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AI社交的大战,正在拉开序幕。
现在AI正在重塑一切,机会似乎又一次摆在了互联网大厂面前。去年,马化腾在回答有关ChatGPT的提问时就表示,AI是互联网百年不遇的机遇。
那么,AI会颠覆现有社交产品的形态吗?
AI如何改变社交?
社交,是群居动物永恒的需求。
互联网、AI的到来,让线上的社交无限接近线下社交,未来随着XR、AI、机器人的发展,虚拟世界变得更加丰富、真切,与现实世界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社交也将产生新的形态。
区别在于关系链的强弱、互动频次的高低。
AI作为工具辅助社交,只是AI社交产品的初级阶段。
最火赛道:人与AI社交
世纪之交,赵本山和宋丹丹合作的小品《钟点工》,讲述了儿子给不适应城市生活的父亲,请了一位钟点工来陪她唠嗑的事儿。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人的生活、思维都走向碎片化,哲学家马尔库塞,对这种人被异化的现象做了诸多批判,这位父亲遇到的就是类似的问题。
现在,AI的出现似乎正在解决这些问题,正如机器自动化取代了流水线上的工人,大模型的出现,也可能取代人类知识型的劳动。
AI在社交领域的应用,则是正在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当AI出现时,也就不需要钟点工宋丹丹陪赵本山唠嗑了。
最先火起来的AI社交产品是Character.AI(以下简称为C.AI),SimilarWeb数据显示,C.AI的浏览量仅次于OpenAI的浏览量,成为ChatGPT之后最火的产品。
目前的产品大同小异,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参数赋予人物不同背景故事、人物性格、人生观、世界观等。比如人物形象上,星野可以根据用户上传的照片或用户简单的描述,自动生成智能体的外形、更丰富的背景介绍等,只需十几秒钟就能成功创建一个人物角色。
抖音的话炉也是类似的逻辑,不过目前还未上线用户创建角色的功能,和抖音类似,话炉可以根据用户兴趣自动推荐智能体。
国外已有的陌生人社交软件Teaser便已上线了AI替你社交的功能,别人想认识你,可以先通过与你的AI分身聊天,来了解你。双方也可以通过两个AI分身先进行初步交流,在这个过程中,AI分身可以帮你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社交以及虚假诈骗等信息,同时还能帮你联系到更有价值的社交关系,向强关系链跨越。
当然这需要AI继续进化,只有上升到更高级的AI功能,有了更多的用户基础,AI才有可能挑战现在社交软件生态。
目前AI社交最重要的目标,一方面是提升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创新玩法获取更多的用户,以及实现商业化。
关键能力:AI社交商业化
AI社交的商业化目前有两条路径,一个是订阅制,类似C.AI,另一个是引入游戏变现的方式——抽卡制,类似星野。
第一,C.AI的订阅制,目前用户付费意愿不高,未来存在多种变现途径。
C.AI的订阅用户可以跳过等候室优先和AI聊天,更快得到响应。但目前,用户使用免费版时进入等候室的情况并不常见,响应也足够快,因此没有足够的动机去购买付费版。
此外,付费用户还能获得C.ai+社区的访问权限和优先体验新功能,比如去年10月C.AI上线了群聊功能,只有订阅用户才能有限体验,只有增加付费会员更多的独有权益,或限制免费用户的使用权限,才能显著提高用户的购买动机。
使用C.AI的体验,类似现在阅读小说、玩密室逃脱游戏一样。
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场景与AI对话,比如都市、爱情、武侠等不同类型的情景,也可以根据剧情通过AI旁白设置的情景,做出不同的选择。比如在荒岛求生的剧情中,用户碰到了野兽,AI会让用户选择是否与野兽搏斗,然后会有不同的剧情发展,就像本人在做探险。
第二,星野通过星念和类似游戏的抽卡,以及会员订阅变现。
星野产品虽然只做了C.AI中与AI角色对话的场景,但是其对话体验比C.AI更丰富。
用户如果对AI的回复不满意,可以让AI重说,也可以回溯到某一个位置继续对话,或者直接消除所有对话,用户和AI的对话,还有记忆、评价和事件簿等功能,可以记录共同发生过的故事。AI的回复也可以语音播放,整体沉浸感更强。
除了订阅体系,星野还引入了游戏的变现方式,比如用户可以通过花钱抽卡的形式购买专属的AI角色星念(类似明星海报),星念也能在AI角色的橱窗出售。从星野的海外版Talkie看,从去年6月上架到今年1月底,安装用户数已近1000万,日活接近100万,而新用户留存高达40%。
虽然星野、Talkie做得不错,但目前总体上看,大多数AI社交软件都存在大模型会重复用户发言、有上下文限制,动漫角色有人设但无剧情记忆等问题,导致AI角色扮演类产品中的NPC显得“智商不够”,影响用户体验。
即便AI社交产品提供了新颖的功能,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成王败寇”的故事一直在上演,在AI时代,谁又是“王”,谁又是“寇”呢?显然,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