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业务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青岛海尔整合通用电气家电业务将进一步增强青岛海尔的全球竞争力,将彻底奠定海尔在全球白电第一品牌的地位。家电企业疯狂海外并购的背后,意味着中国家电产业发展阶段的全面升级。

完善全球化战略布局

通用电气家电总部设在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是北美领先的家用电器公司。该公司在美国5个州拥有9家工厂,并拥有世界一流的物流和分销能力,以及美国市场强大的零售网络关系。2014年,企业收入达到59亿美元和约4亿美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该公司拥有约12000名员工,其中96%在美国。

截至2015年9月30日,通用电气家电业务对应的净资产为18.92亿美元,对应的PB为2.85倍。以1月15日的收盘价计算,A股白色家电市净率的中枢值为3.88倍,美的集团、格力电器以及惠而浦的市净率分别为2.54倍、2.52倍、2.07倍,由于此次收购标的股权以及资产的付息债务已经剥离,从市净率的角度来看,收购估值相对合理。

本次整合包括通用电气家电所持有位于墨西哥的家电企业Mabe的48.4%权益,Mabe已与通用电气家电保持业务关系并共同运营一家合资企业长达28年。作为交易的一部分,在青岛海尔的控股下,通用电气家电将继续使用通用电气旗下的品牌组合继续向市场销售产品,初始使用期限为40年。(包括两个为期10年的延长使用期)

在此次通用家电的重新竞标中,包括海尔以及韩国三星、LG等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虽然这一出价并不是众多竞争者中最高的,但最终还是海尔得手。

因此,分析人士表示,这次整合通用电气家电是海尔扩大其在美业务的一项重要投资,国际化并购实现1+1>2可能性较大,将能使海尔在西方市场的业务增长提速。

公开资料显示,GE家电2015年前9个月的销售收入是46.58亿美元,EBIT(息税前利润)为2.23亿美元,在美国长期占据第二大家电品牌地位,其空调、冰箱、洗衣机、洗碗机、热水器等均有出色表现。

“GE家电是现金流比较好、可持续成长和盈利的标的。”海尔有关负责人说,GE家电今年有很好的增长表现,2012年以来GE集团对GE家电进行了10亿多美元的投入,包括领先产品研发、生产设备改造。“我们考察了GE的研发团队、研发产品及改造后具有现代化能力的工厂,并跟GE管理层和营销、研发、物流的团队交流,管理团队对未来的增长很有信心。”

海尔有关负责人同时指出,通用集团对电器业务的剥离并非出于经营不善,而是服从集团战略方向调整,通用有意将经营重点转向基础设施业务领域,比如能源、医疗、家庭、交通运输、金融等,由此才考虑将家电等消费产品业务剥离出去。

而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1-9月份,GE家电板块中厨电产品收入13.86亿美元,占比总收入的34.15%,是GE家电中最具技术优势和竞争实力的子业务,而厨电业务是海尔家电的短板,整合后将可能引进GE厨电技术和理念进入中国,结合海尔本土化经营,实现国内厨电业务快速增长。

此外,除未来GE未来代工业务订单未来可能转移至海尔外,GE强大的研发能力将和海尔五大全球研发中心进行积极协作,智能制造、互联网工厂以及供应链采购等多方面将产生协同效应,同时借助于GE家电在全球的渠道优势,将有利于海尔在美国以及全球业务的拓展。毫无疑问,凭借海尔多年的海外并购经验,未来实现1+1>2的可能性较强。

奠定全球白电霸主地位

海外收购对于青岛海尔来说并不是新鲜事,2011年10月,海尔集团和日本三洋电器集团签署收购协议,三洋在日本的洗衣机和家用冰箱业务及其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的洗衣机、家用冰箱和其他家用电器销售业务正式纳入海尔麾下。

次年(2012年),海尔集团完成了对新西兰斐雪派克家电业务的并购,交易约合7.66亿美元,当时成为海尔尝试全球化22年来最大规模的海外并购,也是唯一的全资收购。时至今日,与早些年比较有影响的并购案例相比,此次海尔对通用电气的并购依然锁定在家电业务之上,这也正是海尔的业务强项。

通过收购集团海外家电资产,海尔实现了全球化发展的战略布局。而GE进入海尔之后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因为海尔成功经营斐雪派克与三洋的经验给了GE足够的信心。

