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3.23日本
3月19日,海尔创始人张瑞敏做客“与辉同行”直播间,与董宇辉探讨企业管理、直播带货等话题,整场直播充满智慧碰撞,里面涉及古希腊哲学、中国哲学、经典管理理论等众多知识点,同时也给当下年轻人创业、读书、交友、应对压力等提出了建议。知识含量非常高,有朋友表示,听这场访谈,差点把大脑CPU烧了。为了更好地消化、吸收这场访谈,笔者梳理了访谈中涉及的知识点,供大家学习。
整场访谈的核心就是介绍海尔的“人单合一”这一商业模式的理论和实践。
1.理论基础:从牛顿力学到量子力学
牛顿力学,是指确定性,万事万物在规律支配下,按照固定的轨道运转,按照既定的秩序运作。
量子力学,是指不确定性,是对经典牛顿力学思维的颠覆。
将其运用于企业管理中,牛顿力学对应的就是传统的科层制,人单合一对应的是量子管理(丹娜·左哈尔提出的,下文会介绍),当几个个体彼此相互作用后,他们所拥有的特性已综合成为整体性质,无法单独描述单个个体的性质,只能描述整体系统。
2.人是目的不是工具
这是哲学家康德的一句名言。张瑞敏认为企业老板的作用是让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并发挥出他们自身的价值,要让员工价值最大化,去实现每个人的尊严。
3.企业即人管理即借力
企业即人,人是企业的关键。就像一句老话:“死店活人开”,店是死的,一直就是那个店,但是不同人开,效果是不同的。“管理即借力”,企业有要有开阔的思路整合更多资源。海尔的企业文化是:“要使企业的每一个人成为自己的主人。”
4.人单合一”模式
“人”就是员工,“单”就是用户,打破科层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而上级,员工永远和用户需求靠在一起。取消了12000多名中层干部,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并组成直面市场的自组织,每个员工通过为用户创造价值来实现自身价值。
5.海尔内部成功实践案例
访谈中提到的一名普通工程师做的超低温冰箱市占率达到80%,后在人单合一模式下做成新的生物医疗公司并上市。经搜索,应该是海尔生物医疗总经理刘占杰。2001年,他博士毕业加入海尔,在海尔特种电器公司当一名普通工程师,2005年注册了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转变为创业者,该公司率先推动低温存储技术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推出了以物联网血液安全管理、物联网智慧疫苗接种为代表的综合解决方案,2019年10月,公司上市,刘占杰名下的财富价值上亿。
6.国际并购成功案例:GEA
2016年,海尔花55.8亿美元收购美国通用电气GEA,全民推行“人单合一”模式,给原公司员工充分尊严,把公司上下打散重组成一个个直面市场的小团队,做不出业绩、没有增值的团队,就解散淘汰,2年后,海尔领导下的GEA就扭亏为盈,业绩暴涨。
访谈中,张瑞敏总结海尔发展历程大概分为正三角、倒三角、小微组织、人单合一等阶段,分别运用的孔子、孙子、老子的思想。
7.第一阶段:孔子的儒家学说
海尔的前身是一个街道的集体制小厂,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职工人心涣散,产品质量非常差,资不抵债濒临破产。
在张瑞敏接手海尔初期,使用儒家学说治厂,定制度、抓纪律,比如,第一条规定是不允许在车间随地大小便。“子率以正,孰敢不正”,从领导层抓起,带头执行纪律,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领导层工作14个小时以上。
推行日清工作法: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不仅要在当天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并且每天都要有提高,如果每天进步1%,70天就可以翻一番。
8.第二阶段:孙子的思想
《孙子兵法·作战篇》:“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也就是要做好基础工作,把产品的质量提升上去,比如,张瑞敏毅然砸掉76台有缺陷的冰箱,告诉大家“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要树立牢固的质量观念。
9.第三阶段: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也就是到了“人单合一”模式的时代,领导者不发号施令,知识创造机制让每个人充分发挥个人价值。
10.未来的海尔
海尔不是一艘巨轮而是无数个“哥伦布号”的组合。不是巨无霸企业,而是“联邦”模式,下一步发展方向的“邦联”模式。
联邦和邦联的理解:联邦形式是众多的小微主体联合起来,邦联形式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许多主体在一块儿合作,构建一个交流的平台。
11.缘起性空
这是佛教用语。用来解释一切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认为一切事物的本质是空无的,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是由因缘关系所形成的。
