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融资超15亿,疫情下爆发的心理健康赛道做对了什么互联网疫情数据精神医疗

如今的火热只是开始,未来数年,我们会迎来这条赛道的黄金发展期。

疫情三年,类似小周这样的年轻人精神内耗似乎已成为一种时代情绪。疫情对每个人的心理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人的恐惧焦虑感增加,有些人因为失眠和情绪波动影响到工作和生活。

疫情导致的民众心理问题是心理健康行业近两年快速发展的重要依托。

情绪处理,疫情催生出的一门好生意

过去,精神障碍患者不仅要承受疾病的折磨,还要忍受社会歧视所造成的压力与困境,讳疾忌医,不愿意寻求专业帮助,自然也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现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认识到精神障碍也是一种疾病,开始重视并参与治疗。

如果照此路径,心理健康行业会像其他行业一样,有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但疫情这只黑天鹅,让这个原本处于缓慢增长的行业,出现了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据《中华精神科杂志》在疫情爆发期间,对国内近15000名普通民众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人群抑郁症状阳性检出率为53.5%,其中轻度抑郁占29.3%,中度抑郁占14.0%,重度抑郁占10.1%。而人群焦虑症状阳性检出率为44.6%,其中轻度焦虑占27.8%,中度焦虑占10.2%,重度焦虑占6.6%。

疫情的出现,加剧了人们原有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同时媒体的大力宣传也让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有了正确的认知。因隔离、患病而产生的焦虑、孤独、抑郁等情绪,而产生出的心理健康呵护需求大幅增加。

据2020年全球健康研究所《定义精神健康经济》报告显示,全球心理健康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210亿美元的规模。业内人士预估,国内心理健康领域市场规模约在3000亿元。

资本陆续入局,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从整个行业来看,融资情况非常火热,像好心情、简单心理、昭阳医生、大米和小米、壹点灵等平台近几年多次获得融资,且金额较高、轮次靠后。显示了投资机构对企业以及所在赛道的信心。

2021年至今,心理健康行业融资统计,数据源于动脉橙

据动脉橙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心理健康领域共发生投融资24笔,累计投融资金额超过15亿元。其中不乏互联网巨头身影——2021年9月,字节跳动领投了心理健康数字化服务平台好心情2亿元的C轮融资,刷新了当时国内心理健康赛道最大单笔融资纪录。

此外,AI心理服务技术公司西湖心辰甚至仅在天使轮就融到了近千万美元。这在心理健康赛道可并不多见。

在海外,心理健康市场同样受资本青睐。据海外机构FierceHealthcare统计,仅2021年,心理健康领域的初创公司累计融资额就达到55亿美元,同比增长达139%,LifeStance与Talkspace这样的独角兽公司更于去年先后在美股完成上市。

数字化赋能心理健康服务

与常见的生理上的疾病不同,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不依赖仪器设备的检查和生化指标的检验,而是通过医生和患者的交流,医生观察患者的行为和表述,依托医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判断。

这一特征使得数字医疗在心理健康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在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共同拟定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精神科互联网诊疗的专家建议》中明确指出:与内、外、妇、儿等科室的病种相比,精神心理疾病多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和连续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因而更适合互联网诊疗模式。

从需求端的角度考虑,互联网模式的发展方向让心理健康服务迎合了用户的需求。

对C端用户而言,对于心理健康服务会有几点顾虑——价格、效果及周围人的看法。基于互联网的模式可以用多种形式教育客户,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当用户认识到了服务的价值所在,自然会认可付费模式,而互联网天然的属性使得隐私问题有所保障。

数字化发展的心理健康服务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双方的碰撞使得心理健康的千亿市场迎来爆发,并且带动了行业多个细分赛道的发展。

千亿大赛道,打法各不同

按需求端的轻重缓急,可以将心理健康行业细化为四条主要赛道,分别是之于严肃医疗的精神心理、中度的社会心理、轻度的情绪管理和其他。对于参与心理健康产业的企业,他们的打法各不相同,有的深耕垂直细分领域,有的多点布局。

心理健康行业主要细分赛道

01.心理咨询模式

心理咨询依然是心理健康赛道上最具代表性的业务模式。

特别是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心理咨询平台,数量众多。说起来,参与这类业务并不难,仅需将线下的心理咨询搬到了线上,以视频、语音、文字等媒介设计产品就行,但要做到咨询师供给和流量需求的正循环,让业务不断扩容,就有很高的门槛了。

