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美国青年马克·扎克伯格推出SNS社交网络产品Facebook的时候,不会想到一个小小的社交网站能够在短短数年内风靡全球,赢得数以亿计的用户青睐。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高级顾问黄知才告诉记者,必须以理性的眼光看待中国的社交网站,“正视SNS发展存在的问题,解决盈利模式和用户粘性的难题,在练好内功的基础上,再去考虑上市等问题”。
与第三方合作共赢
Facebook于2010年年底开始邀请大型的零售商在自己的网站上开店,帮他们搭建页面商店,开发销售工具,并允许客户在购买商品时进行互动。国内一度发展火热的开心网也在谋求转型,近日,开心网副总裁郭巍向媒体透露:“以前大家提到开心网,更多想到的是这个网站本身,因为我们过去唯一的产品就是开心网。现在我们希望把开心网打造成一家以网络社交为核心,拥有丰富产品线的互联网公司。”
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梁玮也表示,人人网以及Facebook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们能够保持稳固的社交关系,而开心网往往只是为了达到游戏效果临时增加好友,这样的虚拟世界关系网并不稳固。之前开心网的火爆,更多的是由于开心网提供了诸如争车位、朋友买卖等很多互动性很强的游戏。满足用户的需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借鉴Facebook选择与第三方合作开发的模式,或许是一条出路。
国内社交网站用户粘性不高
在齐剑哲看来,人人网一直以来的用户还是以学生用户为主,30岁以上的用户仅占全部用户的30%。虽然人人网试图通过开心网向在职的人群市场拓展,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与此同时,人人网受语言和地区的限制,其市场被限制在了中国大陆地区,导致其用户数量很难保持连续增长。“在社交游戏上,人人网过于依赖一两款游戏,缺乏新的吸引眼球的游戏,导致用户整体粘性不高。”
与人人网有同样问题的是开心网。这家曾被外界预测有望成为中国Facebook的社交网站,在利用游戏应用吸引大量的用户进入后,后期游戏更新速度不足导致了用户粘性大幅下降。齐剑哲告诉记者:“SNS产业的核心是用户,给予用户建立其人际关系网络服务是其发展的基础,而应用和内容的丰富是维系和拓展用户在人际关系网络之上,完成社交行为的最为表层的方式。这种表层的方式,只能是维系的手段,不能够从表层解决其根本问题。”
中国的社交网站发展缓慢,黄知才认为是缘于其面临的一系列发展瓶颈,其中,盈利模式单一和用户粘性低是最大的瓶颈,他认为:“这两个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国内的SNS网站能否缩小与国外网站的差距。”
Facebook对人际网络深耕细作,以网站的实用工具性粘住用户,而中国社交网站主要以娱乐应用和网页游戏吸引眼球。2009年是中国社交网站集体玩游戏的一年,游戏为社交网站带来了巨大的人气,用户数量不断攀升。一些认可度较高的游戏,如“开心农场”、“抢车位”、“好友买卖”等被迅速复制,不同社交网站的服务趋于同质化。“仅仅依靠游戏堆积起来的社交网络粘性不足,一旦游戏新鲜感下降或创新滞后就会导致用户出逃。”黄知才认为,一些社交网站的注册用户数量往往存在水分,那些所谓的在线用户统计通常并不可靠,因为其中存在大量的“挂机”用户和“僵尸”用户。
社交网站最重要的是用户体验
清华大学在读研究生白雪曾经作为交流生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学习,她告诉记者,来自欧美、非洲的同学表示,面对人人网、开心网和Facebook,他们基本上都会首选Facebook,因为上面会经常发布一些活动信息,比如限价活动。和国内社交网站一样,Facebook也有推荐好友的功能,而且自己的好友对其他人的评价或留言都会显示,增加了社交网站的透明度和信任度。白雪也使用过开心网和人人网,她觉得开心网走出困境的方向最好还是回归社交,打造一个真实世界里的社交网络,以共同兴趣、共同利益为基础,可以尝试走小众化路线,基于真实情景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开心网。
用户体验的创新是社交网站的生命力所在。梁玮认为,社交网站是“以人为中心”的关系型网络,运营商应不断提升技术、完善应用组件的各项功能,为用户创建一个稳定、开放的内容创造环境,以增进用户体验。“垂直化社交网站将会是未来的发展热点。”黄知才认为,随着互联网的纵深发展,聚焦某一细分领域或瞄准某一特定人群的垂直化社交网站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以职场人士为目标群体的职业社交网站,为其拓宽商务人际网络、寻找职业机遇和职业候选人提供平台,国外的LinkedIn及国内“金融圈”、“天际网”即是此类网站的代表。“还有以婚恋交友为主的社交网站也将是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