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世奇,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原文题为《政府研发补贴能否带动企业研发投入?—基于企业规模和属性的双视角异质性分析》,发表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6期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与模型构建
研发补贴的带动作用和抑制作用被学界认为是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最直接的影响,对此本文基于最终产品部门的生产函数以及研发投入取得成功的概率函数来说明。理论模型分析发现企业最优研发投入取决于政府研发补贴水平,所以有必要对模型进行扩展,重点针对补贴率水平进行研究。为了对比研究研发费用加急扣除减免税政策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政策的影响,本文构建一般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分析。
三、主要研究结论
通过分析高、中、低三种补贴率水平下的影响发现,国有企业存在着严重的过度补贴问题,在任何补贴率水平下,研发补贴均没有带动国有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而非国有企业的研发补贴则相对不足,高、低补贴率水平有显著的带动作用。通过分析非国有企业规模和补贴率水平的关系,发现补贴率水平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而降低,政府更愿意补贴成长初期规模较小的非国有企业,对这部分企业研发投入的带动最高。尽管对规模较大处于龙头地位的非国有企业带动作用也较高,但龙头企业的补贴率水平却最低。外资企业也存在一定的过度补贴问题,中、低补贴率水平有显著的带动作用,而高补贴率水平下没有显著影响。同时,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利润的系数均显著为负,与全体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结果完全相反,这种异化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进一步分析。非国有企业也存在随着企业规模的提高,研发投入水平下降的问题,说明非国有企业在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确立了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后会出现创新动力弱化的问题。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