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被誉为“天下第一考”,是全国最难的考试之一,通过率约为17%,让很多人成为“陪跑”,甚至努力多年都过不了及格线。
从通过率来看,近两年法考的通过率在13%-14%左右,客观题的通过率一般是在30%左右,主观题的通过率则在45%左右。根据2018-2020年公开的数据,法考客观题+主观题的整体通过率在15%左右,每年拿证人数在10万左右。2021年法考通过率应该不会有大的波动。例如2023年法考主观的通过率约为53.9%,但这是在参加主观考试的人数恒定的情况下,为了把主观的通过率稳定在一个范围里。从2002年到2022年,全国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呈现出波动上升又趋于平稳的趋势,初期通过率仅为6.68%,到2022年通过率上升至19.36%,但整体上通过率依然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尽管法考难度大,但报考人数仍然趋之若鹜。一方面,社会法治化进程不断加快,对高素质法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法律职业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良好的就业前景,法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机构、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企业等领域工作,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一)较易科目
理论法:理论法包括法治思想、法理学、中国法律史、宪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这五个科目,分值在法考八大部门法中最高。其中,法治思想、宪法和法律职业道德基本可以根据老师讲解的侧重点背诵。法理学中某些知识点需要理解记忆,但重点明确,考察方式较为相似。理论法关键在于各科难度都不大,性价比极高,主要靠多背。
(二)中等难度科目
商经知:商经知考察分数已超过民法,内容杂碎,法条多。虽然涉及知识面广,但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公司法等内容。整体来说,商经法分值高,难度较大,但高频考点和学科重点突出,把握好重要知识点可提高分数。
(三)较难科目
刑法:刑法是整体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分为总则和分则两部分。总则部分需要理解的知识更多,分则部分需要记忆的知识更多。同时刑法存在理论和学派之争,一个问题可能有好几种说法,背后有其理论逻辑,这也是刑法难度较大的原因。
民法:民法体系庞杂,内容多,难度高。与刑法的难度排序相差无几。新《民法典》实施后,难度又提升一档,改动内容涉及担保制度、物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等。
(四)最难科目
摆正心态,正确看待考试,今年没过也不必灰心,保持信心,当刷考试经验。
法考难度之大,通过率之低,使得很多考生在面对考试失利时容易陷入沮丧和自我怀疑。然而,一次考试的失败并不代表永远无法成功。即使今年没有通过法考,也不必灰心丧气。要认识到法考是一个长期的挑战,每一次的考试经历都是宝贵的经验积累。可以把这次考试当作一次刷经验的机会,分析自己在考试中的不足之处,为下一次的备考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通过不断努力最终能够成功通过法考。
复习备考过程中,做真题、整错题、做思维导图、听精讲,一步一步复习巩固。
在复习备考法考的过程中,有很多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逐步巩固知识。首先,做真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真题能够让我们熟悉考试的题型、难度和命题规律,通过反复做真题,可以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同时,要及时整理错题,分析错误原因,将错题集中起来进行复习,避免再次犯错。此外,制作思维导图也是一个很好的复习方法。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各个学科的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使我们对所学内容有更清晰的认识。听精讲课程则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知识点,掌握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做真题、整错题、做思维导图和听精讲等一系列步骤,我们可以系统地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法考做好充分准备。
不能一味刷题,要掌握良好方法,对考点更加理解。
法考备考过程中,刷题虽然重要,但不能仅仅依靠刷题来应对考试。一味地刷题可能会导致我们陷入机械做题的状态,而忽略了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我们需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比如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题目所考查的考点,理解考点背后的法律原理和逻辑。对于做错的题目,不能仅仅看答案就了事,要深入分析错误原因,回归到知识点本身进行复习。同时,可以结合案例分析、法律条文解读等方式,加深对考点的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考试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