12.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形容事物的兴起爆发往往非常快,势不可挡,而衰败起来也非常突然和迅速。
13.老子提出的管理的四个层次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在管理学中可以理解为:最好的管理,人们感觉不到管理者的存在;其次的管理,人们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管理,人民畏惧他;最差的管理,人们恨他、轻蔑他。
14.从潜龙勿用到群龙无首
《易经》的乾卦,第一爻到第六爻分别是: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君子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用九是:群龙无首。
“群龙无首”在管理学中含义是,主体、客体大家都是平等的,是一种和平、和谐的状态。
15.永恒的活火
公元前500多年,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宇宙的火本原说,认为火是宇宙万物变化生灭的活力之源:“这个世界,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张瑞敏把这个思想运用于企业管理之中,把企业当成永恒的活火,持续产生能量,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16.一个人的幸福就在于他可以自由地运用自己最擅长的各项能力
这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张瑞敏把他运用于企业管理中,意思是让每个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创造最大的价值。
17.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他发光
这是苏格拉底关于教育的一句名言。张瑞敏把它运用于企业管理中,意思是如何创造机制,让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能力展现出来,发光发热。
18.科层制
最早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科层制是一种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主要特征包括:明确的分工、职位等级体系、规章制度体系、成员之间只是工作关系排斥私人感情,以及上级发号施令,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等。
19.自组织与他组织
自组织是几个人主动、自由组成的组织,他组织是被动的、由他人组成的组织。两者的区别是:自组织能够自动地感应外部变化,自动应对外部挑战,并且能够战胜挑战。
20.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
创新就是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结构,即不断破坏旧的,创造新的结构。
21.丹娜·左哈尔的量子管理理论
基于量子思维:世界是不确定的,很多事情是不可量化的。
本质:在一个生态系统里,彼此合作共生,一个生命体和其他组织体、生命体之间相辅相成。在量子管理中,不是从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而是从下而上的管理模式,顺应公司的发展和进化生态,是一种粒子状的管理模式,是无边界的管理学理论,问题和答案之间,没有一对一的映射关系,看重跟客户之间的关系。
22.体验经济
最早由阿尔文·托夫勒在1970年提出的一种经济形态,1998年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正式下了定义。体验经济以客户为中心,重视消费行为发生时的顾客心理体验,强调客户的体验是否满足。
23.不完全契约理论
2016年诺奖得主哈特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不完全契约理论认为,由于人们的理性是有限的、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性的、所交易的事项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签订合约时一般是不能清楚掌握、清晰界定所有的特殊权力,故拟定完全契约是不可能的,不完全契约是必然和经常存在的。
24.复杂经济学
“复杂经济学”创始人布莱恩·阿瑟认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是理论失灵的问题,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确定性思想。他认为,经济不一定处于均衡状态,不确定性才是经济世界的主旋律。
25.智能交互引擎
可以对照搜索引擎来理解,搜索引擎根据你输入的内容,自动在网络上展开搜索,并提供大量数据。而智能交互引擎把供给侧和需求侧精准对接,需求侧提出需求,智能交互引擎自动匹配合适的供给侧,从供需两端发力,实现从“零和博弈”的买卖关系到“共创共赢”的创新生态。
