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精开“城市矿山”:培育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新业态

在今年1月投产的贵州首条全要素电池回收线上,簇新的设备几乎将废旧电池“吃干榨尽”。

这条回收线是贵州磷化开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用于锂磷铁回收的先进设备。公司执行董事盛国臣告诉记者,当前这条新产线的磷铁回收率达90%以上,碳酸锂回收率达93%,3月底企业将完成所有设备整改、优化,今后产线的回收效能还将有所突破。

贵州磷化开瑞科技公司投建的省内首条全要素电池回收线。管云摄

今年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到2026年,贵州规划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79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售中占比达到40%,在此趋势下,动力电池也势必在不久的将来形成“退役大潮”。

我省加强“富矿精开”,强调要聚焦精深用矿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高端跃升、创新链向前沿聚焦,把矿产资源价值“吃干榨尽”。动力电池退役后还有70%左右的剩余容量以及大量锂磷铁钴镍锰等材料,如同“城市矿山”,也是一片“富矿”。开展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将有效加快绿色、循环的动力电池利用生态体系建设,产业发展的蓝海格外广阔。

提升产业资源利用率

锂电池回收,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是提升产业价值的关键。在贵州长虹鹏程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废旧锂电池经过物流破碎和湿法工艺处理,被制成电池级钴镍锰锂产品涌向下游。

长虹鹏程新材料公司综合部部长鄢坤说,以技术赋能,生产线的镍钴锰回收率突破98%极限工艺,锂回收率突破94%极限工艺。企业未来计划把高端制造的能力和体系,贯穿到企业锂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全链条。

贵州长虹鹏程新材料公司生产车间。企业供图

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在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中发展了8年的贵州红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如今的钴镍锰回收率达98%以上、锂的回收率达95%以上。“我们将继续用好自主研发的回收技术,拟于8月投建年产3万吨废旧锂电池再生利用项目,继续提质增量。”红星电子材料公司总经理曹玉欣说。

目前,国内超九成的镍、钴等电池原材料需要进口,动力电池回收是提升镍、钴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有效路径。再算上“环保账”,相较直接开采矿石生产电池原材料,每吨电池再生利用可降低约70%的碳排放。

废旧电池。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构建电池回收新业态

贵州鑫茂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茂新能源)作为磷酸铁锂生产企业,其生产原料基本靠回收得来。

依靠自身拥有的锂电池回收技术,及自动化电芯拆解、烘烤、剥离、筛分、除磁等生产工艺,2023年,鑫茂新能源年产1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完成工业产值1.9亿元,同比增长180%,产品流向下游的宁德时代、比亚迪、江西赣锋等新能源电池头部企业。

贵州鑫茂新能源技术公司生产车间。企业供图

鑫茂新能源负责人艾戊云对产业前景看好:“市场供需会趋于平衡,过热资本将回归理性投入。从电池供应的稳定性、成本上看,磷酸铁锂的市场份额将持续上升,这些因素能为有实力的企业提供发展的新空间。”

作为国内负极材料回收再利用的行业标准制定者,其母公司深圳鑫茂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企业在贵州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优势。今年,鑫茂新能源除了计划扩产建成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回收利用生产线外,还将投产4万吨石墨负极材料制造生产线,进一步提升锂电池回收能力。

以科技创新催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等,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加快打造电池回收产业新优势,形成新能源产业闭环,将缓解贵州锂、镍、钴等资源稀缺的问题。”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工信部发布的五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简称白名单)中,贵州有5家企业入选。贵州还在积极引导和培育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申请白名单,伴随新业态的不断完善,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在逐渐形成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

融入产业链上大循环

在国内为数不多拥有“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双资质的白名单企业中,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公司旗下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回收利用项目,已具备镍钴金属冶炼及综合回收利用2.5万吨的年产能。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电池拆解生产线。企业供图

“我们的回收生产线拆解工艺自动化程度高、可扩展性强,可随电池包设计标准化加工流程,能对产线单一产品进行定向改造;破碎工艺采用多段破碎设计,能做到全型号电芯通用破碎,实用性与通用性更强。”中伟股份铜仁(上市主体)产业基地总经理陈大方介绍。

在资质、产能、技术上全方位发力的同时,中伟股份把发展视野向外拓展——在国内,与知名电池企业蜂巢能源签订合资协议,组建常青藤再生资源(上饶)有限公司,布局电池回收与资源再生产业;在国外,与全球多家知名电池回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完善循环回收的国际化布局。