据悉,进入海尔体系之后,斐雪派克实现品牌增值20%,研发团队增长了38%,研发设施面积增长到5000平方米,是原来的2.5倍,斐雪派克与海尔品牌一起,占据澳洲洗衣机市场46.4%的市场份额。

斐雪派克总结认为,其成功经验在于海尔做到了“三权让渡”——董事会本土化,管理层本土化,决策权、用人权、分配权本土化。事实上,海尔一直强调,交易是共创、共赢的起点而非终点。

海尔对三洋白电业务的经营也不错。据悉,海尔亚洲国际2014年实现扭亏为盈,为收购日本三洋白电业务以来的首次盈利,实现盈利26亿日元,销售额355亿日元。在日本本土,三洋白电实现经营收入465亿日元,增幅5.9%,税后利润27.84亿日元。

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看来,并购通用电气业务对于海尔实施国际化战略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棋,海尔可以借此在美国市场获得更理想的竞争站位。

此外,收购完成后,海尔承诺将继续投资在美国的业务以推动其增长,同时也不会因此交易带来任何设施关闭或岗位流失。

白明认为,海尔在实施国际化战略过程中在“走出去”方面已经取得了收获,在“走进去”方面正在悉心耕耘,而随着在美国并购著名的GE家电业务部门这笔交易的最终落地,海尔在“走上去”方面也进一步深耕。

显然,GE由于自身发展战略的调整出售家电业务资产,对于全球几大家电品牌而言,是打破平衡态、快速壮大的一次机会。

目前全球家电市场格局相对稳定,中国虽为全球家电制造和出口大国,各大家电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但自主品牌出口量仅占到海外整体市场份额的2.46%,其中89%都来自海尔品牌,可见中国品牌海外拓展之不易。

近年来,中国家电企业加速了海外收购的步伐,仅去年下半年以来,就先后有创维收购德国电视机制造商美兹,海信收购有“液晶之父”之称的夏普电视在北美的业务。再之前则有TCL收购法国彩电品牌汤姆逊和手机品牌阿尔卡特的经历。某家电企业老总更是坦言,眼下中国家电市场需求的下滑使得更多企业开始向外寻求突破。

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家电分会副秘书长周南认为,当中国的贸易额在全球占到20%,汇率、产业升级压力增大,正如德国、日本走过的道路一样,中国企业今后不能再单纯用“制造输出”,而是要用“品牌输出”、“技术输出”来影响全球,未来一些欧洲、美国、日本的家电品牌将逐步换成中国品牌。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国外尤其是发达的欧美市场,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价格虽然敏感但品牌忠诚度往往更高,因此除了产品本身的品质,品牌推广不容忽视,而这也确实是中国企业此前的短板。

而2015年家电行业景气度下降,尤其是空调子行业持续处于去库存阶段,公司业绩也受到一定影响,1-9月份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626.37亿元和34.3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1.14%和18.62%。从2016年来看,空调行业去库存化将于下半年结束可能性较大,公司洗衣机和冰箱业务也于2015年末做出了相应的策略调整,公司业绩2016年触底反弹的可能性较大。

