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市场监管局:查处多起虚假材料骗取登记案件

本报讯(张律记者曹吉根)近日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该局近期查获虚假材料骗取登记系列案件,查明提交虚假材料取得登记的主体包括公司136家、个体工商户两家、违规及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共4家(人),共处罚没款129.08万元。

今年3月,富阳区市场监管局场口所工作人员发现位于场口镇某商务中心的多家公司联系方式存在问题。经调查发现,该商务中心是由房屋产权人委托某酒店进行租赁管理,但该酒店员工郭某、胡某以公司名义骗取不动产权证信息出售给许某,许某又伪造虚假租赁协议等材料提供给多家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则收取地址托管费等费用,为委托其办理商事登记的企业代办业务获取利益。

取得线索后,该局对位于该商务中心登记的主体展开逐一排查,对查实的41家提交虚假材料取得登记公司,以及提交虚假材料违规中介机构、从业人员4家(人)进行处罚,同时由行政许可部门约谈中介机构,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下一步,该局将通过“年报+信息公示”“约谈+信用整治”“双随机+专项抽查”等方式开展多效监管,进一步加强对查无下落和登记地址与实际经营地址不符企业的巡查,对长期停业未经营的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提早预警。

THE END
1.提供虚假材料骗取不动产登记应该承担什么责任?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22条: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31条及《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104条规定,伪造、变造不动产权属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或者买卖、使用伪造、变造的不动产权属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等欺骗手段申http://www.gdqy.gov.cn/xxgk/zzjg/zfjg/qyszrzyj/zwgk/bdcdj/zswd/content/post_1878810.html
2.以虚假材料骗取工商登记行政处罚是什么?基于上述不同,笔者认为,在对提交虚假材料取得公司登记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时应区分不同情况适用撤销公司登记和吊销营业执照。一般来讲,如果提交虚假材料的目的仅仅是取得公司登记且未对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或社会公众利益造成严重损害,应撤销其公司登记;如果提交虚假材料取得公司登记从事其他违法行为严重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和社https://mip.64365.com/zs/882462.aspx
3.以虚假材料骗取工商登记行政处罚是什么如果公司提交虚假材料取得公司登记已严重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或社会公众利益,可以对当事人处以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在法律性质上,撤销公司登记是对公司登记这种行政许可行为的否定,而吊销营业执照则是对公司经营资格的剥夺。关于“以虚假材料骗取工商登记行政处罚是什么”的问题,接下来跟华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https://www.66law.cn/laws/2291994.aspx
4.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加大对虚假登记注册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为此,《意见稿》特意加大了对虚假登记注册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出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企业登记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吊销营业执照;假冒企业登记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社会危害较大的,应https://www.tfzyfwq.cn/public-info/info-detail/cef2a3649cd43b14f152de298bb3b957
5.提供虚假材料骗取登记案三、处理情况及法律依据胜华公司的上述行为属于提交虚假材料骗取公司登记行为,依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市南分局对胜华公司罚款万元,撤销补增执照决定和增资、股权转让、变更法定代表人的变更登记,并责令更正设立登记材料中的签字。四、案件评析一、从胜华公司设立登记中的问题确认违法主体。《公司法》第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001/135439805.shtm
6.以虚假材料骗取工商登记法院竟认定为“瑕疵”“至于被告西安市工商局在审查第三人提交的变更登记申请资料时,没有发现股东出资协议上的签名非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股东所为,系工商变更登记中的瑕疵,不影响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对虚假材料能够获得工商登记的行为,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法院(2016)陕0102行初32号行政判决书竟然认定为“瑕疵”。7月15日宣判当天,原告宏润集团http://www.chinatt315.net/xfzn/2016-7/26/31516.html
7.提交虚假材料取得经营主体登记被列严2023年9月11日,山西省临猗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对临猗县嵋阳镇蓝腾百货店等13户经营主体经营场所检查时发现,在登记的经营场所不存在该13户经营主体,涉嫌提交虚假材料取得经营主体登记。 经查,当事人在没有取得经营场所合法使用权的情况下,承诺对申报的经营场所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2023年5月31日,当事人在山西https://finance.sina.cn/2024-01-12/detail-inacfnvn160989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