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国石油对外宣布,大庆油田的原油累计产量达到25亿吨,超过了我国同期原油总产量的三分之一。1976—2002年,大庆油田实现原油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世界同类油田的稳产期一般只有3—5年,最多不超过12年。
在60多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大庆油田始终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攻坚“卡脖子”难题,创新形成了领先世界的陆相砂岩油田开发技术,已累计取得科技成果1100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1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
据介绍,在石油界,通常把利用油层能量形成的自喷采油称为一次采油,向油层注水对其补充能量开采石油称为二次采油,而通过注入化学物质来改善油、气、水及岩石相互间的性能,开采出更多的石油称为三次采油。通常地下的岩石层在经过一、二次采油之后,缝隙中还会有部分剩余油存在。那么三次采油,就如同用洗衣粉洗衣服一样,将部分剩余的油洗出。
2023油田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但提高采收率却是永恒的追求。自开发建设以来,大庆油田坚定不移走自立自强、科技兴油的道路,在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下功夫,并按照“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思路,制定油田核心技术路线图。
一般可采储量在5亿吨以上的为特大油田,7000万吨到1亿吨以上的为大型油田,7000万吨以下有为中小油田。要计算可能设的油井以及年产量,有的油田储量大,但产量不一定高,这主要受油田的驱动能力影响。从储量到产量经过精心计算,确有开采经济价值的,才能正式开采。
受益于高油价带来的油服行业需求回暖,中海油服2022年业绩大幅增长。根据中海油服发布的2023年战略指引,预计2023年原油需求仍将持续增长,全球上游勘探开发资本支出总量较2022年相比增加约12.4%,其中海上勘探开发资本支出总量较2022年相比增加约11.6%。国内方面,受益于持续稳定的勘探开发环境以及油气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将保障一定时期内油田服务行业景气。根据目前公司国内外订单情况,预计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服务、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和船舶服务四个板块工作量稳中有升。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油田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生产效率是油田行业最重要的考量之一,而电磁流量计可以帮助油田行业提高生产效率。由于电磁流量计的精确测量,油田工人可以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误差,从而避免浪费生产资源。
稳定性是油田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考量。由于油田行业生产的特殊性,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可预料的情况,如管道泄漏等。电磁流量计的稳定性可以帮助油田行业避免这些不可预料的情况,并且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电磁流量计能够对管道内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警告工人,从而避免生产过程的影响。
油田行业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非常成熟且稳定的行业,而且油田的增产情况也和各国政治有着一定的关系。
全世界目前已发现并开发油田共41000个,气田约26000个,总石油储量1368.7亿吨,主要分布在160个大型盆地中。全世界可采储量超过6.85亿吨的超巨型油田有42个,巨型油田(大于0.685亿吨)则有328个。
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油田是石油化工行业的未来趋势,将为行业带来重大变革和机遇。
欲了解更多关于油田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油田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