因此,在中国家电市场整体需求低迷的背景下,海外收购已经成为中国家电企业实现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显然,2016年海尔家电业务将有望触底反弹,多家证券机构给出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THE END
1.海尔拟54亿美元收购通用家电美国网友扼腕叹息澳际留学网海尔拟54亿美元收购通用家电 美国网友扼腕叹息频道,提供准确丰富专业的出国留学相关信息。海外优质的教育和相对合理的留学费用吸引了许多中国留学生前去海外留学。很多同学对海尔拟54亿美元收购通用家电 美国网友扼腕叹息有疑问,下面澳际小编整理了最新海尔拟54亿美元收购通用家电 美国网友扼腕叹息相关资讯文章欢迎http://www.aoji.cn/converge/detailArt-446806-2-1.html
2.海尔集团回应收购汽车之家,跨界并购的动因与挑战,海尔集团跨界海尔集团回应收购汽车之家,跨界并购旨在拓展业务范围、增强市场竞争力。跨界并购也带来诸多挑战,如双方文化融合、管理整合、行业差异等。此次并购需双方深度协同,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以应对跨界经营带来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海尔集团需全面考虑行业趋势、市场需求及自身实力,确保并购能为双方带来长期价值。摘要字数控制在10https://es.cpaeasyso.com/post/19029.html
3.海尔领航家电产业出海30载,海尔如何越过“那片海”?鲜有人知道,1992年美国通用电气曾计划到中国收购一家冰箱公司,海尔是目标之一。值得玩味的是,十几年后的2016年,海尔以55.8亿美元收购了通用电气家电业务,成为当时中国家电业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 从出海小白到全球巨无霸,海尔跨过“那片海”的经验成为当前中企出海的镜鉴,在中企出海功守道系列,嗨牛财经梳理海尔在全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DF74QA0519SQR4.html
4.青岛海尔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案例分析本文选取青岛海尔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的案例,通过分析海尔在并购后的整合措施,以及整合后的绩效进行了评价,为我国家电行业的其他公司走出国门实现公司价值创造提供借鉴。本文第1章,绪论,从研究背景出发提出了文章需要解决的问题,即跨国并购如何通过有效整合提升并购的成功率。从跨国并购整合、并购绩效与并购风险三方面对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56-1018181736.htm
5.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以海尔并购GE为例.docx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以海尔并购GE为例一、本文概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手段。通过跨国并购,企业可以迅速获取海外先进的技术、品牌、渠道等资源,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本文将以海尔并购GE(通用电气)家电业务为例,深入剖析中国企业跨国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16983169.html
6.海尔成功案例范文6篇(全文)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蒋起东近日,青岛海尔发布公告称,海尔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已正式进行资产交割。6月6日,海尔就整合通用电气家电业务的交易签署所需的交易交割文件,支付总额约为55.8亿美元,全部价款已向通用及相关主体支付完毕。这是中国家电行业迄今为止最大https://www.99xueshu.com/w/fileqw2dtqr2.html
7.《海尔集团并购红星电器的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案例》9300字海尔集团在并购前,也就是2017年的四个季度及2018年的第一个季度中资产负债率在50%到60%之前变动。在完成并购后,海尔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在持续上升,这主要是由于海尔在并购通用电气的家电产业后,承担了通用家电16.42亿美元的负债,同时还要偿还高达33亿美元的并购贷款。这些债务导致海尔集团在完成并购的初期资产负债利率骤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106/7005061005006026.shtm
8.青岛海尔(精选十篇)关键词:青岛海尔;GE;收购 2016年1月14日,青岛海尔与通用电气签署《股权与资产购买协议》,拟通过现金方式向通用电气购买其家电业务相关资产,交易基础价格为5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56亿元。通用电气表示,交易完成时间预定在2016年年中。① 一、方案分析 二、收购价格合理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sv0pl0z.html
9.海尔54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会计审计第一门户导读:有机遇,也有危机。毕竟海外并购失败率大于70%,看海尔怎么整合,看能不能1+1大于2了。 2016年1月15日下午,青岛海尔(600690)发布公告称,美国东部时间1月14日,公司与通用电气签署了《股权与资产购买协议》,拟通过现金方式向通用电气购买其家电业务相关资产,交易金额为54亿美元。标的净资产18.9亿美元,增值率185.41https://shuo.news.esnai.com/article/201601/126553.shtml
10.(并购重组)并购重组案例大全以下本文将对上房集团并购嘉丰股份这一买 壳上市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买壳上市及其发展趋势提出几点理论思考。 二、交易各方背景资料: (一)上房集团 去年四月福 尔公司被英国通用电气公司(Britain's General Electric Co. PLC)收购。他很快离开福尔到了 Cerent。这一点很不 平常。据 Best Practices谘询https://doc.mbalib.com/view/aa22804b1385cddd17d78f3b15f5232a.html
11.海尔以54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旗下电器业务→买购网中国的海尔、世界的海尔。现如今,海尔正在用创新拥抱世界! Haier X GE:开启大企业联盟新篇章 2016年1月15日,海尔集团宣布与通用电气(GE)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备忘录,其中包括青岛海尔以54亿美元收购GE旗下家电业务部门,交易将通过海尔自有资金和并购贷款的方式来完成,初步估计并购贷款的金额约为交易对价的60%。海尔获得https://www.maigoo.com/news/451445.html
12.1984年到1991年是海尔实施品牌故略的阶段。别的企业上产量。而海尔实施的是什么品牌策略 请分析这种品牌策略的优缺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1984年到1991年是海尔实施品牌战略的阶段,别的企业上产量,而海尔扑下身子抓质量。此战略在海尔创 立之初即以张瑞敏砸冰箱的戏剧化举动宣告推出。此后的六七年间,海尔完善了生产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同时在销售方面推出星级服务的概念,在消费https://www.shangxueba.com/ask/97977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