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越来越难洞察的“健康真相”:无糖?少盐?低脂?食品安全

高龄股神巴菲特曾向媒体透露他的食谱——每天喝5罐可乐,一周吃三次麦当劳。他觉得吃这些能让他感到愉悦,并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老头儿”。

此言一出随即引发了很多争议,而这些争议大多围绕一对天生的矛盾——口感与健康真的可以兼顾吗?

我们随机走进一家盒马,一份“宫保鸡丁”色香味俱全,但配料表却不忍卒读——330g,钠含量为3098.7mg(939mg/100克),光是这一道菜的“盐”就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下称《膳食指南》)所建议的每日食盐摄入量——5g食盐(约为2000mg钠)。

可乐、奶茶、预制菜、汉堡、薯片、炸鸡腿......它们都是“食品工业”的杰出产物,方便、美味,但食品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口味、便利等要求,必定需要添加盐、糖、脂或者各类添加剂,因此也被俗称为“垃圾食品”。

在追求健康的消费浪潮下,食品工业进入革新时代。无糖、少盐、低脂被作为健康的代名词无限放大,但这究竟是食品工业的“良心发现”,还是另一个营销概念的炮制?“美味、便利、健康”的“不可能三角”能最终达成兼容吗?

01

美味=“盐糖脂”

没有人不向往美味。基于消费者的这种心理,食品企业会想尽各种办法让食品更好吃。

大量加“糖”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一听330ml的北冰洋汽水含糖量超过30克;在今年宁波市场消保委的一场样品检测中显示,一杯750ml的一点点奶茶中含99克糖分,在27杯不同品牌奶茶的检测样品中,平均每杯含糖量达到34克……这些数据都远高于《膳食指南》所建议不超过25克的每日摄入糖的含量。

而如果多看看配料表,你会发现在超市里买的薯片、饼干、巧克力、小蛋糕等各种各样的加工食品,无一例外都含有大量的糖。大街小巷的门店销售的果茶、甜品,几乎也都是糖堆砌的产物。

淘宝平台中一家网红进口饼干的配料表白砂糖、

葡萄糖浆、脱脂/全脂乳粉含有不同类型的“糖”

企业之所以热衷于加糖,是因为人类大脑对糖的“上瘾”历史悠久。在人类发展早期,糖意味着获得能量、储存脂肪,而随着工业的发展,糖产量的提高和种类的丰富,它也被用于更多的食品当中,人类也更加依赖它。

且不说小孩爱吃甜食,连大人也无法抵抗住甜食的诱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每顿饭必有甜食,并以“一口黑牙”为荣。

对于食品企业来说,人们对糖的依赖其实是绝佳商机。现代食品企业甚至发明出“极乐点”的概念,来研究如何通过精确地加糖,让食物达到消费者最大的感官享受。

食品企业在试图让消费者“上瘾”的过程中,“加盐”、“加脂肪”的方式也往往屡试不爽。

人类的身体中从口腔一直到肠道,都有检测“盐”的神经末梢。《盐糖脂:食品巨头是如何操纵我们的》(下称《盐糖脂》)一书中写道,

对于食品制造商来说,盐是一位有神奇魔法的员工。它能让糖尝起来更甜,让饼干吃起来更脆,能让华夫饼凝固,还能够掩盖苦味或者让没有味道的食品变得有味道......

而高脂肪的食品,口感会更具诱惑力,比如让土豆条变得香脆美味,让面包干变得更柔软,让饼干变得更膨松、不易碎裂,且更柔软、更具口感。脂肪还可以掩盖和彰显食物中的一些味道,比如掩盖酸奶油的酸味,彰显香气。

盐、糖、脂,这三个成分不是相互孤立、非此即彼的。它们就像调色盘的三种颜色,可以通过无数的组合搭配来让口味更丰富和均衡。用《盐糖脂》作者迈克尔·莫斯的话来说,就是“复杂的配方对味蕾的刺激恰到好处,但又没有过于单一浓郁的味道,这样就不会使大脑感觉到‘够了!不想再吃了’。”

更重要的是,这种“均衡”有无限种答案。“建立一个数学模型,通过调整‘可控因素’和‘消费者回应’之间的准确关系,你就可以创造一个新的产品。”

源源不断的美味食物让消费者不断买买买,食品企业于是能够获得可观销售额。但消费者的健康成了牺牲品。

02

为了方便,不惜一切代价

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不只是美味,便利性也同样重要。关于“便利”,最有代表性的伟大发明当属“方便面”。

方便面由华裔日本人安藤百福在1950年代发明,为了让面条好保存、有味道,他借鉴天妇罗的做法,用油炸让面条失去水分,从而实现储存。最早,他使用高温高压的方法,将炖熟的牛、鸡骨头的浓汁抽出制成营养剂做汤料。到了1960年,干面条制造商奥井清澄用外添调料袋的办法,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给方便面进行调味,而这些料包为了变得更好吃,含钠量很高。

方便面是食品工业的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开端。随着现代社会越来越快的节奏,食品企业不断开发更方便的食品,但看看它们的配料表,你会发现“方便”也是用大量的“糖、盐、脂”堆砌的。