同时,基于“产业生态化”的核心战略,中伟股份已形成“原矿粗炼—原料精炼—新能源材料制造—终端循环回收”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并有效助力构建锂电上下游产业链,吸引更多链上企业共同提升产业协同配套能力。

2月初,贵州对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作出最新部署,明确将完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体系,研究建设全省统一的电池回收利用监管和追溯平台。

3月11日,在省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协会举办的《贵州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座谈会。协会供图

“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示范作用,规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网点”“应当建立梯次利用电池在线监控平台,加快再生利用关键技术研发”……3月11日,在贵州省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协会,一场围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座谈会讨论热烈,有关部门与产业链上多家企业纷纷为发展表态、献策。

以贵州磷化集团牵头成立的电池回收专委会为依托,一个企业为主体,政府多角度、全方位引导的回收循环体系正在形成。

THE END
1.概念追踪曾毓群强调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链上下游纷纷入局哪些一石激起千层浪,电池回收概念被推至台前,建议关注:格林美(002340.SZ)、厦门钨业(600549.SH)、天奇股份(002009.SZ)、赣锋锂业(002460.SZ)、光华科技(002741.SZ)等股。 曾毓群在会上指出,上游原材料的资本炒作给动力电池产业链带来了短期的困扰,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石油焦等锂电池上游材料均出现价格暴涨。但https://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759662.html
2.废旧锂电池再生利用回收处理问题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链发展随着全球对减少碳排放的日益关注,锂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低碳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锂电池的需求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近年来,中国的锂消费量以年均24%的速度递增,2020年更是达到了22.9万吨。这一巨大的消费量使得中国在锂产业链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原材料生产到电池制造,再到下https://www.yoojia.com/ask/17-14399499914471641468.html
3.直击回收痛点铅蓄电池利用有了目标责任制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1.98亿只、重量超过500万吨的铅蓄电池报废,其中由正规渠道回收、规范冶炼的仅为三成,而通过“地下产业链”进行回收处理的占到了七成。我国每年因违规回收直接倾倒的含铅废酸超过30万吨,严重污染环境。 为了解决小商小贩违规收购等问题,《办法》提出了“台账制度、大数据管理”,即实行铅蓄电池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OCKbkmyVQ3taV2Ozogik190902
4.动力电池回收的隐秘江湖:45家正规军PK上万家“黑拆”作坊“他们多是自己租赁一间仓库,用于存放电池,有客户需要直接物流发货。”上述李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记者吴绵强拍摄 隐秘产业链 7月中旬,专修新能源车的修理厂老板张山在朋友圈发了两张特斯拉电池照片,配文字说“电池废了,求同款电池”。 https://www.yicai.com/news/101492015.html
5.南通北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锂电池材料生产受理公示环评报告下载链接:全国锂电池产业链环评报告汇总 资料来源: 车研咨询研究了锂电池产业链3000多家企业(包括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电解液/六氟磷酸锂材料、锂矿/碳酸锂/氢氧化锂、锂电设备、锂电池回收利用)。 1、目录下载:《“十四五”中国锂电池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年)》 http://www.cheyanzixun.com/page10?article_id=36197
6.动力锂电回收行业报告:新能源产业链的风口动力锂电回收行业报告:新能源产业链的风口 有色金属 153 浏览量2021-03-20上传1.69MBPDF 废旧锂电池回收在具有环境效益的同时,兼具经济效益。不同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中所含的有价金属成分不同,其中潜在价值最高的金属包括钴、锂、镍等。未来,伴随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需求持续增加,对钴、锂等原材料的需求亦将更加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38725450/15992449
7.锂电池产业链全景图导读完整的锂电池产业链包含锂钴石墨等原完整的锂电池产业链包含锂、钴、石墨等原材料资源的开采加工,锂电池四大材料及辅料的生产制造,电芯制造及组装,终端应用以及废旧锂电池回收等环节,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专业化程度高、分工明晰的产业链体系。 根据流程图,我们可将新能源产业链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https://xueqiu.com/9615908983/283805843
8.电动汽车电池回收服务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市场空间: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回收服务行业市场规模情况如何?未来增长情况如何? 产业链情况: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回收服务厂商所在产业链构成是怎样?未来格局会如何演化? 厂商分析: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回收服务领先企业是谁?企业情况怎样? 标题 报告目录 1 电动汽车电池回收服务市场概述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396147252412056091
9.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涌现了一大批行业领先企业,在资源回收率和环保水平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实践经验,同时正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能布局,推进企业提质增效,规划覆盖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与企业自身优势有机结合,打造循环利用体系。 https://www.chinacace.org/news/view?id=1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