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www.ithome.com):电信诈骗:不是你想躲就能躲得过
关先生甚至还反问记者,“让你来,你懂怎么分辨这里面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吗?”
对于关先生的问题,记者确实不懂该如何回答,甚至不知道该称赞他精明,还是批评他防骗意识薄弱。实际上,当记者告诉关先生,单凭对方号码来判别真伪,其实更易堕入骗局时,他还觉得难以置信,但当记者找出近年发生的一些犯罪分子借改号软件随意修改主叫号码并骗取受害者信任的典型电信诈骗案例后,他的反应已经只剩下了一句,“那我以后还能相信谁……”
电信诈骗就在“身边”
根据公安部的数据,2012年全国电信诈骗案17万起,群众损失80多亿元,比2011年10万起、40多亿元分别上升70%、100%;2013年,全国发案30万余起,群众损失100多亿元。换句话说,去年一年间,平均每天有821宗以上电信骗案在全国各地发生,带来的损失超过2700万元,每宗骗案带来的损失金额平均在3万元以上。这些还是向公安机构报备后的统计数字,那些损失较小放弃报案,或者怕丢脸没有报案的,还不知道有多少。
被骗的人有学生、家庭主妇、老师、教授,也有影视明星、政法机构工作人员、运营商员工家属,等等,其中70%以上受害者是中老年人,一次被骗数百万数千万元的案件屡屡发生,“生意本”、“救命钱”、“棺材本”、“养老金”被骗个精光,真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下回到解放前。
新型电信诈骗“魔高一丈”
传统骗术的受害人一般因贪念、无知而上当,但负责侦办电信骗案的公安部刑侦局告诉我们,电信诈骗的受害人没有贪念,大多也很有智慧、很有社会阅历,却因诱导、信任、担忧,而把所有账户、全部资金划给各种所谓“安全账户”,财产被短短数分钟内骗个精光。
案例1:来电伪装成“110”
案例2:“伪基站”+病毒App合击
就在今年6月,陆续有市民收到中国移动10086发来的积分兑换现金的短信,经警方核实都是诈骗短信。
案例3:机票退款“反向操作”是陷阱
一些人又会说,只要时刻谨记“便宜莫贪”,所以这些优惠折扣大赠送之类的信息都斥之为洪水猛兽,自然百毒不侵。先不说在现代社会生存,放弃一切的商家折扣优惠服务是否合情理,即使真做到了,也不能保证你就能永不堕入电信骗局。深圳网警日前为大家揭秘的一种新骗局,给抱着这种想法的人敲响了警钟。
骗子之后的手法是这样的:
二、骗子让小李给他汇款,但是汇款金额比账号金额要多一些。小李当时的账户里有2056204元,骗子让他输入汇款金额2056288元。当然啦,网银页面肯定显示金额不足,可这时马上有一笔300元的资金存入小李的账号。
三、骗子又说:“你再输入2056288元试试!”小李迷迷糊糊地继续按照对方指示完成操作,由于骗子事先给小李的账户转了300元,所以小李的账户现金额已经超过2056288元,因此200余万元全部被转走了,这时小李才发现被骗,立刻报警。
又有人说,凡是要求提供银行卡号、身份证号、支付密码等个人信息的,或者要求用户转账的,一概不予理会,不就没事了?这一点对于提防电信诈骗确实非常重要,警方也会在各类防骗宣传资料中提醒用户特别留意。只不过,还是不能保证100%安全。
案例5:手机“木马”窃密于无形
近日,媒体广泛报道了一宗蹊跷的银行卡盗刷案件,用户只是点开一条短信中的陌生网址链接,银行卡就被盗走了8万元,而且手机未收到任何短信提示。
据记者了解,重庆的吴先生平时喜欢在网上交友。今年2月某日,他的手机上收到网友发来的交友照片。一看,居然是个大美女,立刻血液沸腾,马上点击照片。结果没多久,他就发现手机绑定的两张银行卡被盗了8万多元,而他的手机并没有收到任何短信提示。重庆警方调查后发现,吴先生的手机中了一款名为“手机短信拦截马”的“木马”程序。
腾讯手机安全专家告诉记者,通过拦截手机短信的木马病毒盗刷用户银行卡流程是这样的:通过一条中奖、恐吓类诈骗短信,短信中附带一个链接地址,然后欺骗用户点击该网址后,下载一个带有手机短信拦截木马的手机App。该手机App一旦被安装,用户的手机就将被犯罪分子操控,一旦用户输入银行账号、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信息,都会被立即以短信的形式发送至犯罪分子设置好的手机号码中,这一切都在手机后台自动进行,用户根本无法觉察。
几分钟提走数百万元,骗子是如何做到的?
最令人担心的是,随着电信诈骗犯罪的不断演进,已经演化为3个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黑色产业链,团伙运作变成了体系运作,有效提高了犯罪行为的“效率”和“成功率”,同时也加大了公安人员侦办的难度。
团伙运作变体系运作
也就是说,当前的电信诈骗犯罪一般由三个相对独立的犯罪主体组成,每实施一起诈骗案件都需这三个犯罪主体合作完成。三个团伙之间大多互不见面,以租金、提成等金钱为连接纽带。
低成本、高回报、流水化作业
下图是陈伟才绘制的跨境电信诈骗犯罪集团架构图及赃款流向图。
跨境电信诈骗犯罪集团赃款流向图
诈骗集团每骗成一笔,设在台湾的地下钱庄便在房间内敲击电脑,通过银行网络系统将受害人存入的资金呈金字塔状分解,层层转、跨行转,到最后每张卡内存2万元,即指挥取款人在大陆各地、台湾及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尼、泰国、越南等地取现,往往几分钟内就能将数百万元的赃款提走。
“马仔”取款后,又转存到另外的安全卡上,设在台湾的地下钱庄通过电脑,把安全账户上的资金呈倒金字塔状汇集,最后取走。
台湾电信诈骗犯罪集团的“低成本、高回报”犯罪手法也吸引了大陆一些地方不法分子的跟风效仿,正逐步形成带有地域性特征的职业诈骗犯罪群体,如广东电白县有团伙实施“猜猜我是谁”诈骗;湖南双峰县有团伙以“提供假发票、二手车、假证件”、“把钱直接打入账号”等手段实施诈骗;河南安阳县有团伙邮寄“刮刮卡”诈骗,等等。上述地域性职业犯罪群体一直蠢蠢欲动,一有时机就犯罪作案,危害社会。
2004-2014沃通电子认证服务有限公司WoSignCALimitedAllRights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