一些忙碌的家长希望用冲调果汁吸引小孩喝水。除了含有食品企业大力宣扬的“富含维C”以外,这类果汁与“水果”几乎毫无关联。事实上,冲调果汁基本是各种各样的糖和添加剂勾兑,对身体毫无益处。

这两年因为疫情而被捧红的预制菜也是同样,为了让预制菜保存更久、味道更好,食品企业会大量添加盐。

随便打开淘宝中一款月销量1000+的预制菜产品,其在商品页面公布的营养成分表中显示,每100g中含有钠1110mg。这意味着,这款200g左右的产品,含有2000mg(2g)以上的钠。《膳食指南》建议的每日食盐摄入量也就这么多。

而含钠量过高,几乎是所有预制菜等方便食品的通病。

不同平台的三款预制菜配料表

就像企业会想尽一切办法把食品做的更美味一样,企业同样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只为让食品的食用更加方便。

比如现在西餐厅里的布丁都是提前准备好、一下单迅速就能上桌,但在20世纪中期的美国,制作布丁需要花费几个小时。

当时美国通用食品公司要求一位员工发明即食布丁,公司最开始考虑到消费者的顾虑和健康,坚持用淀粉、糖和天然香料来尝试,却始终没有成功。但他们的竞争对手,却很快利用各种合成物质制成了这种即食布丁,并申请到专利。为了超越对手,美国通用食品公司就撤销了全部的约束,要求“只要能在30分钟内做出即食布丁就行”。

健康,再次成为被牺牲的对象。

03

一切都可以逃过消费者的眼睛

食品企业让食品更加美味和方便的常见操作,就是添加更多的糖、盐、脂。而无处不在的加工食品意味着,这些物质很容易被摄入过量。

这将会对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伤害:

过量摄入糖会增加超重和肥胖的发生风险,并诱发糖尿病、心脏病、营养不良;过量摄入盐则可能导致高血压;过量摄入脂肪同样也会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同时,这些成分的长期过量摄入,也会有致癌风险。

食品工业带来的危害不仅困扰着以美国为首的食品工业大国,它同样也困扰着中国社会。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国超过1/2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肥胖也进而导致了糖尿病。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中国成年人总糖尿病患病率为12.8%,糖尿病患病总人数约为1.298亿。这其中发病最频繁的Ⅱ型糖尿病就是由肥胖引起的。除了老年人,近年来由于肥胖、体力活动不足和饮食不良,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中越来越多地发现Ⅱ型糖尿病。

食品企业最常见的手法,就是利用品牌和普通消费者之间的知识差来进行销售,把一个不健康的东西包装的很健康。

比如,但凡饮料或者食物声称自己含有“浓缩果汁”,你可能都会觉得“因为它是果汁,所以比较健康”。但实则不然。

在《盐糖脂》一书中,作者将浓缩果汁的制作拆解为三个步骤:

去掉果皮并从果肉中提取果汁,这意味着大量纤维的丢失;

在果汁中添加去苦味的化合物,从而调节甜味;

蒸发掉果汁内的水分。

此外,如今很多产品在包装上强调自己“无蔗糖”,试图将自己与不健康划清界限——但“无蔗糖”完全不等同于“无糖”,因为蔗糖只是糖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而已,这款产品中可能含有蔗糖以外的其他糖类,比如“葡萄糖浆”“麦芽糊精”等,过量摄入它们依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同时,夸张营销、饥饿营销,发力食品外观/包装/门店装修,用具有冲击感的视觉效果来吸引消费者,也能够让消费者暂时忘掉那些不健康的感觉。

