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文化“双创”共建人文大湾区增强文化向心力

深圳新闻网2024年3月7日讯(深圳报业集团特派记者宁若鸿周元春黄莺王皓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如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等方面建言献策,今年登上央视春晚的深圳原创舞剧《咏春》也成为一些代表委员口中文化传承的精彩案例。

以岭南文化作为核心文化共建人文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人文湾区’,并对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等提出要求。”在民建中央常委、广东省委会主委、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李心看来,大湾区民众以岭南文化作为核心文化,具有文化同源、人缘相亲的天然优势,为打造大湾区文化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湾区有着中国最多、最密集的侨乡,祖居地来自大湾区的全球华人数量最为庞大。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总裁朱鼎健建议,在发展大湾区文旅时,积极发掘华侨祖居地、非遗项目,保护祖屋、祠堂等华侨建筑,鼓励编订族谱、家谱,建立更多寻根示范点,丰富“寻根标志物”,将大湾区打造为广泛吸引海外华人的寻根之地,促进海外华人产生归属感和文化向心力。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总经理、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张志兵聚焦“一带一路”,建议在“陆路”的北京、西安、乌鲁木齐和“海路”的泉州、广州、北海等“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设立文化保税区,交易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产品、特色商品。“当前,传统的电影节、艺术节、博览会、拍卖会等已不能满足国际文化贸易竞争的需要,文化保税区、免税区已成为国际文化贸易竞争的主战场主阵地。”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西九文化区董事局主席唐英年提出“优化国家文物藏品展出安排”的建议,希望进一步提升文化艺术成为香港新经济支柱产业,持续带动旅游、餐饮、酒店、零售等,达到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引擎助推香港经济长足发展的目标。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大湾区进出口商业总会会长林龙安表示,近年来,艺术品金融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文化交流枢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收藏家和文化爱好者,建议将香港打造成为国际级艺术品交易中心,既有助于世界各地艺术品在港展示和流通,也有助于中华文化传播与发展。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珠海社团总会会长邝美云认为,要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站稳、站高。邝美云建议,通过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在价值多元和曾经深受西方文化价值观影响的香港,寻求中华文化认同尤为重要。”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广西社团总会会长文颕怡建议,在香港推动籍贯观念与家乡文化,以增进香港居民对自己籍贯和家乡的了解与认同,提升他们的民族归属感。

《咏春》等“出圈”充分展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在龙年央视春晚一亮相便在网络刷屏,赢得海内外观众以及专家学者们的一致好评。今年的河南卫视龙年春晚也上线了特别节目,用超过12分钟的大体量呈现《咏春》中的精华舞段,传播“咏春拳+香云纱”岭南双非遗。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也高度评价了《咏春》:“从节目本身讲,《咏春》舞美设计出色,剧情叙事引人入胜,音乐与舞蹈、武术与舞蹈的完美融合,既展现出‘武’的兼收并蓄、刚柔同济,也体现了‘舞’的同根同脉、同声同气。从文化内涵说,它以表演的形式,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内涵,艺术更精湛,技术能前沿,在保证内容观赏性的同时,还兼具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给观众带来极大的震撼和新鲜感。”

THE END
1.寻缘相亲:跨文化的交流尝试咖啡馆作为一个自由而开放的场所,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成为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以下是一些在咖啡馆里尝试跨文化交流的情景和要点: 跨文化交流情景 语言与文化的碰撞:在咖啡馆里,人们可能会遇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他们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例如,一位来自中国的青年可能会与一位来自美国的游客https://m.sohu.com/a/831019745_121628232
2.相亲作为一种传统的交友方式,既可以增加彼此的了解,又可以提供相亲作为一种传统的交友方式,既可以增加彼此的了解,又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成功脱单的可能性也更大。相比于依靠网络交友或者犹豫不决地等待命运的安排,主动去相亲是一个积极的选择,可以让你更主动地掌握自己的命运。首先,相亲能够提供一个真实的面对面交流机会。通过相亲,你可以和另一半直接而深入地交流,了解对方的https://weibo.com/5261326889/P2vUhhUUV
3.山同脉水同源地相连人缘相亲文化一脉三地文化资源绘成一张图京津冀三地山同脉、水同源、地相连,人缘相亲、文化一脉,具备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天然基础。 “观察整个区域的自然地貌演进,古代黄河与海河合力冲积,形成连片的华北平原。平原西侧、北侧边缘断块山地相对隆起,形成太行山山脉和燕山山脉。”展开《分布图》,北京建筑大学建筑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常务https://www.bism.cn/gzdt/xwdt/202407/t20240712_6436.html
4.中国文化报李凤亮书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协同发展的新格局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九市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但是,由于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港澳地区在法律体系、法律传统、法制观念和贸易规则等方面与珠三角地区还有较大差异,人们的成长经历、价值理念、思想文化观念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粤港澳三地文化方面的深入交流融合不够顺畅。https://newshub.sustech.edu.cn/html/202109/41269.html
5.首届深港青少年原创歌曲演唱大赛总决赛在深圳宝安圆满落幕香港文化总会副会长廖嘉喧女士在总决赛现场对本次大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说,深港是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两地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深港一家亲。双城艺术的交融是深港文化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美美与共,跨越双城边界的文化构想之一。随着深港两地越来越深入的经贸、文化、消费合作,携手筑梦大湾区,深港交流共http://fun.youth.cn/yl24xs/202311/t20231107_14892157.htm