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既以认识的形式表现出来,也以特殊色彩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带有特殊色彩的表现形式就是泛指的情感.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谁没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都属于情感.情感是人的一种心理,而且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过程.
一.什么是情感情感有哪几种类型
什么是情感
情感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体验,是对事物好恶的一种心理倾向.如“满意”、“不满意”、“高兴”、“愤怒”等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对事物好恶的心理倾向.简言之,情感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心理体验、心理倾向.
情感有哪几种类型
A以情感性质划分,情感可分为肯定性情感和否定性情感.
什么是肯定性情感
肯定性情感是因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积极的态度体验和心理倾向,如“愉快”、“欣喜”、“兴奋”等都是因为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的态度体验与心理倾向.
什么是否定性情感
否定性情感是因物质或精神需要没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的态度体验和心理倾向,如“失望”、“气愤”、“抱怨”、“气馁”等都是消极的态度体验与心理倾向.
B以情感的动力方向划分,情感分为增力性情感和减力性情感.
什么是增力性情感
增力性情感是能增强人的活动积极性和行为动力的情感.肯定性情感是增力性情感,比如“荣誉感”、“自豪感”等
什么是减力性情感
减力性情感是降低人的活动积极性和行为动力的情感.否定性情感是减力性情感,比如“倦怠”、“厌恶”、“鄙视”等.
C以情感表现的部位划分,可分为内在情感和外在情感
什么是内在情感内在情感是把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对事物的好恶倾向放在心里而不表露出来,比如“心喜”、“思念”、“牵肠挂肚”等.
什么是外在情感外在情感是人在对客观事物产生态度体验和好恶倾向时,其面部或肢体所发生的相应变化.比如“面红耳赤”、“手足无挫”等都是外部情感.
情感在心理过程中并不是划分得那么门类分明的,更多的时候是某一感情的类型是复合型的:既是肯定性情感,又是内在情感;既是增力性情感,又是外在情感.最不容被察觉的是内在情感,而内在情感又是作用力更为强大更为持久的一类.
二.情感有哪些特征
情感作为一种心理过程,它与认识和意志相比,它的独特之处,就是人在产生情感时,不但有主观上的情感体验,而且常伴有身体上的情感反应,这就是情感最明显的两大特征:
第一.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就是情感产生时的一种主观感受,如“高兴”与“扫兴”、“快乐”与“悲伤”等.
情感体验是个复杂的过程,但任何复杂的情感体验都有两极对立的特性,叫做情感体验的两极性.此两极性在情感性质上表现为:肯定性情感与否定性情感的对立.有时也有两种性质交织一起的情感体验,如“啼笑皆非”、“悲喜交加”等.
情感体验的两极性在对人的行为的作用上,表现为增力性情感与减力性情感的对立.增力性情感能增强人的行为积极性与能力;减力性情感降低人的行为积极性与行为能力.这两种情感一般不会同时在同一人身上发挥作用.
第二.情感反应
情感反应是产生情感时身体所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与情感体验有密切关系,并构成情感体验的外部表现.比如发怒时“心跳加满面”;高兴时“手舞足蹈”.
情感反应时的身体变化不但表明情感反应,而且具有表情作用.面部变化称为面部表情;语音变化称为语言表情;肢体变化称为体态表情......以上变化都是因情感反应而发生,反过来又表现了情感反应.
由于人的情感是可控的,所以内在情感反应有时与外在情感表现不一致,甚至相反.人越老辣,对情感的控制力越强.由此可见,人的外部表情不一定是真实的,甚至是相反的.比如内心非常悲痛,却不嚎啕大哭;分明对他不满意,见面时却满面笑容.
情感是有反应的,情感有是可控的.情感的可控性为人们有效地运用情感提供了便利:该放大时放大,该缩小时缩小;该外露时外露,该隐藏时隐藏.
三.情感有哪几种基本形态
情感有四种基本形态:激情、应急、心境、热情.
其一.激情:
激情有强烈的外部表现:狂喜时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放声大笑;暴怒时横眉竖目,咬牙切齿,咆哮如雷;惊恐时面如土色,目瞪口呆,四肢瘫软.
引起激情的原因有三:
一是由对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激情,如毛主席和周总理逝世使全国人民极度悲痛;粉碎四人帮的消息传出,全国变成欢乐的海洋.
二是对立的认识和需要的冲突引起激情,如意见对立的双方在激烈论争时的快语速与大嗓门.
三是过度地压抑引起激情,如忍无可忍时突然呐喊,突然怒吼.
激情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能产生正负两方面的激励效应:
激情的正激励效应:在紧急关头需要采取果敢行动时,激情能迅速转变为增力性情感,使人们力量倍增,勇往无前.董存瑞炸雕堡或正在与作案的刑事犯罪分子作斗争时的暴发力都是激情的正激励效应.激情的正激励效应有时能帮助人们创造奇迹:在战场上,当自己被几十个敌人团团围住时,激情暴发,大刀挥舞,一番砍杀过后,敌人尸体遍地!激情使一人战胜了几十倍于自己的敌人,不是奇迹吗!
激情的负激励效应:A.局限人的认识.人在处于激情状态时,其认识被局限在引起激情的事物上,以致认识范围变得狭窄,理智的分析能力受到抑制,容易出现判断错误.B.降低行为自控能力.在激情暴发时不但使人的认识能力降低,而且行为的自控能力也明显降低,容易冲动和茫从,易受他人暗示导致不当行动.这一切都源于激情中的人们往往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行为意义与行动后果.为减低激情的负面效应,在激情暴发前对他人要有暗示;对自己要事先有所控制.当然,治本的途径是加强个人修养,宽怀大度,宁静致远.
其二.应激: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发生时所引起的强烈的情绪反应.为了应对千钧一发的紧急情况,必须把全身潜力调动起来采取紧急措施,此时产生的紧急心理体验就是一种应激状态.如汽车驾驶员在行驶途中,突然遇到行人横穿马路,他迅速紧张地来一急刹车,此时产生的身心变化就是应激反应.
人在处于应急状态时的表现:A.人的活动受到抑制,呆若木鸡;B.人的行为紊乱,惊慌失措;C.更多的人是集中全身心力量,积极行动以应对紧急局面.人们在应激状态下的表现,主要取决于其个性特征和生活经历以及所受的训练,外加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
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则会损害其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使其身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疾病发生.工作在容易发生应激反应岗位上的人,要特别学会自我情绪调节,有时需要定期变换岗位,以保证职工身心健康.
其三.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如心情舒畅、郁郁寡欢、淡定、烦躁等就是心境.
心境有积极心境与消极心境之分:
积极舒畅的心境能使人情绪振奋、意气风发、干劲十足、工作效率大增,同时对人和气、看谁都象好朋友,这就叫"人逢喜事精神爽"!
消极心境使人郁郁寡欢,萎靡不振,懒散无力,陷于颓唐.消极心境不但使工作无劲头,而且见啥烦啥.
引起心境的原因有五:
A.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心境不同:拥有一切政治权利的合法公民与一个剥夺了政治权利终生的劳改犯因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大相径庭,其心境也绝然不一样!
C.居住环境引起心境:环境优美带来愉悦的心境;环境污染带来厌恶的心境.
E.健康状况引起心境:身体健康,有好心境,反之有坏心境.
其四.热情:
热情是一种强烈、稳定而深刻的情感状态.如热爱祖国、痛恨敌人.热情虽没有激情强烈,但比激情深刻而持久;热情虽不如心境敏感,但热情比心境深厚而稳定.
热情能推动人们积极工作,对任何事物“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于追求,乐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