目前,互联网心理咨询的头部平台有简单心理、壹心理等。

以简单心理为例,基于数据驱动,建立了循证有效的精神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同时结合数字干预手段和产品,来完善和增添供给。之前用户只能从一个心理咨询师那里获得服务,而现在则是一套专业的精神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精准、有效的干预帮助。

另一方面,简单心理将前台服务的经验反哺回心理工作者的培养教育上,不断更迭教育体系,培养有专业胜任力、并能够使用科技和数字化干预的未来人才。

除了传统以C端为主体的服务外,面向B端的EAP服务(员工心理关爱项目)也会成为一个发展趋势,简单心理陆续与爱康集团、乐荐集团等大型健康管理公司以及爱选科技、众安保险等保险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为大型企业、互联网企业等提供规模化的B端服务。

由于心理咨询的特殊性,要想让C端用户产生信任感并不容易,人们更愿意相信品牌以及口碑。头部企业领先之后,会自带光环效应,吸引更多客流。而更多用户带来的数据也为头部机构的数字化经营提供了基础,并形成护城河。

2022年3月,简单心理完成B+轮融资,由千骥资本独家投资1亿元。吸引投资机构的也是精神心理健康的数字化潜力,以及简单心理作为数字化精神心理健康管理平台,持续为用户提供长期的、循证有效的数字化心理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02.线上医院模式

好心情自主开发了一套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诊疗系统,针对精神心理疾病种类做了针对性功能设计,能够快速判断精神健康疾病的风险和类别。

通过临床心理量表测评、随访系统等模块化、标准化的电子病历、药品知识库和临床诊断系统,当用户获得结果后,好心情平台匹配相应的专家,用户自主选择服务,从而获得权威和完整的康复解决方案。

好心情智能辅助系统贯穿业务全流程,涵盖了患者的复诊、购药、咨询、心理测评、医疗质量检查、心理放松疏导,由此形成了连贯的病程数据和用户画像。

依靠好心情互联网医院线上快速增长的业务积淀而来的患者群,好心情智能化诊疗系统在数据的体量和可持续上拥有一般AI公司所不具备的独特数据优势。平台每年快速的患者增速也为系统的不断学习提供了持续性数据和技术的验证。

2021年10月,东方明珠基金1亿元参与好心情C+轮的投资,其强大的传媒产业集团背景资源将会帮助好心情的精神心理科普教育工作和远程心理医疗健康服务从智能手机端延展至家庭电视机大屏端,让好心情的服务走进更多家庭。

此外,在这个赛道上还有一家叫昭阳医生的平台。在2021年6月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由经纬中国和千骥资本联合领投,欧普家族办公室跟投。作为一家覆盖精神心理健康管理领域的线上线下、院内院外全体系诊疗服务的平台,昭阳医生不仅能提供连接患者和医生的SaaS工具,还建有实体的精神专科门诊和药房,覆盖了患者诊疗、用药、心理咨询各个环节的需求。

03.情绪管理模式

轻度的情绪管理是帮助用户度过低潮期,预防情绪问题升级的有效手段。

在轻度情绪管理赛道上,正念冥想领域最为火热,正念冥想的自助式产品,不但克服了心理健康赛道常见的标准化和供给不足难题,还结合“消费升级”逻辑去设计品牌及产品。目前,美国正念冥想企业Headspace和Calm都已经达到独角兽估值水平。

国内也有不少企业布局,像是泛心理学公司知我探索(KnowYourself)、HeartlyLab以及Flow冥想,三家企业都在去年获得了融资。

积极心理社交则是另外一种解决方案,他的核心理念类似互助会,让有共同情绪波折经历的用户对app产生情感连接,进而达成用户留存。只是这类产品的参与门槛较低,用户数量和活跃度能否让早期参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尚需观察。

04.数字疗法+AI模式

目前,国内心理健康领域的数字疗法覆盖了包括儿童多动症、孤独症等神经问题,戒毒等成瘾问题,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问题。

数字疗法要满足循证医疗的标准,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设计出有效的干预治疗方式。而AI就是这个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数字化辅助手段。除此以外,AI技术本身对心理学领域的融合运用,也造就了很多新的应用场景,比如AI心理服务机器人。

对于C端用户来说,当他们想直抒胸臆却又担心别人的想法以及害怕来自他人的评判时;当他们半夜失眠想倾诉聊天却不敢找朋友或家人,害怕影响对方休息时;当他们有别样的秘密无法坦露心声时。一个AI机器人或许比一个真人,更容易获得用户的信任。