26.第四次工业革命
前三次工业革命,分别是蒸汽技术、电力技术、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在数字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引发一系列技术和社会变革。
详细了解可参阅克劳斯·施瓦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27.全面质量管理的7种工具
一般是指:层别法、检查表、柏拉图、因果图、管制图、散布图和直方图。
28.凯文凯利:所有的企业都难逃一死,所有的城市近乎不朽
因为企业是封闭的,在时代的潮流中终究会被抛弃,而城市是开放的,可以不断迭代发展。
29.管理好的企业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
这是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一句话,意思是大道至简,管理企业没有过多、过神秘的东西,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而是把大多数事情都当作例行事物去管理。
30.让渡“三权”
“三权”是用人权、决策权、分配权。海尔将这三权全部下放给了各个小微企业,实现共创共享共治。
31.打破传统管理三要素:主体、客体、工具
管理的主体就是管理者,管理的客体就是员工,管理的工具就是规章制度。这些都与用户没有关系,并不是以用户为中心,离市场越来越远,就会得大企业病,员工之间就会有各种勾心斗角,影响企业发展。应该打破这三者的界限,完全以用户为中心,紧密结合用户需求,把企业的价值体现在为社会、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
32.一定要去掉科层制,一定要变成生态组织
传统的员工是企业这部机器上的零件,按部就班工作,没有自我驱动力,这是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打造生态组织,让每个员工成为自主人,自由发展,生生不息。
33.企业要改变绝对不能一刀切,不能从谷峰直接到谷底再往上爬,而是空中换引擎,先做样板,有序更换
企业如果学习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不能才去休克疗法,一刀切,全部推动重来,那样风险太大。而应该先做好试点,打造样板,再有序全面推开。
34.企业一定要折腾,但不是乱折腾,不断更新、进化,涅槃重生
企业要发展必须得折腾,这里的折腾应该是发展、变化、进化、凤凰涅槃的意思,而不是自己把自己玩死。
35.让下面的人都成为人才,人的价值最大化
企业家不仅应该自己是人才,更应该创造机制、打造良好生态,让每个员工充分发挥能力,都能够成长为人才。
36.创业不是做产品而是做场景、做生态
当下创业不能停留做产品的阶段,而应该去做生态。比如,制造杯子的,不是单纯的生产杯子,而是和其他企业联合起来,做一个杯子的生态,这样杯子就不单纯是杯子,而是一个生态链上一个节点。
37.要转变观念
如果你推出的一个产品不能使你感到脸红,说明你推出得就太晚了。这就告诉我们,推出产品一定要快,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迭代升级产品,从1.0,2.0,3.0一直到N.0。
38.如何破解一看就会,一用就废
千万不要把每一本管理学书籍当成宝典秘籍,因为成功是不可复制的,要与时代同行,把握时代脉搏,自己去体味、去探索,抓住时代的机遇。但丁的话“跟着我走,让别人说去吧”,这里的“我”就是时代。
39.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是指通过阅读和理解经典,来启发和滋养自己。我注六经:是指在理解了经典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后,阐发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论,是对经典的创造性应用。
40.浏览思考细读
先浏览,然后合上书,认真思考,把准其中20%的核心内容,然后在重点读核心内容。
经典的书籍要随身带在身边,常读常新,比如《道德经》。
41.不结交酒肉朋友,朋友之间不要涉及利益,结交能够交流思想、交流观点,能让自己有收获、有启发的朋友。
43.张瑞敏在开头就表明了自己以前对直播卖货不了解,甚至有点排斥。在结尾的时候,说自己“没有被卖出去”,表明了对直播卖货的认可。这侧面表明了董宇辉的能力和水平。
44.董宇辉在听张瑞敏讲的过程中,时不时的做笔记,在快结束时又把张瑞敏的观点进行了总结阐述,并且请张总现场指出谬误之处。听了董宇辉的总结后,张瑞敏用非常感谢、非常精彩、非常到位来表示肯定。
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听课、听讲座的好方法:认真聆听,适当做笔记,听完后自己再进行总结阐述,如果能当着老师的面阐述更好,如果不能,就同学、同事之间进行总结阐述。这其实就是费曼学习法的核心。
因为个人能力水平有限,梳理的这些知识肯定存在谬误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