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女老师身患癌症请假治病,却因旷工被开除
2012年8月,研究生毕业的刘伶利进入了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成为了一名英语老师。2014年6月的一天,已经工作了三年的刘伶利突然觉得不舒服。在医院进行初步检查后,医生说她身体里有个肿块。
由于当时正值期末,刘伶利打算等学生们放了假再去检查。2014年7月,刚刚过完30岁生日的刘伶利住进了甘肃省人民医院,接受了进一步检查,诊断结果是卵巢癌。
刘淑琴(刘伶利的母亲):她才刚走入社会,是一个阳光的孩子,这么大的压力我敢告诉她么?我不敢告诉她。她说妈妈你告诉我是啥,我说人家就说你的卵巢有点不平滑,咱们先在这儿养几天。
在省人民医院出院后,母亲刘淑琴又带着她去了北京检查,并向刘伶利工作的外语系主任请了假。
刘淑琴:江处长问我你女儿得了什么病,我就把我女儿在北京的病历复印给她了。她都看了,假条我给她她不要。她说她们学校一个萝卜一个坑,下学期也缺英语老师,还要招英语老师。我也知道你女儿很优秀,你女儿想来上班了,我们优先录取你女儿。
涉事学校首次回应:不知是癌,没有补假
陈玲称,之所以一直认为是盆腔炎,是因为刘伶利在北京看病期间曾托人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开具一份证明。记者看到,这份证明上确实有手写的盆腔炎。对于这份证明,刘伶利的母亲刘淑琴表示,当时是刘伶利找人请的假,对于请假的病由,她并不知情。
刘淑琴:写的啥我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胡说。
记者:当时你女儿知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
刘淑琴:她不知道,没有告诉她。
记者:送假条的时候她都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
刘淑琴:她不知道,我没有告诉她是癌症。病理报告后要化疗,我才告诉我女儿。
记者调查得知,当刘伶利托人把那份诊断为盆腔炎的请假单递到学校后,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批准刘伶利59天病假,期限从2014年9月2日至10月31日。记者在博文学院提供的一份教师考勤表上看到,从2014年9月2日开始,刘伶利的考勤记录一直是表示病假的三角。从2014年11月1日,也就是刘伶利第一次请假期满开始,她的考勤记录就是代表旷工的圆圈。按照兰博院发[2015]14号文件内容显示,从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月19日文件印发之日,刘伶利一直旷工。
根据《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教职工请假规定》第五条第三点的规定和当初与刘伶利签订的聘用合同上约定,教师旷工15天以上的,可以除名并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刘伶利的行为属于旷工么?学校是否真的不知道刘伶利的真实病情呢?刘伶利第一次请假到期之后,是否进行了续假的手续呢?
江雪芸:我们的规定里有一套严格程序,不是说你本人给人事处请假就可以。
刘淑琴:我女儿说我们都在北京,家里没人。他说知道了,那续假的问题就算了,你就不用管了。
刘淑琴:当时我就把假条给她,说是我们在北京开的假条,她不收。我就含着泪给她说,江处长那你能不能把我女儿的保险给我买上,江雪芸说学校有学校的规章制度,我说了也不算。我当时就哭,她说你给我哭也没用,学校有学校的规章制度,我见过这样的人也很多。
对于刘淑琴的说法,江雪芸予以了否认。
记者:你确定1月14日的时候,刘伶利的母亲没有来学校找过你?
江雪芸:我确实没见过。
记者:包括在报道中说的,这些事情见得多了,你也别哭这句话?
江雪芸:我肯定没有说过。
但刘淑琴介绍说,2015年1月14日去学校办理补假手续时是同事王美霞陪着她去的。王美霞向记者确认了这一说法。
记者:她说你们从来没有去过。
王美霞(刘淑琴同事):哎呦,这人咋这样。就是去了啊,咋能没去,那么远的,我们又倒车去的。
两级法院终审开除决定无效
2015年4月7日,刘伶利向甘肃省榆中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请求对学校作出的开除决定进行仲裁。2015年4月17日,因证据不足,该委员会做出对刘伶利的仲裁请求不予受理的决定。5月,刘伶利向学校所在地的榆中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判定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开除刘伶利的决定无效,双方恢复劳动关系。判决后,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不服,提出上诉。
虽然官司打赢了,但刘伶利最关心的事情却还没有解决。从2015年3月开始,刘伶利的社保就再没有缴纳过,这也就意味着她无法享受职工医保的报销。
刘宏(刘伶利的父亲):职工医保报销的比例是80%、85%,有的甚至到90%。突然停了医保,就没有办法了。兰州市的规定是每年的7月到11月买居民医保,超过11月就买不成了,第二年生效。
记者:也就是以刘伶利来说,从4月到第二年的1月之前是没有任何保险的?
刘宏:已经没有医保了。
在采访中,博文学院方面一直在强调自己是讲人情的,开除决定也是因为不知道刘伶利得癌症做出的。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院长陈玲:我们学校对教师是非常关爱的。
江雪芸:我们也是人性化管理。
但就是“讲人情、人性化管理”的博文学院,在一审已经得知刘伶利得了癌症,法院已经判处开除决定无效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了上诉,使得刘伶利的社保由于判决无法生效而无法缴纳。
记者:为什么明明得知人家已经得了癌症,没有纠正自己这种法院已经判决非法的行为?
江雪芸:当时还是想得简单了。
记者:您觉得只是想得简单了?
江雪芸:处理得确实有点儿不妥。因为我们当时想得没有这么严重,再一个确实处理得有点儿不太妥当。
对于刘伶利来说,除了经济上的损失,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精神上的打击。二审宣判以后,刘伶利的父亲告诉了她判决结果,但她首先关心的并不是经济上的补偿。
博文学院陈玲院长向记者介绍,学校的人事部门在得知刘伶利得了癌症以后,曾经一度想和她协商解决。
陈玲:就想着和她协商解决,学校给予一定补偿。
记者:这个协商解决大概是什么时候的事?
陈玲:一直在做,从一审开庭,人事的人就一直在跟她协商,但是对方不同意协商。二审开庭又在协商,对方还是不同意协商。
记者:开除决定下达以后,一直到二审判决下达之前,学校里有没有跟你接触?
刘淑琴:没有,任何人都没有跟我们接触过。
在博文学院提供的一份人事处长江雪芸所写的情况说明中,介绍探望情况时也表明,学校的人事部门只是在刘伶俐请假期间提出过两次探望要求,被当时正在生病的刘伶利拒绝了,此后再没有提出探望。
2016年8月14日清晨8点,刘伶利因癌症和并发心脏病辞世,年仅32岁。8月18日,博文学院发短信给刘伶利的父亲商议解决方案。8月20日,刘伶利“头七”这天,博文学院一名副院长第一次和刘伶利的家属碰面协商。但这一切,刘伶利已经再也看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