目前,望里科技基于移动端的“认知功能障碍治疗软件”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望里科技的这款数字疗法产品,是国内精神/神经领域第一家获得医疗监管机构审核批准的移动APP软件。而AI心理健康赛道,包括聆心智能、密友智能和西湖心辰,都有布局其中。

除了单个细分赛道玩家,还有成立于2015年,打造数字化「医疗+心理」服务平台的壹点灵,完成了全产业链布局,搭建了完整的精神心理诊疗服务体系。从用户的科普教育到轻度心理烦恼的倾诉热线,到针对心理困扰的心理咨询,再到针对心理疾病的精神诊疗,让用户遇到任何精神心理的问题都能得到专业服务。

这一切,离不开数字化诊疗方案的研发,壹点灵逐步通过AI、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实现用户心理健康状态的数字化、智能化评估。

近几年数字技术不断迭代发展,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多样,但要想在心理健康服务领域实现全面融合仍旧不是一件容易事,心理研发和技术研发均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入局的门槛相对较高。

心理健康行业的四个发展趋势

1.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催生培训服务

心理学专业人士长期以来主要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疫情后,人们对心理学专业知识的需求场景正在扩大。心理学专业人士在政府、媒体、科技初创公司及其他很多领域,都扮演着比过去更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心理学家有能力在各种行业发挥重要的作用。

因此,具有更多资源的头部互联网心理健康平台更具竞争力。但也有愈见、铂瑞思教育等专注于职业资格及技能培训的企业参与其中。未来,随着需求端的持续增长,人才的需求也会持续加大,一套权威的职业培训体系就越不可或缺。

2.垂直细分领域迎来机遇

以儿童孤独症领域为代表的,垂直细分心理健康赛道或将迎来高速发展。

目前,专注儿童孤独症的大米和小米已获多轮融资。还有北大医疗脑健康、恩启、星希望、医佰康等企业参与。

3.智能硬件“心”场景

心理健康及情绪管理都是在服务过程中让用户接受正向信息,而这些信息内容未来会跟智能硬件之间碰撞出新的火花。

像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手表,可以通过传感器得到生理指标,结合简易便捷的情绪测试,生成情绪报告,引导自我减压训练。数据同时上传至平台端,实现远程心理干预、危机预警等功能。

04.数字心理健康产业爆发

据动脉橙的统计数据,疫情后的2021年,国内关于数字心理健康的融资金额达到1.86亿美元,相比2020年的2900万美元翻了6倍。足以窥见数字心理健康赛道的火爆。

