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农机补贴570万,从14年有期徒刑到无罪新疆元正盛业律师事务所

2019年8月,马某的哥哥马某一走进律所,说他弟弟因为涉嫌诈骗农机补贴570万已经被批捕了,马某所开的农机销售公司全面被封,所有待售数百台农机停在院中,全家人都非常担忧。马某一的疲惫中透着焦虑,听说我办理过农机补贴型诈骗案件,一再要求尽快去见他弟弟。于是,我承办了这起涉嫌骗取农机补贴570万的诈骗案件,只是没想到,这一接手就是三年多。从第一次一审判处十四年有期徒刑,追缴违法所得570万;至第二次一审判处十年有期徒刑,追缴违法所得110余万;再到2023年的检察机关撤回指控,当事人无罪回家。四年来,坎坷与起伏终于尘埃落定。

·案情简介

·定性之争

焦点一取得农机具享受补贴后,凡在两年内转让的因其违规是否属于骗取补贴的行为。

控方认为,根据《关于印发〈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05】11号)、《关于改革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办法的通知》(新政办发〔2013〕6号)第二十一条规定,凡是享受了农机补贴的农机具两年内再转让就是骗取补贴行为。笔者则认为,农机政策三年一变,现有补贴政策实行“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户)”的补贴操作方式,新政办发〔2013〕6号第二十一条规定:享受补贴购买的农机具,原则上两年内不得转让转卖,确需转让转卖的须经乡镇(场)审核,并报县级财政部门和农机管理部门批准。由此可知,两年内不得转让是原则性规定,并不是强制性限制,各地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焦点二超过了文件规定补贴台套数的限制,是否属于违规骗补行为。

焦点三非法占有的主观目的能否成立。

焦点四没有开展农业生产则不具备申领农机补贴的资格,这种认定是否准确。

控方认为,合作社虽然有申领补贴的资格,但需要审查合作社是否开展了农业生产,如果没有开展农业生产则不应领取补贴。笔者则认为农机局审查补贴对象时审查的是否符合特定身份或者是虽无身份但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而不是审查已符合特定身份的申领主体是否从事农业生产,控方的认识显然扩大了审查义务范围,是否开展农业生产、是否开展农机深松作业和农机租赁业务都是属于申领深松补贴或其他农业生产补贴的范围,而不应当是购买农机具后的申领审查范围。

该案带给我们的反思及建议

一个案件最终能得到纠正,概因在刑事流程中碰上了坚持法律原则的人,坚持证据规则的人,然而时光却无法倒流,唯愿天下少冤狱。

THE END
1.根据规定骗取国家补助什么罪?导读:骗取国家补贴的行为将涉嫌构成诈骗罪,根据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就有可能会被认定涉嫌犯了诈骗罪。为了降低此类此类诈骗案件发生的概率,国家部门在收到获得补贴申请的时候,会依法审核判断申请人是否满足获得补贴的条件。 根据规定骗取国家补助什么罪? https://www.64365.com/zs/1828651.aspx
2.骗政府补贴属于什么罪骗政府补贴,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未超过3000的,按《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一般对诈骗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https://m.lawtime.cn/tuwen/696322.html
3.公司算不算拿我的信息去骗政府补贴?公司的理由是工资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补助,他只不过提前把基本生活补助发给我了,他现在和政府申请的补助相当于是他自己的报销。 1.公司这样的行为算不算拿我的信息去骗政府的补贴? 因为入职的时候我是不知道有这个补贴的,公司给我打的钱也是说是工资没有说过是基本生活补助。 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300007321/
4.对方以政府补贴为由骗了我几万,这是不是诈骗,怎么把钱追回来?您好,基于您的情况,如果以政府补贴为借口骗取您的钱财,这可能构成诈骗行为。一旦确认对方存在诈骗行为,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5492391.html
5.虚假交易消费券套取政府补贴,金华一店主因诈骗罪获刑此后,谢某也找上范某,以同样手段套现骗补贴。五六月间,范某伙同江某、谢某(均另案处理)套现334张,骗取补贴16700元,获利5745元。政府消费券专班在工作中发现范某的店铺核销消费券有异常,将线索移交公安部门调查。归案后,范某供述犯罪事实、自愿认罪认罚、退回违法所得,法院予以从轻处罚。https://society.huanqiu.com/article/4Aw2SLRU3Ny
6.政府招商引资中的风险与防控经济网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公开提及化解地方债务,提出“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而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表述调整为“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表明了中央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决心。 “空手套白狼”和骗补 除基建项目外,在股权投资和政府补贴等方面也较易发生风险。https://www.ceweekly.cn/2021/1216/370182.shtml
7.触目惊心!上海嘉定工业区招商现惊天骗局:资金承诺落空,官员黑手嘉定区招商人员们曾以美好的承诺吸引了他们:政府补贴装修的运营中心和员工宿舍、大额的租金补贴、财税返还,甚至还有一亿元的政府担保贷款作为引导资金。这些条件,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然而,当他们在2020年9月签下协议,满怀信心地将总部和运营中心迁至嘉定工业区后,事态的发展却如同脱缰的野马,超出了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0560895.html
8.财政部曝光5家新能源车企骗补超10亿元据新华社9月9日报道,财政部8日曝光了苏州吉姆西等5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意图骗补国家财政补贴超10亿元,业内称这是政府打击新能源汽车骗补首次“亮剑”。 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还需政府扶持,但如何综合利用好各种鼓励政策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骗补贴问题近年来愈加严重,据公开媒体https://www.guancha.cn/Industry/2016_09_09_373937.shtml
9.2024企业骗取国家补贴如何举报1、直接到政府部门举报或报警。骗取国家补贴是诈骗罪。2、《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https://m.66law.cn/zuiming/ask/43366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