淘宝平台中一家知名轻主食店铺所销售的

无蔗糖饼干配料表

自食品工业诞生的第一天起,其核心目标就是将产品销售出去,追求利润也是所有企业经营的必经之路。

但坏的趋势是,似乎食品工业的企业们都嗅到了这股名为“健康”的财富密码,消费者洞察“健康真相”的难度越来越大。

「支持红色网站!」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THE END
1.年中消费洞察:2024下半场增长指南品牌和企业想要穿越时间的周期,实现长红,就需要洞察消费者,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调整方向。 根据2024年上半年的消费现象,报告总结归纳出8大消费趋势,并结合案例展开解读,希望指引品牌和企业实现2024下半场的增长。 趋势一:在理性中求平衡,在节俭中要精致 2024年上半年,消费者对花钱的态度变得更加谨慎和冷静,63.3%的消费者https://36kr.com/p/2894445281090695
2.解读“消费者洞察”!文库解读“消费者洞察”! 王老吉VS仁和清火胶囊: 几年时间,王老吉从一个销售仅仅集中于广东、浙南的区域性品牌发展到如今妇孺皆知的大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她们的企划人员对于消费者心理的准确把控。“上火”,是一个极其难以界定和把控的概念。到底“哪些症状属于上火”这个问题是困扰”治疗上火“产品不能有所发展http://www.emkt.com.cn/article/437/43730-2.html
3.埃森哲2022中国消费者洞察Accenture提供多维价值,释放消费潜力 使命驱动 从更加宏观的视野思考企业存在的使命价值,以负责任的态度制定战略和实施方案 持续创新 洞察人们内心的渴望,迅速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偏好和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高效且持续地向消费者学习,使体验创新融入企业基因。 提供360度价值 https://www.accenture.com/cn-zh/insights/consulting/2022-china-consumer-insight-overarching.html
4.消费者香氛:洞察FirmenichCOVID19全球调查一年后,消费者寻求的产品优点 了解更多 清洁的生活和香气 了解更多 数字化生活 了解更多 COVID-19全球调查一年后,香氛在消费者生活中的作用 了解更多 消费者洞察 COVID-19全球调查:香氛与情感 了解更多 消费者洞察 COVID-19全球调查:新型居家类型 https://www.firmenich.com/zh-cn/node/876
5.消费者数据洞察怎么做消费者数据洞察,需要从多渠道收集数据,深入分析消费者画像和需求,并将洞察转化为精准有效的营销策略,这需要企业持续投入和优化。 消费者数据洞察,需要从多渠道收集数据,深入分析消费者画像和需求,并将洞察转化为精准有效的营销策略,这需要企业持续投入和优化。 https://www.linkflowtech.com/blogs/how-to-improve-comsumer-insight
6.2023年中国消费者洞察白皮书消费者洞察所属行业:消费者洞察 报告类型:免费报告 页数:47 图表:43 ¥0 报告简介 白皮书重点关注消费行业出现的科学消费趋势,从行业政策、社会引导、消费者洞察、品牌沟通模式等角度对科学消费趋势展开深入洞察。 目录 1.核心摘要 1.1后疫情时代中国消费市场步入复苏进程,政策及社会共同发力,全面提振消费信心 https://report.iresearch.cn/report/202305/4181.shtml
7.洞察——深入理解消费者当然了在实践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区别消费者的真我和假我,例如消费者说“如果我想一周自己做饭3次,我只是没有时间。”大部分会理解成“她很忙,但是希望更加健康地生活。”但是有的具有消费者洞察的人听到的是:“她想做饭,但事实上她不在乎,这个不是她优先考虑的事情。那她有可能经常点外卖,并且因此有些内疚,如果https://www.jianshu.com/p/48b9a5ed17c8
8.消费者洞察是营销的原点要做到对消费者的研究,营销人员必须深入到一线,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营销本身没有专家,唯一的专家就是消费者,做营销就是从了解消费者开始,消费者会教会我们如何销售,消费者洞察是营销的原点,离开了这个原点,就像船在大海上失去航向,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行越远。这方面运用最成功的营销专家之一的http://news.ppzw.com/Article_Print_108112.html
9.中国消费者洞察中国消费者洞察-十亿消费者.pdf,十亿消费者—— 多元的“唯我市场” 数字化生活方式 张怡 线上购物 更佳选择 关注价值 目录 概要 03 吸引与挑战 06 变化中的中国消费者 10 主流城市消费者群谱 26 百变消费市场的制胜战略 33 参考文献 34 数字化生活方式 冯伟 网上银行 安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311/156876185.shtm
10.消费者愿景2035——从洞察到前瞻的时代《消费者愿景2035》洞察了未来消费者需求的演变趋势,预测了科技、社会变迁对消费模式的深远影响,强调个性化、可持续性与数字融合将成为主导力量,指导企业如何前瞻布局,以满足未来消费者日益复杂且多变的需求。 核心要点: 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与定制化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79888062447675
11.埃森哲中国消费者洞察报告:消费零售篇清晰。在这不断变化的消费群体中,3埃森哲中国消费者洞察 我市场”时,那些最了解他们客户的洞察之二:品牌的困境洞察之四:实用为上企业将会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中国的消费者极具冒险精神,尽管他们越来越注重通过网上全新的规则将决定企业在中国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他渠道购买和消费,但中国的城市消消费市场https://doc.mbalib.com/view/aac54fdd47cce8444315272a5833c782.html
12.抖音消费者洞察报告:超7成人下单,消费者在为什么样的内容买单?为了让创作者更了解抖音消费者的喜好,我们根据DT研究院和抖音创作者经营联合发布的《2023抖音创作者商业环境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结了以下7条发现,或许能为创作者的搞钱之路带来一些实用帮助。 抖人很博爱,但留住他们并不容 成为创作者的第一步,就是吸引粉丝关注。 http://cbndata.com/information/284755
13.《2024全球泳装市场洞察报告》解读:解锁夏日经济新趋势,抢占消费想要获取全部内容,可以关注【大数跨境】公众号,回复【2024 全球泳装市场洞察报告】免费下载原报告,查看完整版。 消费者洞察 全球泳装消费市场女性为主要消费者,该细分市场收入占据 66% 的份额;男性消费者所占比重较少,为 34%,但市场增长速度较快。 不同性别的消费者消费偏好不同,女性消费者更关注泳装的时尚性与功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6d57f968e9f0930211c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