2015~2021年数字心理健康融资概况,数据源于动脉橙

2021年,LifeStance、Talkspace和PearTherapeutics三家美国数字心理健康企业成功IPO,也成为这个行业火爆的注脚。受他们影响,全球数字心理健康领域开始向基于游戏治疗的数字疗法和线上轻度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方向发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THE END
1.心理医生在线聊天,数字化时代心理降服务新模式探索3、扩大服务范围:心理医生在线聊天使得心理健康服务能够覆盖更广泛的人群,包括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获得传统心理咨询的人。 4、实时性:在线聊天可以实时反馈问题,有助于及时解决用户的心理问题,避免问题恶化。 心理医生在线聊天的挑战 1、技术问题:虽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心理医生在线聊天提供了可能,但技术故障、网络安全等https://www.jia-yu56.com/post/2541.html
2.资讯——心理在线网——积极开展数字化心理降干预其次,面对传统的面对面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学生往往因担心被贴上“精神疾病”的标签,而降低主动寻求心理治疗的意愿。而数字化干预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依托,其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虚拟化与匿名性的特征能够有效缓解进行自我披露的恐惧,引导学生更加诚实地披露与自身心理问题相关的敏感化信息,从而大幅提升心理健康http://www.xinlizaixian.com/news_cn.jsp?articleid=13840
3.互联网时代心理降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发展首先,学校可以运用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快手、抖音、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等优势特点,拓宽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广度、延伸理健康知识的深度;结合网络平台的意见,以及心理咨询机构、地方卫生局等,传播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等;联合新媒体教育机构,共同设计开发包含情绪http://www.xinhuanet.com/expo/20241127/d19157c34e5d40459cdead970260c56a/c.html
4.当心灵需求成为刚需,盘点那些“互联网+心理咨询”APP之特色传统向“互联网+”转变 心理咨询行业的现在和未来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面对繁杂的生存压力和困境,很多人的心理开始出现亚健康状态,各类心理疾病开始迅速蔓延,每年,在我国因为心理压力而自杀的人群约为28万人,心理健康理应也已经逐渐受到了国民的共同关注。 https://www.jianshu.com/p/477c3ede452e
5.让心理咨询更贴近生活知音心理探索心理行业的互联网+长江商报消息知音心理成立于2017年,隶属于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将线上线下结合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平台,为用户提供匿名倾诉、在线心理咨询、预约咨询、失眠电台、心理内容发现等服务,让心理学更贴近生活。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心理健康逐渐引起广大民众和政府的重视,相关媒体报道,全球约有3.5亿抑郁症患者,仅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2018/04/583947.html
6.AppStore上的“昭德心理互联网医院昭德心理互联网医院是昭德医疗旗下专注精神心理的健康服务平台,为大众提供更专业、更便捷的精神心理医疗服务,以及健康身心生活指导。昭德心理互联网医院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持续探索专病专科互联网医疗服务新模式,提供从疾病预防、治疗到康复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https://apps.apple.com/cn/app/id1537375960
7.互联网+心理学,在线咨询服务如何利用AI技术提升效率和质量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互联网+心理学的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心理健康的主流趋势。而AI(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更是为在线心理咨询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质量,让心理健康服务更加人性化、精准化。本文将深入探讨AI如何在在线心理咨询领域发挥其独特优势,以及它如何塑造未来心理咨询的新格局。 http://zhangwoo.com/v2/detail.aspx?id=30522
8.关于公布我省第一批“互联网+”医疗服务试行项目的通知一、第一批“互联网+”医疗服务试行项目为:互联网远程会诊(含影像学会诊)、互联网复诊、远程心电监测、远程病理会诊、互联网心理咨询等项目(见附件)。以上项目试行期一年,试行期满经省医疗保障局组织评估核定正式价格后,综合考虑临床价值、价格水平、医保支付能力等因素,确定是否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https://ybj.hunan.gov.cn/ybj/first113541/firstF/f2113606/202005/t20200515_12128377.html
9.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证书2024年如何报考?附报考条件和流程对于心理学的爱好者,通过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能够提升自己及身边人的生活品质;对于已经学习过专业的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依然需要证明自己的拥有这份胜任力,才有可能获得就业单位和来访者的信任。这个时候一份含金量高的培训证书,无疑是最好的从业加分项。 https://www.meipian.cn/521dmjqg
10.“互联网+心理降服务”制度探索.docx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旨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满足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需求。该制度的制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确保在法律框架内有效实施。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机构及个人,包括医院、心理咨询中心、教育机构、非营利组织等。任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1762751.html
11.心理咨询行业的庞氏骗局(我的心理治疗之路)书评5偏6孙老师讽刺洼地把所有行业可以做成类似于房地产那样的庞氏骗局2008年,尚在哈佛大学读博的人类学者黄宣颖(现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关注到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兴起,开始着眼研究中国的“心理热(Psycho boom)”现象。社会机构由于缺乏执业真本事的工匠因此运营惨淡,因此通过收割新人成为访客和学员来维持收入,严重污染了行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760912/
12.精神专科互联网医院一站式心理降服务即达健康根据最新的医疗政策要求,及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研发了“精神专科互联网医院”。 该平台是以“互联网医院+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咨询”、量表评估、复诊开方为核心的网络诊疗服务。 精神专科是需要长期服药、连续心理咨询与治疗,因此比其他科目病种更适合互联网诊疗模式。 https://www.360his.cn/newsinfo/5654450.html
13.鱼和海教育经过长达三年的深入研究论证和循证检验,由鱼和海家庭教育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王稀老师带领专家团队主导编制的全国团体标准《互联网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服务规范》(简称“标准”)于2024年7月12日获准正式发布,并将于2024年10月12日开始实施。 标准由鱼和海教育旗下科研分支郑州同心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全国团体标准信息https://www.fishandsea.cn/?p=20419
14.本周起,上海静安区所有互联网医院均开设新冠门诊新闻频道央视网消息:据“上海静安”微信公号消息,从本周起,静安区所有互联网医院均开设互联网新冠门诊,做到有应答、有服务、可配药。精卫中心开设新冠互联网心理咨询门诊。我们将为居民提供便捷、贴心、安全的医疗服务。编辑:邢斯馨 责任编辑:刘亮 返回央视网首页 返回新闻频道 https://news.cctv.com/2022/12/12/ARTIw9jL9IsSjCBoITo13dzR2212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