入发展缓慢的怪圈。不过海尔也没有像很多企业那样,在产品畅销之后,立刻开启扩张之路。从1984年到1991年,历时7年,海尔专心致志做冰箱,但同时也在加强管理、技术、人才、资金、企业文化方面的准备,让海尔文化有了可以移植的模式。随后海尔合并了青岛电冰柜总厂和青岛空调器总厂,于1991年12月20日成立海尔集团,进入了多元化发展的战略阶段。

1995年,800亩规模的工业园落成,1995年7月,原红星电器有限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海尔以“吃休克鱼”的方式,再次通过输入海尔文化,盘活被兼并企业,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展。1997年9月,以进入彩电业为标志,海尔进入黑色家电、信息家电生产领域。与此同时,海尔以低成本扩张的方式先后兼并了广东顺德洗衣机厂、莱阳电熨斗厂、贵州风华电冰箱厂、合肥黄山电视机厂等十八个企业,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与规模扩张方面,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兼并重组同业是全球各大品牌发展壮大时的必由之路。然而,在这条道路上却不是谁都能顺利走通的,在“消化不良”和“吸收良好”两者间,更多的企业和品牌因为文化上的不相容倒在了黎明之前。被很多企业视为空谈的“企业文化”在海尔却成为了服务战略法宝。“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的推进剂”,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输入海尔文化,推行日清日高管理法,盘活被兼并企业,不断扩张企业规模。而文化输出推动的有效兼并,让海尔在多业务线发展方面进展迅速。海尔1999年的业务版图已经覆盖电冰箱、电冰柜、船用电冰箱、微波炉、真空包装机、空调器、电磁管、洗衣机、热水器、电风扇、吸尘器及配件、通讯设备制造。其主打产品在市场占有率一直遥遥领先。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99年度1000家商场家电主要品牌市场占有率的资料显示,海尔冰箱的市场占有率为35.3%,海尔冷柜的市场占有率为41.3%,不仅在市场站稳了脚跟,更实现了从弱到强的转变。

从中国到世界为中国制造开启全球之旅

1999年,在中国加入WTO的前夕,刚刚在国内完成行业整合的海尔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开始推动更为宏大的全球化品牌发展规划——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设厂,实现海外市场的本土化发展。当时家电行业的主流,还是海外大牌在国内设厂生产,大多企业没有选择国外建厂的方式扩张。实现品牌的逆输出,这成为海尔国际化路线的与众不同之处。2000年2月,海尔美国工厂建成投产后,年产能力为50万台,在美国冰箱企业中排名第六。同年,海尔在美国的营业额超过了2.5亿美元,被当地不少媒体称为成长最快的外国公司。

对“品质”的追求,海尔似乎有着独特的执着,产品要有品质,全球化的发展,当然也得要有品质。当时中国家电进入海外市场,最大的优势是价格,很多中国家电企业甚至沦落为海外品牌的代工厂,对海尔来说,他们需要的全球化是更有品质的发展。2019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海尔率先展示了7大品牌全球化阵容。继去年AWE展出了美国GEAppli-ances、新西兰Fisher&Paykel、日本AQUA等6大全球品牌后,今年增加了意大利品牌Candy。2012年海尔在向海外扩张的同时,再度挥动收购大手,日本的AQUA、新西兰的斐雪派克、美国的通用家电、意大利的Candy这些代表着各所在国家工业光辉的品牌现在都被海尔悉数纳入旗下。通过AQUA加强日本东南亚市场、斐雪派克攻坚澳洲市场、GEA发力北美市场,Candy巩固欧洲市场,再加上国内的海尔、统帅和卡萨帝,海尔旗下7大品牌协同发展,一张完整的全球白电帝国拼图就此完成。

如今,海尔在澳大利亚、日本、美国、欧洲等地分设了10座研发中心、25个工业园、108个制造工厂和66个营销中心,实现了设计、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网络布局,海外市场营收占比已超40%。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自主家电品牌出口量目前仅占到海外整体市场份额的2.46%,其中82%都来自海尔。

THE END
1.海尔品牌文化的精髓期刊8. 海尔品牌策略分析与启示 9. 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文化品牌的传播策略 10. 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企业文化创新的源泉 11. 以"龙文化"打造学校品牌文化建设 12. 许昌城市文化品牌定位分析与选择 13. 学校校园文化与品牌文化建设探究 14. 啜英咀华最得趣——试论用茶文化精髓陶冶学生性情 15. 品牌的文化标https://doc.paperpass.com/journal/20080349qyggygl.html
2.海尔是哪个国家的品牌,海尔集团企业文化是什么说起家用电器,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海尔,作为知名的家用电器品牌,几乎家家都用过或者正在用海尔的电器,不过说起这海尔是哪个国家的品牌,以及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可能有些人就会回答不上来了,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海尔到底是哪个国家的,以及海尔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https://www.shengyilu.com/article/6680.html
3.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经济管理方式一哥话文化从1991到1998年的多元化战略阶段,海尔以低成本扩张的方式,在国内兼并了18家亏损企业,通过输出企业文化与管理,以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源,被兼并的企业全部扭亏为盈。如今,海尔已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业园。 海尔兄弟 海尔兄弟系海尔早期品牌识别标志,是品牌自持的卡通形象物。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086875.html
4.海尔集团企业文化海尔集团企业文化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是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海尔始终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连续3年作为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蝉联BrandZ全球百强,连续12年稳居欧睿国际世界家电第一品牌,旗下子公司海尔智家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海尔集团拥有3家上市公司,拥有海尔Haier、卡萨帝Casarte、Leader、GE http://www.jsqa.org/jiadian/listview?edit_id=30
5.海尔以创新精神创全球化品牌我们原来的企业文化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而且面对的是中国的员工,大家有共同语言。我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的光荣传统,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海尔的精神和作风,保证了海尔文化能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得到员工的认同。但是到国际上去又有不同,文化的差异很大。所以,我们在进入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就http://www.jcppwh.com/nd.jsp?id=93
6.海尔企业文化海尔企业文化标语 品牌是帆,用户为师——海尔的品牌营销企业生存的土壤是用户——海尔的服务观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国际化的海尔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海尔的管理之道真诚到永远——海尔形象有生于先——海尔的文化观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的人才观先谋势,后谋利——海尔的战略观https://www.unjs.com/h/b/71429.html
7.海尔共享洗衣机加盟海尔集团六个战略阶段 01.名牌战略阶段 1984-1991,“砸冰箱”,创出中国第一个冰箱名牌 02.多元化战略阶段 1991-1998,以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模式,创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 03.国际化战略阶段 1998-2005,成为中国品牌走向全球的代表,创出中国的世界品牌 04.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2005-2012,整合三洋家电、裴雪派克、https://www.jiamengfei.com/xm/100773
8.海尔服务文化测试题2.生态品牌战略是海尔集团第几个战略() A.4B.5C.6D.7 3. “企业即人、文化是魂”是谁提出的。() A.老子B.孔子C.张瑞敏D.周云杰 4. 服务者本身的的能力差异,无法带给用户最佳的服务体验,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这种情况呢?() A.服务过程流程化B.服务方式标准化C.服务考评制度化D.以上都是 https://www.wjx.cn/xz/26795657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